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价值研究

2023-02-27 17:05:10

韩沛容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QQ、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习惯。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类型包括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户外新媒体等。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10—29 岁青少年网民占比31.3%[1],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其人际交往方式、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受到新媒体的较大影响,这也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育人主要指借助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等育人主体,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大学生发挥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潜能开发,最终目标是达到自我实现和奉献社会的统一。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2],辅导员作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育人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本调查借助“问卷网”App,采用随机抽样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78 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25.96%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使用手机,68.14%的学生从中学(初中、高中)阶段开始使用手机,从大学阶段开始使用手机的学生比例仅占5.90%。

4.87%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低于1 小时,17.4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为1—3 小时,38.5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4—6 小时,39.23%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6 小时以上。67.55%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使用手机,70.06%的学生在中午休息时间使用手机,78.02%的学生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使用手机。在调查中,仅有36.14%的学生表示离开手机后对自己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00 后”大学生接触手机较早,每日使用手机时间长,且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用手机,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通过开展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功能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有以下心理及行为特点:

1.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线上人际交往需求。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类、新闻类、购物类、娱乐类、音乐视频类、办公学习类、摄影美图类App 的频次和时间进行调查发现,69%的大学生每日使用微信、QQ 等社交类App 的频次在5 次以上,44.96%的大学生每日使用微信、QQ 等社交类App 的时间在2 小时以上。针对微信朋友圈或QQ 好友动态人数的调查中,47.05%的学生表示拥有的好友数超过100 人。大学生在现实中与网络上乐于社交的程度基本持平,其中,在现实中乐于社交的分数为3.47,在手机上乐于社交的分数为3.49。

由此可见,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在线上交流,线上交流以其跨时空、便捷性、时效性高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2.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在微信、QQ 等手机社交App 的使用中,42.77%的学生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41.89%的学生通过App 表达内心的喜悦或吐槽心中的不快,以此达到交流思想情感、寻求意见建议、分享心得体会和宣泄情感需要。

3.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交和表达诉求。仅有25.22%的学生表示,从不通过手机等新媒体分享相关信息或发表评论,74.7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通过分享日常生活、评论他人观点、参与话题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24.34%的同学表示会对社会热点或时事动态发表个人看法。可见大学生网络话题参与意识强,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拥有强烈的网络话语诉求。

4.大学生其有娱乐消遣、获取信息等需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强大,并以其创新性和时效性,成为人们愿意选择的娱乐消遣工具,大学生受手机娱乐属性的影响尤为明显。除了社交类App 以外,娱乐、音乐视频类App在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次、时长方面占很大比例。除此之外,73.89%的大学生表示手机等新媒体帮助自己扩大了视野,多渠道获得知识,是其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窗口。

以手机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仅次于教室、课外活动场所的“第三空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也给高校心理育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只有适时把握时机,才能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多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复杂化

新媒体平台中的多元化信息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一些负面的、不良的信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另一角度说,新媒体的多元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声音,大学辅导员的引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错误价值观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爱情观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符号化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再受时空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大学生交往对象的数量看似增多了,但是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人际交往主要依靠文字、图片等符号化信息,这会造成人际交往的效果不足,情感体验间接化。在以符号为主的信息交互过程中,交流双方的情感表达受到限制,交流双方可以隐藏身份,甚至重塑形象,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深度。与此同时,对新媒体过度依赖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在长期情感表达受限的环境中成长,会造成学生情感表达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其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加剧个体现实的孤独感、苦闷感、抑郁症状和问题行为。

(三)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碎片化与大学生心态浮躁化

新媒体所营造出的网络环境有着丰富、多元、开放的特征,海量的信息可以被精准地推送给特定人群,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对各类信息极度渴求的时期,新媒体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自主选择需求。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往往被加工成碎片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需求,但也割裂了信息的整体性、关联性,这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对整体信息的理解偏差,也会养成大学生“快餐式”获取信息的习惯。新媒体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课间、通勤、生活闲暇等一切碎片化时间,大量信息的推送,使得大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耐心。为追求信息获取的效率,大学生放弃了原本思考、留白的时间,容易被新媒体左右,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大学生焦虑、浮躁的心理,使得大学生出现选择障碍、迷惘等心理问题[3]。

(一)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需要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复杂化、多元化、小众化,使得大学生易产生盲从倾向,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不仅应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困惑,还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舆论热点,以此充分发挥辅导员主动育人的作用,以社会主流言论为导向引导学生,帮助其在复杂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新媒体拓宽了辅导员的心理育人视野,辅导员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利用新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增强了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信息说服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他人、社会和世界,以及他们之前的关系,从而使得心理育人的工作更贴近实际,更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具备最根本意义上的健康心理素质。

(二)迎合新媒体隐蔽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的需要

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开放性、平等性等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了平台,学生尤其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真实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倾诉其压力。经了解,诸多高校学生都愿意通过朋友圈、易班、抖音等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表达个人真实情感。由此可见,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一跨时空的互动交流平台与学生互动,增加与大学生的接触时间,充分发挥新媒体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像朋友一样在新媒体上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倾听大学生心声。这样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亲和力,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备,更真实地表达自我,以此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能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在大学生心中树立值得信任的形象,及时发现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心理育人,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有利于发挥辅导员的育人优势,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

(三)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发展性心理危机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足,加之受到社会高速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承担的压力和责任较大,由于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心理调适,造成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大一阶段的适应性心理危机,大二大三阶段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恋爱困扰、挫折应对、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心理危机,大四阶段因职业规划、就业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危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时空的限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将这种被动接受的知识主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发挥的心理教育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团体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又存在一定的人数限制。传统模式的心理育人工作,无法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发展性心理危机问题[5]。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可以真正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开展心理教育,拓展了心理育人的工作空间。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网络平台,针对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开设相应的指导板块,采用网络推文、网络视频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们了解大学期间的常见困惑,并探讨解决心理困惑的办法。还可以开设类似“发表心声”的板块,大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吐槽心中的不快,以此帮助辅导员快速地寻找心理育人工作的切入口,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育人工作,大大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

(四)帮助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话语模式的需要

在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受新媒体时效性的影响,大学生了解事件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受新媒体虚拟性、隐蔽性以及碎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很容易被曲解,一些青年大学生欠缺理性思考,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其感染和煽动。由于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增强,在他们看来,参与网络话语是参与社会生活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于是刷朋友圈、微博、关注各类新闻热点,并实时发表评论,甚至在网络掀起唇枪舌剑。这一切都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阻碍,给传统心理育人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关注点,抢占网络阵地,先发制人,公布正确积极的报道,引导学生了解事实真相,从而降低社会热点或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参与网络话语,从而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多种特征,十分切合大学生日常需求,致使大学生成为新媒体平台最为活跃的群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育人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主动迎合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育人的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创建优质的心理育人环境,逐步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心理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22年1期)2022-02-08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3期)2020-07-16心理感受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文学教育下半月(2016年7期)2016-08-15

Tags: 育人   辅导员   高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