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非遗视域下的江南女性服饰手工艺传承

2023-01-17 20:20:07

许 锐 王志强

(1.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2.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2006年6月,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2007年和2009年,包括江南水乡传统服饰在内的“胜浦三宝”成功申报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江南地区服饰手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价值。

江南地区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自然生态地域性特征,稻作文化发达,形成了地域特质浓郁的江南水乡文化。水乡服饰承载着当地的社会记忆,在社会变迁中持续演化,特别是在服饰刺绣等手工艺的细节上呈现出鲜明独特的地域装饰风格特征,成为南方服饰艺术文化中的代表。

水乡女性民间服饰从头至脚分为包头、眉勒、肚兜、拼接衫、马甲、袄、穿腰束腰、作裙、大裆裤、卷膀与绣鞋。相较于款式复杂的北方民族女性传统服饰形制,此地区女性服饰款式更为简洁和宽松,以其独特的刺绣技艺展现了服饰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点,体现了江南女性生活情趣。《胜浦镇志》记载:“建国前及建国初,今胜浦境内的大港、江圩、金家、北里、许望等村农民利用零星杂边地种植苎麻,秋后收割剥皮晒干、贮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用手工劈成苎麻丝,纺成苎纱,用土机织成夏布”[2]。由此可知,江南女性民间服饰多以自主编织的棉布、麻布为主。最能代表水乡女性的拼接衫极具内敛含蓄的江南风格特色,多以块面镶拼,使用造型、颜色等不同形式进行拼接。“横”布料几乎在腰节线处作水平线拼接,上下两色相异[3],“竖”布料拼接在视觉上可以起到延长身形的作用,兼顾实用性和美感,这种拼接方式在女性包头、大裆裤、束腰的装饰中也均有体现。包头巾、作裙等服饰品的刺绣面积比例较小,主要集中在拼角的一隅或两侧,这与布满鞋面的绣鞋装饰有所不同。服装基本是以青、蓝、黑为主,多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卉作为纹样加以装饰,年轻女性服装的拼角上多绣以五彩色花纹,中老年妇女则多以纯度较高的绣花图案装饰,这与其他地区女性服饰刺绣色彩搭配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从服饰的天然面料、宽松形制、贴近生活的色彩与刺绣图案都不难看出,江南水乡女性服饰理念与“崇尚自然、源自生活、自然无为”的道家文化内涵不谋而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乡服饰的传承遇到了诸多阻碍。服饰本身可以收藏在博物馆长久展示,但服饰工艺却会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慢慢老去而面临失传,传统服饰习俗也会因国家相应保护法律的缺失,难以得到保护。特别是江南地区有着“衣随人葬”的习俗,致使很多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传统服饰及其工艺技术逐渐遗失。故对江南水乡女性民间服饰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江南水乡女性民间服饰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民间服装及其制作技术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应当受到“保护”,包括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传承等。[4]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作为人类的经历和期望的见证得以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5]而江南水乡女性“非遗服饰”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基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而存在。因而,我们不仅要通过博物馆收藏服饰,更要通过文化自信激活非遗服饰手工艺文化,坚持创新与活态传承并重,让追求非遗服饰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时尚。首先,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服饰”手工艺档案数据库,从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江南水乡女性服饰手工艺数字化保护工程。其次,通过高校、艺术馆、文化馆等机构挖掘江南女性服饰文化遗产中的艺术诉求与价值,将其数字化、图像化并形成数据库向大众传播,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江南女性服饰专题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对能够再现历史场景的水乡服饰及其手工艺技艺进行展演,丰富服饰文化的呈现形式,进而为人们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参与感与体验感,进一步感受江南水乡独特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所在。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传统服饰因其承载的手工艺文化价值再次受到了国人的高度瞩目,深度探讨如何活用传统服饰工艺,其中江南水乡女性服饰档案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特色文化产品提供了很多有效参考。新建的人文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了江南水乡女性民俗服饰,还开设了体验活动,让游客可以穿上民俗服饰亲身感受江南水乡非遗服饰的魅力。

江南诸多地区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并建成非遗服饰专题博物馆和非遗档案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形式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在水乡传统服饰的手工艺方面,女性多用刺绣作服饰配饰。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江南地区非遗服饰文化研究大力开展。诸如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等展现江南地区民间服饰及其手工艺技巧的博物馆应运而生。2013年5月15日,江苏省民俗学会第三届年会以“江南庙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进行深度研讨。[6]

江南水乡非遗服饰引入当地学校教育,举办江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培训活动,引导年轻学生群体加入。如苏州、无锡等地办起了刺绣学习班,定期组织刺绣大赛;
在小学生中组织“刺绣兴趣班”;
在刺绣博物馆开设现场学习体验活动等。2021年10月10日,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苏州圆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融—艺江南”非遗文化系列专题讲座,针对苏绣背后的人文基因、历史底蕴、精湛工艺进行深度交流,通过主讲人介绍苏绣传承、针融百家、艺开新境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带领现场来宾感受苏绣非遗文化的魅力。[7]政府依托部分高校育人环境,增设非遗服饰传承基地,培养对江南地区非遗服饰文化的兴趣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江南水乡服饰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的改革,加快推动江南水乡女性民间服饰及其手工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进程。

江南地区有了保存自身文化的博物场馆,有了以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保存地域传统手工艺的途径、方法和平台。江南地区传统服饰文化已开始具备保护、挖掘、传承及应用的条件,已开始探索活化、运用、出新甚至工业化量产的可能前景。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服饰文化水乡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上海工艺美术(2022年1期)2022-04-21江南水乡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11期)2020-11-11梦里的水乡扬子江(2019年6期)2019-12-02水乡的美,最美在人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18年9期)2018-12-29好春光视野(2017年8期)2017-04-25新水乡歌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7期)2017-04-21云想衣裳花想容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水乡安徽森林与人类(2009年9期)2009-11-02美术欣赏活动:江南水乡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06年2期)2006-02-24

Tags: 视域   手工艺   江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