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感谢信 / 正文

《平“语”近人》观后心得【6篇】

2021-04-24 14:01:02

从《平“语”近人》领悟“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为“官”之道。…58报告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平“语”近人》观后心得【6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共享发展中的“民”与“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用以阐释人民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宣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至上观念的深刻解读,正如近期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百花齐放春满园》,寒冬已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满园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春色”当由人民来共享。

  发展共享为人民,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攻坚意志。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的实现就要从摆脱贫困开始,一场为了人民、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铺展开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奋斗在基层脱贫一线的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苦干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始终将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以“造血式”扶贫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为贫苦地区因地制宜打通持续性致富路;
贯彻“精准扶贫”理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人民共享脱贫成果,共赏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时代图景。

  为政共享顺人民,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为官准则。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要想做好答卷人,就要敢于应变、主动求变,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敏锐性捕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年轻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中找寻个人价值;
坚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在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感悟治理之道。“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唯有将责任扛在肩上、将群众放在心上,才能在为官一任时造福一方,才能顺应民心凝聚共识,才能切实将改革发展的红利与人民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拼搏共享携人民,是“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奋斗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望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征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同舟共济,不屈不挠的意志汇聚成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而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人民靠双手奋斗出来的,在苦难中成长、在磨砺中锻造,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伟大的中国人民。

  “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眺望前路,必定还会面临更多的大风大浪,但是只要携手人民,踏踏实实苦干实干,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中国奇迹,持之以恒共谋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定能汇集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关键词: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涵养斗争的“三重境界”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四集《为官避事平生耻》中,笔者读出了一种斗争精神。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怕事才能干成事,在岗不尽责、在位不尽职的干部,不如回家“卖红薯”。部分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存在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久而久之沦为“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的“三走干部”。敢作为、善作为、有作为是党员干部担当斗争的落脚点。斗争精神有“三重境界”: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不惧失败,百折不挠;
不安现状,拼搏进取。

  第一重境界:不怕斗。现实中有部分干部“不愿为”,工作中“只想出成绩,不想下力气”,存在“怕出错、怕问责”的思想;
还有部分干部“不能为”,缺乏担当作为的本领,没有较真碰硬的底气,应对复杂局面束手无策。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心底无私,心系人民。要善于做自我斗争,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对照党章党规,对标先进榜样,刀刃向内主动查找自身不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做事规则,多给自己压担子,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积累,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随时准备“挑担子”。

  第二重境界:斗不怕。部分干部不缺干劲缺韧劲,经历几次挫折变得一蹶不振,缺乏长期作战的坚持精神,缺乏久久为功的干事定力。党员干部要有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勇气和锐气。回望百年党史,从民族独立到改革开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正因为我们不惧艰险、不怕失败,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挫折是我们的老师,苦难是人生的课堂,党员干部要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把失败当成新的起点,化挫折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为民服务的事业中。

  第三重境界:怕不斗。越是复杂严峻的工作环境,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党员干部要始终怀有危机意识,以干事创业为荣,以尸位素餐为耻,主动走出工作“舒适区”,主动接受斗争锤炼,到基层一线去、到斗争中去,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乡村振兴是党员干部斗争实践的“主战场”,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以创新引领发展,瞄准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

  不日新者必日退,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事业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有事不怕事,遇事解决事,为民办实事,在创新争先的发展进程中追求卓越。


关键词:涵养,三重,境界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和《平“语”近人》一起谈谈“新”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七集《自强不息日日新》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频繁谈起创新,提及频率超过千次。不管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还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亦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新观念早已成为世界发展、国家强大、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关键词。可以说,创新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更启示着现在与未来。

  以新视角“对话”过去,在“温故知新”中“吐故纳新”。广阔的世界视域孕育了一部不断养成的习惯史,心怀国之大者的问题视角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源。过去与现在绝非割裂开来的二元对立,而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永续绵延。《诗经·大雅·文王》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是过往的一个旧邦,其使命却是不断自我革新、开拓创新。历史并非恒定的苦难史,而是凝结人类辛勤与智慧的血汗史与奋斗史,创新不仅是时代演进的注脚,更是社会发展的标尺。作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中国人民用创新思维谋发展,以创新行动开新篇。从古代的“四大发明”、恢弘建筑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具象化的事物在不断更新中造福着家国,惠及着人民,也必将对优秀的传统进行传承,在新时代的号角中创造更伟大的奇迹。

  以新行动“回答”现在,在“领异标新”中“与日俱新”。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相同的使命指引和奋进目标,创新是世界发展的共识,也是全球人民心之所向、力之所聚的共鸣。如何在创新中求同存异是关键。可以看到,中国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建设等重大工程部署正是这个泱泱大国最直接的行动体现。同样,在世界范围内,“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多边主义的深刻践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各个国家相互寻求帮助理解、共同开展和平对话、一起谋求发展进步的思路越发清晰,这些都取决于行动上的创新,离不开国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相辉映与万象更新。这也是《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深重体现,唯有不断革新,事物才会一直前进,人类才会以实际行动展现更多价值。

  以新观念“畅谈”未来,在“气象一新”中“新益求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单从某一方面的体量来断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人才的驱动。未来更加需要新观念来勾画,新发展理念便是擘画未来的光之信标。可以看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位居于首,重要性不言自明。这也表明,抓住创新,就抓住了掌握命运、掌控未来的“牛鼻子”。《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贯彻创新理念,走对创新路子,就要更加笃定向往卓越、追求进步、力争上游、驰而不息的进取姿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过往皆是创新拂过的“历史战绩”,未来也是创新贯彻始终的“进行时”,置身于时代前沿,更要以创新观念、自立自强来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接续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以此在求变中答时代之所问,在求新中谈未来之所变。


关键词:近人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解读“以身报国”中的“深情密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岗位的人用选择和坚守、奉献和担当、鲜血和汗水表达着心底对祖国最纯粹、最浓烈、最执着的情感。

  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五集《愿得此身长报国》播出。“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或彰显于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或融于倾情奉献的无声岁月、或激荡在矢志奋斗的铿锵誓言,爱国形式有所不同,但“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决心是一样的。在学习《平“语”近人》中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更加坚定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理想信念,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努力奋斗。

  爱国情是那“取义成仁今日事”的英雄壮举。危难关头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最能激发爱国热情。因为爱国,所以勇敢。巍巍喀喇昆仑,千里热血边陲,面对印军恶意挑衅,他们将胸怀迎向敌人,把后背留给祖国,用生命捍卫每一寸山河,以热血渲染一片赤诚丹心,他们把忠诚担当化为奋勇战斗,用英雄壮举定格历史时刻,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龙城飞将今犹在”。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岁月静好的今天,无数仁人志士在国难面前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战场上的勇士、疫情中的逆行者、洪水中的“摆渡人”,火灾中的消防战士,他们用牺牲精神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在被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白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口号,是在重要关头勇于战斗的行动选择,是在非常时期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爱国情是那“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情万丈的宣言,在一个岗位默默坚守、为一个目标执着努力,付出了青春年华,挥洒了热情汗水,这也是深厚爱国情的生动写照。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有太多关于坚守、关于奉献的故事,他们一头扎在偏远山区,心中有国、脚下有泥,为了带领群众实现“小康梦”而奔波忙碌,燃烧自我,我们无法准确捕捉到底哪一瞬间才是他们的“高光时刻”,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做的,例如扶贫干部毛相林,他坚守偏远山村43年,凿石修道、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因为有这群人的执着坚守,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让国家驶入新的发展轨道。这是默默坚守的人在平凡岗位铸就的辉煌成就,是对他们浓浓爱国情的最好回应。截至去年底,超1800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生命永远定格,但他们留下的脱贫攻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永远铭记。

  爱国情是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矢志奋斗。从历史到现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爱国情怀的激励下,风雨无阻、艰苦奋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行。日夜攻关的实验室中,科学家们正在为突破技术瓶颈进行反复讨论和试验,为解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的问题不懈努力;
艰苦边远地区上,一批批富有朝气、充满干劲儿的年轻人正在播撒知识、热情、汗水,他们相信,经过不懈奋斗这里终有一天会焕发崭新模样;
彻夜通明的写字楼里,一个个“白领”在为梦想努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腾飞插上翅膀。爱国、报国不仅仅有危难险重关头的挺身而出,也有无数个平凡日夜的坚持奋斗。每一滴汗水都会为“中国梦”注入生机,每一份奋斗都是中国前进的重要动力,每一人都是逐梦路上不可或缺的角色,让我们把爱国之情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在实干苦干、奋勇拼搏中为推动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以身报国,深情,密码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解锁《平“语”近人》的三层内涵

 

  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自开播以来,构建起了传统文化和治国智慧的同频共振,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为民情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折射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光芒,是涵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激励个人奋起的磅礴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在学习中思考、积淀、感悟和成长,解锁《平“语”近人》中的“三层内涵”,切实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行 。

  不搞“两面派”,用“心平气定”的意念坚定信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信念定力是个人成长之基、信仰理想是个人奋斗之力,心中有国则志立不移、心中有民则情深不移。信仰、信念和信心无论是对于个人、政党还是国家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以个人经历生动书写了“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的价值追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对照和笃行践悟中做到正心养性,不断战胜欲望诱惑、不断夯实思想根基、不断历练信仰韧度,无论是在困境还是逆境当中,都坚持不搞“双面派”的假功夫,真正做到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涵养出不可动摇的正气定力,守好安身立命之本、立稳精神支撑之柱、奔涌奋斗前进之力。

  不摆“花架子”,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服务人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平“语”近人》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民之心,再一次深刻解读了“人民”二字的千钧重量。“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执政底气和厚重根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奋斗为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时刻做到将“人民的利益”置顶,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摆“花架子”和“官架子”,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抛开面子、俯下身子,让服务“接地气”、让真心“温暖情”,切实让人民感受党员干部的“拳拳真心”和“平易近人”。

  不谈“虚大空”,用“平实落地”的担当履职尽责。“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风见雨的泥菩萨。”几个比拟词精准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为“官”之道的见解,更饱含了对广大干部的深切期许。事业的发展需要“先锋兵”的推动,人民的重托需要“实干派”的担当。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有位当有为”,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锻造过硬的政治素养,更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不谈“虚大空”的表面功夫,始终葆有“螺丝钉精神”,在一线干事创业的“主战场”上用实干诠释初心、用奋斗扛起使命,用“平实落地”的担当履职尽责。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解锁《平“语”近人》的“三层内涵”,感悟蕴藏其中的“心平气定”之力、践行贯穿其里的“平易近人”之情和“平实落地”之责。


关键词:近人,三层,解锁,内涵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后感

看!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

 

  “汤圆热,花灯俏,庙会闹,又是一年佳节到。”元宵已至,月满冰轮。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笼高挂,人们煮食元宵,正月十五这个全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见证华夏儿女团圆的时刻,洋溢着吉祥喜庆的节日氛围。对于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勇打硬仗,一场接一场;
我们勤勉敬业,守责且守信;
我们熬更守夜,两鬓添白发,汗水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朽,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不用特时特地,只因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九州四海喜相逢,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在于缘。用相聚作粉,以团圆为陷,包住彼此的祝福,让温暖融化在心间,共吃一口热腾腾的汤圆,四海共九州同,感谢此刻有“你”在身边。身为基层的党员干部,纵然每天都会面对带着不同问题的百姓、接待有着各种困扰的群众,他们的微笑和认可是我们内心最大的慰藉。《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中将“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作为开篇题眼,“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
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
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平凡中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要知道,是缘分让平凡的我们经由历练变得不平凡,是缘分让我们有机会扎根群众,盼其所盼、乐其所乐、忧其所忧,倾心表达这“绿叶对根的情谊”。这缘,当妙不可言。

  共享荣光心更切,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在于圆。情怀做馅,用奋斗包裹,加入忧民水,点燃吉祥火,让快乐沸腾,在幸福的大锅,盛一碗美满的汤圆,看在眼里是喜,吃在嘴里是乐。这甜与乐当下也能甜进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心里,近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同圆复兴之梦,共享伟大荣光!无独有偶,党员干部的圆是个人理想的小圆带动幸福家园的大圆,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同心圆。这圆说小也小,小到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描绘,这圆说大也大,大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可能发生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可能出现于不计其数无假期的节日,没有朝九晚五,没有花前月下,与群众话一话家常,聊一聊生活,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这圆,可行稳致远。

  万象更新勇追梦,党员干部的“最圆时刻”在于愿。年轻干部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要敢于开风气之先,有一股“于满是荆棘的荒野里踏出一条路”的闯劲。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21年,我们有幸怀着几代人的梦想,迎接建党百年的到来,开启“十四五”光荣的奋斗历程,战鼓擂得更响,步伐迈得更稳,未来向我们党员干部敞开了新时代的更大舞台,我们都是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涌入海阔天空,在流动的时代感受这团圆的温暖和力量,我们愿所有的努力奋斗都能梦想成真,我们愿所有的家国情怀都有都能深远持久,我们愿所有的“最圆时刻”都能停留在时时刻刻。这愿,定绵延不绝。

  “报春花开满心欢,心在一起就是年。采撷一朵送给您,祝福祖国天下安。”万家灯火团圆时,神州大地一片蓬勃朝气、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党员干部蹚新路、拓新局,就是实现“最圆时刻”的过程,这情怀坚守中的“最圆时刻”在于相识的缘分、在于相知的圆满、更在于相约的愿景,新年终点是团圆,人间真味是团圆,这团圆奋斗年怎一个好字了得!


关键词:党员干部,时刻



快捷搜索:平“语”近人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  近人》观后感  典故观后感  

Tags: 近人   心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