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延安时期红色美术创作的革命艺术诠释

2023-01-13 14:40:07

芮晴雯,沈丽芸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31)

延安作为我党抗战时期最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当时那个特殊历史阶段为了号召广大劳动人民响应抗战号召,因此无论是在音乐、美术、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到创作出了让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系。因此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多数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因素,例如石鲁的《转战陕北》、《东方欲晓》美术作品。恰逢今年我党成立一百周年,本文站在美术内在表现方式角度作为切入口,深入探析优秀红色美术作品中的革命精神,以此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巩固共产主义信念,培养艺术创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推动当代艺术对红色文化精神的优良传承与发展。

代表中国革命的“红色”在美术作品中依然成为了革命的主色调和理想审美的表现。延安时期红色美术作品从实质上来看就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带领革命的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新中国成立之前进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辛酸历程。所以对于红色美术作品的鉴别,最大的依据就是针对其作品主题特定的表达内容和艺术创作形式。红色美术作品大多数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中国革命抗战各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活动,这也导致我国革命红色美术在艺术创作上逐渐形成了突出英雄人物与工农兵大众。红色美术的构建主要是以革命历史的线索而来的,这种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涌现了许多在思想内涵与形式语言上的创新及突破。

1.1 革命时期的创作任务

我国红色艺术形成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是受到我国革命的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提出国“为社会而艺术”的观念,其核心就是希望革命艺术家可以去深入的了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体验人民在特殊时期生活的困难,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代表人民生活与斗争的现实主义题材艺术作品。红色美术就是以现实为底色进行艺术化加工,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依据当时的革命任务进行艺术创作,进而满足当时革命宣传任务的目的,这也是那个时期可以获得较高宣传效力的主要行径。另外,由于红色美术作品普遍是从人民的角度进行刻画的,追求作品的真实性,可以让广大人民联想到自身生活实际情况,因此红色美术作品也是鼓舞人民奋起抗争、不畏艰苦的精神食粮,以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红色艺术创作形式。

1.2 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

延安时期红色美术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真实性。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演讲中提到“艺术作品应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公众的要求”,党中央和各界艺术家一致认为,美术比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革命精神,是宣传革命内容的重要途径。此外,受延安物质水平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精神,便于印刷和传播,当时的艺术作品主要以木版画和年画的形式出现。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绘画艺术家,也涌现了一批颂扬抗日战争和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如胡一川《到前线去》、彦涵《移民到陕北》、张映 雪《欢庆胜利》、林军《同心协力》、牛文《收听胜利消息》、陈烟桥《欢迎》等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表现无产阶级本质的现实主义手法成为中国红色美术创作的主流形式。

时至今日,“红色艺术”已在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和民间艺术领域都得到了发展与创新。然而,当前“红色艺术”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提高和发展空间。具体而言,由于“红色艺术”的数量多、地区范围广,涉及到艺术、文化、博物馆、艺术、旅游、高校、科研院所等诸多与艺术有关的部门,加之其资金投入有限,相关的研究单位和其他技术专业人才仍然亟待增加和扩充,很难开展“红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其次“红色艺术”的资源受损,一些艺术作品储保存是在仓库里长期一段时间内被忽视,有些物品甚至会被损坏和盗窃。虽然“红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就,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红色艺术”不仅在我国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也在实践中遇到了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红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与“红色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当然,这些情况不仅在陕西存在,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存在,这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去研究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尝试将“红色资源”与其他更多“文化+”的模式相互整合,充分地挖掘“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巨大潜力。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了既能够突出当地特色,又有实用价值的发展方法。深入地挖掘“红色艺术”的特殊性,合理地选择具体的技术创新和整合途径,促进“红色艺术”的健康发展。要紧密地结合自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文化等多种影响因素,深度发现和利用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红色艺术”资源,科学合理地判断和评价其历史认识的价值、审美艺术的价值、文化传承的价值和宣传教育价值。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红色艺术不仅吸收了各方面优秀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艺术属性。它们既符合当时的革命主题,又反映了革命时代关于生活和任务的主流思想。它们大多以抒情写实的方式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和艺术美感。它们是艺术、政治和人的内心情感的有机结合。延安时期红色艺术革命艺术留下的思想印记,是革命精神与艺术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引导和引导着人民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红色艺术的革命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向:人文与历史记忆的启发和历史记录的革命视觉审视。

3.1 人文历史记忆感召

由于红色艺术对历史的还原和再现,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在革命时期,它是革命精神的良好宣传渠道。深入现实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尊重客观历史,是对历史记忆的另一种可持续回忆,从而更好地展现红色题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本质内涵。红色艺术的创作永远不会成为过去,因为它是对“革命时代记忆”的最好诠释,具有很强的精神指导价值,也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最好见证,极大地加深了人们的人文和历史记忆。

3.2 历史记录和革命审视

延安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色艺术作品,成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最好历史见证。它们不仅记录了当时革命的艰难困苦,而且更好地审视了具有浓厚历史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这一时期艺术家的革命精神。例如苏光的版画《志前》构图独特,用粗犷疯狂的划痕和有力的黑白线条表现了三个淳朴的农民背着材料,沿着前线的视野和方向行走的形象,展现人民全力支持前线的情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个特殊历史时代的革命印记。

延安时期的红色艺术具有大众化、民族化、参与化、宣传化、进步化的艺术观。其革命的时代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大部分红色艺术体现了对自由、民主、进步的无限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革命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4.1 人文教育价值

延安时期的红色艺术是革命时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艺术产物。从一开始,它就具有巨大的人文教育价值。它是当时历史事件的见证,是中国革命时期艰苦斗争的记录和传承,也是宣传正确革命信息的重要表现。在当今社会,红色艺术并没有失去其原有的教育作用。它是每一个观看者的一种新的革命教育体验,提高和激发了观看者的国家认同感和革命热情。因此,红色艺术是对当今革命教育的很好的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

4.2 情感价值

红色艺术创作非常注重内容的选择,对于特殊事件,主人公在欣赏红色艺术的过程中非常有张力,不能离开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描述,这会给观者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引导观众在体验作者情感表达的同时,真正值得学习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式。比如固原曾代表解放区创造新生活的“拥抱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整体画面上刻画了同情伤员、春节、告别参军和优待康舒等内容,画面中空间环境的弱化刻画,突出主题、人物、情节,反映边疆生活,在形式上符合百姓习惯。

4.3 视觉价值

在延安时期红色艺术经典作品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诉求具有鲜明的艺术创作特征,其色彩运用和构图表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通过视觉语言,我们可以不断地将革命时代的历史状况传达给观众,并通过一定的艺术渲染来展现历史的关键事件和形象。这位艺术家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既重要又次要。这种具有明显视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使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延安时期红色艺术所形成的革命艺术,既符合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需要,又反映了革命时期留下的独特印记。在红色艺术从传统形式向现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不断地探索、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革命精神尤为可贵,革命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发掘人文教育的价值,引导和推动特殊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国红色艺术体系的健康发展,文化自信和文化权力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Tags: 延安   诠释   时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