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2023-01-17 19:00:10

刘景娟

(沭阳铭和康复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脑梗塞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老年群体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属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脑梗塞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0%,以老年患者多见,多数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对于确诊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一般意识清醒,随着病程延长可引起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严重者将会引起四肢瘫痪、昏迷及中枢性高热等,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既往研究表明:老年性脑梗塞存在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对中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且存活患者亦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优质护理服务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能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但是该护理方法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6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n=30例),分别给以优质护理方案(研究组)和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2.72±3.41)岁;
体重指数(BMI)18~32 kg/m2,平均(23.69±4.51)kg/m2;
病程1~7月,平均(3.51±0.64)月;
合并症: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4例,糖尿病3例;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12±4.86)岁;
BMI 19~33 kg/m2,平均(23.73±4.54)kg/m2;
病程1~8月,平均(3.56±0.69)月;
合并症: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4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源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老年性脑梗塞诊断标准,均经CT、MRI检查确诊;
(2)意识清楚,尚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3)均无严重肾脏疾病,能完成相关量表的填写,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器质性疾病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2)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治疗过程中不遵循医嘱用药或拒绝治疗者;
(3)心血管系统疾病、脑外伤或伴有脑出血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服药;
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并提醒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依从性。

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以开展有关老年性脑梗塞的疾病知识科普活动,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症状、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并让患者及时预防感冒等疾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环境护理。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尽量维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并让病房处于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定时开窗通风,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注重患者的个人卫生,帮助患者及时更换衣物,降低患者被感染的概率。(3)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产生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起伏,时常与患者进行谈话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想法,必要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和紧张心理。另外,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可以结合患者的喜好播放一些电视节目和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助于患者调节自身的情绪。(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的饮食应遵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盐和低脂等原则,坚持少食多餐,不宜食用过多过饱。(5)压疮护理。定期更换并清洗患者的床单和被褥,并每两个小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必要时按摩患者的关节和肌肉,避免患者的肢体因长期未活动肌肉功能丧失。同时,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擦拭患者的身体,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症状。(6)并发症护理。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并轻叩患者的背部,协助患者排出痰液,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
对于需使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及时冲洗患者膀胱,并进行会阴部清洁,避免患者的泌尿系统受到感染;
根据患者的排便情况适当调整患者的饮食中的纤维摄入量,并适当按摩患者的腹部,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症状。(7)运动训练。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让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让患者坐着进行腕关节、指关节和肘关节等运动,锻炼患者肢体关节的活动能力,或者让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和健身操等全身运动,增强患者身体机能和机体免疫力。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并让患者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除此之外,针对有失语、面瘫和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让患者进行鼓腮、噘嘴和吞咽等活动,锻炼患者的面部运动和吞咽功能,并从字词、句子和对话等逐步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

1.4 疗效判定

(1)肢体功能。两组护理前、护理后采用FAC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步行能力越强;
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得分越高,下肢运动功能越佳;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2)自我效能。两组护理前、护理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GSES)量表从自我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估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3)睡眠质量。两组护理前、护理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从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各项总分3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佳;
(4)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状态、身体状况和神经功能等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5)满意度和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患者的满意程度分成不满意、一般满意和十分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

两组护理前肢体功能无统计意义(P>0.05);
两组护理后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观察组护理后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步行能力 下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运动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0 1.92±0.33 3.64±0.64 15.29±3.52 27.56±5.83 33.23±4.69 49.86±6.84对照组 30 1.94±0.35 2.32±0.49 15.32±3.54 19.68±4.39 33.24±4.71 39.67±5.63 t 0.789 6.623 1.214 7.615 1.021 5.396 P 0.325 0.000 0.791 0.000 0.518 0.000

2.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我效能无统计意义(P>0.05);
两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自我效能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自我技能 自护责任感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研究组(n=30) 护理前 23.23±3.16 14.06±2.13 16.14±2.69 38.43±5.49护理后 32.18±5.79#* 24.09±2.52#* 23.41±3.59#* 46.71±6.99#*对照组(n=30) 护理前 23.25±3.17 14.09±2.15 16.15±2.71 38.45±5.52护理后 26.43±3.96* 18.94±2.32* 18.54±3.24* 42.12±5.79*

2.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睡眠质量无统计意义(P>0.05);
两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观察组护理后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护理前比较,*P<0.05

PSQI评分 研究组(n=30例) 对照组(n=30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睡眠障碍 2.32±0.61 0.71±0.13#* 2.34±0.64 1.69±0.42*睡眠药物 2.34±0.63 0.73±0.15#* 2.36±0.65 1.63±0.39*入睡时间 2.41±0.65 0.65±0.10#* 2.33±0.62 1.57±0.33*睡眠效率 2.29±0.58 0.66±0.11#* 2.30±0.59 1.60±0.37*睡眠时间 2.30±0.60 0.69±0.12#* 2.32±0.62 1.62±0.38*日间功能 2.36±0.65 0.78±0.17#* 2.38±0.67 1.58±0.35*睡眠质量 2.24±0.54 0.58±0.09#* 2.25±0.55 1.45±0.32*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67.48±5.84)分,情绪状态评分为(68.85±5.92)分,身体状况评分为(68.16±5.73)分,神经功能评分为(66.24±5.6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数据(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情绪状态 身体状况 神经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0 52.73±5.68 67.48±5.84 50.25±5.59 68.85±5.92 51.07±5.39 68.16±5.73 48.56±5.47 66.24±5.69对照组 30 52.81±5.63 61.38±5.73 50.29±5.64 62.53±5.84 51.26±5.33 61.97±5.56 48.49±5.42 59.74±5.53 t 0.054 4.083 0.027 4.162 0.137 4.246 0.049 4.539 P 0.956 0.000 0.978 0.000 0.891 0.000 0.960 0.000

2.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不满意的患者为6例,一般满意患者为11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3例,患者总满意度为80.00%;
研究组中,不满意患者1例,一般满意患者12例,十分满意患者17例,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差异显著(P<0.05)。

脑梗塞又被称为脑梗死和脑卒中,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指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得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现象,最终造成脑梗塞[2]。脑梗塞分成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还可以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3]。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来说,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也不同。脑梗塞可以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突然发病,也可能在患者睡眠状态下发生,并且由于患者的脑梗死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脑梗塞的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力障碍、面瘫、失语、吞咽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等,病情危重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另外,脑梗塞患者还可以引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和卒中后抑郁等并发症,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直接死亡。所以,脑梗塞患者需要正确超早期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和整体化的治疗方案。由于脑梗塞无法治愈且容易复发,因此,脑梗塞患者必须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梗塞。

近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4]。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后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研究组护理后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老年脑梗塞患者步行能力,能提高患者下肢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恢复。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护理质量高且护理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其能够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且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研究组护理后自我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应用中,主要通过健康教育、环境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压疮护理、并发症护理和运动训练等方式,提高老年性脑梗塞的整体护理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保障,各项措施的具体作用如下:(1)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基本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研究组护理后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老年脑梗塞患者睡眠质量。(2)护理人员通过环境护理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的住院质量。(3)脑梗塞可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心理疏导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4)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饮食情况,避免饮食不当影响病情发展。(5)压疮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压疮症状的发生,避免患者皮肤溃烂引起严重感染。(6)并发症护理可以降低和预防由脑梗塞引起的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7)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表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肢体功能,能帮助患者身体恢复。既往研究表明[6]:老年脑梗塞的发生与发展常伴有神经功能损伤,且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有助于降低NIHSS评分,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能帮助患者病情恢复,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为(67.48±5.84)分,情绪状态评分为(68.85±5.92)分,身体状况评分为(68.16±5.73)分,神经功能评分为(66.24±5.6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数据,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但是,由于老年脑梗塞患者年龄较大,发病原因相对较多,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应完善有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善于根据患者恢复调整护理方案,使得患者的护理更具科学性[7]。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睡眠质量,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老年性脑梗塞研究组 发现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江苏卫生保健(2022年6期)2022-06-15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2期)2022-05-1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7期)2022-04-22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20年12期)2020-12-23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9年3期)2019-04-04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8年11期)2018-01-23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8年11期)2018-01-23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9-26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4期)2014-09-26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1年10期)2011-12-27

Tags: 护理   脑梗塞   服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