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效方法

2024-01-14 17:09: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效方法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各位老师,同志们:

  ***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调查研究要经常化。”***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既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注重收集、筛选有效信息,及时认真科学地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在思辨过程里更好地指导教育培训工作,是党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必须锤炼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党校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路径。怎样才能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呢?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调查研究要弄通学理,夯实理论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实工作中,确实存在一批短视肤浅,奉行实用主义的人群。他们为了贪速度、求功绩经常枉顾自身的学术与能力短板,调研声势绚丽晃眼、满庭皆知;
调研设计缺乏思考、嫁接别处;
调研过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调研分析毫无新意、言之无物,最终写出的结题报告通篇全是套路、指导实践无力。因此,在调研之前,教师们还是要多思多想,不能为完成任务就仓促出发,亦不可因业绩冲关而囫囵调研。在正确认识和开展调研的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要把理论问题搞明白,将思想态度摆端正。正如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驳第三次“左”倾路线》一文中所指出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造出的。但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源于实践、植根实践、高于实践。党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从实际观察来看,如果在理论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头脑思想中盘亘着各种杂质,调查研究既不会持久,也是无用无效的。怎样克服“本领恐慌”,保持岗位与能力匹配?1937年4月至8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课,在其重点篇目《实践论》中就提出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世界每天都处于变化运动的状态,永远没有停止和完结的迹象,因此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真理的认识与追求,也永远不能停止和完结。每一名同志都要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党校教师在学生时代学到最多的是知识,这是一条“明线”,被明明白白地写在教程和书本上。工作之后学理运用则是一条“暗线”,隐藏在教研实践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挖掘、提炼和理解。如果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就难以揣摩掌握理论的依据、实践的根据,就难以准确把握思想的深邃、真理的伟大。***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党校因党而立,是讲政治的主阵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教师的看家本领。因此,党校教师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仅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体系、核心要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要在调查研究中解决一些教师理论学习中存在的浅学、漏学、假学现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理都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成效。授课中,当教师运用逻辑推理解释现实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大胆假设某些趋势和方向时,是需要先行在实践中小心论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找出蕴含其中的一般性规律,特别是对一些存在的弊端短板要有所反思、深入辨析,避免出现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样:“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出真知既非空话,亦非书斋里的空想,理论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只有弄通学理、多做调查,自觉地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正确的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熟练运用所学理论,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识、学有所成、学有所悟。

  二、调查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1930年4月,红四军打下信丰县,并按打土豪经验没收了县城里的全部十几家商号,结果是贫苦老百姓们都买不到生活必需品,日子过得更艰辛。中国革命到底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为回答这个问题,1930年5月初,毛泽东同志在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后,即在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写出中国社会学的调查范本———《寻乌调查》。《寻乌调查》共五章三十九节,八万多字。文中既有数据统计,又有历史沿革说明;
既有行业调查,也有阶级分析,就连杂货店经营的131种洋货,农村祠堂过节时如何分谷物、分肉食,都描述详尽。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同志弄清楚了城市商业状况,掌握了土地分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以及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政策,提供了实际依据。而在寻乌调查基础上写就的哲学著作《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论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和优良学风。重大战略提出、重大决策出台,都离不开深入调研、科学调研,同样,要了解企业发展趋势、员工培训需求,非深入基层摸底一线不可。现如今,交通工具发达了,有些干部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却远了;
通讯技术先进了,一些领导与群众的有效沟通却难了。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这些同志调查研究的意识和本领淡化弱化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严重。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础,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灵魂。只有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准确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虽然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方式,但是不管信息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地调查研究。党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应当走出书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辨析甄别、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职工的聪明才智吸收到教案、文章和课题中来,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发展态势、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哲学思考,这才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三、调查研究要眼睛向下,当好小学生

  开展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和途径。要代表群众的利益,就要细致地向社会作调查,善于集中群众的愿望和要求。1941年3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序言和跋》中回顾之前的几次调查研究,说“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强调“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并总结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在毛泽东同志的论著中,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向下作调查,甘当小学生,不仅是毛泽东同志开展调查研究的切身体会,也是***总书记一再提倡的好方法。他说:“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党校教师进行调查的正确态度,就是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在现场座谈走访时,不仅要做到听真话、察真情,还要做到真的是在研究问题、研究的亦是真的问题。“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不得其法,基层调研很容易流于表面。因此,搞调查研究需要调研者把自己摆进去,诚心诚意地拜优秀职工为师,深入群众当好小学生,主动向群众学习,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要对群众动真情,把职工当朋友,既听他们“顺耳话”,也听他们的“逆耳言”。只有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找到真问题、摸清真状况,才能切实把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透、解决好。

  四、调查研究不能“来去匆匆,最后空空”

  调查研究不仅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更是求实求是的严谨作风。能力高不高,态度好不好,作风实不实,直接关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要下“真功夫”、做“实在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475天,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访和蹲点调研了120多个。正是扑下身子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使得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形成规律,绘制了兰考县自然灾害图,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树立起调查研究工作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党校教师要获得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就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扎根基层站段、深入群众中间开展调查,坚决杜绝那种浅尝辄止、以偏盖全,只让报告整齐、难出调研精品的形式主义调查。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研不是漫无目的,必须做好功课,带着问题下去,开展真调研,了解真问题,寻找真办法。如果搞调研只是“在家定调子、下去找例子、关门写稿子”;
如果下基层面对上千人的样本数据,仅仅只调查十几个人,甚至只调查了几个人,就得出共性结论,或者根据极端特殊的样本模型,就推导出一般性结论,都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必须杜绝走马观花的“拼凑式调研”、闭门造车的“想象式调研”、生僻难懂的“文字式调研”以及异想天开的“拍脑袋调研”等不良风气。真调研,一定要在发现问题上“较真”,深入一线,亲身体察,把关键问题找出来;
一定要在分析问题上“深挖”,解剖麻雀,实事求是,把疑难杂症找出来;
一定要在解决问题上“求实”,联系实际,科学应变,把对策举措找出来。因此,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先端正调查研究的作风。首先,要调动党校教师的调研意愿。科学设置调研主题,研判评估实施效果;
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坚持定期深入群众、深入一线;
适时调整奖励制度,敦促调研人员从“要我去调研”变为“我要去调研”。其次,要提高党校教师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不实是作风虚浮,调查研究不透是能力短板。要通过日常学习、短期培训、脱产学习、学习交流等方式,着力提升党校教师的政治能力、调研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建言献策能力。此外,要实现党校教师的角色转换。调研是篇大文章,不是“纸来纸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只有扑下“身子”,才能了解到最全面的信息;
只有放下“架子”,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信息,只有开动“脑子”,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是党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党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党校教师履职尽责的关键环节。做好调查研究,实现成果转化,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需要每一位党校教育工作者上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练好调查研究这项“绣花功”、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上一篇:问题整改销号请示报告怎么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

Tags: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效方法   调查研究   能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