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04 11:25:11

◎马呈玉(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

史料是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史料能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应用史料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新时期教师,要提高对史料应用的认识,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教学方案,发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效率的保障,兴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学生深入学习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史料的主要特征:史料大部分是由真实的历史故事构成的,故事的内容翔实且丰富,这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后续教学的深入。

(二)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被课本内容束缚,形成了刻板的教学方式。而史料呈现历史内容的方式更契合历史的教学内容,通过史料,教师能够构建一个更好的课程氛围。同时,借助史料的方式更能凸显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运用史料教学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提升学生历史认知能力

历史,顾名思义就是客观陈述过往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不仅是历史的最大特征,也是学生理解历史的难点所在。而史料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捕捉到历史的细节,降低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难度。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加深学生对历史客观事件的认知,以融汇历史知识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育。

(一)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尽管初中历史知识难度不高,但其内容非常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做好正确的筛选或者引导,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在传统史料结合的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对史料阅读不耐烦和不充分等问题,对冗长的史料文章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史料教学受到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前筛选和分析史料,为高效史料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发散思维,立足实践

史料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变化。在使用史料辅助教学时,教师切忌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史料看清历史本质,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生而言,成绩仅仅是对其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片面反映,考查学习成效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思考习惯。因此,教师需要深挖史料背后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史料内容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学习历史知识,而非简单地背诵知识点。

(一)以史料丰富课本内容

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并不全面,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史料就是典型的教材内容以外的素材,有助于学生进行补充学习。教师应当做好史料的筛选工作,只有对史料进行充分的调研,才能更好地利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具象化的史料内容,解决学生认知理解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内容。这也是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常用、最有价值的使用方法之一。例如,在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篇课文的时候,针对知识点“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我国丝绸之路的史料,对部分学习认知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会将丝绸之路与汉朝兴盛直接画等号,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存在偏差,学生也无法真正了解丝绸之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补充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多维度去了解历史事件,以便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以史料深化知识理解

在进行具象化知识点分析的时候,仅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此时教师即可引入相应的史料内容,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结合现有的初中历史教材来看,教材存在文字数量过多而绘图内容较少的问题,这也是学生感觉历史学习枯燥,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计划和方式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例如史料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观近现代的文物,在文物欣赏过程中体会当时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通过展示我国近现代早期的机器或者纺织品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近代工业发展经历的重重困难,体会中国从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巨大变化,并从中体会中外文化的融合。图片和视频相较于文字而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有趣,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我国近现代文化的魅力,而且从侧面印证了文字素材的可信度。教师可以借助史料资源优化课文知识分析与解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以史料开拓历史视野

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非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程内容,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加强延伸阅读,如果学习完教材内容后仍有余力,可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史材料,这也是初中历史中要求学生灵活学习的有效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就史料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在适当的地方点拨学生。例如,在学习课文《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内容的阅读。针对部分对历史很感兴趣、并且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读《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能够通过这部历史著作更深入地了解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然而,《清明上河图》内容繁杂不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通过对史料的筛选,选择一些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效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

(四)更深入挖掘教材史料价值

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把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教材中的历史史料信息放在第一位,不能抓大放小,为了引入课外史料而忽视了最主要的教材知识学习。第一,初中历史教材本身就有史料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第二,教材中史料提出的问题是贴合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编排的,教师应当循序渐进,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三,对于未提出问题的史料,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要忽略其存在的价值,要根据学习要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用于教学。在学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教材当中有关史料翔实陈述了那个时期各国的兵力情况,还有史料对比了春秋时期各国兵力部署,充分体现出战乱时期的问题。另外,在历史教材中,其中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设想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想法,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对历史感同身受,了解当时百姓们经历的痛苦,从更深层次去学习历史知识。最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利用相关史料与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增强历史责任感。

(五)联系教材实际补充恰当史料

教学离不开联系实际,教材中呈现出来的知识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还需要联系实际进行补充。尤其是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联系实际,补充恰当的史料。编写历史教材的真正目的是利用精华知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深入探索与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教材不能涵盖全部历史知识,而是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靠自己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去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比如,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历史资料。但是,实施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史料在进行补充的时候必须贴合历史教材学习的重点内容,符合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随意补充史料反而会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历史教师要努力学习,构建自身历史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猜你喜欢 史料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辽金历史与考古(2021年0期)2021-07-29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美育学刊(2020年6期)2020-12-10史料二则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9期)2017-11-08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

Tags: 史料   初中历史   教学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