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探析

2023-02-25 10:45:10

余晓青,林永泽

(福建警察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应用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及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但由于这些平台具有发布门槛低、用户数量多以及传播迅速等特点,容易成为各大高校网络舆情的策源地与爆发地。尤其是公安院校学生,由于预备警官身份标签的特殊性,其在网络媒体上所发布的相关非理性言论很容易被加温而引发热议,进而对公安院校乃至整个公安队伍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时代如何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更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当前各大公安院校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并且提出要本着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主阵地,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与政策,做好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不仅对推进公安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强化公安院校学生忠诚信念、筑牢忠诚警魂也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利于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提升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媒介平台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地。但与此同时,一些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监测技术稍显滞后,大部分停留在以往“两微一端”的监测阵地上,忽视了对全媒体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网络舆情监测。加强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对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监测技术提出“新标准”与“新高度”,通过对相关监测硬件与软件的开发与引进,能够有力推动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向“多微一端”进行变革与创新,有助于及时发现、研究和甄别负面网络舆情信息,加强网络舆情的早期引导,避免发酵形成难以控制的网络舆情事件,从而提升新时代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其二,有利于加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阵地建设,筑高、筑强和筑牢学生的“信念之基”。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际政治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网络空间话语权争夺更加激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伺机抬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在网络上滋生蔓延。如果网络舆情引导不力,极易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扭曲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种现象若发生在即将为新时代发展保驾护航的警校生身上,极有可能对未来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提升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不断强化学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增强公安院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领导力,弱化负面网络舆情对公安院校学生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可以切实维护公安院校的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确保公安队伍源头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助推公安队伍的良性发展。

其三,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维护公安院校的和谐与稳定。网络舆情的“聚合效应”和“放大效应”是新时代网络舆情的两个重要特征。部分关于公安院校的虚假言论扩散之后,在网络舆情的“聚合效应”和“放大效应”的双重影响下,不仅容易制造社会恐慌,弱化公安队伍的权威性,还有可能引发公安院校学生烦躁与焦虑的心理情绪,而这些极有可能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或者“社会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加强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通过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可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与思想动向,从源头上防范负面网络舆情的产生;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可有效遏制不良网络舆情的传播,切实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与主导权;完善教育与网络舆论宣传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在网络上自觉抵制消极言论,积极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成为公安院校宣传的“代言人”。构建更为科学、系统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可以降低新时代公安院校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出现的概率,保障公安院校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复杂化,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给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挑战。

(一)情绪化强,网络言论个性化凸显

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民警的重要摇篮,是开展公安思政教育的重要主阵地,实行警务化管理是深入贯彻“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办学方针的重要措施。但在高压且严格的训练环境之下,一些公安院校学生易产生消极与不满情绪,尤其是遇到如疫情等突发情况,学校教育与管理方式会随之调整,如外出审批制度、校园内消费物价、食堂饭菜的数量与种类等都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易导致部分学生的情绪化解读,具有情感导向极端化的倾向。对于一些已经习惯在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上发布情绪化言论的学生而言,他们极有可能通过这种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并希望引发媒体与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年龄相仿、价值取向趋同,容易盲目跟风个别错误观点,这些都易引发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事件。例如,某警察院校学生对疫情防控期间仍然延续平时的“每日集合制度”表示不满,并在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上发表了冗长的非理性言论,引发了较多网友的跟帖,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的网络热度。通过使用专业软件对相关评论进行爬取与分析后发现,众多学生思考问题大都从个人利益的立场出发,其所发表的言论带有明显的情绪化与个性化色彩。如果相关非理性言论的“雪球”越滚越大,则极易引发网民的“从众心理”和“聚合效应”,从而导致不良涉警网络舆情“爆炸性”传播,最终不仅可能影响公安院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也有可能损害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权威和形象。

(二)隐蔽性强,网络舆情信源难追溯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匿名性使各社区论坛、个人网站、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都可能成为舆论的发源地。作为公安院校的学生,其反侦察意识本就强于普通大众,在发表不当言论时,为防止追根溯源找到自己,通常以匿名、“小号”等方式在各大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在微博与知乎上时常可见一些学生以新用户或者匿名的身份来宣泄个人对本校管理方式的不满。如某公安院校校内理发费用在某段时间内由原来的25元涨至58元,引起众多校内学生的不满,有学生就此事在知乎上发帖,瞬间引起众多关注并产生了较高的网络热度,使该网络舆情在知乎平台上持续发酵并暴发。通过对知乎平台上该话题的评论进行统计,在众多评论中,采用匿名与“小号”的用户比例占到总评论数的70%以上。网络舆情溯源的困难不仅加大了学生发表言论的随意性,而且也增加了网络舆情的治理难度。同时,在公安院校学生内部容易形成年龄与爱好偏一致的“隐匿圈层”,比如学生内部组建的微信群、交流群、讨论组等,而该“隐匿圈层”的公民隐私由于受到法律保护,使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信息监测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也因为该“隐匿圈层”存在信息传递的封闭性特征,容易形成情绪色彩一致的“信息茧房”,而各圈群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极易导致某些负面情绪“群体极化”,酿就“一呼百应”的局面并产生信息激流,最终引发网络舆情事件。

(三)敏感度高,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

公安院校培养的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忠诚卫士,社会大众对人民警察队伍的健康发展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与重视。因此,细微的网络舆情事件极有可能触动敏感舆论的“传染机制”,引发“眼球聚集效应”。同时,与警察相关的网络舆情对于媒体而言新闻价值较大,经过新闻媒体的润色编辑与“炒作式”的推波助澜,原本简单的舆情事件容易演化成一颗“威力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一片惊涛骇浪,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终端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使得公安院校的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如某公安院校为更好迎接学生返校开学,减少学生对于警务化管理的不适感,特制定寒假《一日生活制度》,要求学生延续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每日坚持早起、整理内务并上传相应图片进行打卡。但该制度的时间安排与部分学生群体的个人寒假生活产生冲突,引发了争议。有微博大V“高校有料”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同学投稿:学校公示警务化管理的相应实行细则,要求每日定时签到,引学生吐槽……》的帖子。该文发布后,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极快,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浏览量超过百万余次,点赞数高达三千余次。由此可见,由于公安院校的身份特殊性与全媒体时代传播的便捷性,导致相关公安院校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深度与广度急剧扩张,如若不及时掐灭“网络舆情火苗”,则极易引发激烈的社会舆论甚至形成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对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但当前公安院校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阻滞了网络舆情治理效果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人才与技术支持不够

在现阶段,一些公安院校对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的构建还不够重视,在人员配备与资金投入上存在不足,[2]使得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得不到良性发展,延缓了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公安院校在网络舆情监管人员的配备上,暂未设置专职的网络监测和预警人员,大部分公安院校让团委、学工处等老师负责相关工作,比如学工处个别老师负责监测学生校园内部讨论群组的舆情等,但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难度大、强度高,而团委与学工处老师们自身的工作任务本就较为繁重,导致许多公安院校在监测负面网络舆情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由于相关老师未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引导的能力不强,对一些“苗头性”的网络舆情事件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网络舆情的扩散与传播,极有可能酿成“热度高、影响大”的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同时,要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要拥有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作为支持。但目前一些公安院校缺乏该方面的预算投入,不仅没有购买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也没有和外部单位、公司合作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工作缺乏技术支撑。因此,加大资金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成为新时代提升各大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重要“支点”。

(二)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健全,反应处理速度慢

完善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是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要素。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产生存在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传播的快速性等特点,因此,要求各公安院校在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方面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此来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效果。但是,很多公安院校在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等机制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首先,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还不完善。只有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才能“防患于未然”,但许多公安院校尚未制定完整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缺乏标准的应对程序、方法等,相应的舆情应急演练则更为少见,使得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显得仓促且草率。其次,缺乏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网络舆情的监测是有效应对舆情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但目前很多公安院校缺乏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持,主要采取的还是人工监测手段,无法系统、准确地把握舆情发展趋势,其监测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再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公安院校在遭遇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时,或者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把控力度不够,网络舆情的处理反应速度滞后,错失了网络舆情引导的先机;或者仍秉持“重堵不重疏”的传统理念,以删除和屏蔽手段为主,使得网络舆情治理成效欠佳,损害公安院校形象,不利于公安院校的正面宣传与形象塑造。

(三)思想教育手段单一,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是其基本要求。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有助于强化公安院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建设,也有助于加强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从而降低新时代公安院校负面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但是,目前一些公安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形式与手段主要还是以思政课为主,并未将思政教育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全过程中,而且在思政课堂上更多采用讲授的方式,对学生直接灌输相关理论知识,“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的运用较为欠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整体教学过程令人感觉抽象、枯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同时,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维度较为单一,大多通过试卷考核的形式来评判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未能从实际角度出发,切实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虽然目前部分公安院校开设了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专业基础课,但面向全体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类公共选修课偏少,平时典型的网络舆情案例教育引导也不够,导致部分公安院校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难以准确分辨出一些网络媒介平台的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对于与公安院校相关且热度较高的负面网络舆情,经常盲目跟帖并评论,网络责任意识与政治意识欠缺,媒介素养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心理状况波动大,警务化管理有待优化

公安院校学生负面心理情绪的产生是其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当言论的直接动因,而这也是新时代公安院校网络舆情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各公安院校实行的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警务化管理模式,这与一些高校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易让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如果这种情绪状态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容易成为在网络上宣泻不良情绪的动机,进而给公安院校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带去挑战。特别是对刚入学的警校生而言,对警务化管理模式的不适应而引发的迷茫和抵触情绪,加之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学校对相关规定或制度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部分公安院校学生因多重消极情绪夹杂在一起,形成紧张、多疑的负面心理。据笔者对福建警察学院学生新时代心理情绪状况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约有65%左右的公安院校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之时,内心会产生低落与不安的情绪,并有在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组等网络平台上进行吐槽的倾向。因此,如果没有及时对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疏导,这些心理情绪状况的波动变化极易触动学生的敏感神经,驱使一些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薄弱的学生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发布有关公安院校的不当言论,点燃公安院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火苗”,并使得观点趋同的学生集体跟风,加剧网络舆情的“极化现象”,给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针对现阶段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不断提升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以推动公安院校良好舆论生态环境的形成,更好地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舆情治理人才与技术保障

要提升新时代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完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领导体系。可以由学校分管副校长牵头,宣传处、学工处配合,各专业学管干部具体执行,主抓包括网络舆情治理在内的校园安全建设。另外,也可以专门设立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大力引进具有新闻传播学、信息安全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队伍。如福建警察学院以公安管理系为依托成立网络舆情实验室,并与网络舆情信息公司和基层网安大队成立合作关系,邀请他们的网络舆情专家为网络舆情实验室师生提供专业培训,为学生开办网络舆情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舆情治理的原则与方法,并积极组织网络舆情实验室师生考取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有效提升了警院师生监测、分析与研判网络舆情的能力,这些举措为警院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效能提供了人才保障。此外,提高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还需要网络舆情技术的支撑。可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完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控的软硬件设施建设。[4]如福建警察学院的网络舆情实验室采购了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对指定的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的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捕捉与警院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与实时走向。此外,与网络舆情实验室合作的信息公司和基层网安大队也有专门的监控系统,可配合警院进行涉校网络舆情监控,这些都为警院网络舆情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大大提升了警院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

(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首先,要加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应对预案的编制与演练。通过编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规范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应急处置等过程与程序,[4]使得网络舆情治理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的实战演练,及时分析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全面提升网络舆情事件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使得公安院校在遭遇网络舆情事件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应对得当,将负面网络舆情造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要加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建设。公安院校可以依托自身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软件或者与基层网安大队、信息企业合作,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筛选网络舆情信息,对相关敏感字眼进行跟踪与反馈,及时发现与公安院校有关的消极负面网络舆情信息,第一时间掐灭可能发酵成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舆情火苗”。如福建警察学院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处置了若干起涉校舆情,前文所提到的《同学投稿:学校公示警务化管理的相应实行细则,要求每日定时签到,引学生吐槽……》的微博引起热议时,舆情实验室学生第一时间监测到该信息,并立即通知相关领导。由于监测及时与学院领导的有效应对,该校在最短时间内降低了该网络舆情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加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要把握舆情处置黄金时间,先声夺人,抢占舆论先机,及时公开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同时摒弃“重堵不重疏”的做法,树立“疏堵结合”的理念,重视发挥意见领袖与网络评论员的作用。公安院校可选拔学院优秀的思想政治骨干教师学生党员、优秀共青团员等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进入学院内外部微博论坛、QQ群、微信群等隐匿与透明圈层,在舆情发酵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教育与引导,发挥舆情意见领袖的作用,[5]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扭转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在上文提到的“某公安院校学生吐槽警务化管理”案例中,该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并未采用删帖等措施来封堵负面言论,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干部在评论区发出正能量评论,扩大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最终使该网络舆情事件在短时间得到平息。

(三)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具有坚定政治信念,能否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言论,直接决定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首先,公安院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公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不断强化公安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对公安院校的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与媒介,用鲜明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加大对网络上各类错误思潮的批判,教育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各种政治现象和社会现实问题。[6]此外,还要完善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拓展新形势下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筑牢学生的忠诚警魂。如福建警察学院注重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暑假思政实习或者到学院的校史馆、忠诚教育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等,通过积极的思政实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稳定与和谐,营造公安院校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其次,创新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与舆情辨别力。例如,可开展典型网络舆情事件的案例讨论,通过小品表演、创作趣味短视频、朗诵、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网络行为规范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重视言论发表的理性,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此外,公安院校可开设“负面网络舆情的辨别与应对”等相关课程或者讲座,利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负面网络舆情的辨别力,让学生意识到负面网络舆情给校园和谐与稳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圈群舆情环境中能够明辨是非,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增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环境的稳定性。

(四)积极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适时调整警务化管理

定期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对于公安院校完善网络舆情治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方面,首先,建立定向帮扶制度。一是完善导师制,在新生入学伊始,各个专业就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如福建警察学院实行导师负责制,要求导师对自己负责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学生心理动向与学习态度,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发挥学生管理干部的作用。加大外聘力度或选拔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学管队伍,将掌握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选聘学管干部的重点考量因素。同时加强对学生管理干部的培训,使其不仅具备政治理论水平,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更好地教会学生妥善处理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合理纾解心理压力,有效避免学生在网络上宣泻不良情绪,引发公安院校网络舆情事件。其次,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与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福建警察学院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发现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群体,让学生管理干部及时关注其心理变化。同时开设心理热线、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设立“警营心理志愿者团队”等相关社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此外,可邀请心理学专家来校举办心理学讲座,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与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减压的方式与方法,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调试能力。当然,实行科学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也至关重要。公安院校要拓宽学生对于警务化管理制度的反馈渠道,多方面听取学生对警务化管理的意见与看法,在不同阶段适时调整相关规定,减缓警院学生由于半封闭或特殊时期全封闭警务化管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如福建警察学院学工处每学期向学院广大师生征求学院警务化管理办法的修订意见,及时调整学院警务化管理制度,使得学院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从源头上降低公安院校网络舆情事件的产生风险,为营造良好的公安院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在当前大力推进公安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实现公安院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强公安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对维护公安院校的社会形象、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针对当前的新形势,继续强化政治建警意识,树立舆情治理的系统性思维和多元立体性思维,增强新时代的网络舆情阵地意识,不断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保持公安院校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让公安院校成为警务人才的培养高地,从而为人民警察队伍的健康发展输送“政治过硬、能力过强、作风优良”的预备警官,更好地维护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舆情学生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04-05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7-21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数字舆情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3期)2017-06-21数字舆情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9期)2017-05-04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聪明的学生等故事作文·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0-20

Tags: 舆情   探析   新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