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日语汉字词汇的词性分类探究

2023-03-10 09:35:07

许雪华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日语词汇有「漢語」「和語」「外来語」「混種語」四大类,传统日语词性分类大都参照和语词汇的特点,将这四类词放在一起探讨。日语的和语词汇有着较为完善的词形变化体系,而汉字词汇如「特殊な事情」「特殊の事情」等所示,词形变化规则不统一,因此以形态为主的词性分类标准未必适用。目前,学界已有多篇论文单独探讨了日语汉字词汇的词性问题,本文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语料库调查研究汉字词汇的词性判定标准,为日语汉字词汇研究、中日同形词的词性对比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日本汉字词汇词性分类研究始于山田孝雄(1940)撰写的『国語の中に於ける漢語の研究』,其后池上祯造(1954)、宫地裕(1973)、野村雅昭(1998)等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国内最早探讨日语词性分类的研究是刘耀武(1978),进入21世纪后,对于汉字词汇词性的探讨逐渐增多,张慧明(2008)等为代表性论文。

(一)早期观点

山田孝雄(1940:14-16)依据外来词汇融入日语的程度将其分为「純なる外国語」「狭義の外来語」「借用語」「帰化語」四大类,并强调前三者都应该看作体言,唯有「帰化語」可以进行正常的词性分类。「帰化語」是指已经完全融入日语语法体系,拥有与和语词汇相同语法地位的外来词语,山田孝雄(1940)认为「安全」「解説」等绝大多数汉字词汇都属于「帰化語」,已经获得了与和语词汇一样的词类地位,可以进行词性分类。

池上祯造(1954:620-629)依据汉字词汇能否与格助词结合、能否后接「する」派生动词用法等形态特征,将汉字词汇分为了「A名詞と同じ用法のもの」「B『する』をとって動詞化するもの」「C『な』『に』をとって修飾語となるもの」「D副詞としてしか用法なffiもの」四大类。池上祯造(1954)认为,日语中的汉字词汇本身无法直接做句法成分,因此都是语素而非词语,文中所言分类实际是汉字词汇在体言这一大框架下的次分类。论文指出四大类中B类和C类还兼有名词性用法,即汉字词汇多数兼有多种用法,「品詞性」比和语词汇更为复杂。

宫地裕(1973:70)为了厘清「漢語語基」的构词特点,对汉字词汇进行了分类。文章从『現代雑誌九十種の用語用字』中选取了使用频率较高的300个汉字词汇,将其分为了「A体言系」「B相言系」「C用言系」「D副言系」四大类,又根据是否能够单独成词将其分成了「自立形態」和「結合形態」,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宮地裕(1973)的汉字词汇分类①

由表1可知,汉字词汇多数兼有多种性质(词性),这与池上祯造(1954)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中的「自立形態」是指可以单独在句中做句法成分的词语,「結合形態」是指只能形成复合词的词语,这种区分接近于词和语素的划分,因此,尽管宫地裕强调表1是语素的分类,但其「自立形態」部分实质就是词性分类。

森冈健二(1987:6-8)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将「漢語語基」分为「体言」「用言」「情態言」「副用語」「感動語」五大类,并指出「漢語語基」由于词干本身没有形态变化,不宜进行词性划分。然而森冈将「体言」分为了「0体言」「1体言·用言」「2体言·状態言」「3体言·用言·状態言」四大类,显然参照的是词性分类的标准。尽管森冈健二(1987)不承认汉字词汇的独立性,但是实际论述依然默认兼有多个词类是汉字词汇的特点。

国内方面,刘耀武(1978)认为划分日语词类时,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原则,即语义原则、形态原则和句法原则。他强调这三条原则相互联系,不能单独利用某一条来划分词类,汉字词汇也不例外。

总结来说,早期研究不承认汉字词汇的独立性,多数将其看作语素,以探讨构词法的名义来考察其词性特征,但由上述分类可知汉字词汇主要有如下特征:(1)几乎所有汉字词汇都具有体言(名词)性质;
(2)汉字词汇中没有纯粹的用言(动词、形容词);
(3)多数汉字词汇兼有多种词性用法。

(二)野村雅昭的观点

野村雅昭(1998:129-130)承袭了宫地裕(1973)和森冈健二(1987)的观点,认为汉字词汇无法在词干上直接变形,因此不同于「行く」「高い」「静か」等典型用言,只能看作构词语素,论文从构词和造词角度对汉字词汇的用法特点进行了论述。野村雅昭(1998:142)首先参照「意味的な特徴」,具体而言是「同類の語基から帰納される抽象的な意味/同类语素中归纳出的抽象含义」将「字音複合語基/复合语素」分为了「事物類(N)」「動態類(V)」「様態類(A)」「副用類(M)」四大类,而后又依据「語構成上の形態的な特徴/构词时的形态特征」,将上述四类语素细分为表2所示的21小类。

表2 野村雅昭(1998)的汉字分类②

「悪性」「一介」等在『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七版)』(山田忠雄等,2011:15,69)中被标为名词,而野村将它们纳入了「様態類」,承认其具有形容词性的用法。同时野村还提出了「結合専用語基」的概念,将没有独立用法的汉字词汇与兼具独立用法和复合用法的汉字词汇区分开来,从而基本保障了词性与句法功能的统一。

野村雅昭(1998)的分类参照了词义和形态双重特征,但若将这些规则直接套用至所有汉字词汇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部分词汇依据抽象意义较难判定其词类,如「科学」在野村雅昭(1998)中被归为「事物類」,然而在野村雅昭(2013:140)中却被归入了「動態類」。依据抽象意义进行词性分类,在遇到“兼类词”时较难处理。如「自由」「健康」等被归为「事物類」,然而从词典释义来看更应该归入「様態類」。表2所列词语皆为典型汉字词汇,分类结果已然无法统一,那么非典型汉字词汇的词性判断将更为困难。

综合来看,野村雅昭(1998)的分类适用于意义单一的汉语语素以及粘着语素,不太适用于意义复杂且兼有多种词性的“兼类词”。同时,其下位分类所参照的「語構成上の形態的な特徴/构词时的形态特征」过于复杂,不适用于大规模的词性判断。

(三)村木新次郎的观点

村木新次郎(2004)不认同野村雅昭(1998)的观点,认为野村混淆了词与语素的概念,词性是词才有的性质,如果汉字词汇只是语素,那么对其进行词性分类就毫无意义。他认为「山を歩く」「山が多い」中的「山」是词,而「山-歩ffi」「山-越え」中的「山」是语素,探讨汉字词汇的词性应以词作为考察对象。同时,村木新次郎(2004)认为词性是反映词汇语法特征的分类,因此,比起词义、形态,更应注重其句法功能。他观察到了汉字词汇在词性用法上的特殊性,认为尽管汉字词汇中有许多名词,但部分词汇实际已经失去名词用法,不应再笼统地将所有汉字词汇纳入名词范畴(村木新次郎,2004:5)。

在点评了野村雅昭(1998)的分类后,村木新次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主要句法功能,将汉字词汇分为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陳述副詞」「後置詞」「接続詞」「従属接続詞」「感動詞」等九大类,并分别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表3。

表3 村木新次郎(2004)的汉字词汇分类

由表3可知,形容词具有两套活用体系,其形态变化规则不统一,因此,完全依赖形态特征不太现实,而以句法功能作为主要分类标准更符合其特点。村木新次郎(2004)的优势在形容词的分类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七版)』『大辞林(第三版)』等多数日本国语词典依据形态特征把「国営」「初等」等接「ノ」修饰名词的汉字词汇归为名词,然而这些词语在句中只能做定语,无法做主语和宾语,所标词性与句法功能不符,而村木新次郎(2004)将其都纳入形容词范畴,从而化解了上述矛盾。

(四)单个词类相关研究

除了综合性论述外,还有少数研究对具有某类词性的汉字词汇进行了详细论述。张慧明(2008)以整个日语词汇体系的建构为背景,探讨了形容动词是否应该单独成类的问题。他指出由于形容动词所表现出的词类特征与动词、形容词完全不同,因而应该归入体言的子类。即汉字词汇中的「新鮮」「偉大」等皆属于名词,这与野村雅昭(1998)等的观点不谋而合。

许雪华(2020)指出辞典中的词性标注存在偏误,提出应该利用语料库调查汉字词汇的词性。具体而言,依据汉字词汇在语料库中的句法功能结合形态特征判断其词性,比如动词主要做谓语,主要形态特征是后接「する」及其活用形式。论文主要论述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判断方法,名词、副词等内容还有待补充。

早期观点认为汉字词汇是语素,主要依据形态特征,从构词角度对其语法性质进行了论述。村木新次郎(2004)提出的句法功能为主的词性分类标准符合汉字词汇自身的特点,但论文仅对形容词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非典型的名词、动词的处理未作分析。许雪华(2020)的语料库调查法值得借鉴,本文将两者结合,具体探讨汉字词汇的词性分类标准。

纵观所有的汉字词汇词性分类相关研究,我们认为,村木新次郎(2004)的分类标准最符合汉字词汇的特点且易于操作。首先,探讨汉字词汇词性分类的前提是将汉字词汇看作词语而非语素,我们认为「勉強」「簡単」「全部」等汉字词汇后接助词或「ナ」「ニ」「ダ」等词尾时,与「行く」「静か」「はっffiり」等具有同等地位,是词语而非语素。其次,与和语词汇不同,汉字词汇的词形变化规则并不统一,以句法功能为主要判定标准更符合其实际用法特点。秦礼君(2014:62-63)指出:“纵观几十年的汉日语言比较研究,成果丰硕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果能够加强不同语言理论框架指导下的系统比较研究,则将为汉日两种语言比较展开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同村木新次郎(2004)的词性分类标准,然而任何理论脱离了实际操作都毫无意义。由于『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七版)』『大辞林(第三版)』等多数日本国语辞典依据形态特征判定词性,而汉字词汇的形态特征不统一,导致词性标注存在偏差,因此,利用语料库进行实际调查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操作。本文利用『現代日本語書ffi言葉均衡コーパス(ВCCWJ)』及其检索工具NINJAL对部分代表性汉字词汇,尤其是汉语和日语都有的同形词在日语中的词性进行了判定,本节详细描述判定过程,归纳判定标准,以期为汉字词汇的词性判断提供有益参考。

(一)名词

名词区别于其他词类的特点是可以做主语和宾语,只要具备这两种句法功能就可判定其具有名词用法。比如「学生」在例(1)中做主语,在例(2)中做宾语,是典型的名词。

(1) そうした学生が今も増えています/那样的学生至今仍在增加。

(『世界の教育』1991)③

(2)「大学院」の学生を募集しています/正在招募“研究生院”的学生。

(『広報ひろさffi』2008年12月号)

除了主语和宾语,日语的名词还可后接格助词实现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功能。例(3)的「学生」后接「ノ」做定语,例(4)、例(5)后接「ニ」「デ」分别做补语和状语。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汉字词汇在日语中主要做动词的补语,如「感傷」在语料库中主要形成「感傷に浸る/耽る/陥る/満ちる」等动补结构,但语义关系接近动宾结构,因此,我们将这类补语纳入广义的宾语范畴,「感傷」亦被归入名词。

(3) 他の学生の視線が気になる/很在意其他学生的视线。

(『第二言語不安の理論と実態』2005)

(4) 五十人余りの学生に取り囲まれることになったのでffる/最终被五十多个学生围住了。

(『テイク·ラブ』1991)

(5) 街は観光客や学生で雑踏している/街上满是观光客和学生,非常嘈杂。

(『甦るチューリング』2002)

除了典型名词外,部分词语句法功能有所缺失,比如「栄華」「辛酸」等在BCCWJ中检索到了「栄華を極める/誇る/取り戻す」「辛酸をなめる/知る/味わう」等做宾语的例句,却较少能检索到做主语的例句,但这些词在文中具有宾语功能,因此,我们仍将其认定为名词。最后,「衷心」从语料库中仅检索到「衷心より/衷心から」的用法,既不能做主语也不能做宾语,但格助词「より/から」一般仅与名词结合,因此从广义上讲,我们将「衷心」认定为名词。

综上所述,判断名词的主要标准是能否做主语和宾语,对于部分非典型名词,除了句法功能外,还可以根据与其搭配的词语的性质,与格助词结合的能力等来判断其是否为名词。

(二)动词

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必须与词尾「スル」结合才能做动词使用,因此,所谓的「漢語動詞」是指含有「スル」及其变形在内的整体。动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做谓语,而从形态来看「漢語動詞」具有「する·した·しろ·せよ·しよう」等多种形式,比如「確立する」有以下五种形态。

(6) 国有·国営企業体制が確立する。/国有、国营企业体制得以确立。

(『中国の経済』2002)

(7) 翌々日配達体制が全国的に確立された。/全国确立了寄出后第三天就能送达的配送体系。

(『通信白書』1986)

(8)「中の上」クラスが独自のライフスタイルを確立しよう。/“中上”阶层想要确立自身独有的生活方式。

(『「生活大国」宣言』1990)

(9) 仲麻呂の専制体制が確立することになる。/仲麻吕的专制体系形成。

(『平城京と木簡の世紀』2001)

(10) 国民の安全と安心を確立でffiたら幸いでffる/我们希望能够保障国民的安全与安全感。

(『琉球新報』2001.8.25)

例(6)—例(10)中「確立」与「スル」的各类活用形式结合,实现了谓语功能,无论是句法功能还是形态变化都符合动词特征。但是,汉字词汇中亦有非典型的动词,它们的形态与功能往往不统一,具体有以下两类:「(ご)+二字漢語+のうえ」句型中的动词;
「体言止め」现象中的动词。尤其是后者,薛晨和刘琛琛(2016:61)指出“在日语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词尾省略现象。如:通常省略汉语动词后的「する」”,即「体言止め」并非个例,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极为常见。

(11) 診療日などをご確認の上、ご来院ください。/来医院前请确认就诊日期。

(『広報かめやま』2008年13号)

(12) 以上全項目を記入の上、ヒット内大会委員会事務局まで郵送する。/将以上所有内容填写好后邮寄至组委会秘书处。

(『ラジコンマガジン』2005)

(13) 輸出前に再度人の目と手で品質を確認。/出口前请再次人工检查质量。

(『通商白書』1999)

(14) 長女は、一浪して予備校から国立帯広畜産大学に合格。/大女儿高考失利后从补习学校考上了国立带广畜产大学。

(『明日を探して』2004)

例(11)、例(12)中「確認」「記入」后接「ノ」修饰名词,从形态来看是名词,但从功能来看前接「ヲ」带宾语,显然是动词用法。例(13)、例(14)中「確認」「記入」仅有词干,缺少形态标记,但是例(13)前接「ヲ」带宾语,例(14)前接「ニ」带补语,都是动词特有的句法功能,且依据句法功能优先原则,我们将这些词语判定为动词。

综上所述,判断动词的主要标准是能否做谓语,而最有效的判断规则是能否带宾语,「漢語動詞」最典型的形态标记是「スル」及其活用形态,但是当形态与句法功能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句法功能,因此我们将「(ご)+二字漢語+のうえ」「体言止め」等语法现象中的汉字词汇都纳入动词范畴。

(三)形容词

村木新次郎(2004)将汉字词汇中的形容词按照形态特征分为了第一形容词、第二形容词和第三形容词三大类,具体特征如表4所示。

表4 村木新次郎(2004)的形容词分类

由于日语汉字词汇中第一形容词数量极少,本文重点探讨第二形容词和第三形容词在语料库中的词性判定方法。第二形容词相当于日语「学校文法」中的「形容動詞」,多数具有定语、谓语和状语等句法功能,其活用体系是「~ナ(ニ)/ダ」,是汉字词汇中最典型的形容词。如例(15)—例(17)所示,「簡単」无论从功能还是形态来看都是典型的第二形容词。

(15) 裁判所について、簡単な説明がされている。/对法院作了简要介绍。

(『犯罪被害者支援』2000)

(16) 興味深いので簡単に説明しておく。/这很有趣,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

(『公的規制の経済学』1991)

(17) やり方も簡単です/做法很简单。

(『伊東家の食卓裏ワザ大全集』2000)

第三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做定语,其活用体系是「~ノ(ニ)/ダ」,由于做定语时后接「ノ」修饰名词,形态与名词一致,因此,在『新明解国語辞典(第七版)』等国语词典中被标注为名词。然而,这类汉字词汇不具备主语和宾语功能,部分词汇除定语外还可做谓语和状语,从句法功能来看显然是形容词,由于形态特征有别于第二形容词,村木新次郎(2004)将其命名为第三形容词。比如「絶好」一词,从语料库中检索到524个例句,其用法分布如下:

絶好+の+名詞(509例):絶好の機会、絶好の場所…

絶好+な+名詞(4例):絶好な被写体、絶好な位置…

絶好+助動詞(11例):陞爵を願うタイミングとしては絶好でffる…

语料库中未能检索到「絶好」做主语或宾语的例句,而后接「~ノ」做定语的例句占到了总数的97%,从句法功能来看是形容词。

然而,如「絶好の機会」「私の機会」所示,第三形容词做定语时形态特征与名词一致,因此要注意两者的区分。寺村秀夫(1991:238)认为,名词修饰名词的结构(N1のN2),仅在表达名词修饰名词的短语(如:「首都の東京」)的含义时可以转述为「N2がN1だ」这样的形式,而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则全部可以转述为「NがA(だ)」的形式,比如「静かな町」可以转述为「町が静かだ」,「貧しい人々」可以转述为「(ここの)人々は貧しい」。换言之,将后接「ノ」修饰名词的汉字词汇设为X,如果「XのN」可以转述为「NがX(だ)」,则基本可以认定X为形容词。比如「独特の形」可以转述为「(この)形が独特(だ)」,我们就可判定「独特」是形容词而非名词。

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汉字词汇修饰名词时,有「ナ」「ノ」两种形态,比如「特殊」与「独特」就是典型代表,具体见表5。

表5 兼有「~ナ」与「~ノ」两种形态的形容词

如表5所示,「特殊」与「独特」尽管修饰名词时有两种形态,但其所修饰名词的语义范畴并无区别,「特殊な事情」与「特殊の事情」都是表达「事情」的性质,且可转述为「事情は特殊だ」,因此都属于形容词用法。换言之,即使形态不同,只要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相同那么词性不变。

综上所述,判断形容词的主要标准是能否做定语、状语或谓语,同时满足无法做主语和宾语的条件,汉字词汇中的典型形容词多数具有上述三种功能,且以「~ナ(ニ)/ダ」为主要形态标记。「絶好」等以「~ノ(ニ)/ダ」为主要形态标记的形容词,尽管形态与名词相同,但由于在句中多数只做定语,依据句法功能优先原则,我们将其认定为形容词而非名词。

(四)副词

日语汉字词汇中还有许多副词,其主要功能是做状语,与形容词不同,副词没有后

接「ナ」做定语的用法,一般也没有谓语用法。从形态上来看直接做状语者居多,部分

词语后接「ニ」「ト」「デ」做状语,此时包含助词在内的整体为副词。

(18) 暫時、旅の足をおとどめくだされば幸甚です/如果您能暂时停下旅行的脚步,我将不胜感激。

(『仇討月夜』2004)

(19) 僕は大概マキの問い掛けを受け流すことにしている/我通常会回避马基提出的问题。

(『七つの金印』2003)

日语副词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功能是后接「ノ」修饰名词,与上文判断形容词的用法相同,我们仍然通过能否变为主谓结构的方法判断其定语用法的性质。如「大抵の人」难以转变为「人は大抵だ」这样的句子,说明此用法有别于形容词的定语用法,同时其意义又有别于名词修饰名词的用法,因此,尽管形态接近名词,我们依然将其纳入副词范畴。

(20) 百円ffれば大抵の物が手に入るのです。/100日元可以买到大部分东西。

(『清く、貧しく、潔く』2002)

(21) 大概の代物はガセですよ。/多数替代品都是赝品。

(『悪夢街の殺人』2003)

副词中有部分词语必须后接「ニ」「ト」才可做状语,但是从其用法来看,只有状语一种用法,没有定语和谓语用法,因此仍将其认定为副词而非形容词。

(22) 川の水が徐々に増えている。/河水慢慢涨了上来。

(『数えることば』2001)

(23) 続いて桟橋の河田司令長官の声が凛と響いた。/紧接着,码头上响起了川田总司令严厉的声音。

(『雷撃深度一九·五』2001)

综上所述,汉字词汇中的副词多数具有修饰动词、形容词的状语功能,从形态来看,少部分词语需后接「ニ」「ト」,多数词语直接做状语。部分副词还可后接「~ノ」修饰名词,但是其与后续名词的语义关系不同于形容词和名词。

本文在系统梳理日语汉字词汇词性分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语料库判断汉字词汇词性的基本标准。日语汉字词汇的形态变化规则不如和语词汇那样统一,因此以句法功能作为首要标准,形态特征作为辅助标准判定词性符合其自身特点。本文结合语料库调查实际,重点考察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判定方法,主张形态与功能发生冲突时,以句法功能作为首要判断依据。

综合来看,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做主语和宾语,动词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定语、状语和谓语,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做状语,但是每一类词中都有句法功能不全的非典型词语,对于这些词语需要依据功能、形态和意义综合判断。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考察了单一词性的判定方法,然而多数汉字词汇兼有多种用法,因此“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将是今后考察的重点。同时,「国際」「既成」等许多汉字词汇是野村雅昭(1998)提及的粘着语素,它们无法单独使用,只能与其他语素结合形成复合词,对于这类词首先需要考察其构词能力以及与其他语素结合的情况,这也是我们今后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 此处只引用了与本文相关的部分,并删减了部分词例,原表请参照宫地裕(1973:70)。

② 表格中“-□”表示后面不接助词直接和其他词汇组合,形成合成词。

③ 本文所有例句均引自『現代日本語書ffi言葉均衡コーパス(http://www.kotonoha.gr.jp/shonagon/)』,又名『少納言』。该语料库为现代日语书面语平衡语料库,共收1亿430万词,还开发了配套的检索工具——NINJAL(http://nlb.ninjal.ac.jp/search/),可自动统计各类用法的数量。另,例句中的下划线均为笔者添加。

猜你喜欢 句法形容词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科技信息·学术版(2022年8期)2022-02-25认识形容词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4期)2021-07-21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7-16明朝日语学习研究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句法二题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诗词联句句法梳理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形容词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4年3期)2014-04-29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当代修辞学(2014年3期)2014-01-21日常日语重庆与世界(2013年2期)2013-08-15看漫画,学日语小火炬·阅读作文(2009年10期)2009-11-10

Tags: 汉字   词性   日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