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3-05-10 16:50:03

卢美丹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是五四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又具体为文学思潮与运动、文学流派、以文体分类的代表作家作品赏析。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1]。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一直超前于教育教学,换言之,现代文学学科的教学一直滞后于学术研究,这是毋庸置疑的现状。即便在2000年左右,曾有知名的学者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过思考、谈论和研究,但从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讨论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或者说并没有从实践层面得到真正的落实。当下,在技术驱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现代文学史教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改变,唯有知变、识变、应变,才能在全球人文学科危机的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近几十年来,不同的高校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大致雷同,不外乎: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艺术感悟能力、鉴赏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文学史观,能够认识、理解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素养,使学生得到规范的文学写作锻炼,具备文学创作或公文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学知识积累,提高中学语文教育行业的质量。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设定与当下社会人才需求是否匹配?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否可以使学生获得就业的能力与素养?

对于这个问题,青年学生提出的“我们学习现代文学有什么用”的困惑或许就是答案。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曾是青年学子们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他们从现代文学作家的创作中获得张扬个性、解放自我的勇气与力量,从作家人生浮沉中获得对生活、对人生的启示,从文学思潮的涌动中获得对现实的思考与判断,所以“许多人在情不自禁地表达:我喜欢中国现代文学,因为我的人生需要它”[2]。而今天的青年学子们,一方面,他们与现代文学产生的时代渐行渐远,很难代入当时的情景,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换言之,现实的生存环境并不能让他们从现代文学作品中找寻到历史的经验;
另一方面,现实的就业形势在疫情持续的冲击下愈加严峻,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逐渐成为趋势,而现代文学教学的知识性积累似乎并不能在生存竞争中帮助到他们。所以,“学习现代文学到底有没有用”就成为被动选择文科专业的学子们时常萦绕在脑海的问题。这就要求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关联,要能够对他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社会具有解释力、阐释力,要能使他们具备应对社会现实的信心与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从接受主体的拓展上挽救渐趋失落的现代文学专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代文学研究,在文学理论更新、技术优化的加持下,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文学期刊上的文章数量、学术会议召开的频次和规模都在说明着这一点。然而,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却未因此而得到优化、更新。甚至与之相悖的是,现代文学课堂也成了各种文学理论博弈的现场,所谓的“学术前沿”让理论基础薄弱、阅读体验匮乏的学生摸不着头脑,课堂上学生不是因文学的感染力而共情的感动,更多的是对文学研究“高深莫测”的忐忑与彷徨。换言之,重研究轻教学,导致现代文学学术研究不仅没有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反而将其带入了模式化的学术研究范式内,导致对文学充满想象、憧憬、期待与热情的青年人望而却步。因此,在不断追逐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研究道路上,现代文学史教学绝不应成为艰涩深奥的对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或者是文学作品的理论阐释,而应该是充满温度、充满想象、充满情怀、充满理想的一部部作品汇聚而成的,有着中国梦、中国魂、中国情的文学艺术的长河。青年学子应该在星河灿烂的文学作品中浸润式地感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不断壮大的三十年,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的三十年,中化文明传统重新建制的三十年——感受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感受郭沫若的自信与张扬,感受郁达夫的沉郁与苦闷,感受冰心的唯美与单纯,感受巴金的家国情怀……正如李怡先生所言:“正是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在内的学科讲授的某些‘情绪化’,某些超越严肃理性之外的自我投入与倾情拥抱,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了青年学子的情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将他们一步一步地带进了这一丰富的世界。”[2]

不管是风靡一时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还是近几年的焦点话题“新文科”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从理论上讲,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讨论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小组教学”……还有新近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似乎已经从形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在这些新的教学因素的促动下,把自主力、思考力、判断力还给学生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事实上是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中云里雾里,在互联网+模式中的碎片化知识中迷茫迷失,在自媒体舆论自由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微博、朋友圈的“鲁迅说”已经让学生无法理解鲁迅是如何成为“中国的民族魂”;
“你站着我去买些橘子”(出自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语句)成为大家互相调侃的口头禅;
“我的我要爆了”(出自郭沫若的《天狗》)成为学生用来互嘲或自嘲的零碎语句;
“两只蝴蝶飞上天”(出自胡适新诗《两只蝴蝶》)成为学生对才华低能的暗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警示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充分肯定因才施教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尤其在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下,现代文学的教学实践,更应该以胡适《尝试集》敢为人先的勇气鼓励学生创造、创新,以鲁迅《呐喊》中“为前进者呐喊助威”的精神鼓励学生奋勇向前,以郭沫若《女神》开一代诗风的张扬鼓励学生为时代发声。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把人文学科的价值、理念、意义、信仰融合到飞速发展的各门学科中,在疫情笼罩下世界范围内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模式的建制中,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并重。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融合发展是人类面对全球性危机的主动选择,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但是如果没有价值理性的引导,技术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随时都会崩塌。

人文学科绝不是封闭的、独立运行的知识系统,小到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大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都有其精神价值、伦理意义的附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新文科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发掘传统文科的精神内核与时代内涵,不仅仅是人文学科在危机中的重新建制,更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球领域内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对现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全面更新,一方面是对国人(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育,这种精神培育、价值引领,即是为已进入高速轨道的现代化中国培养现代化人才,又在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育中提高国人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促进现代中国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哺育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的建构;
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生产、传播的主要学科领域,作为全球人文学科危机的挑战中主动求变的文科——新文科建设,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人才培养范式的革新等教育实践,借助现代技术与新媒介,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教育、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也必将在全世界范围的民族、国家中,使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无法取代的精神资源和价值动力。这也是我们在面对现代文学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价值、判断、信念、伦理引导的重要意义。

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更是对传统教育主体身份、角色、能力重新构建的过程。正如有学者所言,改变人文学科困境的关键环节并不在于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而在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3]作为大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人文素养、道德情操,是大学课堂全面更新、教学体系系统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科技导向、技术驱动已经全方位影响到中国教育生态,在追逐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同时,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现代文学史教学绝不能被技术捆绑。每一种文学史都是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某一历史阶段的叙述,现代文学史有其独特的历史逻辑与精神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华夏民族浴血奋战完成民族、民主解放的历程,是中华文化由古典迈向现代经历重大转折的历程。正是这些独特性造就了充满家国情怀、充满理想信念、充满人生关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讲新文学的诞生,不仅仅是要告诉学生新文学与林纾、与学衡派、与甲寅派的论战,而是要学生了解新文化先驱在政治、文化的荒漠中,是如何把启蒙民众与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结合起来的;
我们讲“说不尽阿Q”,不是让学生在阿Q的“我要和你困觉”中哄堂一笑,而是要学生在阿Q 病态精神的可笑可恨中感知鲁迅先生匡病医国的爱与痛;
我们讲《女神》,不是仅仅让学生在考试时候能回答出“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而是要让学生在《炉中煤》中感受愿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切的爱国主义,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感受打破一切枷锁的力量与信心,在《凤凰涅槃》中感受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青春与朝气。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史教材的著述和编撰因为种种原因自然存在着呈现与遮蔽,作为现代文学教学主体的教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审美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自己的内心,才能植入课堂,植入学生的思想,才能使现代文学史中的文学经典因时代精神的注入,而更具有吸引力。

本科教育的目标,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要让青年学生健康的成长,成长为爱集体、爱国家、爱党、爱人民的人。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在各大高校,本科阶段有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学生心理的不健康问题却更多?这当然不仅仅是教育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本科教育的特殊性,它承接中学,面向社会或更高层次的学业深造培养人才。作为承上启下,青年学子的心理、情绪、情感、态度、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本科教育应该担负使命,真正为祖国培养身心健康,有自信心、自豪感,有奉献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创新者、开创者。总而言之,在大学教育逐渐由传统的精英化教育模式步入普及化的世界格局中,面对智能化、信息化,传统文科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观念上的革命,如何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下,丰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提高大学教育的引领与服务能力是必须、亟需思考的核心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4]。建设发展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的环节。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迎来了进入新时代的最好机遇,只有经得起时代的挑战,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才能真正地赢在新时代、赢在新格局。我们期盼着以现代文学课程为代表的文科教育的改革得到更多的关注,迎来创新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现代文学文学史文科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心潮诗词评论(2019年12期)2019-05-30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心潮诗词评论(2019年12期)2019-05-30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豆文科作品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孙文科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1期)2016-11-16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2期)2015-02-27

Tags: 教学改革   文学史   中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