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

2023-01-18 11:45:06

林于良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历史趋势,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普遍追求。从世界发展潮流看,现代化最初是由资本主义开启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包括冲破封建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开辟世界市场、形成市场经济体系等。正是由于资本主义较早开启现代化进路并进行全球布展,进而占据世界的支配地位,因此西方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形成一种“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觉。问题随之而来,人类通达现代化是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现代化这一条道路呢?从唯物史观审视,历史发展中的规律和道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简要说来,规律是历史发展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就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联系和发展趋势而言的,道路则是规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现方式。作为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规律只是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并没有具象化地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何选择发展道路。一句话,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应遵循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规律的客观要求。但是,如何选择具体的实现方式,由于主客观情况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发展道路。更何况,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1],其内在的根本否定性无可避免地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崩溃、人与人关系的崩溃和全球分裂[2],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界发展亟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

拥有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史的中华民族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走自己的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不仅是中国人民心中共同的期许,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在百年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鲜明特征。进一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在新时代对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4]的坚持和发展,在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历程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并对其价值意蕴做出真正历史性的估量。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断言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深层次的变革生产力、生产关系、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并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全球治理做出积极贡献,在现代化实践的进程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标识。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其现代化的起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5]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按照自己的面貌开创了一个现代世界,在带来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危机。一是人的异化和人的价值的贬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异化,进而导致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异化,人的自由个性和个体精神被压抑。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崩溃。在资本逻辑驱使下,资本为实现无限增殖之目的,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掠夺能源资源,并将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的生态环境,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人关系的崩溃。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和所有制基础看,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强调自发的市场经济,将资本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虽富有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可能实现资本对效率的强势拉动,但也可能牺牲社会公平,导致一种现象,即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贫困、劳动折磨等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四是全球分裂。为实现资本在全球逐利的目标,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对外战争、推行殖民统治,侵略、压迫、剥削其他国家,给世界和平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原则,超越了资本逻辑,其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解构了资本逻辑,用社会主义驾驭资本,既有效地激活了资本的文明面,又将其限定在经济领域,防止其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僭越,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主张“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6],而不是采取照搬照抄或简单跨界平移他国实践经验的办法,给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先进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能够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能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从而实现各方面利益,消除各种潜在的社会不满,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清除障碍、把稳方向。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追求资本无限增殖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逻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民主、文化传承创新等维度赋予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诉求,朝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行。

二是强调用社会主义驾驭资本,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超越了单一的资本动力模式。这样既可以有效规避资本逻辑的弊端,又可以充分激发资本的活力。马克思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出发,揭示了现代性文明的显著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7],其核心是资本对人的统治。一般而言,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物”的逻辑支配“人”的逻辑[8],是资本对人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人民建设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追求物质财富的简单增长,而是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原则,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的目标,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充分激活资本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础上的,人民群众可以决定现代化的成果由谁共享、怎样共享,从而运用社会主义公有制防范资本物化逻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可以激活资本活力,又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超越。

三是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从生产关系上消除了人自身存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的根源,规避了资本逻辑引发的贫困积累和社会生产的过剩,从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税取消,城市居民也获得各种各样的福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1年的近3万元”[9],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应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回顾人类现代化的总体进程,现代化似乎总是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方面。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0]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资本自我增殖的欲望驱使其去开发、占有无限多的自然资源;
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侵略战争、开辟殖民地等方式掠夺资源,而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揭示资本逻辑引发生态危机的真相,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建立在大肆征服自然的基础上,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地向自然界索取,以获得支撑工业革命的能源和资源,从而实现资本增殖,这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生态矛盾以空前的严重性凸显出来。在现代化转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理念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无限度地掠夺资源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世界带来了至今都难以消解的生态危机,使现代化发展的“自然限度”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利用自身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资源能源的掠夺,还将污染严重的产业或废弃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做法对这些国家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导致局部性生态污染向全球性生态危机蔓延。毫无疑问,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提醒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复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自然征服”模式,必须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道路。中国自古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有机联系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1],从而打破了以牺牲自然发展生产力的思维定式,跳出了发展经济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的怪圈,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顽疾。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体系落地落实,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为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做出更为充分的安排,要求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路为发展布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持续性现代化道路,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内在隐匿着霸权思维,往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等方式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以构建起霸权主义的世界体系。正是基于这种霸权思维定式,当西方国家愕然地面对中国的崛起之时,几乎全然不顾中国“决不称霸”的声言,将“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中国方案视为中国实质性“争霸”的障眼法或外交辞令。[12]在他们看来,强大起来而不争霸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根本不符合逻辑。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炮制各式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以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就是这种霸权思维使然。但是,国强必霸的思维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打破这种霸权思维。作为世界历史演进的一种普遍趋势,现代化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时间上会或早或迟、方式上会各不相同,但世界各国都必然经历这个“历史性实践”过程。

从道路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发展绝不意味着同任何力量争霸,而是为人类通达现代化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一方面,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推崇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之“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就“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13],和平已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中国没有也不可能走西方的资本扩张之路,即使历史上“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4];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主张和平是社会主义最突出的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外扩张。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文明蒙尘。历史摆在中国面前的发展道路主要有改良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等,但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前两条道路根本行不通。[15]中国曾尝试走改良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要维护的是专制体制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真正推行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立宪运动均宣告失败,所以这条道路根本走不通。关于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也尝试过。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推行资本逻辑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壮大,而是要将中国变成其资本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新领地,这种“帝国主义所允许范围内的现代化”[16]最终也没有走通。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性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即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变革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采取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现代化建设路线,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产业改造、工业建设、制度建设等措施,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和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7]他还强调,要建设“两个文明”,即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8]。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9]。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从根本上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断激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步入正轨。中国式现代化以“富起来”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力地回击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质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确保经济社会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新与拓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到自觉、主动、变革的新境遇”[21],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经过接续改革和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尽管这一时期中国依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形塑出本质内涵上的独特中国样态,其发展理念和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政治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走在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上;
经济方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眼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规避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方面消极影响;
文化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形成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社会方面,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价值诉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方面,“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1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强大的人民军队成为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独立性相互促进的重要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条件下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也就是说,若要两种制度并存下人类和平相处,就要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寻求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这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逻辑的根本性超越,在实现中国自身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同时,客观地开启了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新路向。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富强和文明的辩证统一,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有爱好和平而没有侵略扩张的基因;
中国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不是靠对外军事扩张,而是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维护。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发展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优越性,向世界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绝不是人类通达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2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23],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现代化的进程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演进的,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已将全球发展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恐怖主义威胁、生态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方面倡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准则,通过全体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另一方面倡导妥善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紧密相连,是未来人类和平发展的新道路,是对殖民主义和侵略扩张的全面否定,赋予世界现代化更为丰富的内容,超越了资本的霸权逻辑,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向世界证明了人类通达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中国式资本主义道路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道听途说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3期)2022-03-28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运筹70年,中国道路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中国式教育的“逆袭”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读写算·高年级(2015年1期)2015-07-25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5期)2013-03-11

Tags: 意蕴   现代化   道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