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基于Parklet的武汉保成路街道空间改造设计★

2023-05-07 15:35:16

姚彧之,程 雯,蔡祎文,刘梦昭,余文志豪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老城区存在结构性、功能性衰退,物质性老化等问题[1],城中老旧街道原有活力逐渐衰减,因此,以武汉市保成路为例,本文探讨街道空间重塑与更新的更多可能性。

1.1 保成路地理位置

保成路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紧邻武汉市的核心商圈——江汉路商圈,全长近660 m,共有两种道路形式:骑楼路段与普通路段。该道路属于城市支路,周围公共交通设施较完善,市民出行便利。保成路机动车行线为单行线,下午五点至次日零点禁止车辆通行,街道空间由满足交通需求转为供夜市摊位使用。

1.2 保成路场地现状

1.2.1 街道及改造路段位置及尺寸

选定待改造路段全约250 m,位于保成路南端,位于江汉二路与中山大道的中间区段,分为骑楼路段与普通路段两种道路形式(见图1)。

骑楼路段全长约195 m,位于保成路中段,两侧均为一层为商铺的七层住宅建筑。普通路段全长约55 m,位于待改造路段最南端,南接中山大道,临街建筑为两层平房,一层为店铺,二层为住户。

1.2.2 街道横断面

《外部空间设计》[2]对街道尺度(D)与建筑高度(H)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骑楼路段D/H约为0.4,空间较封闭且较为狭窄,视线空间受限,人与人的活动空间尺度狭窄,给人带来高度闭合感与压抑感。普通路段D/H约为1,相较于骑楼路段,空间受限感受减弱,此时人的视线较为自由,视野范围内受关注事物增多,给人一种安定、内聚的感觉(见图2)。

1.3 保成路街道空间现状

简·雅各布斯曾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3]中强调街道活力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机动车道与晚间夜市等经营设施占用过多的活动空间,是保成路行人活动受阻、空间压抑感增加的主要原因。在实地调研中观察到,白天的保成路仅有少量行人、外卖员经过,街道主要承载交通功能,行人难以在街道上停留,街道公共空间缺少了吸引力和活力。

针对上述保成路的街道空间现状,我们引入Parklet的概念,分析国外街道车位微更新的案例,佐以国内街道改造遇到的难点,探讨激活街道空间的可能性。

如前所属,本次改造工程只有厂区西侧的细长地块和东侧厂前区少量预留用地可作为深度处理设施用地,综合比较,我们选择占地面积最小、工艺流程最简单、运行费用较低、运行管理简单的滤布滤池方案作为本工程过滤方案。

2.1 Parklet的起源与概念

“Parklet”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人们也叫它“车位微公园”[4]。过去,道路设计往往优先考虑机动车流线(如道路拓宽、交叉口拓宽等方案),行人的街道使用权不断地被忽视。2005年,美国旧金山的一些设计师提出的“Parklet”策略风靡一时,其将街道上的几个停车位转变成迷你广场或公园,结合绿色植物、街道装置、休闲座椅等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临时场所。

2.2 国外Parklet的运用

国外对于“Parklet”的运用较多,现在美国和欧洲有100多个微公园,且很多都大获成功(见图3,图4)。2010年,Sb设计工作室首次运用“Parklet”策略,于旧金山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微公园。2012年8月,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在加利福尼亚的四座城市提供创造微公园项目。2013年2月,洛杉矶规划部门发布微公园手册,全面地阐述了微公园的概述、政策、流程和导则[5]。

2.3 国内Parklet的发展与不足

近几年国内对于“Parklet”的研究和运用也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公众推广这种临时性、人性化的改造策略。2014年北京设计周上一团队设计了一个胡同里的微公园,成功重塑了胡同面貌,甚至带动了小摊贩的经济效益。2017年深圳设计周上,一团队通过改造地铁站外的4个停车位,解放了街道共享空间,让人成为街道的主人(见图5,图6)。

纵观国内Parklet的运用,其实几乎都只起到了休憩的功能,并没有尽量为不同的人群及活动进行考虑。针对不同的路段,Parklet的设计手法及目的应该不尽相同。

通过对国内外Parklet案例的分析与解读,将保成路空间分为骑楼路段与普通路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空间激活设计。

3.1 骑楼路段公共空间改造

3.1.1 骑楼路段概况分析

骑楼空间形态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底层开放廊道具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特性。

现由于骑楼街道两侧白天停放车辆、晚间为夜市经营提供场地,导致空间交通系统混乱、白天人烟稀少且空间环境及空间质量不友好,缺少提供给人群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公共设施如桌椅、展示墙等,进而影响了整个骑楼空间活力(见图7)。

3.1.2 Parklet的改造立意

人行廊道位于内部商铺和外侧停车道的夹缝中,沿街车辆的停放导致街道人群与骑楼廊内事物的视线交流受阻,商铺的对外开放性降低,均导致了骑楼公共活动空间的失活。

现将选定移除的3个车位空间对应廊道的人行道功能向外扩展,形成外侧为车行街道,内侧公共活动空间被人行横道包裹的空间格局(见图8)。骑楼内部原本压抑空间被打开,使用桌椅等简易装置结合商铺的不同类型进行布置,提供给附近居民、游客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

3.1.3 Parklet的设计运用

将人行道外扩,公共活动空间增加、街道与骑楼下架空层空间被打通,空间的通透性得到提高。廊外增设轻质结构雨棚,为室外空间提供阴凉;
在廊内活动空间布置以轻质隔断,划分廊内的公共活动空间与人行道的同时保留双方一定的视线交流。围绕骑楼内场地结合商铺进行室外音响、展示墙等设施布置,以彰显出保成路作为电子街的浓郁时代特色与底蕴。改造空间内部结合座椅加以绿植,提高空间视觉感受的同时解决在高密度的骑楼路段没有绿化设施带来的不足(如图9所示)。

3.2 普通路段公共空间改造

针对普通楼路段,通过将3个停车位所占用的空间改造为Parklet(街道微公园),引入公共休憩座椅、充满创意的涂鸦背景墙、家长看护友好型儿童游乐区、遮阳避雨装置、一定的公共社交空间,以及可举办摆摊等户外活动的弹性空间,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提供更优质的街道生活体验。

3.2.1 普通路段概况分析

路段两侧街道旁的建筑均为一层商业区、二层居住区(见图10)。实地调研发现北侧路口处建筑的一层为商铺橱窗而非具有交通功能的店铺出入口,在此处设置Parklet区域造成的交通隐患最小、交通流线最合适。但“新增的Parklet区域”夹在两条“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易引起安全隐患,我们通过改变路口处人行道的曲率半径,将人行步道外扩至与机动车道相邻,使得Parklet区域位于最内侧(见图10)。

3.2.2 Parklet在日间时段的设计运用

在街道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到道路性质和临街建筑性质,还需要聚焦使用人群的不同以及他们所对应的空间需求,从而在设计适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活动的空间设计和装置设计中,应采用与其对应的设计尺度。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保成路日间使用人群以周边居民(中老年人)为主,其中一部分陪伴有婴幼儿,需要更多的休憩空间和儿童游戏空间满足其需求。中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欠佳,不适宜久站且喜爱交谈,因此在Parklet区域应适当增添休憩座椅及社交空间;
老年人偏爱充满阳光的空间但不适宜久晒,因此在Parklet区域(店铺招牌上方)应增设遮阳棚(见图11)。为满足儿童年龄较小需要家长看护的要求,在游戏场地中应设置休闲座椅供家长使用(见图11)。竖向设计考虑建筑外立面空间,设计彩色涂鸦背景墙,将此处打造为网红打卡点,增加街道交流活动、聚集人气的同时还可以带动保成路商业经济发展、提升知名度及影响力。

3.2.3 Parklet在夜市里的设计运用

根据保成路夜市街这一特殊街道性质,对Parklet及其中的设施进行创新设计。将普通的休憩座椅设计为可折叠多功能装置,通过座板推拉、框架翻折、台面翻转等操作可将其转变成一个小型摊位(见图12)。夜市开放时,Parklet中的座椅分隔带转化为摊位分隔带(见图12)。遵从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以最大化减少对商铺正常运营的影响为前提,为商铺提供灵活、具有自主升级可能性的商业界面的同时,还提升了街道的商业氛围和购物者体验感。

本文基于当下街道被车道占领的现状,引入国外Parklet(车位微公园)策略,分析国内现有案例的不足。以武汉市保成路为例,对街道公共空间进行了改造设计。其中,通过打通骑楼廊下空间、结合临街停车位,划分适合不同类型人群的社交区域,设计可折叠多功能街道家具,将Parklet与该街道的夜市特色结合,激发街道空间活力。但由于该案例仍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单一性,针对街道空间重塑的研究,该理念仍有针对更多不同特色探讨的可能。

猜你喜欢骑楼商铺夜市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山西建筑(2022年23期)2022-12-08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云南画报(2022年3期)2022-04-19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网红”夜市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我爱南华路的骑楼少男少女·小作家(2019年1期)2019-09-10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中华戏曲(2019年2期)2019-02-06老天津卫的璀璨夜市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06沉浸式剧院——Dear So Cute商铺与咖啡馆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骑楼的故事歌海(2016年3期)2016-08-25话说骑楼西江月(2014年4期)2014-11-17

Tags: 武汉   街道   改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