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梭罗的“小木屋”与“大世界”——后疫情时代重读《瓦尔登湖》

2023-01-12 19:30:07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从19世纪至今,人们通过阅读此书,不断得到心灵的净化。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空间范围内,梭罗创造了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已然成为一个精神文化地标。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场地条件,工业建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与此同时,工业建筑设计是否合理对经营生产也有着决定性影响。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节能降耗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建筑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工业建筑与普通的住宅建筑相比工艺流程更加复杂,不管是在结构规模上还是在环境质量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我国工业建筑节能设计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经典有一种常读常新的魅力。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阅读《瓦尔登湖》,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后疫情时代,受空间隔离影响,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可能身处自己的“小木屋”。我们应如何自处,如何协调身心与外部世界的平衡?《瓦尔登湖》给了我们启示。

1845年3月,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树林里,开始建造一间木屋。大约3个月后,梭罗搬进了小木屋。在这里生活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梭罗“仅凭一双手养活自己”,同时观察大自然,并阅读、写作。《瓦尔登湖》中大部分篇章的初稿就是梭罗在这两年间写的。对梭罗而言,两年间收获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
对后世而言,领略到的是《瓦尔登湖》经久不衰的光芒。

西洋哲学-心理学。讲师为外山正一。以达尔文(译者注:Charles Robert Darwin)、斯宾塞、弥尔(译者注:John Stuart Mill)等著作为教科书。

我们如今所处的信息化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社会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有时令人无所适从,并产生普遍的浮躁情绪。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人的生活步调被打乱,使得焦躁的情绪进一步放大。如何探索、适应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如何调节、安抚内心的焦虑和浮躁?姑且称之为“安身与安心”的问题。

根据表2,计算出项目年平均收益308 863元,项目初始投资额为2 840 000元,按照式(2)计算得出项目的投资年收益率为10.8%,低于三甲医院平均基准收益率15%,说明该设备经济运行一般。

如今,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让家园更美好,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使命,也是人人需要参与、促成的愿景。梭罗作为环保主义先驱,在《瓦尔登湖》中提到很多环保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借鉴。

最开始梭罗用3个月建造小木屋,解决了住的问题。他打短工,比如为农场主测量土地,挣一部分钱来应对必要的开支。他开垦土地,种植土豆、玉米、萝卜、豌豆等,解决了吃饭问题。在出行方面,梭罗执着于徒步出行,他说:“最快的旅游者是安步当车的人。”与梭罗同时代的作家爱默生在《梭罗小传》中提到,梭罗会连日步行成百上千里的路,只有在需要跨越许多与目的地无关的村庄时,才乘坐火车。梭罗对真理的探索,以及我们今天看到的其思想的精华,都是通过这种身体力行得来的。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没有刻意突出读书、写作的经历,反而诚实地提到,“整个夏天,我将荷马的《伊利亚特》放在桌子上,尽管只是偶尔看上几页”。并如实解释到,自己一开始手头活很多,既要建造房子,又要种植锄地,没有更多时间用来读书。但不可否认,读书与写作在梭罗的这段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完成《瓦尔登湖》这部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无需赘言。《瓦尔登湖》中,有一篇以“阅读”为题,可以看出梭罗对阅读的热爱。他对伟大作品的赞誉溢于言表:“伟大诗人的作品,迄今人类还没有读懂呢,因为唯有伟大的诗人才能读懂它们。”对于收获甚微的阅读,梭罗则自我批评到:“我在工作之余读过一两本浅显的谈旅行的书,后来我自己都脸红了……”足以可见,他对阅读的严肃态度和较真。

在后疫情时代,重读《瓦尔登湖》,我们会发现,梭罗的“诗和远方”其实就是“此时此地”。他在《瓦尔登湖》中写到:“永恒中确实存在真理和崇高。然而,所有这些时代、地点和事件,都在此时此地。”梭罗认为,我们应该挖掘伟大而优秀的“现实”,比如,欣赏和创作人文层面的音乐和诗歌(泛指文艺作品),接近和了解自然层面的万物生灵。要知道,瓦尔登湖距离梭罗家所在的康科德镇大约2公里。就是在这样“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梭罗以现实为支点,创造性地挖掘了他的“诗和远方”,也为后世留下耀眼的文化遗产。对当下我们如何协调身心与外部世界的平衡也有所启示。

一部经典著作的诞生,必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梭罗写作《瓦尔登湖》时所处的19世纪上半叶,正是美国大举扩张领土、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美国人过上了空前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更强烈。梭罗洞察到了这一时弊,一方面,他对掠夺性的自然开采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他的一些理念并未广泛地被当时的大众所接受。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瓦尔登湖》成为享誉世界的著作,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梭罗是一位多么富有远见的思想家。

梭罗有一种“随遇而安”的生存观念。他说,人活到某个阶段,习惯于把每个地方都视为可以安家落脚之处。对于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农场主,梭罗反而认为,现实的占有是一种束缚,“你们把自己捆在农场上,无异于将自己投进大牢里”。相比现实占有,梭罗崇尚精神的富足。“我经常看到一个诗人,欣赏了农场里令人叫绝的风景就离去了,而脾气急躁的农场主还以为他拿走的只是几个野苹果罢了。”这句话其实描述了梭罗自己的行迹,只不过从客观视角,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诗人”。诗人会欣赏风景,然后把风景写进诗篇。这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上对美的“占有”。而在农场主那被“限制”的想象中,能想到的仅仅是诗人拿走了几个野苹果。

对于梭罗而言,大自然也是一本书——一本比书籍更丰富、更接近真理的“书”。他说:“如果我们局限在书本范围,尽管这些书是经典精品,我们就有把另一种语言给忘掉的危险,那是一种所有事物不靠比喻就能说出来的语言,唯独它最丰富,也最标准。”这“另一种语言”,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如:“这次传来的是一种在微风中越传越悠扬的旋律,与树林子里每一片叶子和松针喁喁私语后,风儿又吸收部分声音……又传到了另一座山谷。”这种对大自然声音画面的感受和“解读”,宛如天赋一般。《瓦尔登湖》是梭罗将大自然语言“翻译”成人类语言的一部杰作,是我们深入了解大自然的一扇窗,对大自然有深刻体悟的人,或许更能读懂《瓦尔登湖》。

尽管梭罗并未夸大这种“归隐”生活的乐趣,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生活试验——简朴而聪明地生活。梭罗在书中写到,我们没必要“夸大一种生活,贬低另一种生活”。不过,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梭罗的境界称得上是一种“诗和远方”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会对此心生向往。

建设山水名城 打造美丽郴州——访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 车小磊,田灵燕,何小军(6.29)

我们渴望旅行,却发现旅行不过是“从自己待腻的城市去别人待腻的城市”;
我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却发现景区的商业化运作使得很多风景仿若“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甚至,我们总想着“换一种活法”,让人生更出彩、更有意义,挣扎过后却陷入“佛系、躺平、摆烂”的怪圈。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他在解决“安身与安心”问题上的探索实践,对当今的人们依然很有启发。在《瓦尔登湖》中,尽管有很大篇幅是对自然的写实记叙,但认真品读,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灵动的思考。而书中的一些哲思和观点,则尽显智慧光芒,值得回味。

2)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智慧教育能够随时收集、统计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
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

安家落脚,是物质层面的“安身”。可能会有人问: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时间久了会不会使人倍感孤独或者精神上变得抓狂?梭罗是如何“安心”的呢?对此,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与大自然默默地一来二往,没承想会如此甜美、如此友好……在我屋子周围每一个声音和每一个景点中,都有一种无穷无尽和难以表述的友情。”在更宏观的尺度,梭罗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我们居住的地球,充其量只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点。“我的小屋正好位于宇宙间这么一块偏僻却万古常新、未受污染的地方。”这样的世界观让梭罗对人际往来的态度更为豁达。“两条腿不管怎么使劲儿走,也不能让两颗心挨得更近些。”他认为,以人类的距离观念衡量空间尺度,是不够客观的。对他来说,离群索居还是大隐隐于市,没什么本质区别,这并非重要的问题。

但是,梭罗的“安身与安心”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安于现状。他的生存哲学包含着“破与立”的智慧,有一种进退自如的洒脱。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习惯”是需要警惕的。“习惯”会让人生止步于一条老路,反复徘徊于此,难以取得进步。正如他到瓦尔登湖的目的“不是去过俭省的生活,而是去障碍最少的地方经营一些私人业务”,同样的,“我离开树林子,就像我入住树林子一样,都有充分的理由……我不该在这么一种生活方式上花费更多时间。”1847年9月,梭罗结束了为期两年多的“湖畔生活”,继续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他心中想象的那种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只是他生活历程中的“一个篇章”而已。

那么,梭罗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那么,梭罗的“湖畔生活”是怎样一幅图景?放在当下的语境中,梭罗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从《瓦尔登湖》描绘的内容看,梭罗主要的活动包括:体力劳动,读书、写作,观察、感受大自然等。

此外,还有许多物品本身不仅是一种怀旧的符号,也在营造这个空间的怀旧氛围。田子坊弄口墙上有幅大型风俗画,画上的“烟纸店”“公用电话”“修鞋摊”“修车匠”还原了上海老弄堂的各种风情;
而另一条弄堂口放满了连环画、旧小人书。弄内16号气味图书馆旁装饰着各种彩色信箱,方的、圆的、尖的,装点了满满一面红砖墙,特别是1980年代的绿色信箱,一下子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田子坊里有的店本身就是以上海记忆为卖点,如弄堂里有家“摩登红人”售卖上海特色的化妆品,店里商品的包装设计全部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月份牌女郎头像。在那里,许多的咖啡馆和餐厅里也有这样的头像,人们看似在消费现代的餐饮,其实也在消费传统。

梭罗界定了“生活必需品”,即吃、穿、住和燃料。他把人体比作“火炉”,食物是这“火炉”的“燃料”。而穿衣和住房也是维持体温。食物烹饪则需要通常意义的燃料。这样看来,吃穿住和燃料的用途本质上似乎一样,梭罗归纳道:人体最大的需求是保暖。这种质朴甚至原始的想法,与后来风行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活必需品”相当于梭罗针对人类生存划了底线。他进而提到“次要的必需品”,如书籍、文具、灯盏等各种在精神或物质方面,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物品。显然,次要必需品是没有上限的。再进一步,梭罗提到奢侈品。他认为,奢侈品是人类进步的障碍。换句话说,追求奢侈品是人的退化。因为,舒适感来自简单朴素,而非奢侈。梭罗睿智地指出,“不论在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中,奢侈生活结出的果实只能是奢侈”“一个人唯有站在我们称之为甘于清贫的位置上,方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公正、睿智的观察家”。梭罗用很大篇幅阐述“生活必需品”相关思想,目标很明确:告诫人类不要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学会与之共存共生。

梭罗自己如何身体力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妨称之为一种“互动”的方式——他信奉万物有灵。他说:“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邀请书”。他对黎明这种诗意的刻画,就仿佛他的生命节奏与大自然的律动存在着共鸣。他说,我们必须学会自己苏醒,清醒才是真正活着。读到这里,你猛然发现,梭罗在向植物致敬、向大地学习。他希望能“像大自然那样从容地度过一天”。他能分辨不同的禽兽叫声:日落后夜莺的叫声在树林的不同地点响起;
别的鸟寂然无声时,猫头鹰阴郁的叫声会响起;
蛙声被形容为“不知悔改的纵酒之徒放声轮唱”。在梭罗笔下,湖泊也仿佛有了生命——“它是大地的眼睛,湖畔树木仿佛修长的睫毛”“人们观湖,可以掂量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这种描写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梭罗的思想体系里,大自然如此绚丽多彩,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怎能容许对大自然的掠夺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梭罗非常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他在《瓦尔登湖》中多次引用孔子、孟子等先哲的言论,以表达自己的观念。如,引用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说明尊重客观事实的重要性;
以“德不孤,必有邻”来阐释人与周围世界“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的辩证关系;
引用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句话,来表达克制私欲、追求崇高品行的意志。儒家文化中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阐述的生态环保理念,无疑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放眼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无论是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增多,或是物种灭种、生物多样性减少,抑或是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都是人类生存家园恶化的警告和信号,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作出改变。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更加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这些紧迫课题上,尽管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依然向世界展现了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

2021年9月21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们看到,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提出,到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论述、部署不断拓展深化。我们坚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将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生活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4期)2022-04-08师生共读《瓦尔登湖》作文新天地(高中版)(2021年4期)2021-06-06卷土重来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20年22期)2020-06-21梭罗的账单华声文萃(2019年7期)2019-09-10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环球时报(2018-04-10)2018-04-10200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生活感悟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无厘头生活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爆笑show(2015年6期)2015-08-13事关人性读书(1997年10期)1997-07-15

Tags: 重读   疫情   大世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