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文秘写作 > 秘书基础 / 正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1)

2020-12-16 15:30:0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1)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

 )。

 A.穆时英

  B.钱杏郄 C.刘呐鸥

  D.施蛰存

  2.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个人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闻一多

  3. 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冉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

 A.山药蛋派

  B.荷花淀派 C.晋察冀派

  D.山茶花派 4.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5.

 19 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6.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7.《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是这时期最杰出的讽刺暴露性小说。其作者是(

 )。

 A.张天翼

  B.沙汀 C.吴组缃

  D.艾芜 8.皖南事变后连续创作了《水乡吟》、《离离草》、《戏剧春秋》、《天涯芳草》和《法西斯细菌》五部话剧的作家是(

 )。

 A.夏衍

  B.阳翰笙 C.阿英

  D.陈白尘 9.在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主要有《中国的西北角》、《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记王震将军》、《随军散记》、《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黑红点》、《刘伯承将军会见记》等。其中,《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

 A.范长江

  B.丁玲 C.周立波

  D.沙汀 10.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

 )。

 A.海德格尔

  B.尼采 C斯宾诺莎

  D.杜威 11.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

 )。

 A.周作人

  B.田汉 C.郭沫若

  D.茅盾

  12.

 19 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13.“我”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卖身供养求学。当“我”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坚决离开了母亲。但是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嘲弄了“我”,在受骗失身之后,“我”一步一步滑向命运的波谷,终于和母亲一样,做了“世袭”的妓女。这个故事出自小说(

 )? 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断魂枪》

  D.<我这一辈子》

  14. 1933年元旦,萧红在《国际协报》新增版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

 )。

 A.《弃儿》

  B.《腿上的绷带》 C.《跋涉》

  D.<王阿嫂的死》

  15.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个人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闻一多 16. 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

 )。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17.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具先锋意识也最年轻的是《二十岁人》(1936)的作者(

 )。

 A.卞之琳

  B.冯至 C.何其芳

  D.徐迟

  18.《都市风景线》(1930)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其作者是(

 )等。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19.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A.李季

  B.阮章竞 C.田间

  D.张志民

  20. 40年代,在解放区的平剧(即京剧)改革中,被称赞为“旧戏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的作品是(

 )。

 A.《血泪仇》

  B.《三打祝家庄》 C《白毛女》

  D.《逼上梁山》 21.《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

 )的续篇。

 A.《爱情三部曲》

  B.《激流三部曲》 C.《抗战三部曲》

  D.《人间三部曲》 22.如果说,《雷雨》作为一首诗,那么,可以说诗人的灵魂和感情的化身则是( A.侍萍

  B.蘩漪 C.周萍

  D.周冲 23.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台湾作家(

 )。

 A.穆时英

  B.钱杏鄣 C.刘呐鸥

  D.施蛰存 24.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1927年春出版的(

 )。

 A.《十四行集》

  B.《北游及其他》 C.《昨日之歌》

  D.《十年诗抄》 25.在方鸿渐的恋爱经历中,出现有四位女性,但他心中的最爱是(

 )。

 A.鲍小姐

  B.唐小姐 C.苏小姐

  D.孙小姐 26. 1925年在北京复刊的《甲寅》,具有官方的色彩,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一只最大的“拦路虎”。主持这个刊物的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

 )。

 A.林纾

  B.章士钊 C.吴宓

  D.梅光迪

  27.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

 A.田汉

  B.洪深 C.夏衍

  D.曹禺

  28.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

 A.《呐喊》

  B.《斯巴达之魂》 C.《怀旧》

  D.《狂人日记》

  29.徐志摩在眼看博士学位到手之际,却厌倦了美国社会的功利色彩,不顾家庭的反对,决然横渡大西洋,是想去拜一位英国哲学家为师,这位哲学家是(

 )。

 A.尼采

  B.杜威 C.叔本华

  D.罗素

  30.丁玲后来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的小说是(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在医院中时》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1.《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

 )的续篇。

 A.《爱情三部曲》

  B.《激流三部曲》 C.《抗战三部曲》

  D.《人间三部曲》

  32. 40年代后期,《骆驼祥子》被美国人Evan King译介到美国,更名为Rickshaw Boy《<洋车夫》),但作了一个戏剧性的改编,令老舍大为气愤,引发了一场版权官司。这个戏剧性的改编是:

 A.删去了结尾的整整一个半章节

  B.样子与“革命青年”阮明参加了革命 C.删去了“革命青年”阮明的形象

  D.加上了祥子和小福子的大团圆结尾

  33.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

 A.穆时英

  B.钱杏部 C.刘呐鸥

  D.施蛰存

  34.因为《蛇》、《蚕马》、《无花果》和《南方的夜》中的优美诗句,有人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个人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闻一多

  35.在方鸿渐的恋爱经历中,出现有四位女性,但他心中的最爱是:

 A.鲍小姐

  B.唐小姐 C.苏小姐

  D.孙小姐 36.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7.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A.田汉

  B.洪深 C.夏衍

  D.曹禺

  38.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

  B.《呐喊》 C.《故事新编》

  D.《彷徨》

  39.徐志摩在眼看博士学位到手之际,却厌倦了美国社会的功利色彩,不顾家庭的反对,决然横渡大西洋,是想去拜一位英国哲学家为师,这位哲学家是:

 A.尼采

  B.杜威 C.叔本华

  D.罗素

  40. 1924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伤,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了青年诗人:

 A.沈从文

  B.柔石 C.胡也频

  D.殷夫 41. 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

 A.《蜜柑》

  B.《柏子》 C.《萧萧》

  D.《丈夫》

  42.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

 A.《天魔舞》

  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

  D.《大波》

  43. 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

 A.何其芳

  B.艾青 C.赵树理

  D.孙犁

  44.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 A.《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倾城之恋》

  D.《半生缘》

  45. 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冉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

 A.山药蛋派

  B.晋察冀派 C.荷花淀派

  D.山茶花派 46.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

 A.《诗》

  B.《语丝》 C.《新青年》

  D.《现代评论》

  47.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

 A.《狂人日记》

  B.《呐喊》 C.《故事新编》

  D.《彷徨》

  48.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人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

 A.张幼仪

  B.林徽因 C.陆小曼

  D.王映霞

  49。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

 A.《幻灭》

  B.《灭亡》 C.《动摇》

  D.《追求》

  50.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51.

 1924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伤,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了青年诗人(

 )。

 A.沈从文

  B.柔石 C.胡也频

  D.殷夫 52. 1945年,茅盾发表了他惟一的剧本(

 )。

 A.《霜叶红似二月花》

  B.《清明前后》 C.<第一阶段的故事》

  D.《走上岗位》 53.戴望舒和为逃避北洋军阀追捕南下到了松江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一起主编了“科学与艺术论丛书”(后改名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这位文学批评家是(

 )。

 A.阿英

  B.瞿秋白 C.胡风

  D.冯雪峰 54.赵树理的示范作用,开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流派(

 )。

 A.七月派

  B.荷花淀派 C.新月派

  D.山药蛋派 55“雅舍”是梁实秋抗战时期寓居他乡时对自己所住的一间陋室的称呼。当时,他是在(

 )。

 A.北京

  B.重庆 C.昆明

  D.桂林 二、多项选择题 1.

 1928年1月,在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其中,三个刊物是(

 )等。

 A.《文化批判》

  B.<太阳月刊》 C.《现代评论》

  D.《创造月刊》 2.京派是活跃在北方京津地区的一股强大的文学势力,其成员主要有(

 )等。

 A.与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等 C.与创造社和太阳社有关的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等 D.京津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等 3.《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的三个诗剧是(

 )。

 A.《凤凰涅架》

  B.《女神之再生》 C.《湘累》

  D.《棠棣之花》 4.《子夜》的“三条火线”是(

 )。

 A.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

  B.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 c.吴荪甫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

  D.吴荪甫与汪派政客唐云山的斗争 5.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是(

 )。

 A.周作人

  B.张恨水 C.林语堂

  D.梁实秋 6.散文集《背影》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三类:(

 )。

 A.《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小品文

  B.《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亲情散文

  C.《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等写景美文

  D.《航船上的文明》、《旅行杂记》、《伦敦杂记》等游记散文

  7.戴望舒写诗30年,只写了90几首诗,出版有三本诗集(

 )等。

 A.《我底记忆》

  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

  D.《无轨列车》

  8. 1940年萧红到香港后的两年,是她短暂一生中最后一个创作的丰收期,创作了中篇《小城三月》、短篇《北中国》、《后花园》,以及(

 )等。

 A.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B.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C.哑剧《民族魂鲁迅》

  D.长篇讽刺小说《马伯乐》

  9.在形式和风格上都受到歌德从民歌里加工改写的叙事谣曲的影响,冯至创作了几首著名的叙事诗,除《吹箫人》、《寺门之前》外,主要有(

 )等。

 A.《帷幔》

  B.《渔夫》 C.《蚕马》

  D.《魔王》

  10.所谓“九叶诗派”,包括九位诗人,除辛笛、穆旦、陈敬容、唐浞、唐祈、郑敏外,还有(

 )等。

 A.杭约赫

  B.杜运燮 C.卞之琳

  D.袁可嘉 11.五四问题剧热潮之后,出现了一批歌颂时代新女性的剧目,主要有(

 )等。

 A.郭沫若的《卓文君》

  B.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 C.欧阳予倩的《泼妇》

  D.田汉的<名优之死》

  12.在左翼文学、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之外,还有一些卓有成就却又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独立作家,主要有(

 )等。

 A.巴金

  B.沈雁冰 C.老舍

  D.李动人

  13. 1936年10月,戴望舒邀请梁宗岱等几位著名诗人共同创办在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新诗》月刊,其中主要有(

 )等。

 A.卞之琳

  B.艾青 C.孙大雨

  D.冯至

  14. 1949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

 )等。

 A.《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实干家潘永福》

  D.<李家庄的变迁》

  15.由于和萧军的情感出现裂痕,萧红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伤害。1935年7月16日,萧红在朋友的帮助下前往东京。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主要有(

 )等。

 A.受到日本刑事(便衣警察)的无理骚扰

  B。鲁迅逝世 C.萧军又有了外遇,并难以自拔

  D.继祖父逝世 16.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

 )等。

 A.庐隐

  B.王以仁 C.废名

  D.冯沅君(淦女士)

  17. 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C.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18.在左翼小说中,曾出现过一批以“丰收成灾”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

 )等。

 A.茅盾的《春蚕》

  B.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C.叶紫的<丰收》

  D.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19.散文集<背影》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A.《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小品文

  B.<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亲情散文

  C.<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等写景美文

  D.《航船上的文明》、《旅行杂记》、<伦敦杂记》等游记散文

  20. 1940年萧红到香港后的两年,是她短暂一生中最后一个创作的丰收期,创作了中篇《小城三月》、短篇《北中国》、《后花园》,以及(

 )等。

 A.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B.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C.哑剧<民族魂鲁迅》

  D.长篇讽刺小说《马伯乐》 21. 1919年初由北京大学学生团体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杂志,形成了一个“《新潮》作家群”,其主要作者有(

 )等。

 A.俞平伯

  B.鲁迅 C.叶圣陶

  D.冰心

  22.初期左翼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

 A.蒋光慈

  B.柔石 C.张天翼

  D.丁玲

  23.在国统区出现的一大批“太平天国史剧”中,主要有(

 )等。

 A.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B.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 C.阿英的《海国英雄》

  D.陈白尘的《石达开的末路》

  24.闻一多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是指(

 )。

 A.戏剧的美

  B.音乐的美 C.绘画的美

  D.建筑的美

  25.1935年,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萧军、萧红与叶紫成立了奴隶社,自费出版了“奴隶丛书”。其中包括(

 )等。

 A.叶紫的《丰收》

  B.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C.萧红的《生死场》

  D.萧红的《呼兰河传》 26. 20世纪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C.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27.在左翼文学、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之外,还有一些卓有成就却又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独立作家,主要有:

 A.巴金

  B.沈雁冰 C.老舍

  D.李动人

  28.茅盾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29. 1949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

 A.《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实干家潘永福》

  D.《李家庄的变迁》

  30.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张恨水 C.林语堂

  D.梁实秋 三、填空题

  1.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1927年,习惯上又称“五四时期”。

 2.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锈”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3.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微雨》。

 4.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虽未能得到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周作人的偏爱。

 5. 洪深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6.夏衍的《包身工》刻画了包身工“芦柴棒”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7.田间曾以精悍有力、通俗易懂、鼓动性强的长诗《给战斗者》,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是抗战初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8.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9.

 19 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岱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0.《背影》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11. 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12. 1946年初,曹禺和老舍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历时一年。

 13.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14.《七月》的名字是萧红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5. 1946年周扬曾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16. 1918年3月,《新青年》刊登了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劐信》,同时刊登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痛加驳斥,上演了一出“双簧戏”。

 17. 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汪静之 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18.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镌”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19.最先在话剧创作上掀起问题剧热潮的是胡适。1919年3月,他模仿《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体现出五四时期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20.洪深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21.田间曾以精悍有力、通俗易懂、鼓动性强的长诗《给战斗者》,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是抗战初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22.郭沫若在日本期间创作的新诗,主要发表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

 23. 徐志摩与上海巨富之女张幼仪成婚后,1918年经妻兄介绍,正式拜梁启超为师。

 24.在《寒夜》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25. 1938年,“文协”成立后,老舍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组织出版了“文协”会刊《抗战文艺》,直至抗战胜利。

 26. 李劫人的《死水微澜》描绘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这 一特定时期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俗画,是30年代乃至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27. 1943和1944两年,张爱玲在沦陷区上海的发表了大量风格独特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流言》。

 28. 1923年,.戴望舒与施蛰存一起进入共产党入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29.“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30.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四在《天津日报》社当编辑。其间,他创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31.1898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32. 1936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33.新感觉派也称为“现代派”,既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又因他们的确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流派。

 34. 郭沫若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篓》,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35.丁玲的小说处女作是《梦珂》。

 36.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

 37.小说《死水微澜》以成都郊外的天回镇为主要场景,以民女蔡大嫂、掌柜蔡兴顺、袍哥罗歪嘴、土粮户顾天成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为基本叙事脉络。

 38. 1946年周扬曾说,《小二黑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39.在30年代的文学中,以林语堂为首的论语派,政治上力图持不左不右的超然立场,文学上也保持既雅化又大众化的中间立场。

 40.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41.《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写得最好的小说,在冷清秋的形象塑造上具体表现出当时正风靡全国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42.1927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集有《日记九种》出版。

 43. 周作人在北大南迁后,滞留北平,曾出任伪职,其小品文与杂文难以区别,多为补白式的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暗含亡国之痛的复杂情感。

 44.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45.1945年,“鲁艺”师生根据河北民间新传奇《白毛仙姑》改编的大型秧歌剧《白毛女》,标志着民族新歌剧的诞生。

 46.“汉译小说”的出现,开始于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的提倡,而“汉译小说”的流行,则开始于林纾。

 47. 1921年3月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48. 戴望舒的《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举成名,并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49.抗战胜利后,讽刺剧的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白尘的《升官图》。

 50.《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51. 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52.最能体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成就的,是被称为“人间三部曲”的《憩园》、<第四病室》和《寒夜》。

  53. 老舍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和《黑白李》都采用的是被焚毁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主干情节,而《断魂枪》则是流产的长篇小说《二拳师》中的一段。

 54. 艾青出生后,命相结果为:“克父克母”,被父母寄养在同村极其贫苦的农妇大叶荷家里,对父母只能以“叔叔”、“婶婶”相称。

 55.《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个穷遗老的女儿,离婚回到家里,大家庭的尔虞我诈,使她在无奈之下,只能设法做一个女结婚员,找一份安稳的婚姻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

 56.《冬夜草儿评论》一书,批评的是“五四”时期有名的两本新诗集,一是俞平伯的《冬夜》,一是康白情的《草儿》。

 57.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是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

 58.在鲁迅身边,萧红发生了很大变化,陆续发表了记叙自己在哈尔滨生活的散文,后结集为《商市街》。

 59. 1930年穆时英在《新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咱们的世界》及<黑旋风》,又有《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60. 1949年7月,在北平(北京)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61.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62.周作人的《小河》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63. 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戏剧协社”,是新文学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规范化话剧社团。

  64.

 林语堂继《论语》后,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形成了一个“论语派”。

  65.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66.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云游》等。

 67.《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篇,也是当时“丰收成灾”作品中最早也最卓越的代表。

 68.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69. 穆旦在西南联大的四年中,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诗作,从而使他成为了“九叶诗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70.《断魂枪》的主人公镖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71. 1934年,沈从文在回乡的行程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50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散记》。

 72.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金粉世家》写得最好,而《啼笑因缘》则影响最大。

  73. 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19 31》中的一节。

 74.钱锺书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75.《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76.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77. 1936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78.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1921)月刊,是新文学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

 79.诗人郭沫若在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婪》,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80. 周作人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时,所收徐志摩的作品最多。

 81.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

 82.在《寒夜》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83.<七月》的名字是萧红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84.1923年,戴望舒与施蛰存一起进入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85.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8 6.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19 31》中的一节。

 87.1927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集有《日记九种》出版。

 88.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89.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90.《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四、简答题 1.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A.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抒写一个弱小民族在异国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己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6分)

  B.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也与他们受到外国文学影响有关。无论是郁达夫的《沉沦》,还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都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具有明显的‘i自叙传”特点。(4分)

  2.《金锁记》的后半部,进一步连绵不绝地叙述了七巧彻底变态之后对他人的伤害。请结合作品的具体事例,简要说明七巧对儿子.L媳和女儿的迫害。

 答:A.七巧为女儿长安裹脚和教儿子长白吸鸦片的场面,可以说是七巧摧残子女的象征。这样的行为乃是从肉体和精神上对他们的控制和弱化。七巧对儿子的态度,主要偏于占有欲与控制欲,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恋子心理”,这样的心态,促使她在儿子婚后继续控制他,甚至套问他的床笫之事。(5分)

  B.七巧对儿媳与女儿的心理,则偏于忌妒和报复:她处处折磨儿媳芝寿,甚至将儿子和儿媳的床笫隐秘公之于众,最后折磨死了儿媳;而对待女儿长安,她以她的粗俗、泼辣和疯子般的精明,轻轻巧巧就毁灭了女儿的教育、婚姻和爱情。(5分)

  3.《金锁记》的后半部,进一步连绵不绝地叙述了七巧彻底变态之后对他人的伤害。请结 合作品的具体事例,简要说明七巧对儿子、儿媳和女儿的迫害。

 答:A.七巧为长安裹脚和教长白吸鸦片的场面,可以说是七巧摧残子女的象征。这样的行为乃是从肉体和精神上对他们的控制和弱化。七巧对儿子的态度,主要偏于占有欲与控制欲,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恋子心理”,这样的心态,促使她在儿子婚后继续控制他,甚至套问他的床笫之事。(5分)

  B.七巧对儿媳与女儿的心理,则偏于忌妒和报复:她处处折磨儿媳芝寿,甚至将儿子和儿媳的床笫隐秘公之于众,最后折磨死了儿媳;而对待女儿长安,她以她的粗俗、泼辣和疯子般的精明,轻轻巧巧就毁灭了女儿的教育、婚姻和爱情。(5分) 4.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雪花的快乐》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答:A.诗人借助雪花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寻觅理想的执着、潇洒和欢快的心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4分)

  B.诗人将雪花人格化,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是一种升华了的理想爱情,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人格的理想化。(4分)

  C意象清新、诗句流畅、节奏优美自然,是一首温柔潇洒而又缠绵优美的诗歌。(2分)

  5.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寒夜》是如何塑造汪文宣和曾树生形象的。

 答:A.汪文宣在书局中是被人看不起的“老好人”,而所得的薪水根本无法供养家庭,在家庭中,他又夹在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中,日益加重的肺病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是一个完全被生活摧残和压垮了的形象。(3分)

  B.曾树生在银行上班,充满青春的活力,既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家庭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又无法摆脱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也无法舍弃对优裕生活的向往和贪恋。(3分)

  C.汪文宣和曾树生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走到一起的“新青年”,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善良人,但在战争生活的压榨下,失去了自己昔日的欢乐和梦想,没有勇气面对着现实,失去耐心和宽容,而代之以抱怨和不理解,并没有得到人们期望的幸福和美满的家庭。(4分) 6.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什么要选择医学,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答:A.鲁迅选择医学,是想要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误的病人,同时,也是为了要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3分)

  B.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2分)

  C.在“幻灯片”事件中,他发现凡愚弱的国民,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3分)

  D.而善于改变精神的,他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2分)

  7.孙犁的创作可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和特点是什么?哪个时期被称为“新孙犁”?哪个时期又被称为“老孙犁”?

  答:A.前期是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代表作品是小说《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等,具有明丽、欢乐的特点,被称作“老孙犁”。(5分)

  B.后期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代表作品是散文《晚华集》、《曲终集》等“耕堂劫后十种”,具有沉郁、激愤的特点,被称为“新孙犁”。(5分) 8.简要说明人们常常以1898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开始的主要原因。

 答:A.1898年,政治上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后,全力投入文化宣传,竭力推进文学改良,发动了一场以文学为工具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4分)

  B.也是在1898年,严复(严几道)译述的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出版,达尔文以“天道变化,不主故常”、“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为核心思想的进化论,惊醒了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3分)

  C.还是在1898年,林纾(林琴南)与王寿昌合作,翻译完成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此,“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3分)

  9.《金锁记>的后半部,进一步连绵不绝地叙述了七巧彻底变态之后对他人的伤害。请结合作品的具体事例,简要说明七巧对儿子、儿媳和女儿的迫害。

 答:A.七巧为长安裹脚和教长白吸鸦片的场面,可以说是七巧摧残子女的象征。这样的行为乃是从肉体和精神上对他们的控制和弱化。七巧对儿子的态度,主要偏于占有欲与控制欲,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恋子心理”,这样的心态,促使她在儿子婚后继续控制他,甚至套问他的床笫之事。(5分)

  B.七巧对儿媳与女儿的心理,则偏于忌妒和报复:她处处折磨儿媳芝寿,甚至将儿子和儿媳的床笫隐秘公之于众,最后折磨死了儿媳;而对待女儿长安,她以她的粗俗、泼辣和疯子般的精明,轻轻巧巧就毁灭了女儿的教育、婚姻和爱情。(5分) 10.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A.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虽然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抒写一个弱小民族在异国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己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6分)

  B.创造社作家的抒情风格的形成,也与他们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有关,无论是郁达夫的《沉沦》,还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都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特点。(4分)

  11.请结合《骆驼祥子》的具体内容,简要叙述祥子从一个老实的车夫完全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的主要情节。

 答:A.祥子在出场的时候是个老实的车夫,唯一的志愿就是拉上自己的车。为了实现这个志愿,祥子省吃俭用,终于买了辆车。但是好景不长,祥子在兵乱中丢失了自己的车,虽然得到了三匹骆驼,但是大病一场,还换来个“骆驼祥子”的绰号。(4分)

  B.回到人和车厂,祥子继续埋头拉车,企图通过劳动重新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然而,雇主的欺压、侦探的敲诈,使得祥子丢了卖骆驼换来的钱,娶来一个又老又丑的车厂主女儿虎妞。(4分)

  C.在得了性病之后,祥子终于学会了与生命敷衍,最后,出卖了“革命青年”阮明,行走在送人出殡的队伍里,完全成了一具行尸走肉。(2分) 12.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寒夜》是如何塑造汪文宣和曾树生形象的。

 答:A.丈夫汪文宣在书局中是被人看不起的“老好人”,而所得的薪水根本无法供养家庭,在家庭中,他又夹在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中,日益加重的肺病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是一个完全被生活摧残和压垮了的形象。(3分)

  B.妻子曾树生在银行上班,充满青春的活力,既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家庭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又无法摆脱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也无法舍弃对优裕生活的向往和贪恋。(3分)

  C.汪文宣和曾树生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走到一起的“新青年”,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善良人,但在战争生活的压榨下,失去了自己昔日的欢乐和梦想,没有勇气面对着现实,失去耐心和宽容,而代之以抱怨和不理解,并没有得到人们期望的幸福和美满的家庭。(4分)

  13.请结合蔡大嫂从邓幺姑到顾三奶奶的人生变化,说明她是怎样“不安分”的。

 答:A.邓幺姑是四川乡村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少女,对别样生活别样人生有着强烈的向往,成都梦破灭后,邓幺姑退而求其次,嫁给了小掌柜蔡兴顺,成为了蔡大嫂。(3分)

  B.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蔡大嫂,依然感到生活的缺失,与罗歪嘴公开偷情后,性格中无视世俗羁绊、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大胆泼辣的一面,鲜活地表现了出来。(4分)

  c.罗歪嘴在袍哥与教民的争斗中,败北逃走,蔡大嫂为了解救丈夫和情人,又嫁给了吃洋教的顾天成,成为了顾三奶奶。(3分) 五、分析题 1. 请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

 答:A.魏连殳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已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B.《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殳的变化与吕纬甫是相同的,但魏连殳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

 《在酒楼上》 吕纬甫本来是一个敏自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经过多次辗转流离,感到青年时代的梦想没有一件实现,便敷敷衍衍的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他既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思想。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的概括: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孤独者》 魏连殳的性格表现得更为阴郁和冷漠。他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亲自造了“独头茧”,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事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流言追随着他,失业打击着他,最后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乞于“实际”,当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的人趋奉他,颂扬他,他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有“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两篇小说写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和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的意义. 2.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说明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

 答: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3.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答: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5分)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的一种发泄;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5分)

  说明:

 陈白露受到过新思潮的洗礼,有着自己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渴望有一个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她独自到社会上闯荡,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年轻美貌和聪明才能,能在身会上闯出一条路来,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论为一名交际花,过着寄生的生活。按理,她如果自甘堕落,一直麻木下去,凭她的美貌,她的聪明,即使是潘月亭破产了,也许会有李月亭及金八爷之类的有钱、有权的人来赖以委身,直到灯枯油尽。可她偏偏是清醒的,每当奢华过后,夜深人静时她就感到一片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

 她厌倦上流社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但又无法抵御这种生活对她的腐蚀;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残酷的折磨,但又无法自拔;她不想这样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这个丑恶的地方;她虽然不能自拔,却还想救人,当她亲眼目睹“小东西”等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摧残、被蹂虐,痛苦地在生活中挣扎,而想有所反抗,尤其是当她知道小东西打过金八,便连声自语:“打的好!打的好!打的痛快”。陈白露从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所缺乏也希望有的东西。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了,但太阳不属于她,她只能沉没在黑暗中,所以,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产,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她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

 陈白露的性格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各种因素,各个侧面,有机地连在一起,使他的性格呈现着丰富的内容。这是多么矛盾的性格啊!作为一个交际花,我们看到腐朽的生活给她的性格打上的烙印。她抽烟、打牌、喝酒、嘲弄着男人,以至于有人说她是“玩世不恭,自甘堕落的女人”;但是,她的确厌倦了那“发疯了的生活”,嘴角上总挂着嘲讽,她聪明但又糊涂;她骄傲自负但又软弱,有时看来她对生活的态度就是那么一回事;但有时做起事来又格外认真。她虽然陷入了“生活的桎梏”,但仍然眷念着青春,心中仍有不熄的诗情……她陷入重重的矛盾之中。这种复杂的性格是搅得人眼花缭乱,有人干脆骂她是“灵魂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也有人说她是“折断了翅膀的鹰”,各种说法,都有各自的根据。但我们认为,她是“美丽的堕落”、“堕落的美丽”,她的复杂性格的形成是因为有它复杂的现实因素,同时也有它形成的过程。

 4.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5分)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茅盾曾在1923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着热烈的感情,还寄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5.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

 答:A.诗人总是用忧郁的目光注视着“土地”,而这种忧郁的灵魂源于对多灾多难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的深情厚爱。《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其实都是对“土地”的不同表达。(5分)

  B.《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都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河流为中心意象,凝聚着对祖国的爱,流露出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与土地合为一体的农民的命运给予深切关注。(5分)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遭受着暴风雨的打击,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永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灰色的情感显而易见。但诗人的忧郁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精神:我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心中郁结着过多的“忧郁”,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他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这土地意象深藏着的正是诗人对灾难中的人民与受难的祖国一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它使艾青诗歌获得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生命力。

 6.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

 答:A.魏连殳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已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7分)

  B.《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殳的变化与吕纬甫是相同的,但魏连殳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3分) 《在酒楼上》 吕纬甫本来是一个敏自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经过多次辗转流离,感到青年时代的梦想没有一件实现,便敷敷衍衍的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他既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思想。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的概括: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孤独者》 魏连殳的性格表现得更为阴郁和冷漠。他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亲自造了“独头茧”,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事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流言追随着他,失业打击着他,最后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乞于“实际”,当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的人趋奉他,颂扬他,他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有“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两篇小说写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和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的意义.

  7.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

  答:A.当蘩漪在剧中出现时,她已经来到周家18年了。18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的伪君子的道德面孔,也尝够了周家充满罪恶的空气。她已经绝望了,在“安安静静地等死”。但是,周萍却燃起了她的希望。(5分)

  B.蘩漪对周萍的爱是大胆的真诚的,但也是扭曲的。她明知道这是乱伦,却把她的心、她的生命和希望,都押到了周萍身上。但是,周萍又厌恶了这种关系,偏偏又追求起四凤来,这就使蘩漪走向极端。表面看来,是她在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而驱动她的力量是想逃出这“残酷的井”。(5分)

  因为蘩漪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仅是du周公馆这有限的范围内。她所看到的男人,除凶横的周朴园之外,就是鲁贵一类的奴才,这些人都不能点燃她心中的爱情之火。  她便只好把眼光投向的周萍身上。周萍从乡下来到周公馆,给蘩漪的与世隔绝的、窒闷的生活带了“新鲜” 与“诱惑”, 也激起了她心中爱情的浪花。  特别是周萍对她十几年来的处境和命运的同情,使蘩漪把他视为可以倾吐心声的知已。在这种情况下,周萍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他爱她。他在一时冲动下的举动在蘩漪看来则向旧礼教的挑战, 是勇敢的行为,所以蘩漪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真情、性命、名誉都交到了周萍手上。  自从同周萍在一起, 蘩漪才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从此,她能够向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倾诉自己的抑郁和痛苦, 表达自己的欢乐与幸福。所以周萍和四凤在一起时繁漪才会破坏。

 8.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

 答:A.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甚至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都并非故作虚伪。但是,当侍萍又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突然又变了一副面孔,十分真实地刻画出他的丑恶的灵魂。(4分)

  B.周朴园为蘩漪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并把治病作为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被抑压的反常的情态,这足以证明他的非人道的态度。(4分)

  C.按照世俗来看,周朴园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是一个浸透着令人寒栗的暴君。在他身上体现着天地间的“冷酷”和“残忍”。他对侍萍和蘩漪都表现了极端的冷酷和专制。(2分)

  繁漪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她是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繁漪在家庭生活中陷入了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为使繁漪在爱情追求中再次受挫。剧中表现她不顾一切地反抗和报复、对生活与爱情的热切与渴望,表现了繁漪个性的觉醒及其所产生的力量。不过,这些也反映了繁漪自私狭隘的一面。

 9.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答:A.艾青对土地、家乡、穷苦人,总是充满同情。《我爱这土地》诗意含蓄、深沉、内敛,情感的抒发显得庄严神圣,犹如杜鹃啼血,凝重深沉,铭感肺腑,忧愤深广。(5分)

  B.《我爱这土地》的格调格外的悲愤,蕴涵着忧郁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是死了,羽毛也要腐烂在故土上面。(5分)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一、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二、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

 10.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5分)

  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11.周朴园看似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曹禺为什么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请结合他对蘩漪和侍萍的态度,加以说明。

 答:A.在周朴园的心目中,蘩漪是有病的。他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反常和苦闷是由他一手造成的。他为她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他把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但却令人感到“恐惧的寒栗”。(6分)

  B.他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内疚”,记念着“死者”,甚至把侍萍的照片放在桌案上,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并非故作虚伪。但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的虚幻就为严酷的现实所打破,感到侍萍是对他现实地位、名誉的威胁。(4分)

  在他的身上,人们更多地嗅到了一种封建遗老的气息。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得出来“。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极凶狠狡诈的伪君子。他行为放荡,道德沦丧。年轻时玩弄女佣侍萍,并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赶娶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当“死去“多年的侍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在为人称道的“喝药“一场戏里,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在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下,周家有如一口大棺材,是个可以闷死人的地方,这个家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杂交的产物,以强烈、浓厚的封建性为特征。周朴园妄图维护的正是那种封建大家庭的秩序。

 

Tags: 电大   题库   现代文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