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跨文化素养融入高校人文课程的家国情怀培育路径探析

2023-05-10 14:15:17

潘轶君

(南京传媒学院,南京 211172)

随着国际交流和多元文化持续进入大众视野,我国高校大学生置身于多元、异域的不同文化浪潮,其对本土文化的内审、认同与归属感一再成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目前针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多以宏观视角,从思政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搭建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并提出了具体教育理念的反思。较少有以融入“跨文化素养”这一中观层面的探讨角度出发,从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建构方面探索家国情怀的养成。在当下全球多元文化高频、高密度交流与中西文化理念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的能力?如何保证主流本土优秀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这是新时代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文教育的根本是以“文”化人,将跨文化素养这一核心元素融入其中,从课程的根本出发,把好教学设计、课程实践与教师素养联动的阵地,将有效助益大学生更好应对多元文化席卷的浪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家国情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多元文化已然进入普通民众视野,来自西方的文化潮流与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冲击,而大学生作为文化思潮的最新与最快的接受者,对一些新鲜的文化元素充满好奇,与之相伴的则是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国家认同与家国意识日趋淡漠,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与研究意义凸显。

高一虹在分析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中强调了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三分模式”,这一模式在高校人文教育方面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这和她主张的从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行为三个层面作为经典培养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即借鉴这一培育模式,有机融入“跨文化素养”这一理念,从本土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家国情怀”的培养潜能和行之有效的培育路径。

跨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意义的家国情怀彰显的是自身价值的认知理念、基于国家认同的文化自信及个体的优秀品格与人文素养。而这三个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方面都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内涵深刻契合。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是当代大学生文化思辨力的重要考量维度,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个人优秀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首先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其次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及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做到心脑合一、知行不悖。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跨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从本土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家国情怀的培养潜能与具体可应用的培养方法与路径。

(一)情感层面的融入:精神归属感的培育

我国高校向来是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面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冲击,需要致力于高等教育前线工作的教师与教师团队不断开创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新路径和新局面,在世界文明互鉴的浪潮中确保高尚的家国情操,通过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提振文化自信,让学生体认到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化多元的差异,秉持“和而不同”的观念,珍视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对方文化,寻求不同文化的和谐共融,以此确保多元社会的不同个体悦纳不尽相同的中国声音,从学生的情感与素养两个维度厚植大学生及青少年群体的精神归属感。

而精神归属感的培养需要实际的物质载体,高等教育应依托所在地市,积极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当地优秀文化机构共建“校馆合作”平台,通过优化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丰富其多元文化的体验路径,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的体认脱离抽象的教条式学习,深入社会与现实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具象美,体认中华文明价值认同,从而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地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二)认知层面的融入: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在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利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新的跨文化交流范式,以本土文化和跨文化知识内容为依托,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审视、理解和交流实践,进行家国情怀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对接、融合的研究,仍是研究者应仔细探讨并深入研究的问题。而在文化通识类课程中有目的地关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课程的特色教学设计与内容建构这一重要路径培养跨文化能力,促进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机制的良性发展,帮助学生立足于多元文化之上,充分搜集论据、阐述与表达民族文化观念立场,将文化意识、文化自信体现在外在的语言能力的掌握与素养上,并与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受众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教学实践。这也相应地要求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样态的语言文化知识,调动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技能推动跨文化的双向交流的同时以提高自身的家国认同与高尚情操。以大学外语类课程为例,应从认知层面,创新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在外语翻译环节中增设“中国文化典籍外译”专题,以译“化”人,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关系。

(三)行为层面的融入:基于课堂实践的文化主体意识

2014年,教育部就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作出了重要工作部署,在其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中把“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作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确立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性。家国情怀的最终确立来自善于独立思考与判断,博采多元文化之长,在高校教育中应从学生的实践环节与行为层面上确保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养成、跨文化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跨文化技能的熟练掌握。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的指导主线。

首先,跨文化意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自身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调试文化冲突下的不适心理,做好积极应对文化冲击的思想准备;
其次,跨文化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学习者本国文化知识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及跨文化的相关知识的输出提供系统的知识储备;
再次,跨文化技能的熟练掌握是保障学习者顺利完成对话与交流的重要一环。高校教育提供围绕该环节展开的实训实践契机,如积极配合当地文旅、新闻出版部门和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机构,以学生创作为核心要素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的作品,做到“以实践锻造人、以作品打动人”。

以上所谈及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三个重要维度,无论在大学生群体的身份与情感认同、本土文化认知,还是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行为方面都进一步强调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这两个一脉相承的本质内容。就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培养而言,其本质是多元文化形态开展对话的一种交流方式,是针对具体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折损”设计可行的交际方案,更是对不同形态文化间存在的误解的一种积极回应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化解全球化浪潮中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冲突关系。而具体实践应回归到高校人文课堂中去,运用跨文化知识秉承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原则,促进学生家国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最终达成。使课程建构、教学系统设计与课堂活动与跨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厚植家国情怀的培育理念。

(一)课程设计:家国情怀培养的主阵地

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把家国情怀的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方面入手,把跨文化能力培养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去。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强调具有扎实的专业文化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技能,在熟悉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拥有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能力结构上,围绕“国际视野”展开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强化国际视野的拓展作用,通过课程搭建起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与素养的“脚手架”,最终实现其家国情怀的培育主阵地功能;
在素质结构的设计中,应以普遍提高学生的文学、社会哲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人文修养为基本设计目标,把握不同课程之间的能力维度差异及互补。

1 依托教材内容构建中国文化主题

传统本科阶段的外语语言文化类课程一般以外语能力素养为培养核心,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围绕某一个中国文化主题展开教学设计,深挖“如何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主题。做到语言技能的课堂实操过程言之有物、跨文化传播中有的放矢。如在围绕关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中国文化主题展开的教学设计中,构建依托“Learning Confucianism in China”为核心文本内容的教学模块(如图1 所示),让学生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孔子的语录来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并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及其变化。在教学模块设计中抓准“语言+中国文化”双维构建理念,细化模块内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

图1 课程模块教学目标设计

结合内容依托法(CBI)的基本教学理念,即语言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方法的拓展中可采取Stoller 的“6T”思路进行课堂实践内容的组织。以“中美社会与文化对比”为例,选定与该主题(Themes)相关的双语文本(Texts),即包括文字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多模态语料,并按照与主题相关的不同话题(Topics)细化课堂活动;
同时做好话题间的合理过渡(Transition),顺畅课堂教学逻辑,在各话题搭建基于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技能训练的多元任务(Tasks),利用话题与任务之间隐藏的线索(Threads)将各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此增强授课的整体性。

2 利用智慧课堂延伸跨文化交际情境

跨文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结合跨文化交际语境得以实现。传统的课堂实践中,往往由于实际地域限制,做不到实际跨越不同文化人群间的交流,语言技能操练环境往往局限于一个空泛的跨文化交流文本和特定的课堂空间里,无法展开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在实践教学环节被限制在既定的教材文本中,无法充分展开基于现实案例与场景的体认与交流。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基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围绕不同课程群打造与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就成为解决教学困境的有力手段。鼓励大学生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打造在海内外大学生中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特色产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海外社交媒体中的文化传播潮流中去。

3 基于学生个性拓展跨文化交流场域

大学生的跨文化素养的长效培养还需深入拓展课堂教学素材,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更新与完善课堂内各模块的授课文本与内容,以学生所在的专业社团的实践项目为依托,多渠道开展第二课堂跨文化实践项目的建设。采取师生共建的方式,选择真实的跨文化材料设计风俗、历史、礼仪和民族服饰等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与场景嵌入不同文化或形式主题的课程“微项目”模块,通过在线模式推送围绕不同文化主题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材料,学生随时可接触到种类不同的跨文化学习材料,既可接触到不同文化民族的基本文化观念与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个体的跨文化意识。

(二)课内外实践:文明交流互鉴的主渠道

除课程设计以外,家国意识的培养同时还离不开来自多元文化交流的真实场域中的实践。高校应践行文明交流的互鉴观,在新媒体技术持续发展的当下,因这一构建新时代全球传播格局的指导思想的有效引导,跨文化传播的手段正日趋多元化、参与跨文化传播呈现出了主体的非单一性及传播话语的语态多样性等特点,多元文化的互鉴与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熟悉话题,而搭载新媒体平台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正逐步成为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主渠道,文明互鉴方可逐渐呈现其特有的具体形态,形成新的跨文化交际场域。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场景内的跨文化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升本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渠道与场所之一。在校内搭建虚拟仿真的实践平台,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与赛事,发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主场”优势,把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搬下枯燥的理论课堂,拓展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冲撞空间,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完成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从教师德育引导方面入手,作为课堂主要的理念设计者和实际组织者,教师的素养的可持续性培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思辨”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能力培养;
其次,通过多样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此为“立德树人”的根本;
再次,教师的素养还应体现在有善于挖掘主讲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创设良好课堂交流语境、搭建真实的实践场景等手段将积极的文化身份认同的情感与价值观融入课程,通过“文化交流场域”的搭建,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价值体认、身份与观念认同活动,把德育与价值引导作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拓展与实践中的主要后盾。

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在教师中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传统文化与跨文化能力卓越的育人队伍。邀请传统文化手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到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训环节中,带领学生创新跨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实践。

跨文化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作为共同的培养对象而言,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家国情怀应是大学育人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是其自身价值的认知理念、文化自信和跨文化素养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多元文化冲击,本文从中观角度出发,以跨文化素养“三分模式”为基本理念通过深入探索课堂设计、细化跨文化实践与提高教师德育引导的三方面探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厚植家国认同与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家国情怀跨文化赣鄱情怀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家国两相依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1期)2020-05-13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5期)2019-11-11家国情怀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8年10期)2018-12-18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略谈“家国情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4期)2015-12-01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五老”情怀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Tags: 探析   素养   培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