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2022-12-13 16:00: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 篇 1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2022 年版学习心得 本次学习了郑国民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二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

 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今后我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长丰县水湖镇中心学校志和小学崔红)

  篇 篇 2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2022 年版学习心得 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郑国民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郑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总之,今后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指导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关注课标,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长丰县长新路小学伍承芳)

  篇 篇 3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2022 年版学习心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通过郑国民教授的直播课,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

 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郑国民教授先谈了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然后分别阐述了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六个方面主要内容和变化。结合今天的讲座,我将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 2011版目录对比,做了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 2011 版作比较,新增添的内容我在思维导图中用框架标出来了,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变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奠基作用。

 (二)坚持课程理念

 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 2011 版均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我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

 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

 重视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让学生以此作为学生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长丰县杜集镇中心学校袁婷婷)

  篇 篇 4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2022 年版学习心得 昨天有幸参加了线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网络专题培训。郑国民教授围绕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时间主线”“强调情景,主题统整”

 四个方面为主线,阐述了新课标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听后,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郑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教师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

 1、课程实施增强情境性,实践性 其实,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时,往往会让孩子做很多的实践准备,比如,搜集资料、拍照片、带实物道具,课前小采访、假期小调查……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新版的课程标准更突出了这个实施特性,这其实是育人核心素养目标的一大展现,也要求学生更高的参与度、更强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审美体验。这也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情境性和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中,更应该切实融入家常课里。

 2、课程内容的变化带动教与学的变革 核心素养要求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无一不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变革。这都带动着我们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相应地改变。教师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们需要学习和教的内容也更多了。唯有终身学习,才会适应时代变革。

 3、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让我认识到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

 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不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语文新课标,并且能精准抓住新课标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新课标的变化和特点。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实践。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 2022 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体育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保持体育健康是学生树立世界、人生及价值观,形成了良好个性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了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体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义务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规范》(二零二二年版)一经发布,反响强烈。我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认真研读本版课标是当下我们迫切要做的事。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变化明显,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加强了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衔接。我觉得新课表的设计明确了以学生的体育老师应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良好品行、体育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我发现健康教育的五个领域的内容也被写入了本版的课程标准中。在我看来,这是从体育到真正的体育与健康的质的飞跃。此外,还增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解决了各科各自为战、分离割裂、学而无用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体育与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国防教育综合性融合,多措并举,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理念里,指导师生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练、赛融会贯通。

 课程标准文件是《大纲》,指导我们作为教师的前进方向;课标文件也是灯,在黑暗中指引我们抓住教学的重点。认识并掌握义务教育运动

 与健康课程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课程标准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必须强化自己的理论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研究新课程改革,把握教学改革趋势。身为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同样也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相关书籍,并逐步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明确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认真学习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杂志。我们应该在学习中积极提高理论修养。利用多媒体等形式进行讲座,相互交流经验。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料与教师团队资源共享、沟通交流,做知识型教师,并做善于积累与反思型体育教师。

 2、深刻把握体育教学新课程理念。强化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回归教育的本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我们教育的本质便是精神的传承,让学生激发自身的活力。我们必须持续地鼓励、持续地引导,学生才能从一个个原点中获得进步与提高。教师不但要履行好教育教学的重要责任,更要引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发展。正像《课程标准》所说,"保证学生学习并掌握结构化的基础体育技术、身体素质、专门体育技术和健康技巧,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老师应该具备创造的意识,转变以内容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维,从课堂思想到教学方法上,勇于突破,树立创新型课堂原则。现代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证实,知识与情感分不开,老师自己的情感状况,对学校起了影响的作用,使教学上产生一种心理氛围。

 3、确保学生日常体育安全健康知识学习。许多健康的行为需要日常体育教育来培养学生。不但我们要提供他们在校内的健康活动,我们还宣传他们科学生活的好生活习惯,生活中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主动运动、及时休息、合理睡眠和科学娱乐等。身体是心灵的、身体是与生命教育的结合,"健康第一"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思想。在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素养就是以德育人,指导他们建立卫生意识和良好的生存模式,从而促使他们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全面发展,为核心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贡献。

 例如,它是根据校园教学环境的特点设计的。针对学生"久坐"问题,我们可以在体育课程中设计俯卧撑、下蹲等活动,以锻炼腰部,抵消久坐对学生产生的身体隐疾。针对学生不良学习方式产生的问题,如咽喉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多言耗气的气虚问题,课程学习融入改善此类健康问题的锻炼内容,如通过"球类运动"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肺活量,调整身体疲劳,以此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团结参与感,让校园身心健康在师生中全面发展。

 体育常识在工作、生活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先前由于体育并不属于高考成绩的范畴之内,大部分家长对于体育缺乏充足的认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人们生活而、生产中的点点滴滴,以形成基本的体育锻炼环境,让他们处在一个宽松、快乐的生活环境中成长,感受体育的乐趣。

 身为中国学生的主要指导者,过去我们无不自豪骄傲,而今天我们的肩上承载的责任却很繁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紧随新时期祖国发展的步伐。我们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坚持,我们不求名利,只求无愧于心,用我们自已的双手托起了学校未来的发展道路,用自已最朴素而坚实的行动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校,为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最后,教室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探究学习的地方。了解读书,了解读书方式,形成自己求知的正确行为,从而形成终身读书的意识,是新时代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共同期待。中国运动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终身运动的意志与良好习惯。我们必须越来越重视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价值,牢固确立终身运动的理想。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学习要点解读

 这两天,网上到处流传“体育课取代英语课”“英语退出主科”的说法。原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其中明确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 10%—11%,英语占总课时比例 6%—8%,这被一些自媒体解读为“体育超越英语,成为小、初阶段第三大主科”,甚至“英语将逐渐被取消”。

 体育课果真要取代英语课了?稍作梳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 20 年和 10 年以上,其中的课程方案是 2001 年制订。两相对比,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2001 年版体育课时就已经占比达到 10%—11%,2022 年版保持一致,“大幅提升”的说法没有根据。同样,两个版本里的英语课时占比都是6%—8%,英语不仅原本就不是主科,“退出主科”的言论也完全是无稽之谈。可见,许多自媒体的说法都是信口雌黄,经不起查证和质疑,公众有必要对所谓的“权威分析”保持距离。

 话说回来,明明课时占比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一些人会得出类似结论呢?这很可能源于课程安排和现实生活产生了错位。一方面,语数英中考分值占比相当,部分学校人为增加英语课时节数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得不到落实,体育课被霸占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当前居高不下的近视、肥胖发生率也与这些现象有关,社会各界强烈呼吁恢复体育课时。一些人想当然地得出“体育课成为三大主科”的结论,背后或许

 隐藏有这样的期待。

 好的体育习惯受益终身,教育部再三表态,要让每一名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那么,应该如何更加有力地保障体育课时,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体育运动呢?正如相关部门所提出的,要严格政策标准和教育督导,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此外,要不断强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改革评价考试方式。如云南把中考体育分数提至 100 分,辽宁将中考英语分数从120分降至100分,用好评价的“指挥棒”,或将有助于倒逼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发生深刻变化。

 还要看到,体育和英语有一定的课时之争,但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同样地,这次新课标修订中,各方课程方案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拆解艺术课程设置,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等,这里也不存在谁取代谁、谁比谁更重要的问题。合理地设置不同课程学时并指导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

 那什么是核心素养呢?以体育和健康课程为例,新课标明确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可见,我们要转变的是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完成从“知识到素养”的视角转变,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到“眼中有人”,而不是只有分数,从而全面提高义务教

 育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2022 体育学科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2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版终于发布。相较于上版课标,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变化:

 1.完善了培养目标; 2.优化了课程设置; 3.细化了实施要求; 4.强化了育人导向; 5.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6.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7.增强了指导性; 8.加强了学段衔接性。

 其课程理念主要集中于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变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六个方面。总的来说,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两个部分。

 作为一线教研员,起着“承上(顶层设计)启下(一线教师)”的作用。

 首先,应该及时组织培训、开展研讨活动,将新版课标的新变化、新要求准确传达给一线体育教师,使一线体育教师对新版课标有一个整体认识,使新《课标》能够更好的指导一线体育教

 师日常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其二,以国家《课标》为基准,根据区域特点,积极构建、优化区域《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便更好的推动区域内国家新版《课标》在实施过程中落实、落好。

 其三,积极推动体育课堂改革,体现“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突出单元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着力解决当下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不牢、各学段教学内容不衔接问题。

 其四,鼓励一线体育教师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路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2022 版)》心得体会

 周三下午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油田教育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的线上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刘主任从小学数学课标的演变、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以及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新变革几个方面为大家深入剖析了“2022 版课标”。

 一、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刘主任提到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

 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

 三、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

 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2022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 2022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 2 篇

 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明确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能从中看到新方案、新标准中以核心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显了“四个深化”。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导向是本次新课标所有课程都遵循的依据。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把小学和初中一盘棋考虑,不割裂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是这次新课标修订的一大特色。具体到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细化到小学阶段的 11 个、初中阶段的 9 个核心词、关键词,贯穿于课标的字里行间,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在 11 版课标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素养具体到“四基”和“四能”的育人目标,更具体、更易理解,给一线教学指明了方向。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的修订除

 将部分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外,如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重点是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统整为“数与运算”,增加并单列了“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化、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构建,注重主题教学,使得教与学体系更明晰。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分中,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这一改编很明确的提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01、11 版课标中就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在一线老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大部分留于形式或者没有目标导向,22 版的课标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这一变化更加强调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变革。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加入其中,明确地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加强了幼、小、初、高的学段衔接,并对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样的修订,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素养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要带头加强新标准和新方案的学习,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好标准的新要求。

 2 2022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十年课改,我们的课堂发生着历史的巨变。传承与创新,认同与质疑,反思与觉醒,探索与挑战,都在这十年聚焦、跌宕……2022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20xx(修订版)的基础上再次新鲜出炉,扑面而来的课改春风的确焕发了我们释放教育的生命活力,也唤醒了内心强烈的教育探索意识。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宏观角度了解时代变化的趋势,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新的课程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内涵的第一条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旨在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认同并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梳理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各数量的分布状况,发现教材中经典文化典籍内容丰富,既有诗、词、歌、赋,又有四书五经等,整体上体现了“经史子集”四部要素体系,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在选文、插图、字词教学中都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它们正在引领、传承和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风”,这一风向标也使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增强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责任担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建构小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xx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国内小学正式全面启用后,其中的诸多传统文化内容也备受重视。那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到底有哪些传统文化内容,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又该秉持怎样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这些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也令我们工作室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选定一个研究专题: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选编及教学策略研究。我们的研究

 旨在为所有语文教师开辟一个以“传统文化”为轴心的部编教材研讨氛围。我们的目标和大体思路: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创新传统文化教学策略。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形成文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氛围的课堂中,潜移默化的被传统文化内容的魅力所吸引,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实现传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现的转变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塑教师教学理念,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教育,从学校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利用学校语文教育这一载体,不断开展语文课程的教育活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结当前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背后的原因,以现有教育理论为基础,为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实现的有效性。

  为今后的教科书传统文化作品选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通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研究,引发教师对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视,帮助教师整体掌握其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呈现,以期为今后

 的教科书传统文化作品选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最大程度上优化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传承效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语文教科书只是为学生叩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此次课标研修还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首先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意识,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准确判断教育前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学生,让学生人人有颗中国心,且能够持续保持这份爱国情怀。

  教育是艺术,更是科学,教育不是急功好利的,不能浮躁,要慢慢引导,静待花开。

  “行动才有收获,坚持会有奇迹”,好的理论、思想,好的经验、体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一点一点、一项一项地去逐步实践、修正、再实践、再修正,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适时的培训比埋头苦干更重要;学习理论比经验实践更重要;行进在教育的路上比成为教育家更重要。

Tags: 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