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经济效益分析

2023-05-10 10:55:12

陆运韬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9)

在古代,类似于东家—掌柜—账房—伙计—帮闲等雇工管理制度就已经产生了生产运营管理的雏形;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科学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生产形式工业化、生产规模大型化和全球贸易扩大化,企业对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主题也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技术的变化。见表1。

表1 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大型企业对于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使得单靠人力,简单计算机应用的管理方式无法应对企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需求,信息化管理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疑虑,本文对某生产型公司的生产经营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效益提升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的裨益。

某公司为国内海洋工程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公司业务涉及国内外海洋及陆地终端油气、新能源工程建设工作,公司内部各业务单位信息化发展不一,综合信息化水平较低,为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效率,该公司投入资金进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本文针对其中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前后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反应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情况。

某公司资源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资源需求、资源计划、资源锁定、资源跟踪、资源预警等。在市场开发阶段即涉及关键资源协调、关键资源锁定、价格、维保计划等;
在项目执行期间,资源的可用性、符合性、价格、数量等更是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计划、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等。因此,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源管理历来受到该公司重点工作。

当前该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工程项目类型多种多样,项目建设所需的核心资源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同时,场地、船舶等核心资源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和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高效、准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工作的实际需求有一定脱节。

信息化系统建设前该公司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为:没有公司层面的针对场地、船舶等核心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不同资源管理系统分属于不同的分子公司和板块;
场地资源管理暂时没有信息化系统支持;
船舶资源管理仅有AMOS/TM-Master等系统用于轮机、维保等;
涉及资源管理的信息系统相互之间信息不能集成、协同,生产数据无法相互流转;
各项目组无法实时获取核心资源状态信息;
资源管理部、项目管理中心、船舶管理中心等核心资源管理单位无法实时获取项目计划变动情况。生产数据依靠人工统计、录入及汇总分析,时效性低,误差大,人力投入多。

该公司资源管理主要分三类日常工作内容:资源计划编制,资源计划执行跟踪以及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2.1 资源计划编制投入

系统建设前资源计划编制完全靠人工录入及排程,线下沟通审批。人力投入多,周期较长。相关投入见表2。

表2 投入分析表

每次资源计划编制流程耗时19个工作日(8小时工作制),投入人力约178人工时,管理人力平均成本约240元/h,投入总人力成本约4.27万元。

根据该公司管理体系要求每年至少2次,年投入38个工作日、356人工时、人力成本约8.54万元。

2.2 资源计划执行跟踪投入

系统建设前,资源计划跟踪阶段实时工作进展情况仅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慢,沟通不及时,对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影响较大,增加资源管理难度和隐形成本。见表3。

表3 相关投入表

2.3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投入

系统建设前资源计划执行生产数据统计依靠工作日报进行收集汇总。首先由各场地和船舶现场施工人员收集工单完成情况、并编制日报通过邮件提交统计人员,由统计人员汇总各项目各类工作完成情况,提交车间或上级部门,由分公司层级管理人员进行汇总后报总公司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分析。见表4。

表4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历史平均人工时投入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年度投入工时约6.12万工时,投入成本约970.74万元

2.4 资源管理日常工作年度总投入(见表5)

表5 资源管理日常工作年度总投入

从以上历史数据分析,仅资源管理日常工作投入,公司年度成本投入超千万元。建立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将大幅减少人力投入时间,同时保证信息流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大幅提高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创造更好的效益。

3.1 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简述

该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以生产计划管理为主线,整合项目生产所需核心资源,建立用于场地、船舶、人力、设备等核心资源使用管理、跟踪以及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的信息化系统,服务于生产与资源管理,主要功能如下:实现资源计划的统一调度功能,实现核心资源物理位置的动态跟踪、管理功能;
实现资源计划的智能排布功能,应用系统提高核心资源使用计划的合理性;
实现生产计划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各项生产指标的智能分析;
实现核心资源动态和资源管理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实现日报的在线填报、自动生成,并根据日报数据生成周报、月报、年报信息;
建立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检索查找功能;
实现资源管理流程的在线审批;
实现相关事件、信息的自动推送;
系统能够积累资源使用大量数据,形成组织过程资产。

3.2 系统建成后资源计划编制投入

资源系统建成后,资源计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系统自动匹配,智能排布和自动校核等功能,大幅减少资源需求录入、计划编制和审核的工作周期,系统运行后管理投入见下页表6。

表6 管理投入表

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每次资源计划编制流程耗时9个工作日,投入人力约82.51人工时,管理人力平均成本约240元/h,投入总人力成本约1.98万元。

根据该公司管理体系要求每年至少2次,年投入18个工作日、165人工时(原值356人工时)、人力成本约3.96万元(原值8.54万元)。工效提升115.72%,成本投入降低53.64%。

3.3 系统建成后资源计划执行跟踪投入

系统建成后,用户可随时通过系统PC端和移动端实时查询当前资源动态和当前工作进展,相关事件、信息由系统自动推送,不需要电话和邮件沟通即可获取资源计划执行的动态。年投入人工时减少3946.4 h,成本减少78.93万元。

3.4 系统建成后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投入

系统建成后,生产相关的日报通过系统PC端和移动端的在线填报、汇总分析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大幅缩短生产数据传递的周期,减少大量的统计人员工时投入。系统运行后管理投入见表7。

表7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历史平均人工时投入

系统建成后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年度投入工时约2.62万工时(原值6.12万),工效提升133%,投入成本约350.63万元(原值970.74万元),降低63.88%。

3.5 系统建成资源管理日常工作年度效益(见表8)

表8 日常工作年度效益表

该公司进行系统建设前,生产及资源管理体系中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大部分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电话、邮箱及手工录入、常规办公软件汇总分析的方式执行,且该公司生产经营依托项目形式进行,导致日常工作量变化较大,在生产高峰期,大部分资源及生产管理人员经常性采取加班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数据准确性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经验和反复校核来保障,导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非常低效。员工长期加班对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造成很大打击,关键岗位出现人员空缺和流失现象严重。

系统建设完成后,经过初步磨合,资源及生产相关管理人员熟悉系统操作后,工作效率提升近150%,工时成本降低66%,2022年相关岗位人员已满足生产运行需求(相比系统建成前2021年运行32个项目,2022年运行项目43个),且相关人员并未增加,且员工加班时长大幅减少。

通过对比信息化系统建设前后,该公司资源管理日常工作投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该公司日常管理工效提升和成本控制产生很大效益。因此可以发现针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大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计划编制人力资源管理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商品与质量(2021年43期)2022-01-18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23期)2021-12-0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1年4期)2021-11-02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强化施工日计划编制质量的思考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8年2期)2018-11-09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核电三级设计计划编制分析中国工程咨询(2010年12期)2010-02-13

Tags: 经营管理   信息化   生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