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对策探析

2023-02-05 16:55:07

张 星

(合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已悄然而至,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同样受到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影响(1)吕宗瑛、刘微:《高校学生管理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的实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9期,第94-96页。。目前,学界对大数据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进行了不少研究,例如,关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究(2)何蓓蓓、李岩:《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教育探索》2015年第8期,第108-110页。、对思政教育大数据的生成规律与运用逻辑展开探讨(3)刘宏达、杨灵珍:《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规律与运用逻辑》,《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5期,第84-90页。、对大数据助推思政教育进行定性分析等(4)刘宏达、隆梅凤:《大数据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定性分析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第137-141页。。现有研究对大数据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理论依据,但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依然不足。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根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形势,系统分析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字化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大数据思政教育,是以传统思政教育为基础,导入数字化工具,通过多维度、可量化的数据指标收集、整理及分析,对思政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作出理性探讨,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导,在特定的社会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约束下,组织开展符合社会环境所需要的与思政教育相匹配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以大数据为工具,思政教育呈现新范式

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思政教育主体需要依托特定载体,承载和传导思政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元素并内化为自觉行动。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11亿,20~29岁网民占17.4%(5)《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09-15,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思政教育者可获取丰富的教育信息。当前,大数据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教育形式的变化推动思政教育研究范式从描述和思辨研究走向量化和实证研究,呈现出科学量化研究的新变革(6)③李怀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第17-21页。。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慕课、微课等多元在线教育渠道,网络逐渐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学者们通过深度挖掘和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整体性、差异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等量化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网络行为作出趋势预判和整体刻画,呈现个体或群体的“精准画像”,实现定性、定量的综合集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大数据创新研究范式在一些高校取得了一定效果,如: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发出系列学生画像,“寻找校园最孤独的人”受到师生好评③;
厦门大学基于大数据刻画,首次推出个性化毕业礼物——大学四年借书单(7)《厦大图书馆送学子惊喜毕业礼:大学四年借书单》,2013-06-18,http://www.china.news.com.cn/edu/2013/06-18/4937831.s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学生饭卡消费数据,开展“精准扶贫”(8)刘宏达、杨灵珍:《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规律与运用逻辑》,《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5期,第84-90页。。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大学生生活学习、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保障样板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精准描述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学习过程、思想困惑、就业需求等系统性画像,呈现出思政教育大数据量化运用和研究的新范式。

(二)以内容为变量,思政教育呈现精准性

在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运用网络平台这一新载体,通过收集思政教育对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了解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实现科学引导的教育目标。大数据是助力思政教育者知己知彼、自我完善和优化服务的有力工具。依靠大数据技术和网络平台,能有效把握思政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差异化需求,更好地了解其行为方式和思想特征。据此,高校思政教育者可针对教育对象个性、需求、思想等特点,因材施教。在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同质异构”的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目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多元,思政教育者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监测功能,从内容、性质两个维度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筛选典型事件。内容维度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文化教育六个层面。性质维度强调校园事件、社会事件与思政教育对象是否具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多维度、多指标、多角度的分类,将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开展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等多元的思政教育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思政教育者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大学生数据信息,不仅包括在网络环境中挖掘的行为数据,还包括体现大学生思想动向的内容数据,通过检索和识别各大数据平台出现的高频词汇、热点词汇,自动抓取和计算分析,及时掌握大学生的诉求和舆情走向。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大多建立在校园网络数据收集与获取的基础上,能更加精准、客观和科学地分析数据结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思政教育呈现新理念

数字化背景下,思政教育传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数据理念的树立,使高校更加注重运用大数据的量化图式理念、个性化教育理念和精准研判理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9)何蓓蓓、李岩:《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教育探索》2015年第8期,第108-110页。。现如今,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数字化创新工作建立在数据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停留于技术层面的讨论,并未深刻触及观念变革的内涵。数字化能呈现个人或群体完整、真实的行为信息及其反映的思想动态,将大数据理念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新范式,能够更好地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从以教育经验形成的传统理念,到以现象和事物客观分析为基础的数字化理念,这一转变有效整合了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将有力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高校要在保留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使数字化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树立大数据意识,充分挖掘有效的数据源,建设智慧化、数字化校园,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完善思政教育的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助推思政教育改革。大数据技术的全面介入将使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个性化,实施更加精准化。思政教育对象从随机样本扩充到由大数据收集的全部样本,全体大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数据收集对象。在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数据收集受限,教师只能重点关注少数优等学生和后进学生的成长,忽视了多数中间学生的成长,容易出现工作疏漏,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缺失。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缺憾,发挥更全面的作用,并突破空间局限,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精细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等(10)潘开艳、刘宏达:《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6期,第64-68页。。

(四)以教师为主导,思政教育呈现灵活性

高校思政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施者,对思政教育对象的情感认知、教育呈现方式的把握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受经济、环境、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传统教育模式相对单一和固化,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革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愈加灵活多样。首先,数字化为掌握高校思政教育对象的情感认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首要体现在与思政教育对象面对面的交流,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思政教师主要依靠群体观察、个体谈心谈话等方式获取思政教育对象的情感认知。以当前的眼光加以审视,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被动性、片面性。数字化使获取思政教育对象的信息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全面化,为思政教师更好地掌握思政教育对象的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新途径。其次,数字化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具针对性。传统的思政教育侧重于宣传、说教、灌输,过于知识化和理想化,容易遭受大学生的忽略和排斥,缺乏吸引力和渗透力。当前,思政教师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心打造开放、海量、包容的时空环境,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更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在传播路径上,采用在线教育等创新型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单向灌输的不足,创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创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由于数字化技术对思政教育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以及高校间思政教育对数字化应用程度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出现了新的冲突。

(一)创新意识与思维定式之间的冲突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便于高校思政教师了解大学生思政学习的行为画像,从而能实时优化信息资源的组合方式和教育形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主被动关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大学生具有动态思维,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广泛、多样。同时,他们是网络社区的主力军,接受着不同文化思潮的熏陶,随之产生多维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具多元性。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随时随地接触到海量信息和热点事件。由于观察角度、所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大学生对这些信息和事件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寻求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其鉴别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思政教育者需要不断自我完善,纠正认识偏差,将学习作为工作重心之一,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他们的领悟力和判断力。现实中,部分思政教育者囿于传统教育思维,依靠已有的教育经验、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教育,过度关注教育主体,思想教育模式固化。在应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变”与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变”中,数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出现了新的矛盾(11)刘淑云、吴欢:《大数据的评价和预测功能视阈下高校建设“大思政”格局的途径探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6期,第35-37页。。

(二)新技术积极接受与消极质疑之间的冲突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和运用新方法的急先锋,对新事物、新科技有很强的适应性。数字化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更为高效、便利、全面。思政教育者调整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资源和更符合大学生行为特征的话语方式为目标,在大数据平台对大学生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使思政教育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可通过各种移动互联工具、互联网平台传播学习资源。大学生运用智能设备,接受思政教育更加顺利,理解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全面、深刻。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并参与大数据的应用。虽然大数据的应用存有一定的信息泄漏风险,但大学生仍对数字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思政教育者来说,一方面,当新的信息技术被开发和使用后,由于受到技术与人文失衡的影响,人们对技术的认知和反应正相关(12)王雪俏:《大数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高教学刊》2019年第2期,第179-181页。。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新时代,思政教育者对大数据平台下教学体系和工具的接受度、精准度不高,对大数据这一信息技术的态度也不够积极。另一方面,技术技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数据平台不畅通等问题,使思政教育者对大数据的应用效果产生怀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数字化进程。因此,思政教育者的数字化意识有待加强、能力有待提升。思政教育者对信息技术、大数据的适应程度远远落后于大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

(三)教师认知渠道单一与学生情感表达多元之间的冲突

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须切实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规律。而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主要依靠对大学生思想轨迹和情感倾向的实时了解。以往大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为单一和被动,思政教育者通常采用个体面对面交流、团体访谈、集体座谈和群体抽样调查等手段,收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隐私意识的增强,师生关系出现了异化,使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的交流变得困难。数字化背景下,各种智能终端和技术自发地为大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便捷、更广阔、私密性更强的空间,同时在自我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过程中处于潜意识输出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种情感和思想表达的真实性(13)包雷晶:《青年思潮的数字化引领——基于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6期,第74-78页。。思政教育者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数据的行为,随时收集呈现大学生思想发展和行为轨迹的相关信息,以尽早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互联网的普及让大学生接触到海量信息,传统教学中思政教育者的权威性逐渐弱化。思政教育者对于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的改变没有作出积极反应,他们缺乏共情的“谆谆教诲”“苦口婆心”,使教育效果日渐式微。此外,社交平台的普及使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呈现出多样性。若仍将传统信息的获取方式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必会错失掌握大学生真实且全面信息的机会。这将引发大学生情感表达多元化与思政教育者了解大学生思想情感渠道不充分之间的新矛盾。

(四)人文精神发展与数据盲目崇拜之间的冲突

随着大数据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价值被深入挖掘。若对大数据的认知和运用不当,可能会损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当前,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者和数据的生产者之间是不完全匹配的,大数据被一些企业或机构收集并加以分析和利用。高校利用大数据来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若方式运用不当,也会出现盲目崇拜大数据的现象,造成“数据失真”“数据依赖”的异化风险。受技术和人员等条件的限制,高校在学生信息的收集、分析、储存和可视化等方面,往往需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可能会面临数据真实性和技术性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措施对数据信息加以保护,可能会出现数据被误用、滥用、盗用的情况。当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思政教育者既要积极主动接受大数据对教育形式带来的变化,也要避免“一切依靠数据”的错误认知,还要学习和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一项决策不能缺少数据的有力支撑,但仅仅依靠数据做决策是存在风险的。完全依靠数据信息,把高校思政教育全盘纳入大数据系统,对超越文化或常识的异常数据视而不见,容易产生数据崇拜、主体性缺失的风险。思政教育的主客体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要素,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在精神属性,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包含着对尊严的维护、对价值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关切。大数据的运用和价值的扩大,离不开思政教育主客体良好的选择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精准的判断能力。

在数字化技术的助推下,由人物、环境因素组成的“原子世界”逐渐演变成数字化生成的“比特世界”。高校思政教育作为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大数据的影响。高校应当把握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数据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数字化思维相结合

数字化技术具备“连接”“共生”的本质,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高度契合,对打破思维定式和思维惯性、突破思维障碍、构建创新模式具有指导意义。思政教师要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改进思维方式、创新学习模式。

思政教育者要运用数字化思维方式,作出创造性转化。一是依据数字化生活的特点及规律,在大学生群体中强化“自由、平等、互助”的意识,充分把握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在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以“自主健康”的自由性思维、“和谐共生”的平等性思维、“交流沟通”的互助性思维为创新模式,形成思政教育主客体间的良性教育关系。二是树立“专注、专业、精准”的目标,找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打造专业化、精准化、卓越化的思政教育队伍,开发学生真心“点赞”、朋友圈“霸屏”、媒体群“爆款”的思想教育“产品”,力争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14)龚成:《数字化生存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6-97页。。三是在学校形成“协同、联动、共享”的新局面,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高校各部门、各层级之间要充分协同,各类线上线下平台要充分联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要充分整合共享,形成一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格局。思政教育要突出便捷、即时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整合、引导,将低成本、瞬息万变的碎片化信息转变为可组织、可利用、系统化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最便捷、最高效、最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形成即时互动的教育新态势(15)刘宏达、廖寅玮:《依托大数据治理优势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创新体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9期,第25-28页。。四是在社会中形成“跨界、创新”的新形势。受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影响,思政教育的宏微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文化环境、网络环境、教育环境的复杂变化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联通社会发展、创新实践的功能,打破教育的常规和范式,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和资源的联动、联通与联合,在融合行业、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升级,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舆论场域相结合

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情的多元化集合,成为人们表达观点、发泄个人情绪、影响行为态度和思想认知的强大力量。正向的舆情对承载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武器。高校应重视舆情引导,加强全面舆论育人,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6)段玉红:《大数据助力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评〈大数据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中国科技论文》2021年第4期,第463页。。

一是善用舆情事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舆情危机面前发表正面舆论,增强其对舆论育人的体会和实效性的感知。例如,在年轻群体中,电子竞技运动备受追捧,EDG俱乐部夺得英雄联盟S11赛季全球总冠军后,作为俱乐部资质最深、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运动员明凯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电竞运动员入党的行动值得广泛宣传,也值得大学生思考。思政教育者可利用这一行动,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素材、发表看法,这一舆情事件在年轻群体中所产生的积极传播和带动作用,是传统思政教育形式所不能及的。二是提高思政教育者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的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准的舆论育人队伍。思政教育者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17)《习近平讲故事: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2018-09-13,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913/c64094-30289863.html。,切实有效地推进“舆论场育人”的新方式,将舆论场变成高校育人的软环境,将舆论育人变成提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有力方法。三是建构一套有效且具有本校特色的舆论育人系统,推进思政教育的舆论场域育人工作。不断优化校园舆论生态,打通舆论传播隔阂,将高校“官方”的正式舆论场域与师生“民间圈群”的非正式舆论场域相融合,及时传播和回应与本校及师生群体密切相关的舆情,促成舆论和谐生成、正向传播。四是强化与社会主流舆论相融合,形成校内外正面舆论的良性互补,扩大舆论工作的辐射范围,防止不良舆论在高校的传播,加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放大舆论的正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虚实结合

数字化技术的诞生构建出人类生存和实践的虚拟空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逐渐达成相互交织、相互塑造、相互融通的和谐状态,双方共同促成了多样而全新的存在样态。正是这种亦实亦虚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需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18)胡子祥、余姣:《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第74-77页。。

一是引导大学生以健康向上的现实生活丰富精神世界。通过互联网渠道、网络社区、网络媒体等平台,实施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做到生动有效的教育引导。同时,要特别重视开展现实世界的面对面引导,以虚拟世界的思想融通、更具精准有力的“在场”交流,满足大学生的精神诉求,助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设计。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承载思政教育传播的重任,但鲜有大学生主动关注,成效并不显著。如果过于重视“线上”虚拟网络的传播而忽视“线下”面对面的思想引导,那么如火如荼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可能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停滞甚至倒退。因此,既要推进网络虚拟空间的教育引导,也要潜心客观现实世界的教育引导,使两者融合发展,构建起虚实结合的育人模式。三是防止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的反噬。在综合推进网络育人的同时,要观照思政教育对象在现实生活的实践行为,把虚拟生活实践之“虚”与现实生活实践之“实”有机融合起来。虚拟生存与实践只能作为现实生存实践的适度延伸,杜绝以虚拟实践淡化和替代现实实践。四是始终牢牢抓住社会主流意识背后人的现实实践的本质属性,要认识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始终是现实实践,满足人类生活意义的前提是现实生活的有效交往、伦理道德、实践能力和需求达成,否则人的虚拟生存与虚拟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将虚实结合的方法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是实现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本。

(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主流意识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9)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2014年12月28日)》,2014-12-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在数字化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履行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使命,坚持主旋律和吸引力相结合,突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一是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高校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共享范围广的特点,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考验着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可能会引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危机。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时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二是开展针对性教育,建设富有思想性、教育性的工作平台,运用生动鲜活、易于接受的话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的案例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易于引起大学生共鸣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可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进驻抖音等方式,在自然状态下使大学生间接接受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大学生的人生方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要避免因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多元价值“入侵”而使部分大学生陷入价值迷乱、精神迷茫、思想迷失等困境。四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由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战略创新构成,其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思政教育者要借助互联网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打造“有生气”“接地气”的官方网站,向大学生精准推送思政教育的学习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着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路径,也为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大数据技术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高校应当以积极的姿态,将大数据技术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继续深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思维定式与创新意识、对新技术的积极接受和消极质疑、认知渠道的单一和情感表达的多元、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数据盲目崇拜的侵袭等冲突。高校要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数字化、舆论场域相结合,与主流意识相结合,更要虚实结合,以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本文对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数字化发展作出了尝试性的回答,但仍需进一步探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在数字化持续发展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相关问题会不断显现,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懈努力,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思政数字化 品读江苏教育(2022年10期)2022-06-06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亚太教育(2022年3期)2022-03-17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教书育人(2021年12期)2021-04-24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0年3期)2020-06-11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Tags: 探析   实效   数字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