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演讲范文 > 会议发言 / 正文

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0-07-20 11:01:14

 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原因及

 对策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国梦提出,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颁布,意味着中国将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自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以后,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根据公司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二次职代会精神围绕2017年的主要目标:..........................。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这不仅损害党和公司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而且影响到干事创业的成效,这也是部份领导干部不严不实工作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此过程中,必须克服影响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不作为现象,尤其是在基层领导干部中,不能任由这一现象滋长。习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因此,对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今天的党课我将从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严重危害、问题形成的原因和针对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治理对策

 四个方面全面分析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

  一、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主要表现

 (一)“怕事不敢为”

 有的干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与权力界限认识模糊,对干事的结果心中无数,担心干了分外的事、越权的事、好心办坏事,所以只能被动等领导指示、组织安排、上级政策,不作为、不担当,消极应付,得过且过。

  (二)“懒政不想为”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原有的“特权”受到了制约,权力运作的空间大大缩小。有些人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不求进取,无所事事,在其位不谋其政。

  (三)“为私不愿为”

 在当前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下,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以“公事公办”为借口,有意不作为,变相玩利益交换伎俩;更有甚者,故意曲解中央指示精神,凡事走极端,将矛盾焦点向上引,诱发干群对中央决策的不满情绪。

  (四)“平庸不会为”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是因为没有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髓要义,不能结合实际主动开展工作,“不会为”;有的领导干部是因为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养成了习惯,要他们真抓实干当然做不好。

 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1.有权任性、毫不收敛。部分干部对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缺少敬畏、胆大妄为。

 云南省是反腐的重灾区,白恩培、仇和等干部的倒台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领导干部一定不能有权任性,滥用职权,要用好手中的权,真真正正的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真抓实干,爱岗敬业。

  2.松弛懒散、不干正事。部分干部不是主动规范自身行为,而是被动应付作风建设,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都还没有真正进入新状态,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务正业等仍一定程度存在。懒作为现象突出。

  3.办事不公、优亲厚友。有的干部在政策落实、任人唯亲等工作中私心重,自己多拿多占或为亲朋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

  4.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热衷于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甚至“闯红灯”,执行上级政策过程中搞变通,违规谋取局部利益而置制度、规定于不顾。

  5.吃拿卡要、贪图小利。一些手中有权的干部,或有意拖延迫使别人来“公关”,或是滥用自由裁量权来收受好处。

  6.推诿扯皮、讨价还价。有的干部“惰性”重,虽然不贪不占、不索拿卡要,但也不肯主动办事,不肯主动认领责任,涉及多个单位负责的事项,有互相推诿、踢皮球的现象出现。

  7.玩忽职守、工作消极。有的干部“心”不在工作上,欠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上不积极、不爱学习,有的干部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搞经验主义,工作上消极待工。

  8.回避矛盾、充当“好人”。有的干部是怕事、怕人、怕媒体的“三怕干部”。一是“怕事”,事业心不强,遇到问题喜欢绕着走,遇到困难不敢较真碰硬,主动为组织分忧的少,推脱责任的时候多,搞选择性办事,容易办的就办,不容易办的能拖则拖;二是“怕人”,有的干部在遇到人情关系与组织原则相矛盾的时候,怕触及别人利益,不坚持原则,瞻前顾后,怕讲真话,怕丢选票,怕影响关系,怕惹火烧身;三是“怕媒体”,有的干部工作只求“过得去”,工作中喜欢听安排、等指示,不敢闯、不敢干、不敢管、不敢创新,生怕惹出事情被媒体曝光。

  9.能力不足、效率低下。有的干部对本职工作不熟、情况不明、业务不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积累,在工作上缺乏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碌碌无为,难以适应岗位要求。有时对一些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没有应对之策,一出事就手忙脚乱、处处被动。有的单位干部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影响了发展。还有的干部能力不大、官威大,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超越权限、违反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决策,瞎指挥、乱拍板,最后自己驾驭不了,导致公共资源浪费、群众利益受损。

  10.眼高手低、贪图安逸。一些刚出校门就被招录进来的年轻职工,虽然是科班出身、能说会写,但在工作中静不下心来,“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愿意也不踏实工作,与领导话说不上、心谈不拢、事议不好、理讲不透,坐不上一条板凳。还有一些任职较长、临近退休、提拔无望的干部,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认为“宁可不做事,但不能做错事”,在工作上按部就班、得过且过、贪图安逸。

  举例:杜绝“孙连成”式干部

 日前,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湖南卫视热播中,关于此剧的角色和剧情讨论此起彼伏,剧中几个特色明显的贪官十分具有代表性。相对这些贪官,以光明区副区长孙连成为代表的这类不贪不腐、“心怀宇宙”的干部也是对百姓伤害极大的。

  关键时候“难得糊涂”,唤不醒的“装睡人”。孙连成有两场戏显出了这个特性。李达康借视察信访局提醒孙连成改建窗口的时候,其实孙连成心知肚明,但因为经费“困难”,就装糊涂。后来李达康知道窗口“仍旧”,在电话中大骂孙连成,他也是装委屈,说确实没有领会领导意思,“只是反应比较迟钝”而不是心中没有百姓。其实在他心中百姓的事算什么,可以糊弄就糊弄,糊弄不了了,意思一下,能向领导有个交待就完成任务,因为他自己很干净,又不想仕途再有作为,混混得了。这样的无担当、不作为的人怎么能成为“公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何能当好“父母官”?

 群众面前“一身正气”,唱高调的“口号者”。孙连成为官的秘籍也是有的,看他在被李达康训后在信访局的表现就知道了,当着上访群众的面,将李达康的一席话“复读”了一遍,当然,是更具有感染力的表达,一是在群众面前当了正义使者,得到了群众的一片叫好之声,所有的锅都是信访局长背的;二是在信访局长面前充好人,这些话不是他孙连成说的,是李书记的指示,让下属的怨气发不到他的身上。在孙连成心中,他能坐稳这个位置,要得领导欢心也要下属支持,至于群众——可以多动动脑子打发打发。这样的假正义使者,一手遮天,群众苦不堪言,关键,还怪不到他的身上。

  自我定位“不贪不腐”,心怀宇宙“清白官”。孙连成没有不良嗜好,用他的话,“没贪污、不受贿,又不想提拔升官,何惧之有”。他喜欢天文学,心怀宇宙,所以,心中装不下百姓了。他无所畏惧——他不怕领导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怕自己工作没有成绩,因为他不想仕途再进一步了。群众,这个群体对他根本就没有意义,唯一的用处就是能在领导静态的时候用到这个词罢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孙连成”有很多,有的干部对群众“不冷不热”,以为只要不给脸色就行;有的干部对群众“不急不慢”,以为只要不推托就行。这样“孙连成”式干部给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责影响!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都应该以一颗真心对待工作、对待群众,要做清醒着的人,做有担当的公仆,做群众的贴心人。要让群众能相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实性,要让群众对我们党、我们党员干部重新树立起信心,不能光靠中央的反腐,更要靠我们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一点一滴的付出真心!

 二、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严重危害

 (一)吞噬党的学习教育活动成果

 党的学习教育成果来之不易。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学习严谨且成果显著。但如果对已经查摆出的问题知而不改,群众长期关注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党在广大干群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必然会受到极大损害。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就必须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取得干群满意的实效。

  (二)损害党和公司形象

 不作为问题就是潜伏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可怕病毒,不但在慢慢侵蚀领导干部的免疫力与健康躯体,而且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党和公司的肌体,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调研中,一些同志反映,现在身边不少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在一起很少有人谈干事业的,整天想的是平稳着陆,平平淡淡地干到退休就行了。这些人整天琢磨业余时间如何玩好,退休以后如何过着恬静的生活,每天的话题就是些养生、钓鱼之类的闲事。

  (三)延误单位的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

 个别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熬资历、保位子,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而谋取私利,将会贻误发展机遇,导致单位发展缓慢,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挽回、难以弥补,最终严重影响单位经济发展,更加影响XXX的全面发展,甚者将拖延党和国家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领导不作为,不仅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甚至导致人民群众对领导不信任,有抵触、反感情绪,使人民群众不愿意听从或服从这样的领导干部的心理,甚至出现“仇官”现象,给党和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一些干部不作为行为,群众对之深恶痛绝。有的领导同志半开玩笑讲,现在领导坐公车不敢像以前理直气壮、耀武扬威了。一旦出现点刮刮碰碰的交通事故,根本不敢露面。即使是对方过错,也叫司机不追对方责任赶紧走,免得叫群众围攻、谩骂,引起群众说一些当官腐败、坐公车、不干事的话来。

  (五)引发更多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的蔓延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和强有力的负面导向作用,毒害了其他领导干部,时间一长,有为就有位、有位更有为价值和地位就会被动摇。同时,少数领导干部不作为也导致上行下效,加剧了不作为行为的恶化和蔓延。

 三、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形成的主要成因

    概括地说,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实质上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转轨过程形成“真空”、“断档”,没有遵循而不为

 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就总体而言,中央对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顶层设计、改革思路是明确的,各项各类政策相继出台。

  但对地方和部门而言,仍然处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时期,旧体制没有完全废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体制、政策、机制上许多领域还处于“真空”“断档”状态,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迷茫,行动没有遵循。二是即使大政方针、改革思路明确了,但是有的地区和部门宣传得不够,其主要内容、精神实质还没有传达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三是个别领导干部学习领会能力不强,习惯于“照葫芦画瓢”,“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经验,有了经验等等看”。

  (二)权责不等无法作为

 权责不等无法作为是指领导者拥有的权力与应有的责任不对等导致无法作为的现象。这种不作为现象主要存在于基层干部之中。

  (三)责任风险不敢作为

 责任风险不敢作为是指领导者在巨大的责任面前产生的不敢作为,惧怕责任的现象。随着反腐的纵深掘进与法制化的建设,尤其是即将建立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将把领导者的责任意识推到高点。这种责任制度辅之权力阳光运行,极大地抑制了权力寻租、盲目决策、好大喜功与强征、强管、强建等现象,但在巨大的责任面前,客观上也会让少数领导干部选择不作为。造成这种不作为的原因还需要从制度与体制上及时化解领导者惧怕责任风险问题,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将责任风险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把一些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拼命硬干的人选拔出来。

  (四)利益受损不想作为

 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基层领导者不合理、不规范的福利与隐性收入较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与福利待遇、晋升发展以及精神需求等休戚相关。因此,当一些基层领导,尤其是那些已经将这些不合理利益视为应有报酬的仕途无望、党性不纯、思维固化的基层领导,在利益受损后,就可能产生不想作为的想法。造成这种不作为的主要原因是对基层领导者的考核激励机制没有进一步配套跟进,考核难以深度触及基层领导不作为的神经系统,难以产生激励作用。

  (五)心理失衡不愿作为

 心理失衡不仅指有形的物质利益受损后心理难以调整,产生不平衡感,还包括理念、思路、作风、工作方式等被强行扭转产生的不平衡感。在这种不平衡心理驱动下就会情绪低落、消沉,失去工作积极性,不愿意再去作为。

  在责任与困难面前,就**张西望,裹足不前。典型表现是“官不好当”“官不聊生”“当官没意义”等感慨。这种不作为比前一种不想作为程度深,体现出一种从心理深处发出的不愿作为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是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对领导干部的责任与使命认识不够。

      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治理对策

 (一)强化教育引导,形成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要从领导干部不作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等深层原因入手,加强对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勤政教育。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力戒“为官不为”的相关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着重就“敢于担当”进行座谈讨论,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当官为了什么,做官干了什么,离任留了什么”有深刻理解,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诸如焦裕禄、杨善洲式的勤政廉政党员干部的正面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信任感、尊敬感,引导社会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的理解和宽容,着力纠正社会上少数人眼中看到党员干部都是腐败分子的错误观念,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强全民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相统一的现代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也依法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党员干部勤做事、多做事、做好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党性学习,奠定干事创业的坚定思想理论基础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当前,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最重要途径,就是要把握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这个关节点,在全党各级领导干部中再次兴起学习《党章》和党规的高潮。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学习和掌握人民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三)建立健全法制法规,进一步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

 当前领导干部对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有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模糊的或者错误的认识,都影响了领导者的从政行为,影响他们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认识问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方面入手,使反腐倡廉进入法制轨道,进一步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制度,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方面制度,从而使反腐倡廉逐步走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以辩证的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运用《干部任用条例》。

      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对新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的误读,进而产生“为官不为”的问题,我们要组织公司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广大组织干部,必须对《干部任用条例》精研细读,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内在要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九个关系,即认识和把握好新《条例》与老《条例》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选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与发扬民主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发扬民主与“不唯票”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竞争性选拔与“不唯分”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全面考核经济社会发展与“不唯GDP”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破格提拔与逐级选拔的关系,认识和把握好《干部任用条例》与《选任监督意见》的关系。

  (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对干部提名、考察、监督各个环节负责,把干部工作做实做深做透。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干部建设实际,围绕习总书记关于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三问”,切实选准干部、用好干部。选好干部,关键要靠完善科学的选任机制来保障。要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多距离地接触干部,多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口碑中了解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

  (六)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既是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工作难点。通过考核,可以客观公正评价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为调整领导干部的职务、级别、工资和奖励、培训、辞退等提供依据;可以了解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潜能,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领导干部的考核以领导干部职位职责和所承担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平时考核是年度考核的基础和依据,年度考核是平时考核的集中体现和最终结果,要将二者有结合起来。目前,年度考核总体比较规范,但平时考核相对薄弱。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确定考核对象,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将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充分酝酿”。这一规定对平时考核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重任。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早平时考核办法们着力破解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数据采集、考核结果应用等难题,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管理、导向、激励、约束功能,为干部培养和任用提供依据。

  (七)进行专项整治,强化问责追究

 要结合两学一做活动,针对“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进一步深挖细掘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摆问题,努力把问题找准、议透。要针对自我查摆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深刻剖析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切实整改到位。在自查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强化对为官不为领导干部问责追究。对在

 “为官不为”自查中发现并自觉及时纠正到位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可依法依规从轻从宽处理或免予处理。对在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采取谈话告诫、通报批评、取消考核评先资格、取消奖励工资、调整岗位、降职使用、辞职辞退、党纪政纪法律处理等形式,严肃追究责任。涉及部门和单位的问题,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涉及个人的问题,除追究本人责任外,对督促整改不力、导致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并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形成合力,加强治理“为官不为“制度建设”

 要发挥党委和组织、纪检、工会、绩效考核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领导干部不不作为行为加强监督,从严管理。要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强化工作纪律的刚性约束;进一步修改完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及干部作风指数评价要点,确保有规可依。建立工作奖惩制度,对工作当中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进行激励,对不作为、不敢作为的予以惩罚,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建立监督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作为监督和查办重点,与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延伸触角,主动出击。

  通过今天的党课,我们共同分析和研究了为官不为的几种现象,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对照整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禁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和为官慢为的现象,做到谋事要实、做人要实、创业要实,真抓实干,以爱岗敬业的精神打好五年大会战,以一名勤政为民的好领导干部形象带好队伍,做优质工程、安全工程为XXX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Tags: 不作为   领导干部   原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