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

2023-02-27 13:40:09

李小艳

(常州市龙城小学,江苏 常州 213022)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中高年级习作是各阶段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面对各类习作并不能带着兴趣参与其中,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并付诸行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考虑到中高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思考能力,而且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必须运用生活化习作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学生将真实想法进行精准表达,这样可以让习作内容呈现出丰富性,而且传递真实情感,对其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步提升。学生会在生活化习作训练当中调动生活经验与所学技能,选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让习作极具真实感与代入感,轻松达到写作最高境界。

(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激发创造意识

习作需要教师通过多元引导方式帮助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阅读文本当中写作手法迁移为自身写作能力,从而保证作文内容极具真实感与新颖感。而生活化习作可以帮助小学生对自身创新性意见进行精准表达,使得学生在生活当中观察社会百态,通过人物活动与情感变化将心中疑问融入写作过程,写人叙事与生活紧密结合。与此同时,学生即使撰写童话故事也能联系生活,从而将学生潜在创造意识有效与持续性激发。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让学生能够带着全局眼光感悟生活,也能够对生活细节不断捕捉,融入真实情感并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表达,实现知识传承向知识创造的转变,对学生未来成长有深远影响。

(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写作水平

在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科学应用下,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程度拓展,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生活事件和社会动态,带着正确观念解释各类现象,使得学生表达能力得到相应提升。在此基础上,生活化习作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固式写作模式的束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再无话可说,保证写作内容和中心不会偏题,学生才不会乱写,而是有方向、有目的和有情感地完成习作任务。在生活经验的融入下,学生写作内容不再雷同,学生也不再使用流水账方式完成事件描述与情感表达。生硬技巧一旦与鲜活生活巧妙结合,学生会对生活中事物有新感触,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学生写作整体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学生主动抒发情感,淬炼综合品质

中高年级小学生具有一定表现欲望,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习作教学引导小学生对自身真实情感进行主动抒发,学生才能对作文有新认识,自然而然地爱上写作,乐于运用不同写作手法表达情感,不再是被动完成写作任务。将学生写作热情有效激发,学生才能在表达过程中侃侃而谈,不会无从下手,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并产生成就感。除此之外,生活化习作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使得学生尝试拥抱新知识,能够更好地融入一直在变化的社会,能够选择恰当表达方式抒发情感,在生活现象中获得不同感悟,也将学会的道理反过来运用至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不仅获得知识积累,也将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这样一方面将学生综合品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淬炼学生语文素养。

(一)运用外部因素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中高年级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而且也凸显出表达能力差异,所以变得敏感。大部分小学生面对各种难度写作任务时无法带着兴趣参与,甚至对写作产生抵触,这不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从心理角度入手,将影响学生兴趣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整合并视为外部因素,从而重视习作心理学习氛围的有效营造,巧妙地将不同外部环境因素转换为学生内部学习动力,激发出具有持续性的写作热情。在具体的习作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外部环境优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学生将会产生一定程度心理动力,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依托写作方式表达真实情况。

具体而言,一是教师站在多角度考虑,从学生个性特点与社会生活入手,保证气氛营造把握得当,通过正确引导将学生潜在热情与能力进行全面激发。二是教师意识到学生已适应网络生活,从而运用QQ 和微信等不同聊天软件创新写作教学。教师将聊天软件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通过QQ 空间发布一些小短文,可以运用视频与图文结合方式让作文内容极具丰富,或者运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几个短句,表达学生真实情感,同时搭配恰当图片诠释短句内涵,营造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契合的习作氛围。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依托点赞、评论等方式互动,也拓展习作点评途径。学生可以看到写作当中不足,有针对性地弥补,从而带着兴趣在不同方式下完成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应具有的写作能力。

(二)依托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思路

发散性思维本身是一种最理想、最理智和有效的思考方式。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合理使用可以将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极大程度拓展,使得学生思维呈现出发散性,学生才能在开放性思维中对真实想法精准传递。在思维导图与生活化习作教学有效结合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一件有趣或熟悉的事情会产生多元联想,对当中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这正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体现。但大部分小学生虽然完成不同难度写作训练,却在写作过程中不知所措,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思路出现混乱。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学生写作素材不足,另一方面便是缺少发散性思维,学生不能在最短时间内选取相应素材。那么,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效收集,找到素材之间潜在联系,能够根据写作需求科学选择。

例如,在写读后感的训练中,教师巧用思维导图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五步法”构思,保证读后感内容具有新见解,也饱含真实情感。首先,教师通过对比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与议论文不同,在阅读完《草船借箭》之后鼓励学生写下读后感。其次,教师将五步法:引、概、议、联、结这五部分绘制成思维导图,要求学生调动脑中知识与生活经验对这五部分的内容进行填充,特别是对“联”必须结合实际生活,可以从古论今,也能以“联”与“引”,对中心论点(感想)进行多元阐述。最后,学生运用个人经历或者生活经验增强读后感的代入感,震撼人心。学生在思维导图应用下可以将生活现场与经验进行汇总,获得思维启发,对作文素材不断拓展,才能在读后感中有所感悟,对其人文品质良好地塑造。

(三)融入生活元素设计习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为了科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融入生活元素,打造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同时重视语文品质的提升,为学生未来成长带来有力促进。首先,教师意识到语言运用是习作教学的灵魂,引导学生运用正确语言形式,对语言组织方式反复揣摩与掂量,塑造学生语文品质。其次,教师依托生活元素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对语言内涵进行挖掘,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教师会将语言视为习作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结合的落脚点。最后,教师从多角度考虑,将写作水平提升与日常素材积累有效结合,重视学生日常积累习惯形成。学生能够细心观察生活事物,对当中细节进行提取并巧妙转换为写作素材,使得写作内容极具充实感与真实感。学生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语言表达自我,对语文知识进行创作与利用。

例如,在阅读完《夏天里的成长》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完成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的阅读。通过两个文本对比阅读,学生看到作者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完成写作的,而且中心比较明确,在写作时并未脱离中心,从而掌握新写作方式,懂得写作思路、写作内容与写作情感必须围绕一个中心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阅读《小站》,通过群文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看到中心是写作的关键,从而明确如何进行概括写,又该如何运用真实事例对中心观点进行阐述与验证。教师随之鼓励学生自拟习作题目,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完成写作。学生会结合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运用想象对知识创新,同时内容真实并极具情感,体现文化内涵。学生为了保证写作不脱离中心会有意识地列出提纲,再进行相应写作,选择生活当中具有代表性或者典型性的事例凸显中心意思,传递正能量,形成语文品质。

(四)结合校园生活,丰富写作形式

校园是每位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生活化教学得以有效应用的媒介。为此,在小学语文习作训练中,教师将校园生活与日常习作教学有效结合,将习作教学平台不断拓展,也有利于生活化元素融入习作。在具体习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校园生活进行全面观察。学生可以借助校园中发生的各类事件,提取出当中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获得更多写作素材,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知识运用价值。教师可有效运用学校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对比赛参与者特点与动作进行观察,运用作文形式记录校园生活。学生能够回顾学校活动,对校园生活有新感悟并融入作文当中,巧用多种形式表达真实想法,实现知识灵活运用,成为知识创新者。

例如,教师鼓励学生首先运用写作技巧将校园活动当中有趣的内容进行记录。其次,要求学生运用口语表达方式分享快乐。学生会在校园生活中搜索灵感,唤起小学生潜在能力,感受生活当中乐趣并精准表达。学生根据生活事件选用说明文或者记叙文,也可使用写景类、想象类、记事类等多种方式完成情感表达。最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文本内容对比,懂得通过生活中一件小事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反映,从而有意识地回顾生活事件,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神情等,再借助内心描写体现一种难得的精神品质,从生活事件当中感悟人生哲理,也运用文字表达揭示事情本质。

又比如,教师在学校运动会这一重大事件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对运动会中有趣或者感人的事件进行多元观察。在运动会中,学生会被音乐、体育运动、啦啦队舞蹈、热烈气氛感染,还有校园运动会小广播将轻松调动起小学生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萌生写作热情。因为大部分学生均会参与学校运动会,所以能够理清思路,从运动项目准备环节入手进行记录。学生会观察刻苦训练时同学的表情、动作等内容,也会看到比赛过程中奋力拼搏精神,从而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会从第一视角进行记录,将观赛同学、参赛同学和教师的一系列活动记入生活习作,通过语言表达方式将情境再现,不仅传递校园生活正能量,也使得学生形成一定语文品质。

(五)组织社会活动,增强学生体验

中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是社会中主要群体的一部分,教师应将社会生活与日常习作教学巧妙结合,在课堂融入学生熟知的社会事件或者社会人物,对习作内容进行丰富。学生也能够掌握不同文体写作技巧,从而将事件与人物活动本质进行凸显,同时融入自身看法,让作文极具新颖性与可看性。那么,教师应从平日生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寻找生活事件的发生原因与结果,重视事件过程。学生会凭借自身想象进行猜测,也会获得极强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体验感,使得写作情感更加浓厚。

例如,在《有你,真好》的习作教学中,“你”是习作对象,应写出“你”具有的“好”。学生通过调动生活经历,运用文字与“你”对话,将真情实感进行精准表达。首先,从选材入手。教师鼓励学生对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当中经历的事情进行回顾。学生对“有你,真好”进行分析,打开记忆闸门,通过“那人”“那场景”“那事”等内容开始写作。其次,列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想到了谁”;
二是“他哪里好”;
三是“这里的‘好’是一种精神,还是创造出‘好’”。最后,在多个问题的探索中,学生对写作思路明确,而且选择具体事件凸显出“好”,同时借助场景描写让事情更加具体,情感表达也极具感染力。学生会选择社会生活当中英雄人物,例如,警察、消防员和环卫工人等,结合社会事件阐述“好”,倾吐学生心声。在该过程中,学生借助社会生活事件打开选材思路,更是将学生内在情感有效唤醒,从而依托典型事件和具体场景描写实现情感抒发。

在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凸显的个性特点做到极大程度尊重,对课堂素材与生活资源进行全面与灵活运用,引导小学生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将目光放在生活环境当中,寻找到各类创作素材,凭借认真观察挖掘更多有价值素材,也运用语文习作能力为生活而服务,强化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生活化习作教学科学应用下,学生走出固式学习模式,以往倦怠情绪转换为积极与主动性,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学生也乐于动笔传递情感,一方面形成极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适应变化较快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实现核心素养科学培养。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情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5期)2021-01-18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情感小太阳画报(2019年10期)2019-11-04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诗歌与情感的断想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18年5期)2018-11-06习作展示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4期)2014-07-05

Tags: 习作   探究   小学语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