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

2023-05-09 13:50:25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八中学校 马万里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认同美育的教育价值,并在学科教学中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初中地理作为一门揭示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将其融合于教学过程中,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其教育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开展美育最有效途径就是带领学生感受自然、艺术和社会中的美,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审美观,这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性不谋而合。教师在自然、人文地理教学中积极融入美育元素,能够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机会,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相融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学科教学都应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而美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在引导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感受与欣赏美的同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能够进一步扩展,更有助于培养优质的国家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教师要注重美育元素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对美育关注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缺少关注,在课堂上单纯讲授地理理论知识,没有渗透美育元素,归根结底,是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没有意识到美育的价值以及美育对素质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作用。虽然新课程改革仍在不断推进,但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是一瞬间就能消除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美育的关注不足,导致美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缺乏有效路径,也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

(二)美育方法不当

教学方法影响教学效果。当前,一些教师没有掌握美育与地理教学融合的方法,虽然也主动参与培训和继续学习,也认识到美育与教学融合的价值,但由于对融合路径和方法缺少研究,很难真正将美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美育方法不当,降低了初中地理教学美育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影响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对现代教育技术、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手段了解有限,无法将其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手段,导致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无法有效融合,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审美体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有接触美、感受美的机会,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较为浅显,这不仅降低了美育的效果,也阻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美育与智育、德育相融合

单独的地理美育是不可行的,美育要以地理教学为核心,将美育元素融入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要将美育与地理智育、德育相融合,在情意互动的基础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立足于现阶段的地理教材,从中挖掘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元素,然后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感受各种形式美的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理解地理图像与知识,实现审美创造与创新,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社会的审美标准融入到地理学科的道德建设中,以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作为突破口,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发挥美育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坚持美育与地理智育、德育相融合,展现出地理美育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二)科学性和审美性相融合

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要立足于地理课堂严谨的理性和感性知识,让审美元素与教学的科学性相融合。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完成地理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知识点,挖掘潜在的审美要素,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只有以情感的调动推动审美情趣的健康发展,才能实现求真求实的美育与学科教育目标。为此,教师要坚持科学性和审美性相融合的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促进学生深度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情感激励与情理相融合

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教师若想将美育融合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要先让学生进入到艺术美和现实美的境界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形成自身的审美观念。斯基尔斯实验说明,思维、智能的发展需要用情感推动。正如黄京鸿教授所述,真正理想的美育需要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在情感的呼应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审美素养,对生活保持美好的憧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在情感激励与情理交融的氛围中,学生逐渐被教师感染,内心的积极情绪也被调动起来,进而主动学习,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更加热爱美好的家园。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丰富的美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坚定保护人类的和谐家园,这才是最核心的教育目标。

(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地理学科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能有效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单纯灌输理论知识不免空洞无力,学生也只能被动学习,因此,灌输式教学并不是理想的形式,也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应采用严谨而充满美感的教学语言教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感受人与社会生活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妙。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添加美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实践是发展理论的前提,教师应增强自身对地理领域中美的理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感受到自然之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在开展美育教学时,教师不要单纯地讲解基本知识,要把理论知识与古今中外的生活、社会、科技等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美就在身边,实现美育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挖掘地理学科中的美育元素

初中地理不但包含基本地理知识,还包括气候、人文、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在初中地理课程中,不但可以挖掘科学美的元素,还可以开发自然美和人文美等内容。

地理课程包含的知识和元素众多,有多姿多彩的世界语言和宗教,还包含错综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等知识。虽然这些内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规律,但其中普遍蕴含科学性,因此,学生要主动发掘其中的科学美并展开深入探究,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地理课程中有关自然的内容最多,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比较复杂,如地质、地貌、地形、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精神品质。

初中地理课程中还包含人文历史相关的内容,如历史遗迹、文化风俗和传统节日等,使地理学习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也让学生在文化认知中熟悉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格。教师要努力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人文美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渠道鉴赏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目的是通过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中的各种“美”,如人文美、科学美和自然美等。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图象、录像和音频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制作出融合地理知识和美育元素的课件。通过课程中图象和录像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也能够体会到蕴含在地理中的各种美。例如,教学《陆地和海洋》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有关图片和地理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海陆运动变化,加深对世界地图的认知。

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感染力,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发现地理学科的艺术美。例如,教学《日本》一课时,教师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介绍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日本频发地震灾害的原因,以及日本繁荣的加工贸易和东西文明高度融合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模型,认识到日本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地理和文学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到地理课程中的人文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自然环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诗歌、谚语等展示地理的意境美。例如,教学《“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展示香港和澳门的景点,然后引出关于“东方明珠”的有关诗歌,让学生感受大三巴牌坊和九龙的意境美。

(三)将美育融入到地理课外活动中

首先,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国情怀;
其次,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结合学生地理学习实际制定美育教学计划,并将其落实于地理课堂教学中;
再次,应引导学生观赏大自然的景色,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精神;
最后,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和民俗文化,启迪学生追求自然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创新教学理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求教师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现美育与地理知识教学有机融合。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把创新教育理念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加强美育渗透,通过深入探究美育的路径和方法,找到美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点,从而引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要想实现美育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就要从地理教材中挖掘与美育有关的元素,展示学科之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知识中涵盖的科学之美,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时空分布变化规律、气候变化、地理表层等知识,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追求科学之美。教师还要把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挖掘出来,用其中的自然知识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美。例如,地质遗迹、地形、水资源、地貌生态环境等有关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审美引导功能,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科学观,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有侧重地把地理教材中的人文之美挖掘和利用起来,用丰富的内容展示人文景观,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力量

地理教师是实施地理教学的主体,也是探索美育与地理教学融合路径的主体,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型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美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实施美育,对地理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理教师要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提高教学组织和教学管控的能力。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涵盖了人对形象的直觉认识,也包含了理智、道德感等与情感有关的元素,具有塑造人的灵魂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品格、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求知的灵魂,主动探索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美、思考美,被充满活力和诗意的课堂所吸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审美心理,加强对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中核心成分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有效开展个体审美活动。

总之,教师要挖掘地理教材和课程中的美育元素,意识到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并针对现阶段在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相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四个核心原则,挖掘有效的融合路径,丰富学生的审美与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美育美的融合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打破平衡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42期)2019-12-10好美的雾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2期)2019-12-04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

Tags: 美育   路径   融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