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体会 / 正文

2014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09-13 10:56:51

2014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5。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结构上看,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A)。

A.学前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 B.学前儿童的终身发展 C.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D.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 2.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A.社会教育的责任是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态度行为,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健康 B.语言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 C.一个感受到美与善的人去为恶的可能性很小,这正是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D.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语言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3.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是(B)。

A.埃里克森 B.柯尔伯格 C.皮亚杰 D.班杜拉 4.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这是(C)。

A.移情 B.依恋 C.共情 D.同情 5.多数研究认为,(A)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式发生期。

A.3~6岁 B.3岁前 C.6岁以后 D.1~3岁 6.以下关于主题教学目标的阐述,错误的是(C)。

A.主题目标是由一系列课时教学目标来达成的,它是对课时教学目标的综合说明 B.主题目标的系统性表现在主题的各教学单元内部,各个教学活动之间应具有连续、系统的特点 C.主题教学目标是对具体的课时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的描述,它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D.主题目标的综合性体现在主题教学活动是以一个核心话题涵盖儿童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系列活动,因而它会涉及儿童多方面的发展目标 7.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促进儿童学习的关键是(D)。

A.教师的教学技巧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课程计划 D.教师与儿童之间特定的心理氛围 二、是非判断题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种渗透性教育。

[答案]对 9.观察学习是个体对刺激作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答案]错 10.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答案]对 11.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这在依恋类型中属不安全型儿童的表现。

[答案]错 12.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

[答案]对 13.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

[答案]错 14.生成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

[答案]错 15.游戏是学前儿童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

[答案]对 16.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维度主要有三种: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答案]对 1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和社会3个空间范围的生活。

[答案]错 18.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对象看,它的功能主要有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

[答案]对 1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

[答案]错 20.运用共情训练法时,教师应与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

[答案]对 21.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

[答案]对 22.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陈述方式是符合要求的。

[答案]错 三、简答题 2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4.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答:(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 导。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入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5.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

(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

(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

(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 26.案例:
5岁的小庄正在夸夸其谈地说他的英雄事迹,而周围的同伴并不认同他,并争辩说:“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小庄与他们争执起来,而且坚定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认为小庄需要更多的专门的反馈信息。他把小庄带到旁边真诚地说:“当你告诉你的朋友那些不可能的事时,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老师接着说:“如果你告诉别人的东西不是真的,那么以后当你告诉他们真实的事情时他们也不会相信你了。” (1)请分析小庄说谎的原因;

(2)请评价老师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1)原因分析:小庄说谎与其发育不成熟有关。对幼儿而言,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需要一段时间。对他们而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这些想法导致幼儿“说谎”,而孩子却真诚的认为这些谎言是真的。

(2)对老师处理方式的评价:老师的做法是对的。教育者需要更多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逐渐教会幼儿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喜欢真实。小庄或许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知识,而老师就在旁边帮助他成长。老师的目的是帮助小庄区分真实和伪装之间的不同,但同时又没有使得他失去对伪装的兴趣。

五、应用题 27.请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与“行为规则”主题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活动内容与主题密切相关;
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
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可操作性;
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建议与延伸适当。

参考答案一:《交通安全我知道》活动一:交通标志作用大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2.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

3.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交通标志图片、书籍若干。

2.准备自制标志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卡纸、铅笔、彩笔等。

3.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早上有个小朋友委托帮他一个忙。到底是谁呢?她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戏)   师:前几天布娃娃奇奇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这不今天早上她就开着她的小车来我们广饶游玩,但是一进城,她发现我们的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她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她从来没有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她不敢开车进城,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了!   二、认识交通标志   师:瞧!布娃娃奇奇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师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幼儿举手回答:红绿灯、禁止停车、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机动车辆通行等。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老师来告诉你吧!(师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列举。

  游戏——我指你说:(教师可指出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以让幼儿巩固复习)教师带领幼儿说标志的称及含义。

  师: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还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它能告诉我们什么?鼓励大胆回答的幼儿。

  三、交通标志作用大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幼儿纷纷回答。)   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
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是缺一不可的,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四、我是小小设计师   1.师:小朋友,刚才奇奇说,她现在可全都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意义了,她说谢谢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我现在要开着车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呢!你们高兴吗?可是啊,对于我们幼儿园奇奇一点也不熟悉,每个教室每个房间它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就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为我们的幼儿园设计出一些标志来,就像交通标志一样,让奇奇一来,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如:可以在我们洗手的水龙头那里设计一个标志,如:用水龙头的时候要开小一点,用完以后要记住关掉,不要浪费水资源等等)   2.幼儿寻找设计目标   师:小朋友,现在你就出去找找我们教室或者是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幼儿寻找,师可跟随指引)   3.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并制作出来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重点指引)   4.标志粘贴   师幼共同将幼儿自制的标志贴在适合的地方,并让设计者向其他幼儿讲述其意义。让幼儿加深理解标志的名称及作用。

【活动延伸】 可请小班幼儿参观展示并为他们讲解其标志的意义,也可放学后让幼儿带领自己的父母去参观设计的标志。

参考答案二:《交通安全我知道》活动二:上学啦 一、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越来越有独立生活的愿望和需要,他们开始尝试独自在马路上行走,这样是很不安全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幼儿了解认识交通规则,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真正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这也符合新《纲要》所提到的”选择的教育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我选择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知方面: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孩子珍爱生命,懂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能力方面: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一些安全知识。

3.情感方面: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活动方法:
1.教师的教法:电教演示法、交流讨论法、提问启发法、游戏法。

2.幼儿的学法:观察法、猜测发、讲述法、游戏体验法。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交通标志图”的信息图片,事先与二位交警取得联系。

2.物质准备:立体的交通标志图片(如;
停车标志、红绿灯标志等图片),户外“十字路口”场景布置,游戏中所需的各种玩具车辆,多媒体课件等。

五、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看图片,听声音,吸引幼儿注意力。(播放课件) 2.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3.归纳总结,揭示活动主题。

(二)、解读交通标志图,了解标志的作用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收集的交通标志图。(播放课件) 2.小组代表介绍收集的交通标志图。

3.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符号、形状等方面理解标志的作用。(播放课件) 4.集体分类展示交通标志图片。

(三)、交警指导,遵守规则 1.出示常见交通行为画面。(播放课件) 2.交警引导幼儿判断图中交通行为的对错。

(四)、模仿游戏,体验生活 组织幼儿和交警玩“我是安全小卫士”游戏,(游戏场景布置看图片)。在游戏中通过交警的提示和交通标志的提示,孩子们形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六、活动延伸:
1.将交通标志图片放入语言区,让感兴趣的幼儿继续探索。

2.在日常生活中,请家长充分利用适当时机对幼儿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练习和教育,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继续延伸。

Tags: 社会教育   学前   期末考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