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应急

2020-03-11 17:30:00

  盐城市聚龙湖康复医院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应急控制技术指南冬春季节是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极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造成暴发和/或流行,特别是从2006年2月中旬以来,我省部分中小学校已发生十余起流感暴发疫情,经实验室证实均为我省近几年从未监测到的流感乙型病毒维多利亚(Victoria)系,流感的防治形势日趋复杂,给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加强流感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学校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部门职责

  按照传染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当地政府及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责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进行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防控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整改,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

  当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疫情时,当地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和教育等行政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教育行政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学校、托幼机构的晨检制度,缺课/缺勤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沟通,督促学校、托幼等机构一旦发现较多的缺课/缺勤现象或同类病例聚集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积极开展学校传染病信息收集;做好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和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指导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对负责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传染病的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防病和报告意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医疗机构负责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相关标本的采集。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学校、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指定专门的传染病防控和疫情报告人员,应建立健全学校缺课/缺勤的监测、报

  第 1 页共17 页

  告与管理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主动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疫情报告。

  二、疫情信息报告

  1、相关定义

  1.1、流感样病例:

  发热(腋下体温≥38.0℃),伴咳嗽、咽痛、头痛、打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之一者,但缺乏其它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1.2、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指在某一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单位或人群(如村庄、学校、幼托机构、工厂、公司等集体单位或参与出席共同活动人群),在短时间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各地应根据本底资料综合判定)。

  1.3、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起数的判定:

  对于单个的学校或集体单位发生的流感样病例疫情,应判定为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对于多个的学校或集体单位发生的流感样病例疫情,如果发生地在同一自然位置(如同一城镇所在地,几个学校相近并有地理位置的关联),应判定为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如果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互不相关(如同一乡镇的不同村组或不同乡镇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应根据地址位置及相关性,判定暴发疫情起数。

  2、信息报告标准和要求

  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累计发现流感样病例达20例(或未达20例但有较高聚集性表现,如某一班级内流感样病例达到班级总人数的10%及以上),未达30例时,学校或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本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人员及地理位置等自然状况、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疑似流感病例)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个案网络直报,病原学确诊后,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县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组织对未在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例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同时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时,学校或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县(市、区)疾控中心报告,县(市、区)疾控中心经核实后,2小时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实验室确认前的流感样病例以疑似流感病例进行个案报告,实验室确认后有病原学证据的流感样病例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病原学证据的流感样病例作为临床

  第 2 页共17 页

  诊断病例进行更正报告。就诊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当地疾控中心及时审核,未就诊而经流调证实的病例由当地疾控中心组织进行网络直报,当地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病原确诊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由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中国流感/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录入”。

  3、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的报告

  按照“初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的原则,除及时做好初次或发生报告外,应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及时撰写进程报告进行网络报告,一般每天报告一次。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结案报告。

  初次报告应在流感样暴发疫情核实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对于符合流感样病例的诊断标准而没有经过实验室病原学证实的事件均称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进程报告要详细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以及新发、累计病例数和病例诊治状况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一旦疫情得到实验室流感病原学确认,应在进程报告中及时将事件订正为“流感病例暴发疫情”。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疫情监测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学校、托幼机构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联系,畅通聚集性流感样病例等传染病常规报告渠道。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主动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1、建立晨检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常规晨检制度纳入学校的江苏省流感

  暴发疫情应急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冬春季节是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极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造成暴发和/或流行,特别是从2006年2月中旬以来,我省部分中小学校已发生十余起流感暴发疫情,经实验室证实均为我省近几年从未监测到的流感乙型病毒维多利亚(Victoria)系,流感的防治形势日趋复

  第 3 页共17 页

  杂,给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加强流感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学校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三、部门职责

  按照传染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当地政府及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负起责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进行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防控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整改,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

  当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疫情时,当地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和教育等行政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教育行政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学校、托幼机构的晨检制度,缺课/缺勤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沟通,督促学校、托幼等机构一旦发现较多的缺课/缺勤现象或同类病例聚集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积极开展学校传染病信息收集;做好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和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指导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对负责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传染病的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防病和报告意识。

  医疗机构负责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相关标本的采集。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学校、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指定专门的传染病防控和疫情报告人员,应建立健全学校缺课/缺勤的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主动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疫情报告。

  四、疫情信息报告

  1、相关定义

  1.1、流感样病例:

  发热(腋下体温≥38.0℃),伴咳嗽、咽痛、头痛、打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之一者,但缺乏其

  第 4 页共17 页

  它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1.2、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指在某一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单位或人群(如村庄、学校、幼托机构、工厂、公司等集体单位或参与出席共同活动人群),在短时间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各地应根据本底资料综合判定)。

  1.3、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起数的判定:

  对于单个的学校或集体单位发生的流感样病例疫情,应判定为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对于多个的学校或集体单位发生的流感样病例疫情,如果发生地在同一自然位置(如同一城镇所在地,几个学校相近并有地理位置的关联),应判定为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如果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互不相关(如同一乡镇的不同村组或不同乡镇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应根据地址位置及相关性,判定暴发疫情起数。

  2、信息报告标准和要求

  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累计发现流感样病例达20例(或未达20例但有较高聚集性表现,如某一班级内流感样病例达到班级总人数的10%及以上),未达30例时,学校或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本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人员及地理位置等自然状况、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疑似流感病例)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个案网络直报,病原学确诊后,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县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组织对未在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例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同时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时,学校或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县(市、区)疾控中心报告,县(市、区)疾控中心经核实后,2小时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实验室确认前的流感样病例以疑似流感病例进行个案报告,实验室确认后有病原学证据的流感样病例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病原学证据的流感样病例作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更正报告。就诊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当地疾控中心及时审核,未就诊而经流调证实的病例由当地疾控中心组织进行网络直报,当地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病原确诊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由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中国流感/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录入”。

  3、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的报告

  按照“初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的原则,除及时做好初次或发生报告外,

  第 5 页共17 页

  应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及时撰写进程报告进行网络报告,一般每天报告一次。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结案报告。

  初次报告应在流感样暴发疫情核实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对于符合流感样病例的诊断标准而没有经过实验室病原学证实的事件均称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进程报告要详细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以及新发、累计病例数和病例诊治状况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一旦疫情得到实验室流感病原学确认,应在进程报告中及时将事件订正为“流感病例暴发疫情”。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疫情监测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学校、托幼机构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联系,畅通聚集性流感样病例等传染病常规报告渠道。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主动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1、建立晨检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常规晨检制度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一旦发生流感等发热性疾病暴发时,在进行晨检的同时,还应进行午检或巡视,以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流感等发热性病例。

  (1)晨检程序:学生在教室静坐15分钟后,由班主任用手指(把手搓暖)触摸学生额头,感觉异常者统一到校医室或其它指定地点测量体温;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明显增多,应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或防保所报告。

  (2)防保人员应对校医或教师的晨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配合校医对体温异常者进行核实,询问、查看相关症状、体征,并用“登记表”详实记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测体温要求:将消毒后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放入被测试者腋下5分钟;察看体温表读数,做好记录;将用后的体温表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塑料饭盒中消毒。

  学校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后,防保人员应每天参与学校晨检,与校医配合测量学生体温,做好详细记录。并督查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追踪学生缺课原因。测量体温时要注意安全,以测量

  第 6 页共17 页

  腋下温度为主,不提倡全员测量体温。

  (3)晨检后发现达到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的学生,应让其留在校医室或其它指定地点或通知家长将其领回家观察。

  (4)校医或指定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汇总上报。

  2、缺勤/缺课监测

  短期内学校学生因病缺勤/缺课异常增多时,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医疗机构门(急)诊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门(急)诊日志制度,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尤其是中小学生)在短期内明显增多时,及时向当地防保所或疾控机构报告。

  4、疾控机构的信息监测

  疾控机构根据学校、辖区内医疗机构以及其他信息来源的报告情况,发现流感暴发苗头时及时核实、综合分析,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现场调查和采样

  (一)现场调查

  接到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报告的疫情信息进行核实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寻找发生感染并造成传播流行的原因或线索、查找传播链、分析传播原因,从而为制订目的性更明确的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具体内容包括:

  1.核实诊断

  接到疫情报告后,各级医疗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根据流感样病例的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逐个核实,确定流行或暴发的存在。同时对确认流感样病例进行调查,并按“流感样病例个案信息一览表”进行登记(见附表1),建立数据库,及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同时采集咽拭子等标本及时上送、检测(附表2:流感样病例采样登记表)。

  2.基本信息的收集:内容包括学校或其他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发生学校教职工和各班级的学生分布情况)(见附表3:学校基本信息表),以及当地的地理地貌、居住条件等作详细调查和记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按对报告的病例及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见附表4: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尤其是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发病情况,了解疫情的流行特征,进一步了解该单位近期(根据疫情起始时间)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事件发生前一周及发生后单位内外集体活动情况;通风、一般卫生、住宿状况;必要时收集其它促进流行传播的因素。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能够获得的资料,分析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分析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以了解暴发概况。分析自首例病例的发现日期以来,病例数的增长情况、这些病

  第7 页共17 页

  例之间的接触联系,了解疫情扩散趋势。综合分析疫情特点、疫情的发展和疾病特征,对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初步判断。

  5.疫情追踪调查

  在疫情处理期间,疾控中心每天收集各个学校新发现的流感样病例,并按上述要求进行核实、录入个案信息一览表,以日报告的形式进行报告,追踪调查工作至少持续到最后一个病例出现后一周。

  (二)标本采集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暴发疫情病例样本的采集。

  (一)标本种类

  1、鼻、咽拭子或咽漱液等

  2、血清标本

  (二)采集标本时间

  鼻、咽拭子或咽漱液等标本: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急性期血清:发病7日内流感样病例。

  恢复期血清:发病2-4周的流感样病例(注意无菌操作)。

  (三)标本的保存和运送

  鼻、咽拭子或含漱口液等标本应低温保存,48小时内不能够送达的,应尽快放置-70℃以下保存。如果无-70℃条件保存标本,应48小时内送达。血清标本-20℃以下保存。暴发疫情标本应立即上送。

  (四)标本的包装

  标本必须放在密封带帽,且帽内有橡胶圈的螺口塑料试管内,并作好标记;

  标本密闭后放入适当的塑料袋内;

  填好填全采样登记表,放入塑料袋密封。

  标本放入专用运输箱内,放入冰排,然后充填柔软物质,同一份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再次密封。

  (五)采样器材

  各市疾控中心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准备好足够的流感采样器材(化纤拭子和采样液)。

  采样液:

  pH7.4 HANK氏平衡盐。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pH7.4的Eagle`s MEM培养液(不含谷氨酰胺,可适当加入0.5~1%的牛血清白蛋白)。

  (六)标本采集方法

  咽拭子:采集婴幼儿标本时,先将拭子用采样液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擦拭被检者扁桃体二侧和咽后壁,然后将拭子置于含有3毫升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对大于5岁人群采样时,让患者先深咳

  第8 页共17 页

  嗽数次,拭子可不必用采样液蘸湿。采集好后,将拭子放入采样管(内含3~4ml采样液),弃去尾柄。为了提高采样效率,可以对同一患者,采集咽拭子2~3次,放入采样管内。

  含漱液:让患者先深咳嗽数次,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5~10毫升仰头含漱几次后,吐入无菌广口瓶(或无菌的杯子)中,转倒回采样管内。

  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头部浸入3~4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血清采集:采集静脉血5毫升,离心后取上清液装至血清管中。

  (七)样本采集数量

  每一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10份拭子(或含漱液)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均要采样),必要时可以采集急性期血清与恢复期血清。

  (八)原则上一起爆发疫情采集一批次标本即可明确实验室诊断的,不必采集第二批次标本。但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新发生的地点(学校)必须要采集,老地区出现临床症状明显不同时也必须采集。

  五、疫情控制

  (一)、对学校的一般性措施

  1、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召开各个学校的校长会议,通报有关情况,按照有关要求切实落实晨检制度,做好学生缺课情况的登记和报告;做好学生家长的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根据情况,可以调整发病班级的教室,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积极开展校园内的爱国卫生运动,清楚卫生垃圾和死角。做好配套设施的装备(洗手)。

  2、学校注意开窗通风、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教育学生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嘴巴,使用一次性纸巾搧鼻涕),必要时应配戴好口罩等。

  3、在流感等暴发疫情发生期间,学校不得举行集体性的聚集活动。提倡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但应减少剧烈运动。

  4、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对发病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室及宿舍进行随时/终末消毒,对其他班级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的地面、课桌椅、门把手、毛巾等个人用品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液抹洗,如84消毒液),空气消毒为辅。

  (二)停课

  第9 页共17 页

  ①学生停课标准:

  腋下温度38.0℃以上,或腋下温度为37.5-38.0℃,但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必须停课治疗。

  ②班级停课标准:

  当流感样病例达到班级总人数的10%及以上实行班级停课。

  ③学校停课标准:

  当一个学校停课的班级达到全部班级的1/3及以上,或病例的罹患率达学校总数的10%及以上时,全校停课。

  ④停课期限:班级或学校停课原则上为七个日历日。

  (三)停课期间学生的管理

  停课期间学校要积极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负责每日随访,告知家长做好学生的防寒保暖工作,鼓励孩子多吃水果蔬菜。要求各个班级的任课老师配合村医生每天进行停课学生的家访和医学观察,教育孩子少到人群集中的场所,督促学生居家,不能互相串门,不探视生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每天不定期用电话进行家访,以保证学生真正做到居家隔离。必要时疾控机构与教育机构可联合下发告家长书,加强学生停课期间的管理。利用学生停课期间对学生宿舍、教室及其他场所进行一次终末消毒,对学生被褥、毛巾等物品进行晾晒。

  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每天做好停课在家学生的医学观察,记录学生的体温,发现新发病例,及时做好登记和报告,把好学生停课后的复课检查关。

  (四)学生复课标准

  ①所有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后2天;

  ②住院病人凭医院的出院病历证明;

  ③达到上述任何一条,由校医或疾控人员检查签字后方可复课;

  ④班主任查看校医或疾控人员的复课签字手续后,方可允许学生进入教室上课。复课手续留存备查。

  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可以降低因流感流行引起的人群超额住院率和超额死亡率,减少流感流行造成的危害,减轻流感的疾病负担。为防止疫情向周边地区扩散,可在暴发疫情的周边地区采取应急接种措施。

  1、接种的主要对象:

  学校教职工、医疗卫生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第10 页共17 页

  2、原则:

  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应遵循自愿知情的原则,流感疫情发生地所在乡镇的学校严禁接种流感疫苗。

  发生疫情的周边乡镇未发病的地区(乡镇)提倡接种,但要严格掌握有关的禁忌症,对象,接种地点,只能建议不能强求,最好能由政府出面组织。

  3、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各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等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做好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利用报刊、广播、专栏及墙报等形式,宣传相关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有关学校和社区团体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正面宣传,对媒体的采访归口管理。

  八、医疗机构加强对病例的救治

  1、及时就医

  通过宣传,提醒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学校在告家长书中要明确,体温在38.5℃以上或38.4℃以下伴有肺炎及其他合并症状较重的建议住院治疗,村卫生室发现此类病例时尽量不截留病人。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本地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专家对病例的治疗提供统一可行的治疗方案,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提供预防性药物配方。

  对于体温在37.5℃~38.5℃之间,没有其他并发症状者,一般要求其居家观察和治疗。

  2、医疗机构救治隔离,相对集中救治

  流感疫情发生地医疗机构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救治,对较重或危重病人组织

  第11 页共17 页

  专家会诊,必要转送上级医疗机构。

  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发生病例数较多的地区,医疗机构要设置相对独立场所(单独楼层或病区)隔离治疗,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同时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

  第12 页共17 页

  附表1

  市县 (市、区)流感样病例个案信息一览表(年月日)

  序号姓名

  性

  别

  年

  龄

  学校年级

  班

  级

  住址/联系电话

  发

  病

  日

  期

  报

  告

  日

  期

  主要症状

  诊治单

  位

  住院

  发热(℃)

  咳

  嗽

  咽

  喉

  痛

  头

  痛

  喷

  嚏

  流

  涕

  乏

  力

  是否

  填表说明:

  1、此表由所在地县(市、区)疾控中心用EXCEL录入,每天通过E-mail逐级上报,直至省疾控中心(jsyq@http://doc.guandang.net),文件名格式“XX县(市、区)流感样病例个案信息一览表(XX年XX月XX日报)”;

  2、每天报告的“个案信息一览表”中的病例,应包括报告之前已经上报的所有病例个案,对之前已经上报的个案信息变动需要及时修改;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3、表格中“序号”按病例的报告或发现的顺序先后统一编号,要求不得有重号;病例排除后,可以出现缺/空号,但需注明。如该病例同时采集标本,标本“编号”应与此“序号”一致;

  4、“诊治单位”一栏填写以下数字:0:在家、未诊治,1:村卫生室,2:个体诊所,3:乡镇(地段)卫生院,4:县级及以上医院。

  报告单位:XX县(市、区)疾控中心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

  第13 页共17 页

  附表2

  市县 (市、区)流感样病例采样登记表编

  号家长

  姓名

  患者

  姓名

  性

  别

  年

  龄

  职

  业

  现住址及联系电话

  发病

  日期

  主要临床症状

  采样

  日期

  采样方式

  体

  温

  ℃

  咳

  嗽

  咽

  痛

  全

  身

  酸

  痛

  其

  他

  鼻

  咽

  拭

  子

  含

  漱

  液

  血

  清

  其

  它

  填表说明: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1、采样对象:发病≤3天的流感样病例;在主要临床症状栏打“√”

  2、人年龄≤14岁,需填写家长姓名。

  3、样本“编号”应与表2“流感样病例个案信息一览表”中的“序号”一致。

  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20 年月

  第14 页共17 页

  附表3 学校基本信息表

  表3-1 学校人员构成基本信息表市县乡(镇)学校

  年级班级

  学生数

  男性女性合计

  学生合计

  教职工

  合计

  表3-2 学生住宿情况表

  宿舍号

  面积

  (平方米)

  住宿人数

  男生女生合计

  另附:学校其他基本情况

  学校的平面图,标注各个班级和宿舍的位臵;

  学校校园内环境卫生状况:1好 2一般 3差;

  学校周围(半径100m)范围内卫生:是否有农贸市场和/或禽、畜养殖场所;学校所在地近期内有无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等不明原因发病、死亡现象。

  第15 页共17 页

  附表4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号□□□□一、一般情况

  1.姓名:

  2.性别(1男;2女)□3.年龄:(岁)□□4.学校: □年级(班级):

  是否住宿:1 是 2 否,宿舍号:

  住址:县(区) 乡镇(门牌号)村组

  5、联系电话: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发病地点:学校、家中

  3.就诊: 年月日;

  4.诊治医院:□(0:未诊治,1:村卫生室,2:个体诊所,3:乡镇级卫生院,4:县级及以上医院,5:自购药)5.住院: 年月日;出院: 年月日6.转归情况:1.死亡2.痊愈3.其他□三、临床资料

  1.发热持续天□□最高体温℃□□.□2.有无如下症状?(1有,0无)

  发热畏寒乏力咳嗽□□□□头痛腰背酸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有腹泻,每日次□□3.有无以下并发症?(1有, 0无)

  肺炎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Reye,s综合征□□流产死胎□□四、流感疫苗接种史

  1.有无接种?(1有,0无)□ 2.最后一次接种日期:年月日五、流行病学调查

  1.传染源调查

  *病前七日内去过外地? 1是,2否□*病前七日内流感样病例接触史?

  1有 2无□接触方式:1.教室 2.宿舍 3.家庭 4.公共场所

  5.医院

  6.其他()

  *病前七日内禽、畜接触史?1有 2无□接触地点:;

  接触动物名称:;

  接触方式:;

  接触频率:1经常2不经常3 偶尔□动物健康状况?1健康 2患病3病死□2、传播途径调查(1是,2否)

  与病人同处一室(飞沫、空气)□与病人有较近的接触□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接触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等□3、教室开窗情况:经常偶尔不开

  宿舍开窗情况:经常偶尔不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bd336x280();</script>

  六、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

  (了解学生在发病前一周及发病后学校内外集体活动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等)

  七、调查小结:

  可能传染源:

  可能传播途径:

  其他情况:

  调查单位:

  调查者:调查时间:

  第16 页共17 页

  填表说明:

  1、日期均填写公历;

  2、“病例编号”应与“病例个案信息一览表中”中的“序列号”一致;

  3、在所选择的答案上打钩,然后再在其后的“□”内填上选择所对应的数字,每个方框只

  能填写一个数字,请注意对应关系;

  4、有或是时在相应的“□”内填1,无或否时填2;

  5、无资料的项目,相应的“□”保持空白;

  6、在“”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7、临床资料应结合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填写。

  第17 页共17 页

Tags: 疫情   暴发   病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