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2-09-06 17:50:05

林金妹

摘要:把阅读和表达(包括写作和语言交流)两个方面结合了高中语文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中阶段,认真思考、思辨,形成受语言表达支配的多种思维方式,具有一種深刻思考、认知、感受和理解语言与文学作品及其现象的能力。全面的思考,理解和欣赏,批评,发现,质疑,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堂教学

引言

读书课中,教师不仅邀请学生对教材进行简单的解读,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质疑、反思文章的作者和文化价值。“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从教师的角色出发,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方式,使学生由盲目的“接受者”向“探索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基本特征

(一)质疑性

随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目标,而创新意识依赖于问题意识的提升,另外,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1]。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使学生在阅读和表达过程中形成观点,纠正逆向思维,有选择地提出问题,认识对象、方法、模式、规则。

(二)批判性

语言教学中的“思辨读与表达”与批判性思维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与国内外著名散文作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孔雀东南飞”,为什么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出家门?是因为刘兰芝不能生育,还是因为刘兰芝有自己的思想认知。对于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老师应鼓励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在提出问题时,要抓住重点,有效提问。在探究问题上,要鼓励学生自问、理性思考,最终教育学生变得明晰、理性,从多角度看问题[2]。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流程

(一)启发思辨——学习并总结思维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的记忆,还应激发学生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在书面和口头交际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思辨》组的“思辨读与表达”必须突出阅读和表达这一核心问题——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辩证能力。

1.抓住主线,进行多角度分析

主要内容是整个文章的背景和叙述。在把握主题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进行多种引导[3]。当得到文章的主线,就可以从不同的地点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行为。

比如,如果我们根据《烛之武退秦师》的主题——烛之武说服秦军,可以捕捉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个人魅力,烛之武不仅可以通过秦朝之间的利益关系说服秦伯。晋文公可以联合秦国进攻郑国,也可以考虑到时机,在困难面前退却。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重视文章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2.抓住问题,善用论证

中国高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主要讲解了汉语基础知识和高频考场,90%以上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接近高考,教师可以选择在教材中引用演示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以具体主题的形式探索演示方法。这些示范手段实际贯穿于高中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4]。

(二)深化思辨——分析质疑并多元解读

1.纵横比较,拓展文本分析

读与写之间的比较既能发现差异,又能发现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活动教学,而是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主题展开分析比较纵向和横向学习。首先,教师要重视这个课题。将学生提供的材料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些材料反映了最接近于主题的核心主题或基本材料,认为这些材料是进一步讨论和分析的重点和材料,其次,教师可以根据选择的内容水平展开。利用有效资源扩展学生的认知,启发他们更全面的思考。

2.启迪思维,鼓励质疑

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汉语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开放性平台,允许学生大胆提问,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汉语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陷于一种无法进行对话交流的标准学习模式,教师对教材中所选的内容表示绝对认同。事实上,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还有许多值得拓展的地方。对此,教师应开拓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更新阅读表达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相互分享,养成习惯,在合作与交流中回答问题,深化思考[5]。

3.立足文本,多元解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过于保守,就会陷入传统教学的老路,如果教师过于激进,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甚至失去教学的重要性。对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更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一要以课文为依托,从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理解课文语言。这样才能使词汇有意义,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考虑语言的准确性,学生要学会体味词汇,了解原因,根据课文培养多角度、多方位的翻译能力。语文教学中,习惯于教师解释思维,懒惰地发展自己的语文思维,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力不足,学生被动地学习。因此,教师不应该依靠教材来解读,学生也不应该依靠老师个人解读的“表现”,改变自己的思考,对待语文学习。

(三)展示思辨——反思并阐发观点

提高语文思维能力,丰富语文学习的价值。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三个方面去思考。反思是为学生开拓更广阔的学习视野,给学生机会反思和更新已学到的知识,对未完成之处进行解读、反思,观点的启发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投机投机的性质,应由投机性的实践来检验。课堂是检验思索的最好地方。能够站在平台上不断思考,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除了教学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发言过程,透过交流平台的讨论,加深学生的学术基础。

结语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学习中的思辨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帮助。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专业优势和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活动,培养独特的视觉意识,以谘询与反思为基础,展示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旭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21(23):8-9.

[2] 孙张.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作文教学探讨[J]. 文教资料,2021(5):199-200,154.

[3] 薛桂香. 高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J]. 语文课内外,2020(15):172.

[4] 薛桂香.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新智慧,2021(7):5-6.

[5] 黄剑. 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的出发点与旨归[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3):53-55.

本文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KT-2102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4期)2022-04-15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师道·教研(2017年11期)2017-12-10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向着“人”的方向迈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

Tags: 思辨   素养   课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