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运动类APP,在普通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3-02-07 09:10:11

施晓红,郝祥瑞

(1.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2.昆山通海实验中学,江苏 昆山 215123)

“十三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但全民健身区域发展却不平衡,无论硬件、软件均满足不了人们的锻炼需求。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要求,增强青少年健身意识,切实保障健身运动的推广,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计划》要求推进青少年“健康包”工程,促进青少年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增加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时间,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在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推广过程中,要求深化体教融合,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加大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同时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体育健身运动推广过程中的作用,为全民健身提供智慧化个性服务,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活动的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赛事,提升科学健身运动服务指导水平,开设线上科学健身大讲堂,促进科学健身知识、方法的研究和普及。随着新时期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智能手机、iPad、智能穿戴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以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颁布,依托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科技产品的运动类APP 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中起到为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便捷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无形中被不断压缩,传统的抽时间、找伙伴式的体育运动形式,越来越无法适应人们对运动的需求。运动类APP依托于手机、手环、智能穿戴等,独有的便携性受到人们的推崇,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只要打开运动类APP 就可进行体育知识与信息的了解,享受到专业健身的指导,私教信息、健康饮食、体育消费,预约跑友,建立自己的体育社交圈等各种个性服务。同时运动类APP 在不断完善,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运动类APP 也在不断顺应人们运动健身的实际需要,简洁大方的界面,清晰的版块设计,丰富的功能选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尤其是深受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的喜爱[1]。

(二)指导性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学习方式,运动类APP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功能设置上有理论知识和健身指导,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对使用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身运动的教学引导,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运动健身方面的指导性意见,使用者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图片,文字提示等,使体育锻炼变得更加科学、有效。人们还可以通过运动类APP 的私人定制功能,按照个体的运动能力水平,进行私人定制服务,甚至可以邀约私人教练、约专业场地,营造出一对一的教学训练体验,进一步提高运动健身的专业性、科学性等[2]。有些运动类APP 还具有社交的功能,健身爱好者之间可以发送自己的动态,运动状态,互相交流健身心得,分享独特的健身信息,组织各式各样的健身活动,从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健身的积极性,提升参与体育的热情,让人走出自我,增强社会属性。

(三)趣味性

在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发展中,运动类APP 种类更加繁多,运动类APP 的分类更加细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锻炼需求。运动类APP 通过运动难度的不同,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运动水平情况,让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减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增强使用者的自信心,逐步引导使用者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通过运动类APP 的互动功能,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增强在运动健身过程中的互动趣味性,提高运动健身的兴趣。例如微信中的微信运动,通过手机自带的计步器功能,将自己每天的运动步数上传到智能终端,无形中增加了大家对运动排名的竞争,增强了运动的热情,提高了运动的参与度,通过使用者不断的竞争,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四)经济性

传统的体育运动大多数都需要合适的运动场地或运动器械,无形中增加了场地的租赁费用,器械的使用费用,或通过办理会员卡,支付不菲的健身费用、指导费,这对于没有多少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同时市场上的健身会所质量也参差不齐,健身教练能力、素质、素养也良莠不齐,让想参与运动的人群无法选择,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而运动类APP,它不仅可提供专业的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指导,还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指导也较为科学、专业,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是个不错的选择,运动类APP 大大减少了健身运动的支出成本,与传统的体育健身形式相比,更经济实惠。

(五)运动类APP 在大学中的运用情况

运动类APP 以它独有的特性获得了年轻学生的青睐,在校大学生轻松地利用运动类APP 进行健身知识的学习,身体的锻炼,减肥塑形,互动交友等,运动类APP 虽然使用率较高,但持续性不强,黏性不足,无法长时间地吸引健身运动爱好者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大学推出了运动类APP 的打卡服务,比如,清华大学实施“大一行动计划”、云南昆明6 所高校全面推广使用世界校园版APP 进行课外锻炼打卡,以强制性的手段督促学生锻炼,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

(一)高校体育的培养目的及培养方式现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制定个人锻炼计划,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目前高校对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不足,高校体育教学仍停留在运动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层面上,由小学到大学的体育教学存在严重脱节[3]。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仍采用的“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上述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各有特点,但是其根本性目的依然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和技术的掌握。在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方面表现不够有效。在高校阶段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培养也存在着手段单一,基本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不能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特点也是:“重技能、轻参与、重教导、少实践、重共性、少个性”。探究型、合作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得以应用,长此以来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体育的教学,更加不利于青少年体育健康运动的推广,不利于国民健康体质的提升。

(二)高校体育学科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体育学科设置及教学内容的设置还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学的内容上还是以传统的体育技能教学为主,内容设置上较为简单,即使有些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层次,体质情况,运动的兴趣爱好等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了选修课的模式教学,但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到逐步推进的分层教学。同时体育教师的配备不足,且专项体育教师的能力尚有欠缺,满足不了专业的需要,往往教师兼项教学,一专多能的现象较为普遍,专项技能的专业程度尚有欠缺[4]。在教学评价方面,大部分是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优良品格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5]。而在体育硬件设施方面,全国绝大多数学校体育场远远达不到生均标准,器材、设施满足不了学生体育健身的需要,也使得很多体育教学项目达不到教学要求。大学的体育课外活动也因教师、场地、设施等缺乏,得不到满足,致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课外锻炼时间不能保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锻炼习惯

运动类APP 以其显著优点吸引了广大大学生,对于运动健康知识较为匮乏的学生群体来说,运动类APP 提供较为专业的运动健身知识,指导使用者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体育运动,在使用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知识的传递、指导的作用,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率,提升参与度,树立锻炼者的自信心,对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运动类APP 进行理论知识的打卡、考核,强化学生体育知识的汲取。

多数的运动类APP 中都有一项功能,即实时分享使用者运动成果。比如运动步数,使用者可利用这项功能打卡、晒朋友圈,一方面可以督促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增强社交活动,寻找志同道合者。有些运动类APP 有消耗卡路里的记载和营养的搭配,可激发学生使用欲望,以量化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运动类APP 的这些独特功能,刺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达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比如运用运动类APP 进行跑步热身,激情的音乐,丰富的动作可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刺激运动参与度。同时可进行跑步的考核。以学生常用的keep 为例,学校可以制定每周跑步计划,学生共享跑步路线,里程等信息,以特有的方式进行运动考核,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刺激学生课外锻炼,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二)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由于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较为传统,体育设施也无法满足广大热爱体育运动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薄弱,多种条件下,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降低了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运动类APP 的专业指导性,则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的运动层次,提供不同水平的运动技能指导,通过观看指导性的视频、图片、文字,反复练习,提高使用者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类APP。比如,瑜伽的选修课程可选用每日瑜伽,利用每日瑜伽中的零基础培训、名师课堂、直播课程、柔韧提升等内容,根据教学安排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上面具有详细的讲解,清晰的图片,详细的讲解,学生易接受,学习兴趣较强。教师也可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更好的巩固基本技能,从而熟练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三)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每个人生长环境、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性,导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爱好各不相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千篇一律,缺乏因材施教的特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减少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使用运动类APP,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体质特点、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适合自己的运动层次,制定个人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提高身体的素质,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树立信心。比如,keep 中的个性定制训练计划,根据测试者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制计划难度、时长及训练内容,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锻炼习惯。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运动类APP 布置学生进行课后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完成,并作为评价考核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会科学制定锻炼计划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服务

学校体育肩负着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更应该深化体教融合,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1 小时体育运动的前提下,还要积极引导、指导学生校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运动类APP 的出现可以弥补学生课后运动少、运动难的缺点。运动类APP 的便捷性、指导性、经济性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同时运动类APP 上有运动赛事的公布,学生可以参与到运动赛事中来,不仅可以展示自己,还可以结交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比如keep 中的活动一栏,其中有马拉松、线上跑等活动,有月度挑战和趣味挑战等活动,完成后有证书和漂亮的奖牌,还有消费抵用券等激励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刺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从主观思想上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服务。

(一)充分利用与挖掘运动类APP 的优势

体育教师应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在校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乐于参与,勇于参与,通过运动类APP 与课堂的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锻炼兴趣,从而完成培养体育运动习惯的目标,使体育运动类APP 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大力推广。

(二)培养学校良好的健身氛围

加强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增加体育设施的建设,推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强化监督与激励机制,加强学校间的体育活动的交流,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和健康意识,加强学生主动健身的积极性。

(三)大力开发教学型运动类APP

市场上的运动类APP 各式多样,种类繁多,对于篮、排、足这些传统项目没有针对性的APP,研究者可根据高校教学的特点,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专门的运动APP 平台,推动智能化运动APP 研发,让其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的好帮手,学生体育运动的好伙伴,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

猜你喜欢 使用者体育运动运动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工业设计(2022年4期)2022-05-17体育运动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21年8期)2021-09-05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好日子(2018年5期)2018-05-30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6期)2018-05-14不正经运动范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抓拍神器中国新闻周刊(2016年33期)2016-10-27呆呆和朵朵(13)故事作文·低年级(2016年1期)2016-09-10古代都做什么运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9期)2014-09-16疯狂的运动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梦乡床学苑创造·A版(2009年10期)2009-12-09

Tags: 运动   体育   大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