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海绵城市理论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15 14:40:06

丁笑菊

(华维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在小区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营造人与生态和谐的发展氛围,有效净化小区空气、美化小区环境并助居民陶冶情操,使小区更具宜居性。其二,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运用小区资源,统筹各类景观建设资源,保障园林景观建设活动能顺利展开。其三,响应国家号召,扩大绿化面积,践行城市森林发展理念,为小区可持续建设与发展给予支持。然而,有些小区在建设发展中并不重视海绵城市理论的问题,降低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基于此,为使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更优,探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略尤为重要。

为使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得以有效运用,助设计人员树立“海绵城市+”设计意识,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夯实思想基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予以分析。一是增强小区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赋予园林景观水量调控弹性,还能保持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固性,就算小区发生了改变,其对抗雾霾、暴雨、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强,可增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将富有弹性的水系统视为海绵小区建设的要点,解决小区排水容量有限、水滞留地表、防洪泄水能力较弱等问题,在优先使用天然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修建排水设施,使小区甬道、绿地、水池均可起到缓解、蓄渗、吸纳等作用,继而使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得以优化。二是提升小区雨洪控制能力,在海绵城市理论支撑下小区通过设计建设园林景观可保证区域性水文条件不变,如峰值流量、径流总量等,根据小区所处位置在水系统的源头、中途及末端加强设计控制,打造良性水文循环系统。在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之初仅强调水文循环源头通过景观绿化控制径流,在该理论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中途转输、源头削减及末端调蓄等举措日益丰富,可在用、排、滞、蓄、渗等技术灵活运用的条件下将小区视为水文循环的一部分,优化小区园林景观雨水调蓄、渗透、利用、净化、排放等功能,达到雨洪控制的目的。三是推动小区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理论强调生态优先,根据小区所在地理区位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空间开发更为合理,把园林景观看作生态保护举措之一,使水生态循环更具实效性,最大限度规避小区对区域性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可解决小区水资源再次利用、短缺等问题[1]。

海绵城市理论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生态效应,关注小区园林景观在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生态性功能,如净化水体、过滤空气、防风固沙、蓄积水量等,同时协调生态效应与人文、休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关系,挖掘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小区园林景观生态化发展潜力。二是设计有据可依,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引领下,立足小区,从树木、水文等角度切入做好考查、试验、分析等工作,可结合小区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加强设计,从源头强化小区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三是安全第一,打造宜居小区,无论是景观设计还是蓄水设备的应用均需建立在保障居民安全及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再有效的设计方案若与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发生冲突依旧不能应用,需在人本性的设计思想支撑下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提升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2]。

2.1 小区绿化带设计欠佳

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发现衔接过渡低效的现象,主要源于绿化带设计欠佳,未能重视发挥绿化带渗水、调节等作用,影响海绵城市理论运用成效。基于此,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需积极发挥绿化带的作用,解决绿化带设计低效且与小区园林景观整体设计脱节的问题,通过绿化带设计实现“绿化到角、绿化到边”的目标。

2.2 小区自然排水系统设计缺乏规划性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造可投入的资金有限,为发挥海绵城市理论作用小区需首要考虑自然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利用,为节约成本和推动园林景观设计朝着可持续、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有些小区园林景观中的自然排水系统设计缺乏规划性,其渗水、蓄水等功能弱化,同时与小区整体发展并不同步,影响小区园林景观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设计成效。

2.3 小区雨水花园有待优化设计

为打造温馨、舒适、安全、洁净的小区人居环境,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雨水花园概念,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在雨水花园与园林景色和谐统一的同时改善小区生态。上世纪90年代一名地产开发商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住宅区以每栋住房为单位修建30m2~40m2的雨水花园,而后展开多年的监测工作,数据显示在雨水花园的影响下雨水地面径流量减少75%~80%,还可为小区厕所用水、景观水量补给、净化地下水给予支持。部分小区雨水花园设计有待优化,未能起到生态保护作用,还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这降低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性。

2.4 小区可渗透路面设计需进一步升级

道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部分,优质园林景观能让居民身临其境,感受人与生态的和谐之美,在赏景的同时散步、慢跑、社交、跳广场舞,使居民可身心愉悦,助其调节心理状态,达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助居民身心良性发展的目的。有些小区路面设计并未体现海绵城市理论的特点,路面渗透性较差,积水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与日常休闲活动。基于此,需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推动园林景观路面设计升级,使小区路面质量得以提高,还可丰富园林景观的功能作用。

3.1 提高小区绿化带设计质量

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广场、大水面的设计问题,这并不能发挥园林景观透水性垫层的作用,还会因浪费土地资源而无法优化设计绿化带。二是“伪生态”设计问题,为的是根据小区所在地理区位将园林景观与水系联系起来,重视绿化带控制径流、削峰减流的功能作用。三是以小区为单位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绿化带在未能成功蓄水的同时还成为了“需水大户”,要通过人工灌溉保障绿植正常生长,这与海绵城市理论相悖。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创新争优,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制定设计策略,将以小区为单位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绿化带功能优化、塑造优质园林景观视为该策略施行的主要目标,在设计中推行优先蓄水、径流引导、排水分流的原则,将雨水利用、引导及分流视为设计要点。以排水设计为例,依据小区园林景观自身特点发挥生态排水优势,利用绿化带空间加强调蓄与排水设计,小区可全部或局部打开绿化带,将径流引入下沉绿地,在下沉区域设置若干雨水滞纳池,通过绿化带的滞纳缓解雨水排出小区的压力,还可设计渗透渠、浅草沟等设施,根据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模发挥雨水滞留、吸收、渗透等作用,使小区雨水外泄管网压力可有效降低,同时滞纳池内的雨水还可满足日常绿化带浇灌需求,继而有效节约利用水资源。需要注意的是,绿化带与小区排水网路的设计应具有和谐性,可将滞纳池与排水管路连接起来,在园林景观渗透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将无法蓄积的雨水引入管网,还可在小区排水高峰过后将一段时间内未能利用的蓄积雨水排出,通过错峰排水实现雨水弹性控制的目标,同时为下一阶段雨水滞留调控与利用提供条件。

3.2 增强小区自然排水系统设计的规划性

小区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自然排水系统设计规划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设计渗水系统,在小区园林景观铺装上下功夫,立足各栋房屋之间采用具有透水性的材料铺装,为的是提升一定空间内雨水下渗的能力,凸显海绵城市理论的高渗透性设计特点,在铺装优化的同时充分运用沟渠、水渠等举措把雨水引入小区滞水设施,进而根本上解决小区雨水渗透问题,还可在园林景观中适度增加泄洪通道,使固有泄水管网的密度及口径得以加大,确保小区雨水能更好的排入“海绵体”内。二是设计蓄水系统,小区需在园林景观中率先明确蓄水功能模块,根据区域性降水量及蓄水需求对相关模块的性能加以优化,不可过多占用小区空间,结合小区进出水管、检查井、水泵等位置提高设计质量,为雨水资源充分存储提供条件。小区地下蓄水池在设计过程中可恰当的使用植草沟发挥蓄水作用,依据园林景观植物种类设置有差异性的蓄水层,例如种植灌木、乔木的地下蓄水池可设计运用轻质、多孔的粗骨料,深度大于60mm,若种植绿藤及其他小型植物则需设计选用15陶粒-20陶粒,其厚度以80mm为宜,还可结合实况设计铺装塑料管路,极大增加土壤含水量。三是设计滞水系统,在小区园林景观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设计绿色屋顶,其功能与雨水花园相似,利用绿植蓄水功能减轻径流压力,以免雨水过渡冲刷房屋,还可追加蒸腾量,使小区空气更为清新。在小区园林景观自然排水系统设计中需加强总体规划,其目的是打造科学合理的渗水、蓄水及滞水系统,坚持生态优先并恰当运用人工举措,最大程度提升小区园林景观的水资源综合处理能力。

3.3 优化小区雨水花园设计方案

小区雨水花园属于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可自然形成,亦可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依托浅凹绿地栽植花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汇聚来自地面、屋顶的雨水,经由沙土、绿植净化雨水可缓慢渗入地下,起到补给景观用水、涵养地下水、满足小区非生活用水需求的作用。雨水花园属于生态化的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在设计进程中需将普通花园与雨水花园区别开来,前者主要由树皮层、种植土层构成,后者则包括蓄水层、树皮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砂层及砾石层,这使得雨水花园的渗透性要强于普通花园。为使雨水花园可始终具有渗水的功能作用,需在设计环节筛选绿植,通常要求绿植根系发达、有抗逆性、生长强势,可适应短期水涝及长期干旱。结合小区雨水花园植物水淹程度可分为边缘区、缓冲区及蓄水区,这为绿植栽种设计提供依据。因为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首要需考虑的因素是“美观”,所以在植物搭配设计上要花心思,对植物的季相、质地、形态、色彩及花期等方面较为了解,还要考虑草、灌、乔等复层植物的和谐性与观赏性。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首选本地绿植,搭配栽种外来物种,植物不仅需造型优美,还要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耐水性,便于管理与塑造景观。二是植物需有较强的净化功能且茎叶茂盛,可通过光合作用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根系传输养分的同时满足厌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适当发展的需求,细叶沙草、香蒲、芦竹、香根草等绿植还能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三是植物搭配需适宜,增强小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通过设计选择睡莲、灯芯草、凤眼莲、水芹等具有层次性、净水能力及观赏性的植物,同时落叶草本植物、常绿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可混合栽种,其目的是形成复合式植物床,在提高小区园林景观净污性的基础上可给居民带来赏心悦目之感,继而优化小区雨水花园设计方案。

3.4 助力小区可渗透路面设计升级

在小区园林景观中路面为居民展开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些小区大雨过后路面积水多且较为泥泞,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及小区环境的美感。这就需要小区在利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渗透性较好的路面,在保护路基的同时运用透水性材料铺装,使地表的径流量减少,以免雨后有碍居民休闲活动,拉进园林景观及居民之间的距离,达到助居民消减压力、净化心灵、放松身心、健身健体的目的。当前常用渗透路面材料为渗透性混凝土、可渗透沥青、水泥砖块等,在此基础上追加路面的孔隙占比,为路面渗水提速,优化雨水下渗效果,使小区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可从地下吸收更多水分,植物从土壤内吸收水分并通过叶片予以蒸腾,有效净化空气,达到设计构建生态化、人本性小区园林景观水循环系统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小区渗透路面设计需与园林景区渗水系统、滞水等系统的设计联系起来,还要将路段较多的设在绿植之间,为绿植吸收土体中的水分并参与水循环给予支持。

综上所述,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具有提升景观蓄水、排水等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可打造良好的水循环体系,满足小区涵养地下水、减轻排水压力、净化水体、景观用水自给等需求。基于此,小区在海绵城市理论支持下需针对绿化带、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渗透性路面加强设计,继而发挥海绵城市理论的作用并提高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质量。

猜你喜欢 绿化带蓄水海绵 最美城市“绿化带”廉政瞭望·下半月(2022年5期)2022-06-11解读“海绵宝宝”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1年19期)2021-12-10超级海绵在哪里?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1年19期)2021-12-10竖琴海绵学苑创造·A版(2021年9期)2021-09-16种子诗潮(2019年6期)2019-07-03风景安徽文学(2018年6期)2018-06-08打招呼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KD377:家用多功能灭火器科技创新与品牌(2016年8期)2016-09-29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首次冲击600 m最高蓄水目标能源研究与信息(2014年3期)2014-10-30庄辉:东经109.88 北纬31.09东方艺术·大家(2014年4期)2014-07-18

Tags: 海绵   理论   小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