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领导讲话 > 政府报告 / 正文

论文: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07-22 20:15:09

目录 一、目录自动生成;

目录独立成页,不要页眉页脚与页码;

目录只生成一级和二级标题,不要三级标题;

过长标题占行问题手动调整。

二、一级标题不加粗 三、目录字体用宋体 小三加粗 引言 1 一、当前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的原因探析 1 (一)证据使用不合理 1 (二)不恰当的侦查讯问方式 2 (三)惯犯的拒绝供认心理使侦查讯问陷入困境 2 (四)惯犯常采用反讯问手段 3 二、侦查讯问困境出现后的对策 4 (一)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 4 (二)做好惯犯的思想转化工作 5 (三)合理使用证据 5 (四)讲究侦查讯问策略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及对策研究 专业:侦查学与标题空一行。

学员:XXX 指导教师:XXX与专业名空一行;
学员名与指导教师间空四格。

【摘要】与学员、指导教师空一行;
摘要二字起头空两个字用【】括起,与摘要内容空两格。

惯犯犯罪侦查讯问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侦查讯问,出现侦查讯问困境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使用证据不合理;
其次是侦查讯问人员能力差以及讯问方法的不当;
最后是惯犯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和反讯问伎俩,使侦查讯问陷入困境。破解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的关键是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证据的合理使用,以及惯犯的思想转化工作,讲究侦查讯问策略,打消惯犯的拒供心理。

【关键词】 惯犯犯罪;
关键词三字空两个字用【】括起,与关键词内容空两格;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讯问;
困境;
对策 引言此处统一为“引言”不使用“前言”或“序论”等;
为一级标题但不使用数字标码;
字符间不空格;

侦查讯问是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专门对付犯罪的手段,是经过种种渠道获取证据,在掌握所获取证据的基础上,运用一些讯问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所犯下的罪行的一种活动[1]胡关禄.侦查讯问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1]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使用[1]类型的数字标码。脚注文本内容使用宋体五号,取消字体上标键,文中描红处。

。它是侦查工作的基本活动之一,是每个刑事案件必经的法定程序。而犯罪分子作为犯罪行为的主体,对犯罪的整个过程最清楚,并知道侦查讯问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命运,他们在讯问中一定会进行相应对抗,从而使侦查讯问陷入困境,这一点在惯犯身上较为突出。因此在侦查讯问中惯犯经常把准备好的各种方法来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从而达到拒供或中断讯问的目的,企图逃避或者减轻公安机关处罚。所以,了解和掌握关于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所出现的原因,正确的运用讯问策略和方法,给惯犯以积极的心理影响,消除惯犯的心理防御体系,促使惯犯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过程,对快速查清案件的具体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的原因探析一级标题数字标码后用顿号隔开;
上下各空一行。

侦查讯问困境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常常发生的一种情境状态,侦查讯问困境的发生使整个讯问工作的进展很慢,对案件的侦查非常的不利。在一般的犯罪中,惯犯做案的次数比较多,跟一般的犯罪相比较难被发现,因为惯犯经常从事犯罪活动,特别是作案次数特别多的又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从而使惯犯的情绪活动较稳定,随之给侦查讯问带来的困境更为严重。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的出现具有各方面的原因。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使用不合理二级标题后不用顿号;
上空一行下不空。

在犯罪活动中,惯犯的作案次数比较多,而且经常从事犯罪活动,作案前后已经没有初犯时的紧张感,心理情绪很稳定,思想斗争没有其他犯罪嫌疑人强烈,且在作案前后通常已为对付执法人员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做好了相应准备,在这种情况之下,现有的侦查手段并没有大的改进,比较传统的调查访问侦查手段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对惯犯的要求。所以在侦查讯问中,时机是关键,时机成熟与否决定使用证据的效果作用如何。特别是在讯问惯犯时,使用证据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如果惯犯对侦查人员使用的证据不理睬,那么证据就等于白用,而且以后要重新使用证据时,也会因过早地不讲时机地使用,使得惯犯犯罪嫌疑人因有了充分思想准备而采取一些反讯问伎俩,致使惯犯未能如实交代罪行。同时,由于过早地使用证据,暴露了我们的底细,使讯问陷入被动局面,造成讯问困境,反而影响侦查讯问工作。

由于我们掌握的证据量是有限的,每个证据都非常宝贵,如果不讲时机、方法和条件,尴尬乱用,不仅不能有效打击惯犯的嚣张气焰,还会暴露我们掌握证据的情况,使侦查讯问工作难以取胜。所以,在侦查讯问中,在证据及其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使用证据的时机和方法,能少用的尽量少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即使在使用时,也应点到为止,使惯犯犯罪嫌疑人既意识到证据的客观实在性,又无法知道证据的全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侦查讯问的顺利进行。

(二)不恰当的侦查讯问方式 侦查讯问人员对惯犯犯罪后的侦破工作极其重要,在很多偏远的地方有些侦查讯问人员文化程度低,加之平时又不去主动学习,导致在侦查讯问中侦查讯问方法少,特别是针对惯犯更是没有很好的计策可施,在惯犯极力辩解的同时更是无从下手,从而使侦查讯问工作陷入困境。侦查人员在讯问前,对案件中的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法,惯犯有可能怎么回答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才能有条不紊、又快又好地完成讯问任务。而在办案实践中,有的侦查人员没有“吃透”案情,对惯犯犯罪嫌疑人的心态缺乏研究,讯问前又缺乏准备,心中无数,匆忙上阵,随便提问,造成讯问失败。所以,要做好惯犯的侦查讯问工作,必须加强对侦查人员的业务培训,侦查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锻炼,提高素质,才能适应侦查讯问工作的需要。针对以上侦查讯问人员的种种原因,随之带来一些不恰当的侦查讯问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不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特别表现在不尊重惯犯犯罪嫌疑人,经常表现出看不起此类犯罪嫌疑人,认为此类犯罪嫌疑人无药可救,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困境。反之在讯问中,用语得当,就算一句话就能击中其要害。使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交代罪行。

二是多人讯问,事先没有明确主审和统一讯问方式。讯问中争先发问,致使惯犯犯罪嫌疑人感到侦查人员没有掌握多少材料,故反应冷淡,不作供述。三是以非法手段获取口供,在侦查讯问工作没有太大进展的时候,侦查讯问人员常常用非法手段来进行讯问,导致惯犯的人权得不到保障。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侦查讯问人员赶时间,有些侦查讯问人员缺乏耐心,不讲究讯问战术,态度蛮横粗暴,甚至对惯犯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更为严重的是对惯犯进行打骂,让其主动交代罪行,做出种种违反法律的事情来,让侦查讯问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帮助。

(三)惯犯的拒绝供认心理使侦查讯问陷入困境 惯犯在接受讯问时,普遍存在着两个拒绝供认心理,即逃避心理和心存侥幸心理,这两大心理使侦查讯问陷入困境,下面是对惯犯的两大决绝供认心理的一些分析:
1、逃避心理三级标题起头空两个字;
上下不空行。

逃避心理是在畏罪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惯犯的逃避心理是由罪责感对惯犯的心理刺激而产生的,特别在法律的威慑下,惯犯害怕受到法律的惩治,经常表现出逃避心理。一般来说,惯犯在侦查讯问中对罪行败露后产生的畏罪感更为严重,在畏罪心理的支配下,惯犯犯罪嫌疑人总是沉默不语,矢口否认;
或者编造谎言,以假乱真;
或者避重就轻;
或者制造混乱,把事搅乱。表现为说假话,不把真实情况告诉讯问人员,以免受到法律的制裁,惯犯对讯问人员的一举一动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只要讯问人员有半点的马虎,他们就会抓住讯问人员的马虎而拒绝回答讯问人员对其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们知道一旦承认后便没有机会逃避罪责。

2、心存侥幸心理 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特别是惯犯的侥幸心理较为突出,存在侥幸心理的惯犯都认为自己作案手段高明,讯问人员手中没有充分的有力证据,行动诡秘,轻视公安机关的侦破能力,心想自己没有留下犯罪证据,公安机关肯定是查补到的,因此抱有一定的幻想,总想着只要自己不说公安机关是察觉不到的。因此在侥幸心理的支配下,惯犯总表现为顶撞侦查讯问人员,假装自己是冤枉的。但是,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证据,关键的时候对存有侥幸心理的惯犯面前说出来,惯犯犯罪嫌疑人还是会害怕的,在证据面前他们的整个心理防线将会被识破,使惯犯犯罪嫌疑人形成的整个防御心理不再像之前那么有把握,随之惯犯犯罪嫌疑人将会供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以上都是惯犯所采用的一些拒绝供认的心理,在这些拒绝供认心理的支配下,惯犯犯罪嫌疑人常抱有种种侥幸的心理存在,从而导致侦查讯问工作陷入不必要的困境,使侦查讯问工作停滞不前,只有针对惯犯犯罪嫌疑人所出现的这些种种拒绝供认的心理出发,才能解决讯问困境的发生,最后迫使惯犯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罪行。

(四)惯犯常采用反讯问手段 惯犯在讯问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经常采用各种反讯问手段来对付侦查讯问人员,由于惯犯所做的犯罪活动非常多,经过的次数多了就导致惯犯在作案时没有惧怕心理,同时在作案的时候很少在现场留有证据,惯犯在作案之前和作案之后已经没有了初犯时的紧张感,且在作案后已经为对付侦查讯问人员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因此,在讯问中惯犯常常将准备好的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试图达到拒供或中断讯问的目的,企图想用自己的对策来减轻处罚。惯犯经过多次作案后都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学会了反侦破手段和作案技巧,作案前就进行周密策划,手段隐蔽、毁灭证据、不留痕迹,到案后自以为天衣无缝,无人知晓,因而守口如瓶。因此在讯问中巧妙周旋拒不供认,造成讯问失败,从而使侦查讯问工作陷入困境。惯犯常用的反讯问手段主要表现为:
1、替别人顶罪 许多犯罪嫌疑人,特别是惯犯,在实际生活中好吃懒做,没有固定的工作,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做了几次案之后想着钱来的容易,又来的快,所以导致惯犯经常作案,在作案之后把作案所获得的钱用来与社会上其他同性质的人在外面鬼混,同时受到社会上现有的不良影响。在犯罪之后,惯犯常会包庇同伙的犯罪嫌疑人,对同伙的相关信息一概不知,对所犯下的罪行自己单独承认,决不会把同伙犯罪嫌疑人泄露给侦查人员。甚至同伙犯罪,自己主动去顶罪,承担其罪责。

2、对自己的罪行坚决不认 惯犯中大多数是年纪比较小的,此类惯犯是在学校时候学习成绩较差,然后导致辍学,辍学后又没有正规的工作可做,然而在家中又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审讯中,此类犯罪嫌疑人较少出现恐慌情绪,和其他犯罪嫌疑人相比情绪较为稳定,自认为作案经验丰富,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因此会产生侥幸心理,从而在其内心产生了一定的防范体系。总抱有不见证据不说实话,就算有的时候见了证据也很少供述自己的罪行。例如199X年12月5日上午10时,群众扭送两名在高层住宅撬锁入屋盗窃的现行犯到XX派出所,男疑犯李X(28岁,无业,曾因盗窃被判刑3年,已刑满释放一年),女疑犯王XX(21岁,寻呼台寻呼员),两疑犯拒绝供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李X声称“我没有盗窃,如果有就天打雷轰”,边说边偷窥讯问人员。王XX则干脆一问三不知。从此案例中了解得知男疑犯和女疑犯都为盗窃惯犯,都没有如实供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心想我又没有偷到,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偷东西了,所以都对自己的罪行坚决不认,导致侦查讯问陷入困境。

3、隐瞒同伙人的犯罪事实 惯犯在确认就算不把同伙供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他们是坚决不会把同伙的相关信息说出来的,常会隐瞒同伙人的犯罪事实。供认自己的罪行而不供出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情况,这是惯犯欺骗公安机关经常用的反讯问手段中的一种,因为惯犯在社会上经常与同类人同甘共苦,非常讲义气,所以惯犯经常隐瞒同伙人的犯罪事实。他们用自偷自销的伪供来欺骗侦查讯问人员,以此来保住同伙人,达到日后再干的目的。这种反讯问手段是侦查讯问中常出现的一种困境,从而阻碍了侦查讯问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以说,侦查人员对惯犯的讯问是一场复杂的 “心理战”。在侦查讯问过程中,惯犯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他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对付侦查讯问人员,他们必然千方百计对付侦查员的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手段,也使犯罪嫌疑人更加坚信,只要自己不说,侦查讯问人员是拿自己没有办法的,于是犯罪嫌疑人对供认罪行更加强烈,使侦查讯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侦查讯问困境出现后的对策 在侦查讯问主客体关系中,惯犯能否主动交代罪行,应该具有一定的对策来改变惯犯犯罪嫌疑人,从惯犯的心理出发,前面了解惯犯犯罪嫌疑人,然后通过科学的讯问方法,发挥讯问人员的主动性。对此,侦查讯问人员要善于运用侦查讯问信息,因为它是沟通侦查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桥梁,也是改变惯犯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措施。针对侦查讯问出现的困境,对症下药,从惯犯的心理出发,选取合理的对策,如果对策使用不合理,便会使侦查讯问困境更为严重。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以此来打消其侥幸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 讯问惯犯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面对面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讯问人员同惯犯犯罪嫌疑人唇枪舌剑,斗智斗勇,具有激烈的冲突性。对惯犯的讯问,应该选择有经验的侦查讯问人员,做到讯问人员之间互相配合,分工明细,否则,讯问人员讯问时就会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易掌握讯问的主动权,造成难以驾驭惯犯犯罪嫌疑人。在讯问前侦查人员应该对案件进行初步的了解,制定讯问计划,在讯问时不要盲目的随便问问题,有时无条理的讯问中还会暴露掌握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底细以及讯问意图,使讯问工作造成被动的局面。《程序规定》第178条地1款规定:“讯问前,侦查人员应当了解案件情况和证据材料,制定讯问计划,列出讯问提纲。”这说明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对取得讯问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讯问人员在讯问前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极其重要的。讯问前,讯问人员应在熟悉案情,充分了解惯犯的作案动机及其惯犯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同时,不能被惯犯犯罪嫌疑人一点点主动交代而相信惯犯犯罪嫌疑人,但也不能不相信,然后制作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定下一阶段的讯问计划提供依据。

(二)做好惯犯的思想转化工作 形成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侦查讯问人员必须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主要是要做好惯犯的心理转化工作,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分析惯犯心理,从惯犯的心理出发。这一阶段, 惯犯心理的形成是其人生观在畏罪心理支配之下,往往又派生出侥幸心理。同时,由于侦查讯问人员对惯犯施加的积极影响,会令少数惯犯逐渐地产生一定的悔罪心理。当然,不同类型的惯犯由于其各种方面的差异,常常表现出的各种拒绝供认犯罪事实心理的强烈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心做好其心理方面的了解,然后逐步开展教育感化工作。只有充分做好其思想转化工作,才能使整个侦查讯问工作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摆脱侦查讯问困境的目的。

(三)合理使用证据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惯犯是在长时间里经常从事某种犯罪活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支柱,然后以此来消磨时间,并已形成犯罪恶习的犯罪人。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在面对惯犯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时,都必须讲求斗争艺术,注重侦查讯问的策略与技巧,遵循证据使用的基本原则,科学有效的使用证据。在讯问中,惯犯都比较清楚,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确定罪名的唯一证据,因此,在选择了使用证据的有利机会后,出其不意地使用证据,就会给惯犯犯罪嫌疑人以毁灭性的打击。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彻底打破惯犯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使其认罪,并且以点带面进一步挖掘纵深扩大战果。

例如,在2002年2月25日,XX市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被害人王X(女,46岁,某厂退休职工)被人在家中杀死,罪犯抢走手机一部、现金4500元后逃离现场。案发后,侦查人员在现场勘察中,提取了两处口水痕迹,其口水中含有不同精液成分。侦查人员经深入侦查,于2002年3月1日将涉嫌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孙X(男,36岁,1986年因盗窃罪被判刑3年6个月,1991年因盗窃罪被判刑7年)、常X(男,39岁,因纵火罪被判刑7年)抓获,并立即提取孙X、常X的生物检材,送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与侦查人员现场勘查中提取到的被害人王X口水中所含精液进行DNA鉴定,鉴定结果被害人王X口水中所含精液成分与犯罪嫌疑人孙X、常X认定同一。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针对孙X自恃作案手段“高明”,因逃离杀人现场时将作案时触摸过的地方全部擦拭干净,没有留下任何指纹足迹而盲目自信,矢口否认到过案发现场的顽固态度,果断使用DNA鉴定报告,当场指出孙某不仅到过案发现场,同时还接受被害人王X为其口淫的事实,迅速突破了孙X的心理防线,并最终迫使孙X交待了自1999年至被侦查人员抓获时止,先后杀死卖淫女11名的犯罪事实。

因此,侦查人员对已掌握的部分或不完整的证据在使用时,应该遵循适度得力、谨慎使用的原则,使侦查人员手中尚不充分的部分证据真正发挥揭露犯罪,迫使惯犯犯罪嫌疑人不得不按照侦查人员的意志和思路,如实交待自己所犯罪行的作用。另一方面,侦查人员即使掌握惯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非常充分,在对惯犯进行侦查讯问的过程当中,亦不可以过早的向其全面出示。在对惯犯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当中,侦查人员应该切记,证据必须适度使用,决不滥用。能够用少量、次要、外围证据解决问题的决不多用主要、核心证据的原则,以便造成不必要的侦查讯问困境。

(四)讲究侦查讯问策略 要侦查讯问能够顺利进行,只有在侦查讯问出现困境后,针对惯犯作案后的各种心理来采取有效的侦查讯问策略,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很好的完成惯犯的侦查讯问工作,不管多么残暴的犯罪嫌疑人,他们的天性总是好的,在他们心中必定有一定程度的人性,惯犯也是一样的。尽管一些惯犯看上去没有什么优点,平时无所事事,但内心还是好的,这就需要讯问人员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然后让其主动交代罪行。在实践中,一些侦查讯问人员正是由于有某些偏见,把惯犯都归为不可救药,然后极其不尊重犯罪嫌疑人,从而导致侦查讯问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在侦查讯问中应根据惯犯的各种心理来采取不同的侦查讯问策略,侦查讯问时,多用与惯犯类似的案例向犯其宣讲前途和希望,不要夸大其罪行的严重性。

表明公安机关查办案件的决心,让惯犯的侥幸心理由此消失,对于代人定罪,供自己的罪行而不供窝主的惯犯,应该从其心理出发,让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然后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让其主动交代罪行,只有主动交代罪行才是唯一的出路,保证侦查讯问工作进展顺利。多次对惯犯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从而拆穿惯犯所采用的种种反讯问手段,以达到讯问的最佳效果。

侦查讯问必须要有一定的策略,除以上所说的策略外,还要做到外松内紧,在表面让惯犯犯罪嫌疑人看起来没有什么,待他们放松戒备后,然后侦查讯问人员可从其心理出发,对不清楚的问题继续开展调查,或对他们的谎言进行揭露,并最终迫使其如实供述以达到脱离侦查讯问困境。

结语此处统一使用“结语”;
为一级标题;
前面不使用数字标码;
字符间不空格。

总之,惯犯是在长时间进行某种犯罪活动,以此来消磨自己的时间,然后从作案所得的钱来挥霍自己的生活,并已形成犯罪恶习的犯罪人。只有从惯犯的各种作案心理入手,充分做好侦查讯问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证据的合理使用,才能了解和掌握惯犯常用的反讯问手段,从惯犯的各种心理入手,让其主动的交代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以达到防止侦查讯问困境的产生。针对惯犯犯罪侦查讯问出现的困境,正确地运用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案件的客观事实,以达到查清犯罪。但是运用对策时要巧妙结合,随机应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达到侦查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与正文空两行,与文献内容空一行;
不独立成页,字符间不空格。

[1]胡关禄.侦查讯问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云山城.预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春雷、刘洪广、王恒勤.犯罪心理学教程[Z].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4]王渤.久审不供案件的形成原因和一般审理对策[J].北京刑侦研究,2000(02), 12-14. [5]任克勤.论侦查中刑讯逼供的主体心理及遏制[J].政法学刊,2002(05),6-8. [6]李慧霞.论基于心理学的侦查讯问策略[J] .政法学刊,2006(04).16-19. [7]潘军.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障碍及矫正[J] .政法学刊,2008(07).19-22. 致谢为一级标题;
独立成页;
字符间不空格;
与致谢内容空一行。

本论文从2010年12月开始选题到完成,历时半年多,在此期间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所有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斌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在题目分析上给予我很多帮助和启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写作的过程中又给予我最诚挚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真诚的感谢杨老师,杨老师您辛苦了,在您的认真指导下我得以顺利的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此期间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感谢每一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我学到了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感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我论文资料的收集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Tags: 惯犯   讯问   侦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