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快时代”下青年群体审美异化研究

2023-01-17 19:10:10

刘芳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在“快时代”下,人们吃饭讲究效率、出行讲究效率、工作讲究效率,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发展。总之,“快时代”的特点就是“快”。受之影响,部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畸形发展,更有甚者以丑为美,严重阻碍其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进一步会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快时代”对青年群体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在社会上通过各种媒体社交平台弘扬正能量,给予青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提高其辨识真假的能力。

随着“快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审美产品的异化、审美能力的异化、人同自然的异化,影响着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

(一)“快时代”的内涵

“快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生活节奏快、技术变革快、社会变革快的时代。只要是能想到的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比如,快餐、高铁使生活更加便利,人们常用的像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迭代周期越来越短,智慧城市、加密货币等应用使社会管理也更容易。经历了农耕、机械、电气阶段,21世纪人类进入了数字与信息化时代,在各方因素影响下,人们也进入了“快时代”,交通快、信息快、消费快等,各种技术革命的初衷本是让人们摆脱烦琐的劳动,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但对速度和效率的追逐让人们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各种快餐文化、碎片式阅读、速成培训充斥着社会,很多人渴望更快地获取知识、财富和权力,很多人在欲望的推动下超负荷运转。抑郁和焦虑吞噬着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城市,很多青年人都处在身体和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快时代”下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审美异化。

(二)审美异化的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关系的异化[1]。由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劳动异化的同时,审美也在异化,加之“快时代”的影响,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问题更为突出,最终影响“人”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1.审美产品的异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化越来越普及,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从一出生便逐渐适应当下智慧家居的存在,认为机器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并把它们当成了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在上课、吃饭、休息时都会看手机,看手机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因此,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极度依赖,导致了审美产品的异化,从而电子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我们的异己力量。

2.审美能力的异化

异化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中,人的审美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审美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形成的,在“快时代”的社会里,人们对“美”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有些年轻女性追求“骨感美”,尤其是女大学生十分热衷于“减肥”,认为越瘦越好,这是一种病态化的审美,导致减肥产品非常火爆。又如彩妆行业蒸蒸日上,青年群体盲目跟风,浓妆艳抹,这是极为病态的发展,是需要廓清的不正之风,要掌控尺度,懂得过犹不及。网络剧中有一些大尺度画面,粗俗的语言、混乱的剧情设置在博取大众眼球的同时,也潜在影响大众审美。

3.人同自然的异化

在审美产品、审美能力发生变化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人就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大自然也就没有人类。一开始,人类是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后来人类为了自己的贪念,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自然造成相当大的破坏,人类醒悟之后,认识到要与自然和谐共存。

审美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的过程,都需要依靠自然,电子产品使用后产生电子垃圾,其中有不少是有毒物质,不仅对人身体有害,对自然环境也有害,使得“人”与“自然”发生分离,人和自然无法和谐相处,这就是人同自然的异化。

在“快时代”下,审美产品、审美能力、人同自然发生异化后,审美异化就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青年群体。

(一)短视频的出现,扭曲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

近几年,一些短视频平台十分火爆,这些视频如果在闲暇之余观看,有利于身心的放松,但是有些青年群体对自己的控制力不够,经常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短视频的制作、仿作也变得火热起来,导致同类型视频大同小异,并没有实现创新,反而浪费时间。有些短视频的内容也存在问题,如拍摄视频时浓妆艳抹,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出现低俗或者违法的内容,严重危害着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有些家长甚至过度消费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过早地接受网络,走进成年人的世界,长此以往,也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二)电视节目的发展,歪曲着青年群体的审美

在“快时代”的影响下,功能强大的手机代替了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一些快餐式网络和综艺节目应运而生,然而节目效果却值得商榷。如“《太子妃升职记》是以扭曲的人物形象塑造、新颖的剧情、刺激眼球的身体艺术而火了起来”[2],这类的网络剧确实“新颖”,吸引了观众,博得了观众一笑,但这种网络剧影响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任由它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会影响青年群体的审美。近几年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在感官上追求刺激、对于人物的外形进行讽刺、暴露参赛者的隐私、虚假成分多,不够公平”[3],这种严重脱离道德规范,虚假制造流量是不可取的,会使得青年群体的审美歪曲。

(三)“网红”文化的传播,冲击着青年群体的职业观

现在,有些青年群体不再把当科学家、医生、军人、老师等作为自己的理想,反而想要去当“网红”和明星。认为当“网红”和明星可以出名,收入高,因此十分关注“网红”,导致平时消费过高,不关注时政新闻,对传统文化与习俗漠不关心。长此以往,人人都想当“网红”,都想在网络中得到一席之地,那么国家的科技、教育、国防等事关国家利益的领域就会受到严重冲击,国家发展前景堪忧。

部分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已经形成,如果任由其长期发展,不仅对个人前景的发展危害极大,而且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我国文化的繁荣兴盛,甚至社会稳定都会有无法估量的损害。

(一)青年群体不能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狭义理解,即人的各种心理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或者更具体地是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4]。“快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会对青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了青年群体的认知、情感与意志。

部分青年群体的认知出现问题。如随着“网红”文化的发展,青年群体认为“网红脸”的大眼睛、双眼皮、尖下巴、瓜子脸就是美,相当一批青年群体热衷于整容,并且乐此不疲。有些青年出现意志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不清,没有人生规划,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扭曲等问题,致使审美畸形,追求畸形,导致审美异化,更有甚者为满足一己私欲做出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部分青年群体审美异化冲击着传统文化。“网红”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网红”经济,但也冲击着传统文化。“网红在追求自身价值展现的同时张扬个性,引发了青年大学生的新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与传统伦理道德相矛盾。”[5]有些“网红”所传播的并不是与主流文化相符合的价值观念,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想要追求名与利。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饭圈”文化也影响了一大批青年群体,他们热衷于给自己喜欢的明星打榜、买代言、做数据,没有底线地追星,形成了畸形的“饭圈”文化,不仅影响了青年群体,也影响着主流文化的发展,更影响社会的风气。

(三)制约生态文明建设

部分青年群体审美异化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青年群体审美异化后会加大对自然的索取,甚至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如“网红”旅游点打卡行为,会破坏相当一部分原始生态环境,使得本就脆弱的当地生态平衡被打破后便无法修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更高物质的享受,一些人过度采挖珍稀植物、捕猎珍稀动物、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围湖造田等,导致各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

青年群体审美异化存在严重后果,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青年群体自身的转变,也需要主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关部门的监管、多方共同的努力,促进青年群体健康地成长。

(一)提高青年群体的辨别能力

“青年群体要丰富审美方式,远离低俗审美。”[6]青年群体要提高辨别能力,要知道哪些是有助于自己发展的,哪些是阻碍自己健康成长的,有选择地接受网络上的信息。利用空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学习新知识。走进大自然,拥抱生活,体验与自己之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内在美,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二)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在“快时代”影响下,政府应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形成综合治网格局,使网络环境天朗气清。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负责,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编造虚假信息,不进行恶意攻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德公序,确保发布的消息可靠、正确、权威。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人们应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坚持高标准行为。法律是最低的底线,更是不能触碰,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下,改善网络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加强青年群体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把以美育人与以美育德相促进”[7],更有利于青年群体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青年时期,正是培养树立人生目标、确立理想信念的关键阶段,因此,要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家庭中,家长需要树立榜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理想信念。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青年群体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中国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创新,对于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向上的文化,应该传承和发展,如传统戏曲、传统艺术等,让青年群体更多地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关注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要引导青年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有审美能力的耳朵对音乐没有审美感觉;
缺乏审美能力的眼睛无法享受形式美的盛宴”[8]在“快时代”的影响下,要引导青年群体培育良好的审美能力,正确认识今天的中国,认识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异化网红群体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天中学刊(2022年5期)2022-11-08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美与时代·下(2022年3期)2022-04-27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我要当网红故事作文·高年级(2018年8期)2018-08-14亲情的异化:《斯卡伯勒的婚约》中长幼关系的文化诠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2期)2017-03-01“网红”数学课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Coco薇(2016年3期)2016-04-06

Tags: 异化   审美   群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