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3-05-10 14:05:10

袁昉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补充,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人才,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转型升级,传统职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以芯片、人工智能、现代汽车制造、通信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传统职业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单独培养学生的模式,发挥企业在产业、资本中的优势,借鉴高校在培养科研人才中的经验,实施双导师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充分借鉴了研究生阶段培养优势,针对现代制造业技术复杂、企业更加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现状,双导师教学在确保学生完成基础学习的同时,能够有专门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先进前沿理论知识和实操学习,确保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人才,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基地,不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便更好适应未来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实践水平,导致大量职业学校学生在企业后还需要在此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工作;
另一方面,部分职业学校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只能满足当前工作岗位技能需求,当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时,缺乏专业理论支撑,不能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内专注于理论知识学习,夯实自身知识储备,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再由校外导师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双导师教学可以让学生既能具有理论深度,又掌握一线生产技能,为在以后工作中技术钻研打下基础,拓宽人才成长可能性,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技能人才。实践证明,我国制造业人才需求已经从早期的具备基本技能知识、适应流水线操作人员,上升到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就业

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学校的最大优势就是让每位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由于近年来部分职业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无法适应产业发展,导致职业教育受到部分学生的抵触,需要我们从就业出发,切实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还能有教师指导工作,不但解决了学生在企业中面临的各种实习困难,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校企合作,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与初步技能学习,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在进入企业后的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在企业中可以更快学到专业技能,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企业也不必再担心学生是否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导师培养可以减轻企业的用工风险,降低企业与学校合作中的人力管理成本,增加了学生在企业就业的竞争力。校企合作下,采用双导师教学,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与企业成长结合起来,能够充分激发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有利于打造公平的用工环境。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我国不断根据就业市场变化,调整职业学校教学模式。近年来,为了取得企业的支持,职业学校纷纷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然而由于企业缺乏教学经验,无法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紧跟企业发展,教学内容与专业技术滞后于科技发展。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探索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以导师的形式教授给学生,采用学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学习模式中充分掌握生产技能,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能培训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双导师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即使进入企业后,也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满意的工作,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一)双导师教学不能完全适配职业学校实际情况

双导师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而现有的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在借鉴研究生双导师教学模式时,并未充分考虑到职业教学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导师教学模式适用于学生数量较少、导师可以一对一指导的情况,而现有的职业教育,由于学生招生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一个老师要面对全班数十名学生,这就导致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导师制也就无法真正推行下去,在实践中,部分职业院校导师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实现双导师设立初衷;
其次,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研究生存在较大区别,现有职业学校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基础课程,而目前的职业学校教师主要以专业课形式开展教学,因此不具备跨专业教学能力,无法完成导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
最后,双导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性,而目前的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自制力较差,如果采用双导师制,必须辅以一定程度的监督与考核,这样才能发挥双导师教学的优势。

(二)企业内缺乏专业的导师与教学环境

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除了校内教学导师外,还要求有一位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内的教学任务。由于目前职业学校教师普遍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因此校外导师的选择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由于我国广大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的导师人才储备,这就导致大量职业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兼任校外导师,无法充分实现学生在企业内继续学习的优势。部分企业虽然根据学校要求配备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企业作为生产单位,没有一定的教学环境,导致学生在企业内学习时没有专用的教学器材和教学场地,只能利用一线生产环节开展教学,这样不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不符合双导师教学创建的初衷。部分企业在开展双导师教学时,还要抽出专门的管理人员协调各种事项,这对于企业来说也增加了运营成本,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目前来看,只有加强双导师教学师资力量建设,同时在企业内建设一定规模的教学场地,才能真正发挥双导师教学特色。

(三)校企合作下双导师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职业学校原有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于双导师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时,存在明显的偏差,因此要建立符合双导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然而由于双导师教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此目前尚无明确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职业学校原有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进行初步评定,同时结合课堂教学成绩,做出客观的成绩评价。在双导师教学中,学生分属于两个导师进行培养,如何界定导师之间的教学界限就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难点,此外,由于学生学习具有连续性,如果某一阶段学习效果较差,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就会造成后一阶段学习的吃力,这对于导师的教学效果评估也不公平。双导师教育模式中,校外导师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更多,教学质量有时会受到校企合作的影响,在对教学效果评估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可预见因素。总之,当前针对双导师教学效果评估,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评估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双导师教学的持续发展。

(一)推进校企合作,将双导师教学理念贯彻到职业教育改革中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时更加侧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近年来,为了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我国不断根据产业发展调整办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校企合作下双导师教学模式借鉴了研究生培养中的成功经验,有力改变了目前职业培训中学生缺乏专业指导的弊端,目前职业教育已经从初期的简单技能培训转型成为企业提供基础科研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双导师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导师培养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才能,改变以往职业教学中知识结构简单、学生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只有充分推进校企合作下双导师教学,将这一教学理念推广到更多职业学校中,才能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更好服务于我国制造业发展。

(二)构建适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模式

由于双导师教学模式最早服务于研究生阶段培养,因此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要调整导师与学生的教学比例,不同于研究生培养,职业学校无论是招生数量还是师资力量都无法和高等教育相比,因此导师可以适当增加所带学生的名额,这样确保双导师教学可行。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职业学校学生自学能力普遍不足,在学习中的自制力也需要导师慢慢培养,因此相比于研究生阶段双导师教学,职业学校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监督性,避免学生缺乏有效监督。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要充分吸收企业的意见,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学生培养,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积极听取企业意见,构建更加适合职业学校的双导师教学十分重要。

(三)培养适合企业环境下教学的校外导师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教学,其中担任企业教学的校外导师需要在现有教师培养体制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人才招聘与培养。由于目前的导师培养体制主要面向校内教学,而具有一线企业实操经验的导师较为稀缺,如果仅由原有校内导师兼任,则无法胜任校外企业教学重任。校企合作背景下,可以将企业内优秀的技术人员返聘为学校的校外导师,同时积极招聘企业原有退休优秀技术人员,一方面,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承担起校外教学的重任,另一方面,丰富的企业经历也能够满足教书育人的要求,胜任校外导师岗位。在培养校外导师过程中,还要注重企业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督促企业为校外教学创造更好的硬件设施与环境,使企业不仅能够承担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还能成为校企合作下共同实施教学改革的先进基地。

(四)建立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双导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下双导师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需要通过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由于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结合双导师教学特点,建立一套成熟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就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教学效果评价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学生在学校内的理论知识成绩考核沿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其次,针对校外导师教学评价,要从企业角度出发,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工作表现和技术掌握出发,评估学生在工作期间的整体实践能力;
最后,要将学生学习效果与就业相结合,职业教育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就业市场反馈,只有良好的就业率才能证明双导师教学的成功。

(五)保障校企合作长效性,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

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性,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是双导师教学模式得以不断推进的有力保障。校企合作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于双导师教学模式保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校企合作可以就人才培养方向达成共识,由于企业处在用人第一线,对于人才需求有清晰标准和前瞻性,这就避免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陷入误区,双导师教学能够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清晰的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发展需求;
其次,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以在获得国家教育资金支持的同时,借助企业平台,接触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为学校教学提供新鲜的行业知识,考虑到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校企合作还能获得企业部分资金支持;
最后,校企合作长效性,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就是成长空间狭小,这是由于产业结构和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共同造成的。采用双导师教学,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过硬、不断成长的专业技能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也渴望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采用双导师教学,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可持续优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教学在实践中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从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由于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引用自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进行更改,同时要重视校外导师的培养,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保障校企合作的场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双导师教学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好服务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导师校企人才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无机材料学报(2022年8期)2022-09-29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V eraW an g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2期)2018-09-07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人才争夺战”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导师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8年1期)2018-01-31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Tags: 职业学校   教学模式   导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