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哲学范文 > 三个代表 / 正文

建立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长效机制

2020-10-09 14:20:47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建立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长效机制

 一、基本情况

 目前,登记在册的各类残疾人共5581人,占全市总人口约1.9%(其中精神残疾的587人,肢体残疾的2448人,视力残疾的631人,言语残疾的313人,听力残疾的542人,智力残疾的846人,综合残疾的214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始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加大扶贫解困力度,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贫困比例高,贫困程度重,扶持难度大,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已成为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计划,安排工作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构筑起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1、制定优惠政策,构筑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机制。政策扶贫是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让残疾人直接受益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残疾人扶贫工作全面纳入政府扶贫计划大盘子,统筹运作,同步实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广大残疾人脱贫解困创造条件。及时转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对全省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的通知》,并抓好落实工作,切实在生活保障、社会环境、劳动就业、经营生产、康复用品等方面给予残疾人优惠,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对扶持残疾人的的投入,在就医、就学、经商办企业、水、电、有线电视、公共交通等方面都能给予优惠或减免,尽可能的减轻残疾人的各种社会负担。

  2、实施“应保尽保”,构筑特困基本生活权益保障机制。贫困家庭残疾人、城乡孤寡老年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保障制度,低保标准为月人均300元。去年,我市低保1749户4874人中残疾人有947户1173人。慈善总会筹资700多万元建设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的“**慈爱老人养老院”,现在已有50多名孤寡残疾老人入住集中供养,使他们得以安享幸福的老年。

  3、开展特殊救助,构筑困难救助权益保障机制。一是开展 “一助一”帮扶活动。组织11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军部队与110名贫困残疾人继续结对帮扶,帮助、协调解决残疾人及其子女就学、转岗谋生、生活补助等问题。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各单位帮扶残疾人的钱、物累计达100万元。二是建立临时困难补助制度。每年为600多位临时困难户发放补助金30多万元,此外,联合市民政局在9个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爱心慈善超市、爱心图书馆,贫困残疾人每年都可多领到300-500元的生活必需品。

  4、建立助学制度,构筑智力扶贫权益保障机制。一是实施“希望之星”扶残助学工程,凡**籍的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都可获得助学金的资助:小学生每学年可获300-500元资助,初、高中生每学年可获500-800元资助,上幼儿园的每位学龄前儿童每年也可获500元的资助。二是建立奖学金制度。我市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中专以上教育,可获得残联一次性奖励,其奖励标准为:中专学历奖励2000元,大专学历奖励3000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奖励5000元。去年开始我们又将此扶助措施扩大到全市的残疾人子女,此外,市慈善总会在每年的慈善助学活动中向包括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特别的倾斜照顾,每人每学年发放4000-8000

 元的助学金,资助4-5年,直至本科毕业。08年共资助153位残疾人子女及残疾人学生的助学奖励金达23.5万元。

  5、完善康复网络,构筑康复扶贫权益保障机制。我市建立市、镇、村、家庭四级残疾人康复网络,建设巩固祥芝、玉湖等25个康复服务站,发挥康复服务网络功能,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为政府分忧,为贫困残疾人解愁。一是开展了“复明工程”。**军区眼科中心(180医院眼科)积极配合**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的建设,每年部队军医为**近百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二是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慈善门诊”、“助行工程”、“助听工程”等慈善救助项目。在“助听工程”中,先后为听力残疾人配备了助听器16个;投入200多万为16位聋儿安装了人工耳蜗,23名聋儿分别在省聋哑儿童康复中心和**聋哑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已程度不同地恢复了听力和语言能力,大部分儿童已经返回**,走进了健全人就学的小学校园和幼儿园。在“助行工程”中,投入400多万元先后装配假肢70例、装配矫形器100例,肢体矫形训练128名,赠送轮椅100辆、助行器10个,使一大批肢体残疾人得以行走。另外,还赠送残疾人家庭康复训练器300多件,护理床10张,盲杖16根,使一大批残疾人得到康复。

  6、广辟就业渠道,构筑就业扶贫权益保障机制。我市5000多名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931人, 占总数的35.7﹪,他们都有强烈的就业愿望。几年来,我们根据全市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信息,及时为他们开展就业咨询推荐服务,在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设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免费为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需求的残疾人推荐就业。先后设立15个残疾人“爱心书报亭”,让15户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为125名残疾人港田车车工办理续租42部“人力三轮车辆”手续并免交各种费用,实现转岗再就业;共有41家企业按比例安置93位残疾人。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我们联合市财政局、工商、地税等部门开展扶持百家“爱心小店”活动,每个小店一次性给予

 3000元的物质资金扶持,工商、税费减免,两年来有86家已经正式营业,让重度残疾人也能在家中做小生意,圆他们的就业梦。

  7、实施“**工程”,构建**扶贫权益保障机制。我市认真落实**市开展残疾人**工程工作的要求,6年来,已建贫困残疾人新居共110幢,残疾人**投入了800多万元,其中**市投入80万元,**投入230万元,镇、村和残疾人亲友自筹49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受益人口398人(其中残疾人有142人)。通过残疾人**工程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唤起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关注,激发了扶残助残的热情,祥芝镇2名贫困残疾人,被列入我市“**工程”扶助对象,在春节石光校友聚会上,校友们就以扶残助残为主题在聚会上踊跃捐款10多万元,帮助他们建设新居,让他们在年底前都能搬入新居过年。

  8、实行“新农合”,构筑医疗扶贫权益保障机制。我市所有残疾人已全部免费纳入城乡居民“新农合”的医疗保险体系中,除得到“新农合”补偿外,患病的贫困残疾人还能从民政、残联、慈善总会部门等得到500-2000元不等的补助,此外还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按照《**市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细则》的规定,凡患尿毒症、恶性肿瘤、脑瘫等10种重大疾病贫困家庭的残疾人,可获得较高标准的医疗救助,每人年救助金额最高为2万元,能够有效避免处于贫困线边缘的残疾人家庭因病返贫。

  9、开展法律援助,构筑扶贫解困权益保障机制。一是及时组织对《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保障。二是发挥凤里司法所等“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的模范作用,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三是成立**市法律援助中心市残联工作站,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条例》宣传和咨询活动,并与司法局共同开展“千名残疾人法律援助工程”,已发放免费法律援助卡

 2500册。几年来,免费为230多名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服务,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10、加强舆论宣传,构筑全社会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爱眼日、爱耳日等活动期间,为残疾人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和服务,大力宣传党**府扶残助残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每年在新闻媒体刊登有关我市残疾人生活工作的新闻近100条次。通过**电子政务网,将残疾人工作情况及时发布,取得较好成效。**日报开辟了“爱心关注”专题,经常报道弱势群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如玉湖社区将12月25日定为“爱心日”,两年来共筹款近25万为老弱病残困解决困难;助残志愿者义卖《**日报》献爱心,帮助患有青光眼的老人手术,让他得以重见光明等等。

  三、几点体会

 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这个工作重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全市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以下是几点体会: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前提

 市委、市政府把做好残疾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经常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多次对残疾人工作作重要讲话、批示,及时帮助解决残疾人

 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一助一”挂钩扶助贫困残疾人活动中,市委办、市府办连续三年都对活动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受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使广大受助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市领导还身体力行,带头助残,逢年过节深入基层到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送温暖、办实事,进而推动我市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有效途径

 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涉及到生活、生产、居住、学习、康复、就业等方面的事情,只有各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中,市残联承担起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摸清贫困残疾人底数,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而其他部门如民政局则加大重度残疾人办理“低保”的倾斜力度,并把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医疗、救助等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内容;司法部门则制定了特困残疾人法律援助优惠政策;工商部门采取优惠扶持政策对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如在百家“爱心小店”工作上。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市慈善总会共同开展“慈爱助残工程”,还有许多社会贤达人士积极捐助,帮助残疾人等等。在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整体推动下,我市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资金到位是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有力保障

 要想保障残健共享我市物质文明成果,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提供物质基础,足够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几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直接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解困、培训、就业、助学、住房等扶助;此外,还将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证了基层残联和残疾人工作的正常运转。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各项专项资金需求量都将大幅增长。因此,要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主动沟通、主动争取,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残疾人的扶贫解困任务。

  四是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是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内在动力

 残疾人脱贫致富,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残疾人自身的努力。几年来,我们普遍开展了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残疾人求生存图发展的愿望,他们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克服困难,辛勤劳动,大多数解决了温饱问题。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经营自已的一片天地,如残疾人黄淑民经营**市帝亨衬布行,残疾人蔡伟龙经营汽车修配有限公司,我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都有残疾人代表参政议政的身影等等。残疾人的积极参与,自强自立,已成为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的内在动力。

  虽然我市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这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残疾人事业发展还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且发展不平衡,残疾人扶贫解困权益保障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扶贫解困权益保障新路子,多渠道开辟扶贫解困权益保障新途径,全方位完善扶贫解困权益保障新机制,为更多残疾人早日脱贫致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Tags: 解困   扶贫   残疾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