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条据书信 > 辞职信 / 正文

《2017年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四合一手册》

2020-12-01 00:06:40

目 录 0.1 公司概况…………………………………………………………………………… 3 0.2 公司组织机构图…………………………………………………………………… 5 0.3 颁布令……………………………………………………………………………… 7 0.4 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8 0.5 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11 0.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13 1 管理手册说明……………………………………………………………………… 15 2 组织方针…………………………………………………………………………… 23 3 组织目标…………………………………………………………………………… 24 4 组织环境……………………………………… ………………………………… 25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25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5 4.3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25 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26 5 领导作用…………………………………………………………………………… 28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28 5.2 方针………………………………………………………………………………… 30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31 6 策划………………………………………………………………………………… 34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34 6.2 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37 6.3 变更的策划………………………………………………………………………… 38 7 支持………………………………………………………………………………… 39 7.1 资源………………………………………………………………………………… 39 7.2 能力………………………………………………………………………………… 42 7.3 意识………………………………………………………………………………… 43 7.4 沟通………………………………………………………………………………… 44 7.5 成文信息…………………………………………………………………………… 44 7.6 质量信息…………………………………………………………………………… 46 8 运行………………………………………………………………………………… 47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47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49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51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54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58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63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64 8.8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策划与控制……………………………… 65 8.9 应急准备和响应…………………………………………………………………… 67 9 绩效评价…………………………………………………………………………… 68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68 9.2 内部审核…………………………………………………………………………… 71 9.3 管理评审…………………………………………………………………………… 72 10 改进………………………………………………………………………………… 73 10.1 总则………………………………………………………………………………… 73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74 10.3 质量管理改进创新………………………………………………………………… 76 附录1 业务运营主流程图………………………………………………………………… 77 附录2 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78 附录3 XXXX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图…………………………………………… 79 附录4 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80 附录5 XX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81 附录6 XX产品安装施工流程图………………………………………… 82 附录7 XXXXXXXXXX产品安装施工流程图… 83 附录8 房屋建造工程项目施工产品实现过程简图……………………………………… 84 附录9 XXXX产品制造、XX、XXXX设备制造和安装产品实现过程简图…………… 85 附录10 生产基地污染物排放示意图……………………………………………………… 86 0.1 公司概况 XXXX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XX,坐落于XX。XX公司是XX机构审定批准的XX产品、XXXX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主要生产XXXX产品。公司还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钢结构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园林绿化三级资质,及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制造资质。

XX公司现有员工XX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X人,技术人员XX人,质量检验人员XX人,技术工人XX人。公司下设X个职能部门;
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XX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XX台套,计量、检测主要设备XX台套。2016年公司实现总产值XX亿元,利润XX万元,资产总额XX亿元。

公司具有产品研发能力。XX年XX月,公司经XX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了XXXX公司院士专家站,中国工程院院士XX领衔工作,计划五年内在XX公司成立研究团队,对国家重大人防项目进行项目攻关,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XX公司先后获得了XX、XX等多项荣誉称号。

XX年XX月,公司通过了XX公司的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认证,XX年XX月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复审,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换版审核,同时通过了GB/T50430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XX年X月,公司按照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结构和运行管控模式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质量体系覆盖军品、民品,符合GJB9001B-2009要求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于XX年X月正式颁布实施。

公司秉承“XX”的XX人精神,以“XX”为愿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自强奋发、开拓创新,倾心打造一所现代、效益、活力、和谐的新型企业。

地 址:XX 邮政编码:XX 总经理:XX 电 话:XX 传 真:XX 网 址:XX 0.2--1 公司组织机构图 0.2--2公司组织机构图 (公司从事工程建设施工活动时,对项目部实现条线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 0.3 颁布令 为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改进和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制造、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增强公司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我公司根据GB/T 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及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改版编制了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是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纲领性和规范性的文件。对外作为本公司提供给第二方、第三方审核证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对内用于规范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本手册现予以正式批准颁布,并于XX年X月XX日起正式实施。全公司员工必须严格按手册规定的内容贯彻执行,提高质量、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尽职尽责,实施清洁生产,杜绝安全事故,不断追求提高产品制造、工程施工质量,以满足顾客和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持续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本公司所编制的其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必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一致。

总经理:
年 月 日 0.4 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XXXX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章节号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公司 领导 职能单位 总 经 理 副 总 经 理 行 政 部 质 量 安 全 部 财 务 部 事 业 部 经 营 部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 ○ ○ ○ ○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 ○ ○ ○ ○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 ○ ○ ○ ○ ○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 ○ ○ ○ ○ ○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 ○ ○ ○ ○ 5.1.1 总则 ★ ○ ○ ○ ○ ○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5.2 方针 ★ ○ ○ ○ ○ ○ 5.2.1 制定质量方针 ★ ○ ○ ○ ○ ○ 5.2.2 沟通质量方针 ★ ○ ○ ○ ○ ○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 ○ ○ ○ ○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 ○ ○ ○ ○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 ○ ○ ○ ○ 6.3 变更的策划 ★ ○ ○ ○ ○ ○ 7 支持 7.1 资源 ★ ● ○ ○ ○ ○ 7.1.1 总则 ★ ● ○ ○ ○ ○ 7.1.2 人员 ★ ● ○ ○ ○ ○ 7.1.3 基础设施 ★ ● ● ○ ○ ○ 7.1.4 过程运行环境 ★ ○ ○ ○ ● ○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 ○ ● ○ ○ ○ 7.1.6 组织的知识 ★ ● ● ● ● ● 7.2 能力 ★ ● ○ ○ ○ ○ 7.3 意识 ★ ● ○ ○ ○ ○ 7.4 沟通 ★ ● ○ ○ ○ ○ 7.5 成文信息 ★ ● ○ ○ ○ ○ 7.5.1 总则 ★ ● ○ ○ ○ ○ 7.5.2 创建和更新 ★ ● ○ ○ ○ ○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 ● ○ ○ ○ ○ 7.6 质量信息 ★ ○ ● ○ ○ ○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 ○ ● ○ ● ○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 ○ ○ ○ ○ ● 8.2.1 顾客沟通 ★ ○ ○ ○ ○ ●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 ○ ○ ○ ○ ●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 ○ ○ ○ ○ ●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 ○ ○ ○ ○ ●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 ○ ○ ○ ● ○ 8.3.1 总则 ★ ○ ○ ○ ● ○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 ○ ○ ○ ● ○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 ○ ○ ○ ● ○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 ○ ○ ○ ● ○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 ○ ○ ○ ● ○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 ○ ○ ○ ● ○ 8.3.7 新产品试制 ★ ○ ○ ○ ● ○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 ○ ○ ● ○ ○ 8.4.1 总则 ★ ○ ○ ● ○ ○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 ○ ○ ● ○ ○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 ○ ○ ● ○ ○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 ○ ○ ○ ● ○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 ○ ○ ● ○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 ○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 ○ ○ ● ○ ○ 8.5.4 防护 ★ ○ ○ ● ○ ● 8.5.5 交付后活动 ★ ○ ○ ○ ○ ● 8.5.6 更改控制 ★ ○ ○ ○ ● ○ 8.5.7 关键过程 ★ ○ ○ ○ ● ○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 ○ ● ○ ○ ○ 8.7 不合格品输出的控制 ★ ○ ● ○ ○ ○ 9 绩效评价 9.1.1 总则 ★ ● ○ ○ ○ ○ 9.1.2 顾客满意 ★ ○ ○ ○ ○ ● 9.1.3 分析与评价 ★ ● ○ ○ ○ ○ 9.2 内部审核 ★ ● ○ ○ ○ ○ 9.3 管理评审 ★ ● ○ ○ ○ ○ 9.3.1 总则 ★ ● ○ ○ ○ ○ 9.3.2 管理评审输入 ★ ● ○ ○ ○ ○ 9.3.3 管理评审输出 ★ ● ○ ○ ○ ○ 10 改进 10.1 总则 ★ ● ○ ○ ○ ○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 ● ○ ○ ○ ○ 10.3 持续改进 ★ ● ○ ○ ○ ○ 说明:
★ 分管领导 ● 归口管理部门 ○ 协助管理部门 0.5 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XXXX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章节号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公司 领导 职能单位 总 经 理 副 总 经 理 行 政 部 质 量 安 全 部 财 务 部 事 业 部 经 营 部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 ○ ○ ○ ○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 ○ ○ ○ ○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 ○ ○ ○ ○ ○ 4.4 环境管理体系 ★ ○ ○ ○ ○ ○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 ○ ○ ○ ○ 5.2 环境方针 ★ ○ ○ ○ ○ ○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 ● ○ ○ ○ ○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 ○ ○ ○ ○ 6.1.1 总则 ★ ○ ○ ○ ○ ○ 6.1.2 环境因素 ★ ○ ● ○ ○ ○ 6.1.3 合规义务 ★ ● ○ ○ ○ ○ 6.1.4 措施的策划 ★ ○ ● ○ ○ ○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 ○ ○ ○ ○ 6.2.1 环境目标 ★ ● ○ ○ ○ ○ 6.2.2 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的策划 ★ ○ ○ ○ ○ ○ 6.3 变更的策划 ★ ○ ○ ○ ○ ○ 7 支持 7.1 资源 ★ ● ○ ○ ○ ○ 7.2 能力 ★ ● ○ ○ ○ ○ 7.3 意识 ★ ● ○ ○ ○ ○ 7.4 信息交流 ★ ● ○ ○ ○ ○ 7.4.1 总则 ★ ● ○ ○ ○ ○ 7.4.2 内部信息交流 ★ ● ○ ○ ○ ○ 7.4.3 外部信息交流 ★ ● ○ ○ ○ ○ 7.5 文件化信息 ★ ● ○ ○ ○ ○ 7.5.1 总则 ★ ● ○ ○ ○ ○ 7.5.2 创建和更新 ★ ● ○ ○ ○ ○ 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 ● ○ ○ ○ ○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 ○ ● ○ ○ ○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 ○ ● ○ ○ ○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 ● ○ ○ ○ ○ 9.1.1 总则 ★ ● ○ ○ ○ ○ 9.1.2 合规性评价 ★ ● ○ ○ ○ ○ 9.2 内部审核 ★ ● ○ ○ ○ ○ 9.2.1 总则 ★ ● ○ ○ ○ ○ 9.2.2 内部审核方案 ★ ● ○ ○ ○ ○ 9.3 管理评审 ★ ● ○ ○ ○ ○ 10 改进 10.1 总则 ★ ● ○ ○ ○ ○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 ● ○ ○ ○ ○ 10.3 持续改进 ★ ● ○ ○ ○ ○ 说明:
★ 分管领导 ● 归口管理部门 ○ 协助管理部门 0.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XXXX工程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章节号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要求 公司 领导 职能单位 总 经 理 副 总 经 理 行 政 部 质 量 安 全 部 财 务 部 事 业 部 经 营 部 项 目 部 ▲ 4.1 总要求 ★   ○ ○ ○ ○ ○ ○ 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 ○ ○ ○ ○ ○ 4.3 策划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 ○ ● ○ ○ ○ ○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 ○ ○ ○ ○ ○ 4.3.3 目标和方案 ★   ○ ● ○ ○ ○ ○ 4.4 实施和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   ● ○ ○ ○ ○ ○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 ● ○ ○ ○ ○ ○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  ● ○ ○ ○ ○ ○ 4.4.4 文件   ★  ● ○ ○ ○ ○ ○ 4.4.5 文件控制   ★ ● ○ ○ ○ ○ ○ 4.4.6 运行控制 ★   ○ ● ○ ○ ○ ○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 ● ○ ○ ○ ○ 4.5 检查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  ● ○ ○ ○ ○ ○ 4.5.2 合规性评价 ★ ● ○ ○ ○ ○ ○ 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 ○ ○ ○ ○ ○ 4.5.4 记录控制   ★ ● ○ ○ ○ ○ ○ 4.5.5 内部审核   ★  ● ○ ○ ○ ○ ○ 4.6 管理评审 ●   ● ○ ○ ○ ○ ○ 说明:
★ 分管领导 ● 归口管理部门 ○ 协助管理部门 ▲ 项目部作为施工项目的管理机构 1 管理手册说明 1.1 公司主营业务 XXXX产品的制造,及其他军品项目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

XX产品的生产、安装;

XXXXXX产品的生产、安装;

XXXXXXXX产品的生产、安装;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1.2 编制依据 本手册系依据GB/T 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9001C-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2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本公司的实际相结合编制而成,包括:
a)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范围,它涵盖了GB/T 19001-2015、GJB 9001 C-20XX、GB/T 50430-2007(合理的调整见1.5关于要求不适用的说明)、GB/T 24001--2015和GB/T 28001-2011标准的全部要求;

b)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

1.3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其范围涵盖XX市XXXX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XXXX产品的制造、其他军品项目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XX产品、XXXX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及所承接的房屋建造工程项目的施工。通过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同时进行不断的质量改进,以提供满足顾客、相关方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本手册也适用于外部质量保证和体现遵守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
通过第二方、第三方的审核,用以证实公司制造、施工、服务及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用以证实公司采取切实措施遵守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表现以及持续改进的愿望。

1.4 引用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本《管理手册》主要引用了以下标准和法律法规,公司还将不断探讨和使用这些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9001C-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2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 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GJB 190 特性分类 GJB 368 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450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451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GJB 900 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907 产品质量评审 GJB 908 首件鉴定 GJB 909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GJB 1269 工艺评审 GJB 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 1405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GJB 1710 试制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 GJB 1909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 GJB 2547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 2786 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GJB 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3872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GJB 4239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5000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 GJB 5711 装备质量问题处理通用要求 GJB 5852 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 GJB 6600 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GJB 8000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等级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 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1.5 关于要求不适用的说明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GB/T 19001-2015、GJB 9001C-20XX和GB/T 50430-2007的要求不适用说明如下:
a) 建安工程项目施工形态产品的不适用理由;

序号 不适用条款 不适用理由 1 GB/T 50430-2007的10.3施工设计 本公司为施工企业,暂不具备对承担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和法定要求,同时不具备施工图设计的能力能力和法定要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也无权更改设计,无权制定规范标准。

b) 制造类产品的不适用理由(包括XXXX产品、XX产品和XXXXXX产品等) 不适用条款 不适用理由 GB/T 19001-2015(GJB 9001C-20XX)的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本公司生产的XX产品和XXXXXX产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图纸实施,XXXX产品的制造,及其他军品项目的生产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无设计开发活动,不适用条款不影响公司声称符合GB/T 19001-2015及GJB 9001C-20XX标准,及履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1.6 术语和定义 1.6.1 GB/T 1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本手册中,国军标武器装备特殊要求采用GJB 1405《装备质量管理术语》、GJB 451《可靠性维修性术语》中所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1.6.2 常用术语解释 1.6.2.1 公司、本公司——指XXXX工程有限公司,在GB/T 19001-2015、GJB 9001C-20XX、GB/T 50430-2007、GB/T 24001-2015及GB/T 28001-2011中称之为组织。

1.6.2.2 相关方——指顾客、监理、设计方、供方、政府监督部门、员工、周围社区居民以及经许可进入公司工作场所的外来人员。指工作场所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6.2.3 产品——本文指XX产品、人空XXXX设备滤毒与净化设备、XXXXXXXX产品的生产、安装,以及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工民建工程项目的施工。

1.6.2.4 ——为保障人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分为单建掘开式工程、坑道工程、地道工程和防空地下室。

1.6.2.5 防空地下室——为保障人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具有预定防护功能的地下室。

1.6.2.6防毒通道——工程中两道相邻密闭门或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质检的空间。次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也可称密闭通道。

1.6.2.7染毒区——工程中最后一道密闭门之外的区域。

1.6.2.8清洁区——工程中最后一道密闭门之内的工程主体区域。

1.6.2.9 防护门——能阻挡冲击波但不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1.6.2.10 防护密闭门——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1.6.2.11 密闭门——能阻挡毒剂通过但不能阻挡冲击波通过的门。

1.6.2.12 门框墙——在门孔四周保障门扇就位并承受门扇传来的荷载的墙。

1.6.2.13 防爆波活门——简称活门。装于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自动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

1.6.2.14 密闭阀门——保障通风系统密闭的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

1.6.2.15 自动排气活门——靠阀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门。能直接抗冲击波的称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1.6.2.16隔绝式防护——依靠密闭设施,将工程内部与外界受染空气隔绝的防护方式。

1.6.2.17口部容许漏气量——单位时间染毒空气经工程口部不密闭处向工程内部渗漏时,在口部限定空间内产生的毒剂浓度不超过允许限值得最大漏入量。

1.6.2.18过滤式防护——利用滤毒通风装置将外界受染空气净化后送入工程内部的防护方式。

1.6.2.19粗滤器——滤除气流中的大颗粒烟尘(>1μm)和杂物的过滤器。在工程进风系统中安装在最前面,常用的粗滤器为油网滤尘器。

1.6.2.20过滤吸收器——滤除受染气流中的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的过滤器。

1.6.2.21粗滤器室——安装粗滤器的专用房间。

1.6.2.22滤尘器室——安装滤尘器的专用房间。

1.6.2.23滤毒器室——安装过滤吸收器的专用房间。

1.6.2.24通道换气次数——过滤式防护时,防毒通道每小时的排风量与防毒通道容积之比。

1.6.2.25清洁通风——把外界清洁空气直接送入工程内部的通风方式。

1.6.2.26 防爆防毒化粪池——能阻止冲击波和毒剂等由排水管道进入工程内部的化粪池。

1.6.2.27水封井——用静止水柱阻止毒剂进入工程内部的设施。

1.6.2.28 防护密闭隔墙——既能抗御核爆冲击波和炸弹气浪作用,又能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主要用于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

1.6.2.29 防冲击波闸门——防止冲击波由管道进入工程内部的闸门。

1.6.2.30 项目部——指工程施工企业为实施某一项目而调配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组织。它在公司的监督下实施施工准备、施工全过程、竣工验收等全过程。

1.6.2.31 项目经理——指公司指定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

1.6.2.32可接受的风险——指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6.2.33审核——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6.2.34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1.6.2.35审核员——经证实具有实施审核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人员。

1.6.2.36持续改进——指为了实现对整体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3.16),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

1.6.2.37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6.2.38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1.6.2.39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6.2.40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6.2.41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1.6.2.42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1.6.2.43危险源辨识——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6.2.44健康损害——指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1.6.2.45事件——指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1.6.2.46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1.6.2.47不符合——指未满足要求。

1.6.2.48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1.6.2.49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1.6.2.50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1.6.2.51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1.6.2.52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1.6.2.53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1.6.2.54职业健康安全(OH&S)——指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1.6.2.5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6.2.5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

1.6.2.57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指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1.6.2.58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指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1.6.2.59组织——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1.6.2.60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6.2.61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1.6.2.62程序——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6.2.63记录——指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1.6.2.64风险——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1.6.2.65风险评估——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6.2.66工作场所——指在组织控制下实施工作相关活动的任何物理区域。

1.6.2.6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1.6.2.68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1.7管理手册的作用、结构和内容 1.7.1 作用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纲领性的文件。编制和保持本手册的目的为:
a)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b)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核心,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平台,提高公司综合管理水平;

c)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效率和效益;

d)对外完整的介绍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e)全面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承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f)管理手册作为公司全员培训的教材之一,通过学习培训,使员工对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形成共识,强化员工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质量意识;

g)为第一、第二、第三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提供依据。

1.7.2 结构 为了符合本公司经营活动实际运作情况,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由四部分组成,共同承担1.7.1规定的作用。现将手册构成作如下说明:
Q/TD2.10.09—201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依据GB/T 19001—2015、GJB 9001B—2008、GB/T 50430—2007、GB/T 24001—2015标准和GB/T 28001—2011标准编制,适用于规范渡河桥梁配套钢结构装置和其他军品项目的制造、XX产品的生产及安装、XXXX设备的生产及安装、XXXXXXXX产品的生产及安装,和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活动、环境管理活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同时作为提供给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的依据;
对导入的管理体系标准中能够整合的部分加以具体的规定。

1.7.3 内容 a)手册的编制体例 本手册的表述为了符合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并体现手册结构的逻辑性,从第4章起章节号与GB/T 19001—2015标准的条款号基本保持一致,为了表述环境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可能增加个别章节。

b)手册内容的说明 Q/TD2.10.09—201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第4—10章,整合了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入标准关于管理体系总要求及文件要求、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的内容,从而形成规范性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其它规范性文件,可以直接引用或加以阐述。

1.8 手册的管理 1.8.1 总则 a)本条款规定的手册的管理,适用于对Q/TD2.10.09—201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管理。

b)管理内容 对手册的编制、发放、修改和换版等环节进行管理,确保本手册所选定标准及与本公司实际相一致,并使在用版本始终有效。

1.8.2 职责 a)总经理批准并发布管理手册。

b)行政部行政部体系管理组是管理手册的归口管理单位。

c)手册的持有者负责所持有手册的管理。

1.8.3 控制要求 1.8.3.1 编制 a)手册由副总经理组织人员编写,并组织有关单位评审会签、审核后,送总经理批准发布。

b)手册的内容必须符合所选定标准的要求,且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体现本公司的特点。

c)手册应编号,表明版次和受控状态。

d)为便于识别,手册采用国家标准的内容以宋体字表述,国军标增加的特殊要求以楷体字表述。

1.8.3.2 发放 a)手册发放的数量、场合应经批准。

b)手册的发放应履行签字手续,本公司内发放的手册均为受控最新版本。手册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准转送他人,若调离原岗位,应将手册交回发放部门。

c)手册不准私自复印。

1.8.3.3 修改。

a)手册修改前,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填写《记录表/文件更改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
对重要修改应重新组织对手册进行评审。

b)由行政部综合管理组负责根据批准后的《记录表/文件更改申请单》按要求修改并在手册附录上做出记录。

c)若手册修改属于换页,应由其归口管理部门派人执行,并收回作废页。手册持有者在附录上做好记录。

1.8.3.4 换版 手册在下述情况下应换版 a)导入的标准换版;

b)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管理评审决定修改;

d)手册多次修改后,执行《文件控制程序》规定。

e)手册换版的编制与审批同本章节1.8.3.1,换版时应收回原版手册。

1.9 缩略语 1.9.1 QMS——质量管理体系的缩写,取英文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的第一个字母。

1.9.2 EMS——环境管理体系的缩写,取英文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的第一个字母。

1.9.3 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缩写,取英文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的有关字母。

1.9.4 Qa——为GJB 9001C—20XX标准的简称,本手册每个条款后括号中的Qa-*.**批注为该标准中对应的条款。

1.9.5 Qb——为GB/T 50430—2007标准的简称,本手册每个条款后括号中的Qb-*.**批注为该标准中对应的条款。

1.9.6 E——为GB/T 24001—2015标准的简称,本手册每个条款后括号中的E-*.**批注为该标准中对应的条款。

1.9.7 S——为GB/T 28001—2011标准的简称,本手册每个条款后括号中的S-*.**批注为该标准中对应的条款。

1.10 手册编制:XX 1.11 审核:XX 1.12文件管理人:XX 1.13文件编号:Q/TD2.10.09—2015 2 组织方针 Ø 质量方针 居危思进;
开拓自强。

内 涵:
居危思进……商场如战场,企业在商海中不可能有安全的状态,所以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立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勃勃生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全员应时刻警醒,产品质量必须按标准和体系要求规范管理,使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开拓自强……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蓬勃的朝气、奋进的锐气。既不回避自己与标杆的差距,也不满意既有的成绩,始终奋发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公司综合实力,满足顾客和市场需求。

Ø 环境方针 保护环境,为人类社会文明做贡献是我们的宗旨和承诺;
在经营活动中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持续改进,最大限度控制废弃物的生成和排放,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我们始终如一地把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公司接受的其它要求;
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持续改进,减少工伤事故的伤害及职业病的发生,杜绝死亡事故,努力创造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总经理:
年 月 日 3 组织目标 ² 质量目标 2015年-2017年公司要达到以下目标:
XX ² 环境管理目标 1、公司活动符合环境法律法规;

2、危险固体废弃物合法处置率100%;

3、消防管理符合国家法规及地方消防安全法规。

²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公司活动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2、营造绿色工作环境,应用环保产品,控制职业病发生;

3、 杜绝死亡事故、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及火灾事故;

4、杜绝重伤事故,年度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4起以内。

总经理:
年 月 日 4 组织环境 4.1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Qa-4.1;

E-4.1) 本公司领导层确定了企业目标和战略方向,通过各部门收集信息、识别、分析和评价,公司管理会议讨论研究,明确了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地区和本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对手、市场变动和价格、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以往绩效等相关因素,包括需要考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或条件,还包括受公司影响或能影响公司的环境状况。

公司确定了与所承担武器装备任务相关的法规标准、使用需求、保障条件等影响因素。

公司通过实施、策划“6.1应对风险的机遇和措施”,明确了环境分析的职责,相应的准则,通过适宜的方法对这些内部和外部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确保充分识别风险,消除风险,降低或减缓风险,充分利用可能的发展机遇,保证实现企业效益和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

公司通过编制法律法规清单、顾客满意度分析、合格供方分析等方式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2相关方需求及期望分析(Qa-4.2;

E-4.2) 公司相关方关注公司持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符合顾客要求,以及生产经营的合规情况。公司明确了影响企业绩效或受到企业经营影响的相关方包括公司的所有者、顾客(如:装备采购和管理部门、订货方、军事代表机构、装备使用维修单位,装备总体单位等)、外部供方(如:原材料、零部件供方)、合作伙伴(如:新产品合作开发方)、员工、监理、设计方、政府监督部门、周围社区居民以及经许可进入公司工作场所的外来人员或社会等,通过调查、访谈了解上述相关方的要求。

同时每年通过访谈、网站向社会告知企业联系方式和经营情况,持续与相关方沟通,了解相关方要求,对他们的要求进行评审,适用时确定为合规义务。

4.3管理体系的范围(Qa-4.3;
Qb-3.1/3.3/3.4;
E-4.3;
S-4.1) 4.3.1公司在策划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公司目前内外环境和影响因素,根据相关方的要求,与公司产品和服务,在本手册中明确了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见1.1、1.5。对不适用的要求,征得顾客同意。

4.3.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的界定:
a)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①XXXX产品的制造,及其他军品项目的生产;

②XX产品的生产、安装;

③XXXXXX产品的生产、安装;

④XXXXXXXX产品的生产、安装;

⑤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及服务。

b)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①位于XX市公司生产基地的XX产品生产及安装、XXXXXX产品生产及安装、XXXXXXXX产品生产及安装、XXXX产品的制造,及其他军品项目的生产和服务的实施及相关管理活动;

②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实施及相关管理活动。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Qa-4.4;
Qb-3.1/3.3/3.4;
E-4.4;
S-4.1) 4.4.1 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
·为了使公司提供的产品使顾客满意,牢固地树立公司的质量形象,并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为了表达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做好污染预防,节约能源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

·为了体现公司以员工为本的承诺,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并对相关分承包商施加影响,对风险实施控制,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工程安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公司有效地控制所有与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过程,并不断识别实际的和潜在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使公司的总体绩效不断提高。

·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而向顾客、相关方及员工提供一种信任,通过建立绿色健康的工作环境,以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在环境保护中保持自律,争取以有序和高效的方式实现长期成功。

4.4.2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概述:
  本公司通过贯彻GJB 9001C—20XX、GB/T 19001—2015、GB/T 50430—2007、GB/T 24001—2015以及GB/T 28001—2011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它们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旨在实现公司制定的方针和目标,达到相关方满意,并使本公司不断改进其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为了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公司运用了ISO9000中与其它导入标准相兼容的管理体系基本原理,采用PDCA循环模式,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实施以下活动,确定管理体系所需的领导、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内的应用: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可获得;

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按照6.1的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管理体系;

i)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特殊要求作出安排;

j)根据产品的特点,建立并实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过程(见8.1);

k)承担军用软件研制任务的组织,应按照GJB 5000、GJB 8000的要求建立并实施相应等级的软件工作过程。

4.4.3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需要,公司:
a)公司根据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等体系文件,支持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运行;

b)保留确认过程按策划进行的证据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图:
输出 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图 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图 职业健康安全方 针 检查和纠正 措 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图 4.4.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将促进本企业追求持续满足相关方要求,为此而确定有助于实现顾客接收的XXXX产品等军品、XX设备、人防工程XXXX设备生产和安装的过程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并保持这些过程受控和对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风险因素的控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持续改进的框架,增加相关方满意的可能性,并向组织本身及其相关方提供信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Qa-5.1;
Qb-4.1;
E-5.1) 5.1.1 总则 总经理认识到公司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以下活动体现其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制定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并与公司环境相适应,与战略方向相一致,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①适合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②包括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③包括至少遵守与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④为制定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
⑤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⑥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旨在使其认识到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⑦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⑧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
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公司在质量业绩方面的追求,制定的环境目标、指标是公司在环境业绩方面的追求,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是公司在职业健康安全业绩方面的追求,它们用作评价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c)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提供人力、财力、物力、设备、设施、原材料、技术等资源支持并确保资源的获得;

f)采取通过考核、培训、分享知识、奖励制度等方式向公司的全体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树立和增强全员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并将顾客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公司的质量保证要求,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

h)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i)推动持续改进;

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k)向公司的全体员工及相关方作出对职业健康安全持续改进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承诺,同时作出保证遵守与其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l)确保公司内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开展工作;

m)对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负责;

n)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信息;

o) 建立诚信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质量诚信。

5.1.2 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在总经理领导下组织公司人员开展以下活动,证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d)建立并实施征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制度。

5.1.2.1 总经理将增强顾客满意作为公司的根本追求,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将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好污染预防视为组织的基本社会责任。

5.1.2.2 经营部编制《顾客满意度监视测量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施预防控制,确保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予以满足,增强顾客满意;

全面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法律、法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组织的需求,予以满足;
通过手册8.2.2、9.1条款的实施结果予以证实。

工作程序概要如下:
5.1.2.2.1确定顾客需求和期望:
  a)了解本公司的顾客群,并确定目标顾客;

  b)界定公司的竞争市场;

  c)分析并评价市场的竞争情况;

  d)确定公司主要产品对用户的相对价值;

  e)识别公司在竞争市场中具有的机会,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弱势。

以上各步骤的实施将主要由市场部编制《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并将其报告公司领导层。

5.1.2.2.2《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中应最大限度的识别和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必要时,由技术中心、工艺组分别将其转化成用技术语言描述的要求,包括产品要求、过程要求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传达到公司各个层次以及供方,结合公司方针、目标予以展开,制定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制造XXXX产品及生产、安装XX产品、XXXX设备及房屋建造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影响。

5.1.2.2.3使转化成的需求得到满足 a)公司的产品生产、环境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b)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会不断更新,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随时间而修订,因此公司转化的要求及已建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从而满足要求。

c)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方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上的要求也会日趋严格,公司应不断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业绩,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5.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Qa-5.2;
Qb-3.2;
E-5.2;
S-4.2) 5.2.1 制定方案 总经理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见本手册第2章节),方针:
a)适应公司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了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公司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d)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

e) 包括了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升绩效的承诺。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公司总经理发布的公司质量方向、环境业绩和职业健康安全业绩的价值取向;
质量方针体现了公司的质量追求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及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和公司的郑重承诺。

5.2.2沟通方针 公司在本手册中对方针进行公开声明,在公司内部会议进行宣讲、沟通,组织全员培训,确保全体员工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质量方针。在与相关方沟通时,可向相关方说明公司质量方针。

5.3组织内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Qa-5.3;
Qb-4;
E-5.3;
S-4.4.1) 公司根据职能建立组织结构,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见本手册章节0.2组织结构图和章节0.4-0.6三体系职责分配表)。

总经理确保组织内相关角色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沟通和理解。

总经理分配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向总经理报告;

d)确保在整个公司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f)确定各级、各部门、各岗位质量责任,建立并实施质量责任追究与激励制度。

总经理指定副总经理兼公司总工程师协助其分管质量工作。

5.3.1 工作职责 5.3.1.1公司总经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下发到各单位。各组负责人根据本组的职责和权限,确定本组的岗位设置及各岗位职责权限。公司总经理确保上述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在全公司得到沟通,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详见公司《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总经理确保:
a)质量管理主管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b)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

c)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

5.3.1.2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编制公司《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

5.3.1.3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编制《信息交流、沟通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5.3.2 工作程序概要 5.3.2.1 在确定公司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时,首先明确公司的组织机构(见本手册第0.3章节公司组织机构图),规定各层次的关系及沟通路线:
  ·相关工作的接口;

  ·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所必须的自主权,报告与沟通的路线;

  ·为完成这些任务所承担的责任;

  ·明确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目标;

  ·明确所应开展的活动和必须遵循的程序。

5.3.2.2 制定《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规定各层次的岗位职责及人员任职条件,作为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公司通过文件的形式向员工进行传达。

5.3.2.3 确保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信息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公司的信息沟通采取如下措施:
a)公司制定《信息交流、沟通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统一规范信息交流及沟通的管理工作。

b)内部信息沟通 •公司的管理方针、管理体系要求及质量、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通过本手册、程序文件的宣传贯彻到员工;
国家新近颁布的法律法规及要求,及时在公司内部通报。

•员工代表参与公司的管理方针和有关程序的评审。参与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含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处理。

•行政部综合管理组及各有关部门对员工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

•公司的有关部门对于从内部信息交流中或外部渠道获取的信息,均进行认真分析,若某一信息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改善,则应于采纳,作为改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依椐。

•公司以培训、座谈、会议及合适的媒体,向公司各层级及全体员工通报质量改善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等信息。

c)外部信息沟通 •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向外界宣传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对公司外相关团体、社区内相关企业和居民的意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对方。

•相关方要求提供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时,给予提供。

5.3.3 职责和权限 本章节仅采用《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适用于公司内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的规定。

工会主席的职责和权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决定,本章节所规定内容仅适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内容。

5.3.3.1 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全面负责,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是:
a)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领导并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实施。

b)确定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制定企业中长期质量目标,并采取措施,确保其实施;
每年主持评审、修订环境目标、指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c)建立并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d)任命副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保证资源配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负责。

5.3.3.2 副总经理 a)负责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要求运行,确保质量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及任何改进的需求。

c)组织内部质量审核。

d)确保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环境保护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

e)负责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公司副总经理为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以上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

5.3.3.3 工会主席 a)参与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信息沟通。

b)代表员工与公司进行劳动协商。

c)参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d)负责推选员工代表。

5.3.3.4项目部 a)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具体负责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以及项目部的经营管理工作。

b)直接对分包方实施控制,负责施工的进度计划,推广与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控制中间环节,确保工程进度。

c)负责协调工程项目的“三通一平”及有关工作联系;
负责工程纠纷的调查处理;
负责工程项目各类报表的编制和综合分析。

d)负责编制适合所承担工程的项目施工组织计划或施工组织方案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e)负责对施工班组及分包方进行技术、安全双交底;
对员工及分包方进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现场教育。

f)负责工程竣工后的自检及向监理的报验管理;
负责审核项目工程预决算书,工程竣工资料的审核,以及工程项目各类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管理。

g)项目部的“五大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及资料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分别对项目的质量、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实施管理。

5.3.3.5 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 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的协商。

b)通过实施危险源辨识,通过风险评价和实施风险控制程序,参与风险管理的决策。

c)参与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改变的协商。

d)参与事故和事件的调查及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5.3.3.6 检验员 a)严格按照图样和质量标准检验产品,判断产品的符合性,作出结论并做好记录,对错检、漏检负责。

b)做好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和隔离工作。

c)检验员有权越级反映质量问题。

5.3.3.7 内审员 a)充分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及目标,环境方针及目标、指标、方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熟练掌握GJB9001C-20XX、GB/T19001-2015、GB/T 24001-2016及GB/T 28001-2011标准和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b)认真做好审核准备,独立完成内审检查表的编写,善于交流和沟通,能够对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判断;

c)对内审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进行跟踪验证,并对其效果作出公正评价。

5.3.3.8 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见《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Qa-6.1;
E-6.1) 6.1.1 总则(Qa-6.1.1;
E-6.1.1/6.1.4) 公司在策划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和管理体系绩效的内外因素、公司相关方的要求和管理体系的范围,并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和4.1、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Qa要求);

d)实现改进。

公司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例如:火灾、恶劣天气等),包括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公司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见《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及措施表》: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6.1.1~6.1.4中所需的过程。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实施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机会。

在环境体系中策划措施,以管理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和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明确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6.1.2 环境因素(E-6.1.2)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规定了识别环境因素的准则,应用了生命周期的观点识别管理体系范围内现有的和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确定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重大环境因素,为实施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设备安全组在组织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已考虑下列情况: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向土地的排放;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源使用;

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g)废物和副产品;

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i)变更,包括已纳人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以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j)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此外,就上述10个方面对环境因素进行确认的结果,还要从以下几种情况进一步评价,认定其环境影响:  a)正常运转时;

  b)停止及启动时;

  c)预测的异常情况发生时;

  d)紧急事态发生时。

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列出《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及目标、指标、方案加以控制,确保在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和重视。

6.1.3 危险源辨识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S-4.3.1)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辨识现有的危险源、识别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确定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重大风险因素,对确定的危险源实施预防和控制。

设备安全组在组织辨识现有的危险源和识别风险因素的过程中通常要考虑下列情况: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公司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
a)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b)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对于变更管理,设备安全组在变更前,识别在公司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公司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设备安全组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按照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a)消除;

b)替代;

c)工程控制措施;

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e)个体防护装备。

设备安全组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设备安全组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得到考虑。

通过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列出《重大风险因素清单》,并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确保在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对重要安全因素加以考虑和重视。

6.1.4 合规义务(Qb-3.5/7.1;
E-6.1.3;
S-4.3.2)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控制程序》,由行政部综合管理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此项工作,确保公司及时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并向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传达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这些要求包括:
a)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要求;

b)省部级的法律法规要求;

c)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

通过识别和获取适用于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分别列出适应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控制清单》,确保在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时,所有活动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必须严格遵守,对于其他要求加以考虑和重视。

因相关工程项目所处地域的改变,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危险源可能会改变;
法律、法规和其他可能会更新;
对以上变更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2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Qa-6.2;
Qb-3.2;
E-6.2.1/6.2.2;
S-4.3.3) a)公司已制定文件化的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其内容见本手册第0.3章节,质量目标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质量目标体现产品和服务至上、精品创新、实战化使用的要求。

b)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展开,也是公司各职能和层次上所追求并加以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
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公司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满足相关方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的判定指标;
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体现对污染预防、安全生产以及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c)公司每年以司字号文的形式发布《公司目标及目标分解表》,使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上加以展开,使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能具体落实,并作为对公司质量目标及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依据。

d)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测量:
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基本可测量,在作业层次上要求能具体化,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测量为评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判定指标。

  ·各层次上分解后的目标值的实现,各组每月初向行政部体系管理组书面统计报告,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每年要进行阶段诊断、分析、调整分目标的设定,为最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依据。

e)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通过管理评审进行评审;
公司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风险因素;
此外,还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的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在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适时更新。

f)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贯彻执行:
  ·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强调全员参与,发挥每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作用,员工的工作质量、环保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将是产品、工程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业绩增长的根本保证。

  ·重点抓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职能的落实,推进岗位标准化,职能工作流程化,管理工作程序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所开展的“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结合起来。

  ·明确规定协调方式,处理好部门之间接口关系,信息渠道畅通,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备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功能。

  ·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内在素质。

·坚持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质量是制造出来的,各生产环节必须坚持不合格产品不转序的原则。

·始终坚持清洁生产、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来防止污染、安全事故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好污染预防及安全事故预防。

·开展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活动,提倡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方法为持续改进业绩提供数据支持。

·开展全员节约的活动,减少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

·开展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考核,确保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落实。

g)公司为了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的目标制定环境方案;
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当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因素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要编制管理方案;
一般情况下通过程序和支持性文件对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满足如下要求;

·规定公司内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适用的技术方案。

i)由设备安全组组织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案,经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j)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对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k)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公司应确定:采取的措施;
需要的资源;
由谁负责;
何时完成;
如何评价结果;
质量目标评价准则。

6.3 变更的策划(Qa-6.3) a)公司在下列情况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建立或需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和方案,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和管理方案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现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单项工程项目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策划执行本手册8.1运行策划及控制。

b) 变更考虑到:
·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资源的可获得性;

·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 支持 7.1 资源(Qa-7.1;
Qb-5;
E-7.1;
S-4.4.1) 7.1.1 总则(Qa-7.1.1;
Qb-5.1;
E-7.1;
S-4.4.1) 本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资源包括:
◆有专项技能的人员及专业技术;

◆财务资源;

◆厂房、仓库、中转场地、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

◆生产、施工设备、监视和测量设备和办公设备;

◆工作环境;

◆计算机软件;

◆信息;

◆销售渠道和供应渠道等。

公司以下面的方式确保有效提供资源:
a)确定并提供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需的资源。

b)确定并提供足够资源,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c)对于影响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各个环节、公司都制定了相应的程序进行控制,并明确人员和提供适当手段,确保资源提供的充分性、适宜性。

d)对具体工程项目通过合同评审,明确资源的需求,编制于施工组织设计中。

e)公司整体资源的配备是否满足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要求,在管理评审会上给予评审和确认。

已考虑:
a) 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性;

b) 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c) 需要顾客提供的资源。

职责:
  a)总经理:负责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策划和管理评审的要求,审定和批准与资源配置有关的设备检修计划、采购计划、招聘计划、培训计划、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计划,通过设施及设备的添置、大中修、折旧、更新、报废、工程项目的分发包及人员的招聘、培训等满足资源需求。

b)行政部综合管理组:负责对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等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c)行政部人力资源组:负责人员需求的汇总和招聘,负责培训计划的申报和执行,负责处理信息的收集、沟通和利用。

d)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人员的定员定编。

e)设备安全组:负责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计量检测设备的定期检定及校验,对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各项记录;
负责设备的大中修,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各项记录;
负责具体安排协调生产设备的检修时间;
负责特种设备的年审检定。

f)采购组:负责对所需资源进行识别,负责采购计划、外协外包计划的申报、落实工作。

g)制成组:负责对各自厂房、仓库和各事业部办公用房等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负责为生产设备购置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
负责对及时交付产品所需的资源进行配置,编制产品外包计划;
负责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
负责生产现场的培训管理;
负责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管理。

h)工艺组:负责制成组所需物料领用计划的编制。

i)工程部:负责工程项目的所需资源配置计划的编制;
负责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修;
负责施工现场的培训管理;
负责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管理。

7.1.2 人员(Qa-7.1.2;
Qb-5.2) 公司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7.1.3 基础设施(Qa-7.1.3;
Qb-6) 7.1.3.1设备安全组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符合合格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硬件、软件等过程设备;

c)运输、通讯及公司信息系统等支持性服务;

d)各类监视设备、安全设备设施等。

7.1.3.2 通过执行《设备管理程序》,对生产设备的提供、使用、维护进行有效地管理,确保满足军品项目生产、XX产品、XXXX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房屋建造工程施工的需要。

7.1.3.3通过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和《量具管理规定》,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提供、使用、维护进行有效地管理,确保满足军品项目生产、XX产品、XXXX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房屋建造工程施工的需要。

7.1.3.4通过执行《工装模具使用管理办法》,对工装模具的提供、使用、维护进行有效地管理,确保满足军品项目生产、XX产品、XXXX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房屋建造工程施工的需要。

7.1.3.5 通过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物资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进行控制,确保满足军品项目生产、XX产品、XXXX设备的生产、安装和房屋建造工程施工的需要。

7.1.3.6通过执行《安全与文明生产(施工)管理程序》,对事业部及所辖场所、环境进行管理,保证达到国家和地方文明生产的要求,为员工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及休息场所。

7.1.3.7 通过执行《安全与文明生产(施工)管理程序》,对工程项目场所、环境进行管理,保证达到国家和地方文明施工的要求,为员工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及休息场所。

7.1.3.8 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及有关女工劳动保护的规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及防护。

7.1.3.9 针对特定的军品项目、XX产品产品和工程项目,通过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策划,识别和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并在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保证大纲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加以明确和规定。

7.1.4 过程运行环境(Qa-7.1.4;
Qb-8.4) 工艺组和制成组对工作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识别、确认和管理,并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保证各级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及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从而使产品和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7.1.4.1 总体环境 行政部综合管理组负责行政办公区域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施工现场的各种垃圾分类存放在指定的地点。

7.1.4.2 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 a)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的噪声、粉尘、垃圾及污水排放控制,执行《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管理程序》。

b)工程组严格依据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合理使用安全防护设施,有针对地执行各项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c)采购组负责提供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设备、设施和用品。

d)设备安全组负责对生产现场、施工现场及各单位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

e)对需要控制的工作环境,保持监视、测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的记录。对焊接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见《焊接工艺指导书》,对砼工艺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见《钢筋混凝土工艺指导书》,对涂装工艺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见《涂装施工工艺指导书》。

7.1.4.3 工作氛围 公司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提倡团队精神,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以确保相关方的要求在这种氛围中得到满足。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Qa-7.1.5;
Qb-11.5;
E-9.1.1;
S-4.5.1) 7.1.5.1 工作职责 a)设备安全组 ①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
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

②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追踪处理;

③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④负责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的仪器仪表法定检定。

7.1.5.2 公司建立保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所有的计量器具的采购、校准和维修进行管理。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适应。

7.1.5.3 为确保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测量设备执行以下规定:
a)公司各单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按本公司制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和维修的程序,开展周期校验和检定。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按本公司制定的校准规程校准。监视和测量装置需取得合格证书或带有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公司自制非标准专用测量器具,编制操作使用说明书。记录校准或检定(验证)的依据。

b)在使用前或发现有疑问时,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或提供明确的作业指导书。

c)由进行检定校准的测量装置资格单位出具检定证书,并在设备上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必要时重新校准予以确认。

f)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公司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公司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g) 保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定(验证)结果的记录。

h) 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应经过验证和确认,并保留记录。(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 i) 生产和检验共用的设备用作检验前,加以校准或校验并作好记录,以证明其能用于产品的接收。

j)武器装备测量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保留记录;

k)对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定(验证),并保留记录。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公司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7.1.6 组织的知识(Qa-7.1.6) 组织应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或接触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所要求的更新。

应将与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关的法规、标准、文件作为必备知识,予以应用、保持并适时更新。

注1:组织的知识是组织特有的知识,通常从其经验中获得。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

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
a)内部来源(例如知识产权;
从经历获得的知识;
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
获取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
学术交流;
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7.2 能力(Qa-7.2;
Qb-5.3;
E-7.2;
S-4.4.2) 7.2.1 本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公司的培训管理工作。

  本公司对各级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机构的管理,明确组织中各部门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人员技能评价的管理,对上岗人员的能力实施有效控制;
在对人员能力判别指标中,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均给予规定(详见《部门职责规划及岗位职责说明书》及相关任职要求的有关规定)。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并建立员工档案记载体现其能力的教育、培训或经历。以:
a)确定其控制范围内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

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e)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影响的人员,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注: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分包具备能力的人员等。

7.2.2 行政部人力资源组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能力;
公司通过招聘考评、培训考核、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对新招聘和现有从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进行识别,安排有能力人员的上岗或岗位调整,择才施用,用人之长,鼓励和激励各类人员学习生产技能,达到岗位应知应会,以确保各级各类人员能满足本职工作的能力要求。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供满足现有人员的能力获得改善和提高的需求;
使他们明确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风险因素,清楚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以及每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效益:使他们明确在实现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使他们明确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职责   公司行政部人力资源组为员工工培训的管理单位,各职能单位为具体培训的实施单位。

以上各单位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定分别承担相应的培训职责,按员工的实际需求实施培训。

·培训实施的控制   行政部人力资源组根据需求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由专人到实施部门组织具体落实。

  ·培训效果评价 公司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保持相关记录。公司依据规定的程序考核、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对培训合格人员记录有效培训经历,对不合格人员不记录该次培训经历,或重新培训至合格,合格培训经历作为人员能力评价和其它(如上岗、晋级、薪酬)管理的依据。

·适时评价能力、意识、培训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记录 公司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反映员工的教育资格情况及连续地反映员工技能及经历的提高情况,是对员工能力、意识评价的依据,也是员工岗位安排和考核的主要依据。

7.3 意识(Qa-7.3;
Qb-5.3;
E-7.3;
S-4.4.2) 副总经理协助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现代企业管理、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各级人员认识到从事的活动与质量及环境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了解所从事工作与实现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及方案的关系。本组织还通过薪酬制度、奖励制度、激励各级人员提高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知晓: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b)相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c)他们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e)公司的质量文化、岗位的质量责任;

f)所从事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与其他活动的相关性;

g)产品和服务不满足规定或预期要求的后果。

7.4 沟通(Qa-7.4;
Qb-5.3;
E-7.4;
S-4.4.3) 公司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沟通什么;

b)何时沟通;

c)与谁沟通;

d)如何沟通;

e)谁负责沟通;

f)需要保留的记录。

7.5 成文信息 (Qa-7.5;
Qb-3.5;
E-7.5;
S-4.4.4/4.4.5/4.5.4) 7.5.1 总则(Qa-7.5.1;
E-7.5.1;
S-4.4.4/4.4.5/4.5.4) 7.5.1.1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含以下内容:
a)公司形成文件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以及它们的制定方式。

b)向公司内部和外部提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体信息的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包含了方针、目标的阐述)。

c)描述为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完成管理活动的方法和要求的文件——程序文件。

d)规定作业层面操作活动途径的作业指导文件,及组织对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形成的文件。

e)对所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管理证据的文件——记录。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文信息,采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等文件形式。

7.5.1.2 文件分层次管理的说明 本手册文件分层次管理的示意图(图4—1)所描述的文件分层次管理的分类方法,只限于公司的分支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分类管理。

7.5.1.3 管理手册 公司依据GJB 9001C—20XX、GB/T 50430—2007、GB/T 24001—2016及GB/T 28001—2011等标准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内容包括: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不适用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

b)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规定及表述了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d)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对所建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之间的顺序及相互作用加以描述,其详略程度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7.5.2 创建和更新 (Qa-7.5.2;
E-7.5.2;
S-4.4.4/4.4.5/4.5.4)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并编制作业指导文件《体系文件清单》、《体系记录清单》、《文件编号管理办法》,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应严格控制,以满足在创建和更新文件时,公司确保适当的:
a)文件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 适宜的格式和媒介;

c) 文件经过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d)技术文件和图样经过有效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Qa-7.5.3;
Qb-3.5;
E-7.5.3;
S-4.4.4/4.4.5/4.5.4) 7.5.3.1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并编制作业指导文件《体系文件清单》、《体系记录清单》、《文件编号管理办法》,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应严格控制,以确保满足以下要求:
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文件,均可获得并属于正确版本;

b)予以妥善保护,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

c)技术文件和图样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d)质量记录完整、可追溯,并能证明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的程度;

e)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文件和记录按规定归档。

7.5.3.2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行政部关注下列活动及其效果:
a)文件分发、查阅、检索和使用,严格控制其更改。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如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公司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

对公司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性文件和记录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文件和记录的保留期限,应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与产品和服务寿命周期相适应。

7.6 质量信息(Qa-7.6;
Qb-13.1/13.2/13.3) 行政部综合管理组是公司信息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执行《信息交流、沟通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负责公司信息的收集、贮存、传递、处理和利用,以:
a)确定质量信息的需求;

b)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c)建立质量信息系统;

d)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处理、贮存和应用。

产品质量信息管理满足顾客的需要。

公司明确为正确评价质量管理水平所需收集的信息及其来源、渠道、方法和职责。收集的信息包括: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等;

2)工程建设有关方对公司的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价;

3)各管理层次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及工程质量的检查结果;

4)公司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结果;

5)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经验教训;

6)市场需求;

7)质量回访和服务信息。

7.6.1 公司总结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质量分析和改进的信息予以保存和利用。

7.6.2公司各管理层次按规定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质量管理状况和质量目标实现的程度,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机会,并采取改进措施。公司在分析过程中,使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包括:
1)工程建设有关方对公司的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的满意程度;

2)施工和服务质量达到要求的程度;

3)工程质量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以及改进的机会;

4)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评价。

7.6.3公司最高管理者按照规定的周期,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提出改进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施工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

3)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

4)潜在问题的预测;

5)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的机会;

6)资源需求及要求的程度。

8 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Qa-8.1;
Qb-10.1/10.2) 8.1.1 工作职责 a)总经理主持公司产品策划的实施。

b)质量组和工艺组是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的归口管理部门。

c)各职能单位承担产品策划的具体职能。

8.1.2 策划的要求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策划要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落实。

8.1.3 策划的内容 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见4.4),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公司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
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过程;

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

c)确定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
1)确信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

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f)确定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以及接口、互换性要求,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

g)按照GJB 450、GJB 368、GJB 3872、GJB 2547、GJB 900、GJB 4239以及GJB 1909等标准的要求,确定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及工作项目要求,制定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提出元器件、原材料选择与控制要求;
结合系统设计,综合权衡、分解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开展通用质量特性分析、设计、验证,提出并落实预防和改进措施;

h)按照GJB 2786的要求,确定并实施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等过程,以及相关的策划与跟踪、文档编制、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

i)按照GJB 3206的要求,确定技术状态基线及其技术状态项,由工艺组负责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实施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审核;

j)按照GJB 5852及相关规定要求,分析评估技术、质量、进度、经费等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控制;

k)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符合性、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应用于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控制。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公司的运行需要。

公司控制策划的更改,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采购组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8.4),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

质量组编制并实施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大纲)。顾客要求时,质量计划及其调整应征得顾客同意。

相关过程流程示意如下图:
8.1.4 策划(Qb-10.1) 8.1.4.1 公司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予以控制。

8.1.4.2 公司对项目部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

8.1.5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策划(Qb-10.2) 8.1.5.1 公司项目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

8.1.5.2项目部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

8.1.5.3公司按照规定的职责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
1)质量目标和要求;

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7)进度控制措施;

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

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13)施工管理形成的记录;

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15)公司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8.1.5.4公司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

8.1.5.5公司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Qa-8.2;
Qb-7) 8.2.1 顾客沟通(Qa-8.2.1) 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与顾客沟通做出有效的安排,以实施持续改进:
a)传递产品,公司采用广告宣传、网络、上门服务、投标会等方式向顾客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活动、设计、资质、业务范围、业绩等信息,并收集顾客关于产品要求的信息;

b)问询及合同、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订;

c)顾客信息的反馈/抱怨,对顾客的投诉或抱怨,及时作出回应,对与质量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信息联络单”逐级传递,认真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使顾客满意;

d)和同行业的沟通交流(可通过行业协会、业务往来等);

e)将相关信息在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内部信息交流;

f)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g)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h)产品使用、维修和保障的需求。

8.2.2与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Qa-8.2.2) 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公司应确保:
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公司认为的必要要求。

b)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公司声称的要求。

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Qa-8.2.3) 8.2.3.1 职责:
a)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是与顾客有关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确定顾客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品制造”、“产品安装”和“工程项目施工”要求进行评审,并始终负责与顾客沟通;
负责评审所需的制造、施工能力及交货期;
负责售后的管理。

b)质量组负责评审“产品制造”、“产品安装”和“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的检测能力。

c)工艺组、制成组负责评审“产品制造”和“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支持能力,评审“产品制造”的人员及设备加工能力,评审所需工序外协或外包的能力,评审实现质量保证的可能程度。

d)计划组评审实现“产品制造”和“工程项目施工”交货期的可能程度 e)工程组负责评审“产品安装”实现质量保证和交货期的可能程度。

f)采购组负责评审所需物料采购的能力。

g)会计核算组负责评审提供按期交付产品所需资金保证的能力。

h)军品产品副总经理还需评审符合国家、行业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

i)项目部评审“工程项目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组成所需条件等问题,负责与其他相关方的沟通工作。

8.2.3.2 评审形式分审批、会签和会议三种形式,评审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并确保达到以下要求:
a)顾客明确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公司规定的要求;

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先前表述存在差异的合同或订单要求。

f)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若与先前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存在差异,公司确保有关事项已得到解决。

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公司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8.2.4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更改(Qa-8.2.4) 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公司确保相关的成文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

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影响到实现顾客要求时,其更改应征得顾客的同意。

8.2.5 投标及合同管理(Qb-7)。

8.2.5.1一般规定 a)公司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b)公司依法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及签约活动,并对合同改造情况进行监控。

8.2.5.2投标及签约 1)公司在投标及签约前,明确工程项目的要求,包括:
a)发包方明示的要求;

b)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

c)与工程施工、验收和保修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d)其他要求。

2) 公司采用“合同评审”的形式在投标前或邀标签约前,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

8.2.5.3 合同管理 1) 公司相关单位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

2) 公司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公司对合同变更信息的接收、确认和处理的职责、流程、方法符合相关规定,与合同变更有关的文件及时进行调整并实施。

3) 公司及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

4) 在合同履行的各阶段,与发包方或监理单位进行有效沟通。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Qa-8.3) 8.3.1 总则(Qa-8.3.1) 技术中心编制、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控制设计与开发过程,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Qa-8.3.2) 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公司考虑:
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

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h)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i)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j)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

k)设计、生产和服务等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

l)按照GJB 190 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

m)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清单,确定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控制措施;

n)确定产品标准、规范,以及标准件、元器件、原材料的选用范围;

o)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编制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p)运用产品优化设计、通用质量特性设计、防错技术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q)提出监视与测量的需求;

r)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应经过论证、试验和鉴定;

s)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

t)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外部供方的控制要求(见8.4);

u)对元器件等外购器材的选用、采购、监制、验收、筛选、复验以及失效分析等活动进行策划;

v)编制软件开发计划,确定软件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人员接口管理要求,保证测试人员的独立性;

w)需要时,对产品和服务改进做出安排;

x)对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的产品,确定信息传递、数据转换、技术状态等过程控制要求。

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出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Qa-8.3.3) 公司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

f)计算机软件外部的接口和数据;

g)工艺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

应解决相互冲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

公司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成文信息。

公司对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并保留评审结果的记录。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Qa-8.3.4) 公司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 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成文信息;

g)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转阶段前实施技术状态确认;

h)开展通用质量特性和计算机软件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i)转阶段评审前达到规定要求,并提出转阶段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邀请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确认,对评审、验证和确认提出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跟踪。顾客要求时,邀请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评审、验证,并将结论及采取措施的结果向顾客通报。

需定型(鉴定)的产品,公司按有关规定及GJB 1362的要求完成定型(鉴定)准备工作。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Qa-8.3.5) 公司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
a)满足输入的要求;

b)对于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而言是充分的;

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

d)规定对于实现预期目的、保证安全和正确提供(使用)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特性;

e)按照GJB 909要求,制定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并在产品和服务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上进行相应标识;

f)规定产品使用所必需的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要求;

g)包括产品规范、工艺总方案、工艺规程,按照GJB 6600要求制作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诊断指南、产品和服务安全使用培训教程等;

h)适用时,包括通用质量特性设计报告;

i)产品符合技术状态标识要求,计算机软件应符合配置标识的要求;

j)风险评估报告及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保留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成文信息。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Qa-8.3.6) 公司对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识别、评审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保留下列成文信息:
a)设计和开发更改;

b)评审的结果;

c)更改的授权;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公司评价设计更改对产品和服务组成部分和交付后产品和服务的影响;

对重要的设计更改应进行系统分析和验证,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设计更改应符合技术状态管理要求,计算机软件的更改应符合软件配置管理要求;

公司对设计更改的实施进行跟踪。

8.3.7 新产品试制(Qa-8.3.7) 公司对新产品试制过程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
a)在产品试制前进行准备状态检查,满足GJB 1710的要求;

b)进行工艺评审,满足GJB 1269的要求;

c)编制首件鉴定目录,进行首件鉴定,满足GJB 908的要求;

d)在产品试制完成后进行产品质量评审,满足GJB 907的要求。

保留试制过程和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见7.5.3)。

顾客要求时,应邀请顾客参加产品生产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

8.3.8 试验控制(Qa-8.3.8) 公司对试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组织应:
a)编制试验大纲或试验计划,包括试验目的、内容、条件、方法、质量要求、结果评定准则等,顾客要求时需经顾客同意;

b)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并实施准备状态检查;

c)按照试验大纲或试验计划组织试验;

d)按规定的程序收集、整理数据和原始信息,分析、评价试验结果,保证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e)对试验发现的故障和缺陷,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见10.2); f)保留试验过程、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见7.5.3);

g)用于试验的计算机软件应经过验证和确认,并实施版本控制;

h)鉴定试验应在有资质并顾客认可的试验机构进行试验。

顾客要求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试验,试验结果应向顾客通报,试验过程变更应征得顾客同意。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Qa-8.4;
Qb-6.1/6.2/8.1/8.2/8.3/9.1/9.2/9.3) 8.4.1 工作职责 a)总经理主持公司与供方及其他相关方有关的采购过程的实施。

b)采购组是采购过程和外协外包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采购组负责组织对全公司供方进行评价,每年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供货的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负责采购、外协外包作业;
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和外协计划。

c)工艺组负责提供采购物资的技术文件,并参与对供方及分承包商的评价。

d)质量组负责采购物资的的进货检验和验证。

e)制成组负责制定外包计划。

f)工程组、审计组、会计核算组负责参与对供方的评价。

g)“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项目部负责对“工程项目施工”分包商的评价,编制《合格分包商名录》,并对分包商的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分包商档案;
负责选择分包商;
负责对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和验证,并参与对供方及分包商的评价。

8.4.2 总则(Qa-8.4.1) 8.4.2.1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采购控制程序》、《施工机具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及《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对影响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生产的物资供应商和工程分包方进行控制,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采购组负责供应商的归口管理,编制《采购控制程序》和《外包过程管理办法》;
并达到以下要求:
a)公司确保采购的产品及相关活动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b)公司确定控制供方、采购产品及相关活动的类型和程度时依据: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c) 公司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公司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

d)公司根据评价的结果编制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选择外部供方和采购的依据。合格供方名录外选择外部供方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e)顾客要求时,公司邀请顾客参加对外部供方的评价和选择;

f)选择、评价外部供方时,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见8.1)。

在下列情况下,公司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将构成公司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 外部供方代表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

对外包过程的供方,按《外包过程管理办法》管理;

8.4.2.2公司的主要外包业务:
a)符合房屋建筑工程二级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外包过程——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分包;
劳务分包。

b)设备制造及安装的外包过程——①材料试验;
②计量器具检定;
③机械设备修理及加工;
④技术咨询;
⑤租赁设备;
⑥运输;
⑦涂装。

公司对外包过程,除按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外,采购组还制定了《外包过程管理办法》,项目部还制定了《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制度》,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

8.4.3 控制类型和程度(Qa-8.4.2) 公司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由外部供方实施控制的有效性;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e)明确验证要求、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按要求实施验证,保留验证的记录;

f)在委托外部供方进行验证时,规定委托的要求并保留委托和验证的记录,包括实验室或试验机构的资质信息;

g)在采购非货架软件时,要求并监督外部供方按照软件工程化要求实施控制,保留控制的记录;

h)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应对采购项目和外部供方进行充分论证,并按规定审批;

i)产品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8.4.4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Qa-8.4.3) 公司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

公司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要求:
a)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
1)产品和服务;

2)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格;

d)外部供方与公司的互动;

e)公司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公司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g)在技术协议或合同中,明确供方提供产品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

h)外部供方应提供的关键、重要产品和服务的重大故障(事故)及处理结果的报告;

i)外部供方应提供的其他信息。

8.4.5施工机具管理(Qb-6.1/6.2) 8.4.5.1一般规定 公司建立并保持《施工机具管理制度》。对施工机具的配备、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作出规定,明确各管理层次及有关岗位在施工机具管理中的职责。

8.4.5.2施工机具配备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2)公司在《施工机具管理制度》中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评价的内容包括:
a)经营资格和信誉;

b)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c)供货能力;

d)风险因素。

8.4.5.3公司由项目部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

8.4.5.4项目部组织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经公司分管技术或安全的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安装后的施工机具经验收合作后方可使用。

8.4.6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Qb-8.1/8.2/8.3) 8.4.6.1一般规定 公司根据施工需要建立并实施《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8.4.6.2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计划中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根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包括:
a)经营资格和信誉;

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c)供货能力;

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

e)售后服务。

3)公司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4)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5)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8.4.6.3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 1)公司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符合有关规定。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2)公司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3)公司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的要求。

8.4.7 分包管理(Qb-9.1/9.2/9.3) 8.4.7.1一般规定 1)公司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层次和部门在分包管理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对分包方实施管理。

2)公司对分包工程承担相关责任。

8.4.7.2 分包方的选择和分包合同 1)公司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包括:
a)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

b)专业能力;

c)人员结构和素质;

d)机具装备;

e)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

f)工程业绩和信誉。

2)公司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

8.4.7.3 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 1)公司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本公司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审核批准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或服务方案,并据此对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务条件进行确认和验证,包括:
a)确认分包方从业人员的资格与能力;

b)验证分包方的主要材料、设备和设施。

2)公司对项目分包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符合分包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分包合同的内容的约定。公司对分包方的施工和服务过程进行控制,包括:
a)对分包方的施工和服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复查;

b)依据规定的步骤和标准对分包项目进行验收。

3)公司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Qa-8.5;
Qb-8.4/8.5/10.2/10.4/10.5/10.6) 8.5.1 工作职责 a)人防业务组负责民品与顾客相关的沟通,负责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的管理。

b)军品组负责XXXX产品和其他军品项目生产任务的外部沟通,负责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的管理。

c)计划组负责生产计划与跟踪;
异常情况的处理;
内部沟通与协调。

d)工艺组负责编制XXXX产品和其他军品、XX产品、XXXX设备生产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和工艺作业指导书;
对产品实施技术管理;

e)制成组负责“产品制造”活动的管理。

f)采购组负责原材料、配件、成品的流转、军品项目和XX、XXXX设备的发货支持。

g)工程组负责对人防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活动的管理;
负责XX产品、XXXX设备进场进度与施工方和其他相关方的外部沟通。

h)项目部负责编制工程施工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
负责施工过程及安全管理的控制;
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和标识及可追溯性的控制;
负责工程项目的防护;
负责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负责对实施工程项目符合性所需的施工环境和污染预防进行控制。

8.5.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Qa-8.5.1) 8.5.2.1 制成组负责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服务提供及相关运行。受控条件包括:
a)可获得成文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
1)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的特性;

2)拟获得的结果。

b)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e)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

f)特殊过程是指当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工艺组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并确认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适用时,通过以下确认活动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1)确定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

2)设备认可和人员资格鉴定;

3)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4)保留的记录;

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i)实施数字化制造控制措施,如:信息格式、数据接口、电子签名、版本控制等;

j)获得适宜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k)确认和审批生产和服务使用的计算机软件;

l)控制温度、湿度、清洁度、多余物和静电防护等环境条件;

m)以清楚实用的方式(如文字标准、样件或图示)规定技艺评价准则;

n)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对首件作出标记,保留实测信息;

O)使用代用器材时需经审批,影响关键或重要特性的器材代用应征得顾客同意。

8.5.2.2 公司需确认的特殊过程为:焊接、砼和涂装,公司已编制《特殊过程控制程序》和相应的工艺文件中对这些过程的控制方法做出规定。

公司需确认的过程为:
“产品制造、安装”——XX产品、XXXX设备和XXXXXXXX产品的焊接工艺、砼工艺和涂装工艺。

“工程项目施工”——钢筋焊接;
砼浇筑;
水泥沙浆的使用;
涂装工程;
防水施工;
桩基柱;
预应力张拉;
有关的“隐蔽工程”。

8.5.3 标识和可追溯性(Qa-8.5.2) 公司编制《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计划组编制《生产批号与产品编号管理办法》,确保:a)防止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混用、误用,以及实现必要的可溯性要求;
b)防止相关运行的误操作,以及明示必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最终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

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

当有可追溯要求时,公司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且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

公司实施产品的批次管理,以确保:
a)按批次建立记录,详细记录投料、加工、装配、调试、检验、交付的数量、质量、操作者和检验者,并按规定保存;

b)使产品和服务的批次标记和原始信息保持一致;

c)能追溯产品和服务交付前的情况和交付后的分布、场所。

8.5.4 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Qa-8.5.3) 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负责识别、验证、防护、和保护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

顾客财产指在公司控制下或公司使用的产权属于顾客的所有财产,包括顾客提供的产品、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在验证、使用、维护顾客财产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顾客财产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公司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持记录。

公司内,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材料、零部件、工具和知识产权(图纸)。

8.5.5 防护(Qa-8.5.4) 公司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输出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适用时,这种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8.5.6交付后的活动(Qa-8.5.5;
Qb-10.6) 8.5.6.1公司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所要求的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公司考虑:
a)法律法规要求;

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

c)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顾客要求;

e)顾客反馈;

f)对交付后活动予以控制,主要包括:
1)按规定完成产品使用和维修的技术培训;

2)确保交付的技术文件得到控制和更新;

3)对交付后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按规定委派技术服务人员到现场服务;

4)收集和分析产品使用和服务中的信息;

5)交付后发现问题时,应采取调查、处理和报告等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

8.5.6.2 工程项目施工,公司按规定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

a)公司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服务包括:
1)保修;

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

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

b)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服务的需求信息作出响应,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

c)公司及时收集服务的有关信息,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8.5.7 更改控制(Qa-8.5.6) 公司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

公司保留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公司按规定审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包括对外部供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更改。

8.5.8关键过程(Qa-8.5.7) 工艺组负责识别关键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制定《关键过程控制办法》并实施关键过程控制。关键过程控制内容除符合本手册8.5.2的要求外,还应包括:
a)对关键过程进行标识;

b)设置控制点,对过程参数、产品和服务关键或重要特性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

c)对关键或重要特性实施百分之百检验;

d)适用时,运用统计技术,确保过程能力符合要求;

e)保留的记录满足可追溯性要求。

8.5.9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Qb-8.4) 8.5.9.1 公司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要求。

8.5.9.2 公司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贮存、保管和标识,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5.9.3 公司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

8.5.9.4 公司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

8.5.10 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Qb-8.5) 8.5.10.1 公司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

8.5.10.2 公司项目部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

8.5.1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策划(Qb-10.2) 8.5.11.1项目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

8.5.11.2 项目部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

8.5.11.3 项目部按照规定的职责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质量目标和要求;
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进度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
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8.5.11.4 项目部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

8.5.11.5 项目部根据施工要求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

8.5.12施工准备(Qb-10.4) 8.5.12.1公司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实施施工准备。

8.5.12.2公司按规定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公司确认项目施工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8.5.12.3公司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公司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

8.5.1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Qb-10.5) 8.5.13.1项目部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包括:
1)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2)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

3)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

4)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

5)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6)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

7)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8)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9)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

10)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

8.5.13.2 公司根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进行确认,包括:
1)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2)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

3)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8.5.13.3 公司对施工过程及进度进行标识,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8.5.13.4 公司保持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按规定的职责、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 管理。

8.5.13.5公司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包括:
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交底记录;

3)上岗培训和岗位资格证明;

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Qa-8.6;
Qb-11.1/11.2/11.3) 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Qa-8.6) 8.6.1.1工作职责 a)质量组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负管理责任,负责编制适宜的检验规程。

b)总经理对“产品制造”的监视和测量负领导责任,制成组组长负直接责任。

c)总经理对XX、XXXX设备安装施工的监视和测量负领导责任,工程组组长负直接责任。

d)项目部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监视和测量负领导责任,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直接责任。

8.6.1.2 按照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的进货时、首件完成后、工序完成后、最终产品完工后、向顾客提交的产品验收时等阶段设置监视和测量点,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
a)选择适用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包括统计技术的应用、抽样方案的确定等;

b)明确监视和测量的资源(人员、设备、环境条件等)要求;

c)严格以接收准则(产品标准、验收条件、检验规程)为依据实施监视和测量,未实施或监视和测量结果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向下道工序流转或交付。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d)检验人员必须经培训和资格考核合格,并注册发证;

e)军工产品在有关检验文件中规定产品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应达到的要求或指标,明确需顾客验收的项目及应建立的记录;

f)质量组负责编制《检验印章管理规定》,并组织、监督实施;

g)当产品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验证活动,需例处放行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征得顾客同意,并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

h)对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问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公司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成文信息应包括:
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b)授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信息。

公司对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检验、试验,确认其符合接收准则后,方可提交顾客验收。

交付的产品和服务经顾客验收合格,按规定要求提供有效技术文件、配套备附件、测量设备和其他保障资源。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合格证明、检验和试验结果文件及技术状态更改文件应按规定签署。

当产品和服务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验证活动需例外放行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征得顾客同意,进行标识并保留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和服务。

8.6.2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一般规定(Qb-11.1) 8.6.2.1项目部建立并实施施工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规定各管理层次对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检查和验收活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项目部按规定做好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8.6.2.2 项目部配备和管理施工质量检查所需的各类检测设备。

8.6.3施工质量检查(Qb-11.2) 8.6.3.1项目部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

8.6.3.2 项目部对质量检查记录的管理应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

8.6.3.3 项目部根据策划的安排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施检查。

8.6.3.4 公司对项目部的质量检查活动进行监控。

8.6.3施工质量验收(Qb-11.3) 8.6.3.1项目部按规定策划并实施施工质量验收。项目部建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8.6.3.2项目部在竣工验收前,进行内部验收,并按规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8.6.3.3 项目部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策划,并按规定加以实施。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项目部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归档的工程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

8.7 不合格品输出的控制(Qa-8.7;
Qb-11.4) 8.7.1 不合格品控制(Qa-8.7) 8.7.1.1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事故、事件、不符合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产品制造”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及不符合进行有效控制。

a)制成组负责出厂前的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并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工作。

b)工程组或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的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并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工作。

c)质量组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并作出处理结论。

d)采购组负责供方提供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工作。

e)工程组负责在交付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

f)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各部门负责现场一般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的处置。

g)设备安全组负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不符合的处置。

h)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管理体系运行中不符合的处置。

质量组编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并组织、监督实施;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审理和处置,以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8.7.1.2 公司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公司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
a)纠正;

b)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c)告知顾客;

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

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公司按GJB 571的要求形成文件,规定不合格品控制、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明确不合格品隔离、标识、记录、审理和处置的要求。

让步使用应征得顾客同意。

公司建立不合格品审理系统,并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如果改变其审理结论,需由最高管理者签署书面决定。顾客要求时,应征得顾客同意。

参与不合格品审理的人员,须经资格确认,由最高管理者授权。顾客要求时,应征得顾客同意。

不合格品的审理结论,仅对当时被审理的不合格品有效,不能作为以后审理不合格品的依据,也不影响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判定。

8.7.1.3 公司保留下列成文信息:
a)有关不合格的描述;

b)所采取措施的描述;

c)获得让步的描述;

d)处置不合格的授权的识别。

8.7.2 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Qb-11.4) 8.7.2.1 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规定对发现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 职责、权限和活动流程。

8.7.2.2 公司对质量问题的分类、分级报告流程作出规定,按照要求分别报告工程建设有关方。

8.7.2.3公司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制定相应措施,经批准后实施,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检查验收。

8.7.2.4 公司建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

8.8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运行策划和控制(E-8.1;
S-4.4.6) 8.8.1 工作职责 a)总经理对运行控制负全部责任。

b)设备安全组是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c)各单位对所属本部门活动区域内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风险因素的管理负责;
由实施单位负责人承担责任。

8.8.2 工作程序概要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管理程序》、《危险化学品及污染物管理程序》、《节能降耗控制程序》、《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以及《绩效测量和监视程序》等程序,并在“产品制造、安装”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活动中加以控制,以确保与公司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加大对相关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度,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偏离公司的管理方针,并确保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有效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使其不偏离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

认真贯彻针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建立的程序文件。对一般环境因素和危险源,通过程序和日常检查进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必要时制定管理方案,作为程序文件的补充。

8.8.2.1 安全管理方案及环境改进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方案管理的对象是设施或设备的功能性改善;

b)要有针对性,措施的可操作性要强,要注意与目标、指标的对应关系,便于检查、测量;

c)要确定可行的技术方案 d)确定实施方案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e)配备实施方案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f)确定实施方案的时间表;

g)建立方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8.8.2.2 管理方案由设备安全组负责编制并负责交底及监督执行。

8.8.2.3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由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施工员负责相关过程的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的控制,负责执行相关管理方案。安全员负责过程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监督,重大问题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

8.8.2.4 运行控制程序及相关要求要以文字形式及时通报给相关方,在运行过程中,质量安全部及时进行监视和测量,运行结果要有记录。

8.8.2.5 重要岗位人员严格执行程序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8.8.2.6 对设备有关环境和劳动保护的各项技术参数要进行确认,在“产品制造、安装”和“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8.8.3 运行控制事项 a)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设施的管理 具体依据《设备管理程序》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等执行。

b)事前审查 当新设备、新材料、新制程或新产品导入时,或承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业务时,对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重新评估。建设新项目时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c)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具体依据《危险化学品及污染物管理程序》执行。

d)供方的管理 具体依据《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执行。

e)节能降耗 具体依据《节能降耗控制程序》执行。

f)污染物排放管理 具体依据《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管理程序》执行。

g)安全生产管理 具体依据《安全与文明生产(施工)管理程序》、《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及《安全标识使用和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h)员工劳动保护管理 具体依据《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及《员工健康与女工劳动保护管理程序》执行。

8.9 应急准备和响应(E-8.2;
S-4.4.7) 8.9.1 工作职责 a)设备安全组负责会同公司各单位进行异常和紧急状况的鉴定和处理。

b)项目部负责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异常、紧急状况的处理。

c)各单位紧急应变人员负责对异常、紧急状况的处理。

8.9.2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突发事件内容:
a)重大质量事故;

b)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c)重大人身安全事件(含急性食物中毒事件,治安事件,交通事故等)。

8.9.3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及《应急预案》,以确定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施工质量、公司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

8.9.4设备安全组根据生产或安装不同产品的质量管理方案,分析评价中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针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8.9.5 其他重大环境污染、火灾、人身安全事故和急性食物中毒等,执行公司《应急预案》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公司《应急预案》规定:
a)各单位及项目部是第一责任人;

b)现场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其工作要求的实施,并督促检查;

c)当发现重大事件时,第一发现人先以最快速度报告本部门主管领导,并及时防止污染和危害扩大,需求助外部时,拨打110、119、120电话,就近求救;

d)本组组长或其委托的其他负责人首先负责应急现场的指挥和调度,公司有关领导及有关人员得到信息后立即作出反应,如有条件,也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和调度。

8.9.6 设备安全组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修订,并组织各单位及项目部对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Qa-9.1;
Qb-12.1/12.2/13.2;
E-9.1;
S-4.5.1/4.5.2) 9.1.1 总则(Qa-9.1;
Qb-12.1/12.2;
E-9.1;
S-4.5.1) 9.1.1.1 工作职责 a)总经理主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测量和分析活动,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检查考核进行评价。

b)副总经理负责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测量、分析和评价活动的策划,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检查考核进行评价。

c)各单位分别对本职所管辖的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中,设备安全组负责联系法定环境及安全生产监测部门对公司的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职业健康因素进行监测;
负责监测和测量的综合管理。

9.1.1.2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过程的策划 公司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过程:
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b)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9.1.1.3 策划和实施时,考虑如下几点:
a)在确定测量和监控的项目、测量点时要考虑能使组织获益;

b)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c)要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而不是单纯用于积累信息;

d)确定测量和监控的方法,考虑包括使用统计技术在内;

e)按规定和策划的结果实施测量和监控活动。

9.1.1.4公司各部门对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控制,并按照策划进行体系运行绩效的检查考核,对每一产品实现的过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的能力进行连续监视、控制和测量,确保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具体执行《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绩效测量和监视程序》和《合规性评价程序》。

9.1.1.5行政部体系管理组编制并执行《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

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指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包括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及其相应的支持过程。对过程监视和测量采用的方法是:内部审核、日常监督检查、计划节点工作检查、目标考核、环境关键特性、结果评价、评审等,适用时采用对过程的参数或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采用适用的统计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
a)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

b)控制过程的变异;

c)证实过程的稳定及其改进和提高。

d)当发现有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责任部门认真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e)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过程、结果以及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记录和保存。

为确保过程达到所策划的结果,公司:
a)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规定各部门在过程监视和测量中的职责;

b)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次和判定准则;

c)保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记录以及采取措施的记录。

9.1.2顾客及相关方、员工满意(Qa-9.1.2;
S-4.5) 9.1.2.1 工作职责 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 ①负责与顾客联系,组织处理顾客投诉,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

②负责组织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③负责分析顾客反馈信息,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实施。

④负责处理顾客及相关方、员工所反映的重大问题。

⑤负责与相关方联系,组织处理相关方抱怨,负责保存相关改进记录。

9.1.2.2 关注焦点 顾客——可以称为“发包方”,也可以理解为市场,通过寻求了解目标市场、目标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满意程度,是本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基本着眼点;

相关方——主要指发包方、供方、员工、政府监督部门、所在社区、周围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等,了解他们对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业绩的关注程度,是本公司改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业绩、取得社会信任的基本立足点。

9.1.2.3 人防业务组编制《顾客满意度监视测量方法》。并负责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相关信息包括:
a)有关产品质量、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b)顾客需求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顾客的投诉或抱怨。

公司对顾客反馈作出适当安排,必要时实施改进,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顾客。

9.1.2.4 保持与相关方联络的渠道畅通,确定对处理相关方抱怨的监控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遵守相关法规,以满足相关方及员工的要求。行政部负责处理相关方的抱怨并登记《相关方意见及抱怨记录簿》。

9.1.3 合规性评价(E-9.1.2;
S-4.5.2) 9.1.3.1 为了履行公司对合规性的承诺,本公司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及控制程序》、《合规性评价程序》以建立、实施其合规义务履行状况所需的过程,并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公司确定:
a)规定了实施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b)评价合规性,需要时采取措施;

c)保持其合规状况的只是和对其合规状况的理解。

d)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9.1.3.2 公司评价对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9.1.4 分析与评价(Qa-9.1.3;
Qb-13.2;
E-9.1.1;
S-4.5.3) 9.1.4.1 工作职责 a)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体系业绩、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分析归口管理;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改进工具”使用的培训。

c)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数据收集、传递、统计及分析。

9.1.4.2 总则 公司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9.1.4.3 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物的资料(非数字数据)和数字数据等信息的表述。

9.1.4.4 公司建立和保持《信息交流、沟通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统一规范数据分析的管理工作。

9.1.4.5 数据分析方法实施指南 为了寻找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数据处理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9.1.4.5.1 统计方法选用原则 a)采用国家公布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抽样标准;

b)ISO/TR10073:2003 ISO9001:2000的统计技术指南;

c)适时采用质量改进的“七项工具”;

d)行业通行的表格形式及方法。

9.1.4.5.2 本公司基本统计方法的选择 a)对于市场调查、顾客满意程度分析、供方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

b)对产品质量的测量和监控,当合格率、成材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图”、“因果图”和“对策表”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c)根据产品类别及对质量的影响,对产品的检验采用相应的抽样检验或全数检验;

d)工程施工准备可以采用“网络计划(网络图)”或“横道图”安排工程进度;

e)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业绩的改进采用“水平对比法”。

9.1.4.5.3 统计方法实施要求 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提高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9.1.4.5.4 对统计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 a)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和管理方法提供有效判定,提供改进的思路;

b)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9.1.4.6 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体系业绩、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分析归口管理;
并编制《信息交流、沟通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各单位负责协同配合,并负责各自过程及主要职能的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按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的规定收集产品质量、过程运行状况、管理体系业绩等数据,并通过分析,适用时运用统计技术,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如产品合格与不合格、不合格品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类型与频次等;

c)过程能力和过程运行状况及变化趋势,产品特性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信息,包括交付期、供货的质量等;

e)质量经济性。

分析和评价结果应用于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9.2 内部审核(Qa-9.2;
E-9.2;
S-4.5.5) 9.2.1 工作职责 a)总经理负责任命内审员;
负责批准《年度审核计划》,确保内审员有相应能力。

b)副总经理负责领导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的审核工作;
负责任命审核组组长;
批准《审核实施计划》;
批准《内审报告》。

c)行政部体系管理组是内部审核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年度审核计划》的编制。

d)审核组组长负责编制《审核实施计划》;
组织审核组实施审核,提交审核报告,评价审核结果。

e)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和不符合报告,实施现场审核。

f)各部门负责配合审核,并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9.2.2 工作程序概要 a)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统一规范内部审核的管理工作。

b)内部审核要求 为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GJB 9001C—20XX、GB/T 50430—2007、GB/T 24001-2016和GB/T 28001-2011标准的要求,并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为管理评审和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内容包括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审核,以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① 符合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的安排、GJB 9001C—20XX和GB/T 50430—2007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②符合公司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标准的要求;

③保持有效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运行。

c)行政部体系管理组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考虑:
①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及重要性;

②以往审核的结果;

③风险评价结果;

④相关过程的环境因素重要性;

⑤国家产品强制性认证及其他产品认证的要求。

⑥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内部审核报告。

⑦影响组织的变化以及往年审核的结果。

审核方案还规定审核的范围、日程安排。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实施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能安排审核员审核自己的工作。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d)公司对分包方的审核参照本章要求。

9.3管理评审(Qa-9.3;
Qb-3.4/13.2;
E-9.3;
S-4.6) 9.3.1 工作职责 9.3.1.1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编制《管理评审程序》,总经理根据《管理评审程序》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活动,以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当产品和服务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应及时进行专题管理评审。

9.3.1.2 副总经理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发布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

9.3.1.3 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9.3.1.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9.3.2 工作程序概要 9.3.2.1 管理评审计划 计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以年终总结的方式进行,也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还可根据需要安排;
出现异常情况时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的频次;
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9.3.2.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肯定当前业绩和寻求改进的机会,包括以下方面信息: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

b)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包括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问题、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重要环境因素,风险和机遇等;

c)有关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
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

2)目标的实现程度;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5)监视和测量结果;

6)审核结果;

7)外部供方的绩效;

8)合规义务的履行情况。

d)资源的充分性;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

f)持续改进的机会;

g) 质量经济性分析;

h)来自相关方的有关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9.3.2.3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改进的机会相关的决策;

b)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资源需求;

d)顾客要求的改进;

e)对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f)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根据管理评审的输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依据。公司应对管理评审输出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9.3.2.4 确保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9.3.2.5 如果管理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9.3.2.6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记录,由行政部负责收集保存。

10 改进(Qa-10;
Qb-3.4/13.3;
E-10;
S-4.5.3) 10.1 总则(Qa-10.1/10.3;
Qb-3.4;
E-10.1/10.3) 10.1.1 工作职责 a)副总经理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监督与协调。

b)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c)质量组负责对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d)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e)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10.1.2 工作程序概要 公司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公司考虑分析、评价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确定是否存在持续改进的需求,或应把握的机会。

公司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公司通过建立管理方针,确定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应用适宜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监视、测量和绩效监测等活动,选择改进机会,以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公司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

这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是一个系统的活动,公司利用质量方针及目标、环境方针及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的有效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实施持续改进的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确定其充分性及适宜性。

a)以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为持续改进的准则。

b)日常的改进活动由各部门组织,利用对有关数据的分析结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信息。主管部门明确改进的区域,确定改进项目,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事故、事件、不符合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来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持续改进。公司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做出相应的改进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c)公司编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对于重要的改进,通过开展管理评审,评价管理体系变更及持续改进的需要,确定改进的方向,副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措施,经总经理批准,配置适当资源后由责任部门实施。行政部按计划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并进行跟踪和验证。

d)说明 对在质量管理中发现的产品(工程项目)及活动未达到标准的要求,称之为“不合格”,适用于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对在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发现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业绩及活动未达到标准的要求,称之为“不符合”, 适用于执行《事故、事件、不符合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在以后的描述中均相同。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Qa-10.2;

E-10.2;
S-4.5.3) 10.2.1 若出现不合格,包括来自于投诉的不合格,公司:
a)对不合格做出应对,适用时:
1)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

2)处置所产生的后果。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

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

当产品和服务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公司针对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实施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

当确认外部供方对不合格负责,适用时,公司向外部供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评价其措施的有效性。

公司建立并运行产品和服务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并将与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关的问题及其纠正措施向顾客通报。

注:技术归零的五条要求: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管理归零的五条要求: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

10.2.2 公司保留成文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b)纠正措施的结果。

10.2.3工作程序概要: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事故、事件、不符合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消除管理体系运行和生产(施工)过程中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1)当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不符合项时,由行政部体系管理组按《内部审核程序》的有关规定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2)当管理评审中针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缺陷而提出整改要求时,由行政部体系管理组组织按《管理评审程序》的有关规定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3)当生产(施工)中和交付(竣工验收)中发生一般或严重不合格时,由质量组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副总经理确认后实施并跟踪验证。

4)当接到顾客及相关方投诉或顾客(相关方)对同类问题连续提出抱怨时,由人防业务组和军品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8.4数据分析章节要求分析原因、评审不合格、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市场部组织跟踪验证。

5)当同一供方连续两批(次)供货出现批量不合格时,由采购组和项目部按《采购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纠正措施。质量组负责跟踪验证。

6)当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中发现不符合时,行政部体系管理组会同设备安全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以及《危险化学品及污染物管理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经副总经理确认后实施,设备安全组负责跟踪和验证。

7)在分析不合格或不符合时,可选用适宜的质量改进工具及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其采取的纠正措施与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原因、严重性以及其影响程度相适应。

8)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对各部门的纠正措施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验。当纠正措施确认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由相应部门重新采取措施,直到确认有效。当纠正措施确认有效,涉及到相关文件的更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公司适时确定措施,消除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地方发生。预防措施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消除产生问题的潜在原因,防止发生不合格。各部门分别组织实施预防措施。

1)公司各部门将收集到的可能产生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的有关信息,填写在《信息反馈单》上(或以其它恰当的形式),及时传递给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行政部体系管理组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时。当发现不合格或不符合迹象时,可随时建议副总经理组织召开质量或事故分析会,分析产生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原因,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责任部门。

2)质量组负责对生产(施工)过程中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控制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当发现不合格或不符合迹象时,组织相关单位、项目部等分析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制定预防或改进措施,经副总经理确认后组织实施。质量组负责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和验证。

3)在分析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信息时,可选用适宜的质量改进工具及统计技术,其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潜在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原因、严重性及其影响程序相适应。

4)行政部体系管理组负责对各部门的预防措施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当预防措施确认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时,由相应单位重新采取措施,直到确认有效。当预防措施确认有效,涉及到相关文件的更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10.3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Qb-13.3) 10.3.1 建筑工程施工中,公司各层次应根据质量管理分析、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活动改进创新措施以及相应资源保障措施,并应对这些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反馈。

10.3.2 建筑工程施工中,公司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创新作出安排,各管理层次、各职能部门应在有关活动计划中明确采取的创新措施。项目部应在项目质量管理策划中明确相应的创新措施。

公司对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在合理的成本、风险条件下实施创新的活动。

附录1 业务运营主流程图 附录2 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录3 XXXX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图 下料 校 型 零件拼焊 材料预处理 整件组焊 校 型 防锈处理 厂内检验 入库 顾客检验 附录4 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录5 XX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风量调节阀 检验入库 涂装 装配风门风阀夹子机构 校 形 打 磨 壳体焊接 部件成形 下 料 电源控制箱 检验入库 组装电子元器件 箱体装配 校 形 打 磨 壳体拼焊 部件成形 下 料 微穿孔板消声器 校 形 打 磨 壳体拼焊 部件成形 下 料 检验入库 装消音棉、玻璃布、筛网 涂 装 图2门扇安装流程 附录6 XX产品安装施工流程图 门扇转运 铰页板攻丝 铰座安装 门扇吊装 门扇位置调整 门框垂直度检查 上配件 退场 专 检 自 检 门扇启闭调试 不 合 格 不 合 格 合格 合格 门框落位 确定标高线、模板线 标高、位置固定 门框横向垂直度调整 门框纵向垂直度调整 支撑固定 焊接锚钩 自 检 专 检 自 检 退场 不 合 格 不 合 格 不 合 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图1门框安装流程 附录7 XXXXXXXXXX产品安装施工流程图 附录8 房屋建造工程项目施工产品实现过程简图 不合格控制 纠正措施并验证 签订合同、承揽工程 合同评审、工程投标 施工图设计 组建项目部、合同交底 市场开发阶段 施工现场布置及实施 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方案编写、合同供方考核 物资采购 技术交底、施工过程控制 监测和测量(环境、安全) 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提交竣工报告 提供技术资料 参入竣工验收 及时保修 回访 施工准备阶段 可选过程 施工生产阶段 交验阶段 保修回访阶段 相关单位选派人员组建项目部 三通一平 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 附录9 XXXX产品制造、XX、XXXX设备制造和安装产品实现过程简图 市场开发阶段 准备阶段 交验阶段 保修回访阶段 交付/回访 售后服务提供 合同审图、合同评审 合同意向 合同签订 不合格控制 纠正措施并验证 可选过程 出货/物流安排 出货计划编制 非按单出货,出货备案 工程施工 可选过程 施工生产阶段 进场/备货/交货计划编制 月外协计划编制 年/月生产计划编制 月物料领用计划编制 月生产任务排程表编制 过程检验/成品检验 入库提交 成品入库 项目工程施工计划编制 工程检验/竣工资料编制 可选过程 附录10 生产基地污染物排放示意图 固 废 分 拣 钢材边角料 生活垃圾 清运到园区垃圾集中地 油漆、稀释剂桶 交厂家回收 可回收废料 交废品回收站 出售 减 振 距离衰减 厂界噪声达标 设备噪声 1)固废处理示意图 2)噪声排放示意图 污 水 规范化排污口取样井 污水管网 污水处理装置 3)污水排放示意图 废电池、废电器 交指定回收企业 交有资质回收站 废荧光灯管 THE END

Tags: 四合一   手册   质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