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特征及触发机制

2023-02-04 17:00:07

李 捷,朝 曦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

网络交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各方因区域文化、生活经历、话语风格、立场及价值观不同而产生话语上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话语内容表示不满、不同意。因用户多元性及网络交际的多维同步性,网络冲突性话语具有多方参与性,即多重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则为多重性话语冲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多重冲突性话语(multi-conflict discourse)具有双向语用功能:既可能提升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也可能影响交际效果,导致交际目的无法达成(裴燕萍2016),甚至引发网络暴力,对个体造成伤害。研究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既能有效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也有助于热点事件的舆情监控。

本文语料主要从知乎、微博、快手、哔哩哔哩等网络社交平台收集,时间跨度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共计60则多重冲突性话语语料,近5万字。语料主要内容为网民因对某一公共事件(如明星人设崩塌、知名品牌出现质量问题、公共服务不到位等)持不同观点而引发的话语冲突。为保持网络语言的真实性,本文对缺少标点符号的语料不做补全处理,对含有表情符号的语料也不做去除处理。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交际双方对话过程中出现的冲突话语,使用的语料体裁各异。常见的有基于生活语料的研究,如赖小玉(2011)基于顺应论探讨了夫妻冲突话语,刘杨和夏江义(2012)探讨了大学生冲突话语的会话策略、会话结构以及会话风格等,杨骁勇(2013)研究了机场安检冲突对话的话步结构;
也有些研究是基于新闻语料的,如龚双萍(2014)分析了钓鱼岛事件新闻报道中冲突性网评所体现的情感表达形式;
还有些研究以影视作品中的对话为语料,如周娜(2013)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剧《心术》中的医患冲突话语,周娜(2014)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电视剧《断奶》中家庭类冲突话语的产生语境和影响因素,胡春雨和范琳琳(2016)将和谐管理理论用于分析电影《乔布斯》中的冲突话语,仝安琪(2017)剖析了电视剧《甄嬛传》中冲突话语的回应策略。

冲突话语的研究也不局限于语言学领域,还见于其他学科领域中。社会学方面,杨益(2020)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现实矛盾在网络空间中的集中爆发,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政府等相关责任主体的网络舆情响应体系不健全、网络意见领袖的负面情感动员等导致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刘永谋和夏学英(2006)指出话语冲突是虚拟社区的最显著特征,话语冲突的激烈性往往与虚拟社区的人气呈正相关,并将现实社会冲突与虚拟社区话语冲突进行了形式和特征上的比较。政治学方面,王娴(2017)指出在涉及冲突性司法议题时,网络民意表达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其中暗含了话语争斗与话语权争夺等复杂成分。新闻与传播学方面,康祖姣(2015)指出网络暴力事件中非理性舆论的表达特征包括极具煽动性的情绪化表达等,非理性舆论的表达样式包括文字攻击等,而网民的暴力针对的不仅仅是事件当事人或者事件本身,甚至可以扩展到任何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冲动、夸张、简单、偏激以及带有道德评价和谴责倾向的言论容易引起网民的情感共鸣,在极端情绪的渲染下,网民很可能会失去理智,造成网络冲突。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双方参与的冲突话语中,鲜少研究网络语境下多方参与的多重冲突性话语,尚未揭示其语用特征及触发机制,相关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言语攻击性是冲突话语区别于其他话语的一个重要特征,交际一方试图通过批评、质问等话语来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容易引发话语冲突(张小瑞2016)。由于网民身份的匿名性和交际距离的屏蔽性,网民倾向于表达鲜明、激烈的态度,因而容易引发冲突。文字发言稳定性高,而网络交际突破时空限制,成分复杂的众多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就同一事件发表不同观点,因而容易产生多方冲突。在同一轮多重冲突性话语中,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冲突中的多个角色,也可以同时与多人发生冲突,多人也可以与多人发生冲突。多重性是网络冲突性话语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一特征又由数个特征体现。

(一)互动交叉性

网络语境下虚拟沟通的参与者的复杂性给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网络的跨时空性允许多个网民进行沟通交流,打破了传统的A-B双方交流模式,催生出了A-B-C……的多方交流模式。在不同实践中,交际各方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立场、行为等产生不同的身份角色。这使得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涉及的参与者数量和类型都远远多于传统的现实冲突性话语,具有互动交叉性。

(1)(女子查亡夫账户时被告知结婚证无效,律师回应结婚证不能证明是夫妻)①参见https://weibo.com/3203137375/LsFaZE4y0。

A:银行就是单纯地想找个担保,说难听点就是万一出了事好甩锅,现在不光银行,各个行业、机构都有这种奇葩规定。

B对A:不然出了事你负责?你负责???键盘侠

D对A、C:但是结婚证这个确实有离婚前丢失,挂失补办新的而旧的没作废的可能,银行又不能联网查婚姻状况,谨慎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E对A、C:不做好风险管理,你做任何生意都会失败。

F应A、C:就是这样的情况,烦得要命,动不动叫村里或社区开证明……例(1)中网民A发表了一个观点,后续B、C、D、E、F五个网民分成支持和不支持两个阵营发生了多重性话语冲突。

不礼貌话语及代际认知差异(颜珍妮2020)是引发第三方乃至多方加入冲突的主要原因。网络会话能力(网感)则是另一个原因:网络读写能力区别于口头交际,需要网络使用者掌握文本输入技巧、会话策略以及网络社区认可的会话规则,拥有网感的人和没有网感的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也容易引发冲突。

(二)交际平等性

网络交际中由于各方信息均处于匿名状态,交际各方无须考量权势、身份等因素,交际更具平等性。网民享有交际平等权,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公平对待(陈倩2019),不被他人利用、剥削或无端命令。平等权是实现和谐交流的前提之一,当平等权受到威胁时,就会出现不和谐交流,即冲突。交际权指人们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权利。网络语境下的刻意不回复、删评、拉黑等行为可视为冒犯他人交际权的行为。网民默认交际过程中交际各方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以此为预期来预设他人的言语行为。如果他人没有达到预期,网民会认为自己的交际权受到冒犯,进而形成冲突(Spencer-Oatey 2000)。

(2)(由杨幂、陈伟霆主演的电视剧《斛珠夫人》豆瓣评分4.9,粉丝、路人吵起来了)②参见https://weibo.com/7519888392/L1THj5P32。

A回复B:这种降智的剧情,更适合你这种小蝌蚪找妈妈

B回复A:有人连小蝌蚪找妈妈都看不懂就别尬黑了

E回复B:那我呢,我也觉得很无聊,我一个重本的是不是也不配看你们幂姐的戏呢

例(2)中网民A发表了自己对某影视作品的评论,但遭到网民B、D的冒犯,他们嘲讽A的欣赏水平和智商存在问题。网民C、E与A持相近观点,也觉得该剧质量一般,进而引发了与B、D的交互冲突。这里引发多轮冲突的原因在于网络交际的平等性遭到了挑衅,因为原则上任何人都有平等发表影视观后感的权利和自由。当这种平等性被威胁时,围观者也会介入其中,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三)身份建构动态性

身份匿名性、动态性是网络交际与线下交际的明显差别。通过使用动态身份来实现网络交际的意图是网络交际的一种常见策略,但这种多变的身份一旦被其他网民察觉出破绽,就可能会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网络身份包括个人身份和集体身份。个人身份包括性别、外貌、学历、财富等方面。网络语境下网民的个人身份如被其他网民发现与其话语不符,可能会瞬间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3)(某博主略带情绪地发了关于2023年亚洲杯延迟举办的博文;
网民B的IP地址显示为英国)③参见https://weibo.com/3317930660/LsZEc6Byy。

A:放弃就放弃呗,有啥可阴阳怪气的,难道让外国人过来投毒?

B:我们国家怎么这么多这种人

C回复B:不劳您英国人操心

B回复C:笑死 我在哪 我都是中国人 我就有资格对自己的国家作出评价 你是个什么人 在这里告诉我干什么做什么……

D回复B:笑死了 人在英国装什么啊

B回复D:笑死 我在哪 我都是中国人 这个国家的好坏 我都有资格评价

E:楼里的人发疯吗?

F回复E:你最清醒了

例(3)中网民B将自己的身份建构为“中国人”,以发表相对应的观点,但有的网民发现其IP地址并不在国内,而是在英国,于是轮番来攻击他/她。这些攻击B的网民将自己的身份建构为“中国人”,虽然客观事实未必如此——也有可能只是IP地址在国内的外国人,或国籍虽为外籍但却将自己的身份建构为“中国人”的华裔人士。这就说明网络身份的建构具有动态性,网民往往依据交际需要来即时建构,其真实性无法逐一考证。

集体身份是人类群居属性的体现,反映了一种将自己标记在一个群体中的内在需求。个体一般倾向于使自身与某个社会群体建立某种联系或认同,并根据所属社会群体的典型特征来定义自己(Yus 2019)。很多网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群作为集体身份建构的平台,建立心理趋同特性,对同一个热点事件和话题持类似立场(谢朝群2015)。他们会在不同社群中延续同一个集体身份,而与拥有其他集体身份的个体发生冲突。例如,明星粉丝群体之间经常发生冲突,通常各家粉丝都会认为是对方先发起攻击,出于对集体面子的维护而不断升级冲突。

这种集体身份的建构往往还会造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技术使得利益相关的网民群体能够在同一事件的讨论中快速聚集,在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聚合的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下,网民的感性情绪极容易被煽动,激化话语冲突(杨益2020)。

(四)面子损伤性

每个人都有多种面子需求:其一,素质面子需求,指个体期望自己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得到他人的认同;
其二,身份面子需求,指个体希望他人承认自己拥有与所在群体一样的积极品质价值,也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同样拥有这些品质价值(邓景2017);
其三,关系面子需求,指个体希望与自己有着亲密关系的人的声誉和利益不受损害。

网络交际理应遵循礼貌原则,维护网民的各类面子需求,但有些网络平台为拉高流量获益,不履行相关义务,放任话语冲突的发展。不少网民胡乱追捧“祖安文化”,语言粗鄙(华桦2020),损伤对方的面子,引发种种话语冲突。Bousfield(2008)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面子需求,如果在交际中被威胁,他们会为捍卫面子而与威胁者发生冲突。对他人的智力、能力、品德或对其所在群体、组织等进行贬损都是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容易引发话语冲突(Spencer-Oatey 2000),如“地域黑”类型的网络言论经常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的触发机制主要分为三种,即立场冲突、情感冲突和信息冲突。

(一)立场冲突

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的触发机制之一是交际主体就同一话题持不同立场,且互不认同,都力证己方立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表述方式来看,立场可大致分为自我立场和主体间立场(陈崇国、董保华2022:29):前者主要反映发话人的个人感受、态度、价值判断或评估等(Biber et al.1999:966),强调立场的主观性(subjectivity);
后者认为立场是主体间的一种互动言语行为,是主体间在言语互动中通过协商合作建构的(Englebretson 2007:6),强调立场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立场冲突是导致网络话语发生多重性冲突的根本原因。

网络交际中,自我立场的公开表达会带动主体间立场的建构。网民之间离散的自我立场会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4)(有网民在知乎平台问了一个问题:(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不应该出生吗?)④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4465/answer/2505057662。

A:如果唐氏儿可以选择,估计他们不愿意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B回复A:你比别人矮该不该出生,你比别人笨该不该出生,你比别人丑该不该出生?你给我画一条明确的界限出来?

C回复B:那你生 你可劲生

D回复B:唐氏儿缺乏自理能力,矮点又没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在搞笑呢?

E回复B:矮和丑不是病,唐氏综合征是

B回复D:德国目前还有10%的人领低保呢,这些人都缺乏自理能力,该不该出生?

D回复B:已经出生了当然应该人道救济,这对他是好事。但并不建议生下来,对他也并不是好事。如果这句话你听不懂,那你就是对的。

F回复B:领低保等于没自理能力?

G回复B:按你这样说,产检出来缺胳膊少腿有病的那种全都可以生是吧

B回复F:不然呢?自己吃喝都没有,要靠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维持生活,这叫有自理能力?

H回复B:这能一样?一个直接是比较严重的残疾了,不然还要产检筛查干吗?

例(4)中,针对“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是否应该生出来”这个问题,网民B将唐氏儿的情形与个子不高、智商不够、长相不好、生活困难等情形类比,坚持认为应该将唐氏儿生下来;
A、C、D、E、F、G、H则持相反立场,认为不论是站在唐氏儿本身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养育成本来看,都不应该将唐氏儿生下来。这两种立场的冲突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引发了多个网民对B的“多对一”多轮话语冲突。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参与讨论的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有些网民可能会支持B的立场,进而引发“该生”与“不该生”两种立场的“多对多”多轮话语冲突。

(二)情感冲突

情感冲突主要指交际各方对同一话题涉及的人、事、物持有不同的情感倾向,包括正面情感、中性情感及负面情感三大类别。正面情感主要通过讴歌、赞誉、肯定、认同等语言形式来体现;
中性情感不表现出任何情感倾向;
负面情感主要通过使用否定语、反讽、不当人称指示词等语言手段来体现。网民对同一话题涉及的人、事、物的情感倾向不同,也会引发多重性话语冲突。

(5)(康师傅方便面被曝油包出现白色颗粒,疑为虫卵,官方回应“正在核实处理”,网民对此各抒己见)⑤参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700540。

B回复A:白象才是国货之光 康师傅不是

C回复B:你跟他杠啥啊,就一带节奏的二五仔,回答对对对就行了

D回复B:白象又开始营销中华之光了是吧

H回复B:白象难吃的……,销量差是有原因的

例(5)中网民B、C、G与A、D、E、F、H对国内两个品牌“康师傅”和“白象”分别具有不同的情感倾向:B、C、G力挺白象牌方便面,认为它更好;
A、D、E、F、H则盛赞康师傅方便面,认为它更好。多轮话语冲突由此引发。

(三)信息冲突

信息冲突主要指交际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同,各说各话,都坚持认为自己的信息是可靠的,由此引发相互间的话语冲突。“信息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与现象,以某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为载体,发送出的指令、消息、情报、数据或信号等所包含的可传递、可感知、可提取、可交换、可处理、可利用、可再生的内容”,也是“让接收者知晓的内容”(陆俭明2022:2)。由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多重性话语冲突中会伴随夸张、反问、类比、设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6)(“步步高欠款倒闭”“步步高购物卡不让用”等消息引发关注,相关方相继出来辟谣称公司经营一切正常)⑥参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515629041363880&wfr=spider&for=pc。

A:无风不起浪

B回复A:如果是真的,你敢用性命担保吗?

C回复A:这话给谣言者开辟了“绿色通道”!

D回复A:好家伙,了解一下OPPO、vivo的母公司再来发言?能信这个谣言就离谱!

E回复D:这个步步高是湖南的零售集团,和做手机的步步高没有关系

F回复D:说说恒大吧……

G:步步高不是OPPO吗?卖手机不是很赚吗?地铁全是广告

H回复G:vivo也是步步高的,而且这两款手机的出货量是国内前两名……

D回复G:两家都是步步高的

I回复D:谁告诉你的?两家步步高是两码事,没有任何商业联系。

J回复A:如果我直接造谣说你家人人品有问题,那么事后我是否也可以说无风不起浪?

K回复D:额,超市的步步高,跟手机的步步高不是一个东西

L回复J:你为什么平白无故要说人家人品有问题?

例(6)中包含多轮多人参与的话语冲突,使用了反问、设问、类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话语以句子信息结构为基础,组合成跨句的篇章信息结构,表达一组完整的多元观点信息,呈现出互动交叉性。网络语境下多重性话语冲突也是以篇章信息结构来实现的,这也是人际互动中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陆俭明2022:5)。

网络话语因其虚拟性及多人同时异地参与性容易引发多轮多人参与的话语冲突。本文建议个体掌握相关语用策略、网络社交礼仪等知识,以有效降低在网络交际中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可能,努力实现化解冲突、和谐交往这一人性内在需求。同时,本文也建议政府网络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络冲突性话语的监测和引导,完善网络脏话文本库建设与敏感词屏蔽范围,提升词语净化机制的智能程度,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从而建设文明网络,创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语料立场网民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4期)2021-06-22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武术研究的立场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扬 善中外文摘(2019年20期)2019-11-13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年9期)2018-09-26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9期)2017-01-15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2期)2014-06-21有感“网民节”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9期)2009-11-042.9亿通信产业报(2009年1期)2009-06-09

Tags: 触发   话语   冲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