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网生纪录影像对格里尔逊模式的新解——以《守护解放西》为例

2023-03-10 13:10:12

◎王熙成

作为影响世界纪录影像至今的重要创作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格里尔逊模式走过了漫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程。格里尔逊模式作为纪录影像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段,在一部作品中直白且生动地传达创作者意图,保留主题的完整性。在20世纪之初到20世纪中叶,有效地解决了纪录影像缺乏同观者交流沟通的问题,也就是纪录片与新闻片或录像片的分层。格里尔逊给予纪录片新的定义:纪录片(Documentary)应当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①。这是格里尔逊模式的核心,也是该模式影响下大部分纪录片作品所关注的创作者与受众层面,其中作用于观者的创造性处理主要由创作者承担,这种模式更像是当代许多网生影像作品所继承和延续下来的。“现实”非虚构是前提,可以引起受众与创作者共鸣的“创造性处理”成了必要且有效的途径。同样,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媒介的特殊性质,依托其平台生产、传播的纪录片作品在创作时更倾向于观者视角,使观众对于呈现在肉眼前的非虚构“现实”产生相应感知。创作者对这样的“感知信条”所产生的青睐也促使新的“创造性处理”诞生。

“感知(perception)”在当代中国艺术学领域定义为“艺术鉴赏心理的一种基础,包含了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具有客观性,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脑所产生的对事物的反应;
而知觉是一种对事物更主观、更综合的整体把握。②相较于传统媒介下产生的纪录影像作品,网生纪录片实现了观者对于自身观影感知更加直接的表达。网生作品突出的是互动接受占据绝对位置,相较于传统纪录片的静态被动接受,网生作品中受众的互动参与尤其是“弹幕”机制,强化了受众对文本的干涉。③《守护解放西》作为近几年热度持续上升的网生纪录片作品,在受众市场与社会效益之间达到了平衡。它保留了传统纪录影像的鲜明特征,也规避了其作为纪录片所带来的虚构与非虚构存疑,在不同层面的话语权之上发展了格里尔逊模式的技巧运用。

(一)创造性处理的话语新韵

《守护解放西》聚焦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坡子街派出所,表现其中的人物以及日常公务、民事、刑侦事件,涉及事件记录、行动、处理结果以及多方话语评价等多个模块的整合。《守护解放西》杂糅了线性与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一改过去格里尔逊模式的单一性,在形式与内容上更加偏爱电视真人秀的处理方式,以此组接现实发生的内容。传统的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注重对单一主题或单一核心群体进行富有电影艺术的韵律处理(如《漂网渔船》《夜邮》),是一种对实践的“注解”,即以富有张力和运动感的视觉影像、有节律的镜头组织、代表性的气氛元素等诗意地传达出影片或主题所表达的特殊气质。④《守护解放西》代表的这类新发展的网生纪录片并没有抛弃格里尔逊模式的这种“注解”处理,而是在此基础之上丰富了所要表达的话语方见解以及面对客观事件的反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守护解放西》的纪录片文本叙述呈现了共同亲历者事件的线性反应与话语收集的非线性特征。一方面,线性叙事可以有效地还原事实,甚至不利用“搬演”就能将事实呈现出来。《守护解放西》中使用的大量公务记录仪、社会监控与边外拍摄者的画面,重现了民警、现场观者视角下发生的事件经过,被摄对象与观者十分默契且一致地成为事件的共同亲历者,依托客观事实的话语层出现一定的感性共鸣,缄默了话语持有者的事件反应隔阂。另一方面,《守护解放西》以主题分集为形式,每集以相同或类似警情为核心展开叙述,时间上是一种非线性的主题让位,但不干涉组成原有主题元素的单个事件线性。这一非线性的叙述特征主要集中于多方话语持有者的事件见解,不干预主题既定的形成,而是作为一种事件戏剧性艺术的丰富处理方式,中和已知既定主题所呈现的“乏味”。

其二,《守护解放西》用一种流行网络媒介的“暧昧”话语对现实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片中完整地再现了派出所人员处理警情的过程与工作实际,以单个警情为单元进行事件相关镜头与辅助叙事镜头,从而产生节奏性的组接,穿插事件中参与公务人员的采访同期声画,用以丰富所要向观者传达的语境,配合适当的听觉特效,强化其感知的氛围。这一特点形似时下互联网媒介中流行的“Vlog式”记录方式,在固定人称视角下对其发生的非虚构经历发表观点,在影像中注入创作者情绪,形成一种引导观者注意力的影像节奏。

其三,大量新技术架构的摄入重新定义了“画面+解说词”的纪录片形式。《守护解放西》剔除了过去流行于纪录片中传统的解说人旁白,使用大量的同期声与亲历工作者的个人表达作为听觉要素,解说词由画面文字注解与字幕代替。这类文字注解多以互联网综艺娱乐性的方式呈现,不同于电视新闻或电影中刻板且严肃的板式,而是富有科技感或娱乐调侃性质,在不干涉事件发展客观的前提下配合画面注解,引导叙事或调节氛围和节奏。另外,在新技术加持下的影像画面由之前的“肉眼”属性变成了“科技之眼”,画中画是《守护解放西》中常用于事件记录的重要形式,画面一分为二地展现事件的两路行动,或是在现场记录中展现事态情况的流程图与逻辑图同步展示,共同推进事件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哔哩哔哩是《守护解放西》主要依托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其有一个重要的观者交互工具,即视频弹幕。作为网络新技术的产物,弹幕以文字的视觉形式流动于画面之中,在开启弹幕观看的前提下,文字的语言属性表现了一种解说的多话语特征,融合了众多观者的参与交互。这也是网生纪录片利用其技术优势所达到的多元性影像特征,围绕其真实进行“创造性”的镜头语言再处理,形成一种异质感、动态感的审美体验。⑤

(二)宣教话语的非样本性

对观者的宣传、教育功能一直作为格里尔逊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信条,其自述道:“我把电影看作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不感到惭愧……电影具有雄辩的修辞学特征,任何其他表述形式都无法像摄影机那样完美地将高贵的品质赋予简单的观察,或按时间的冲击力进行场面的切换。”⑥格里尔逊模式作为创作手法的原初指向在于阐释一种宣教话语——“鼓励对自然、社会的洞察关注,挖掘现实内容,主张关注社会、关注群众教育”⑦。早期格里尔逊的纪录片理论进一步解释了宣教话语的非样本性。在福西斯·哈迪编著的《格里尔逊:一个纪录片的传记》中采访到格里尔逊创作之初用以区别于当时流行的杂志片、旅游片概念:纪录片应当区别于异域色彩的样本、“蜻蜓点水”式的通俗花哨表现以及不深入分析评价的信息堆砌。⑧可见,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反对以样本性的内容为前提进而作用于宣教,这也是后期产生的影响中国纪录片主流形态长达40年之久的“形象化政论”⑨,是一种对格里尔逊模式的误解。

网生纪录片作品《守护解放西》十分明显地展现了其用于群众普法宣传教育的目的,主题核心围绕与法律、犯罪息息相关的警务工作日常展开,文本编排呈现出同专题电视节目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的是,《守护解放西》以每集为一个专题编排的形式加以呈现,也穿插了不同程度的非警情内容,多为派出所人物的工作生活日常以及与主题“相左”的案情记录,甚至着重表现其中的细节,呈现一种“主题”的游离。作品所采集的警情样本多数服务于事实经过及法律程序事实,而非强调一种对司法权威的说教。用于宣教话语表达的工具不再依托“经典样本”,而是通过展现非虚构的镜头记录与亲历者的视点话语供观者参考,对于法律判决结果不再是浓墨重彩地推举,而是白描式的事实呈现或是字幕及普法代表人角色对事件的简要评价。《守护解放西》宣教话语的非样本性特征更多集中于观者的思考与讨论,普法宣传的说教改为多个样本或事实的观察式呈现,引导观者在记录的“亲历幻象”中思考、讨论以及评价,依托弹幕技术,实现一种以观者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作用。这一宣教话语的非样本性特征成为互联网媒介下纪录片对格里尔逊模式的新继承。

格里尔逊模式作为一种纪录片的创作手段或是新兴纪录片文本叙述方式的母本,在格里尔逊纪录片理论指导的溯源上,其本身涵盖聚焦了有关受众的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和教育受众,如何利用对现实的记录去服务影像的社会属性。因此,格里尔逊模式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纪录片母本,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针对性,集中于观者的研究与社群的社科意义。格里尔逊视纪录片为讲坛,同时也将其视为一柄“打造社会”的锤子,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在后进学者的研究中,便概括为纪录电影媒介观和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美学思想的二元性对立。⑩纪实美学应当服务于其媒介存在的意义,因而格里尔逊模式实践中产生的“纪实”存在编排或是一种对现实的选择性处理,这是不可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选择性处理并非单向的创作者发挥“才能”的天马行空,也考虑到受众层面的“星罗棋布”,将创作才能的技巧放置在观者感知的基础之上,绝不是一种对现实认可度的讨好,其呈现出一种对观者感知的持有或是可操作性。在纪录片《漂网渔船》中,格里尔逊承认借鉴了苏联学者爱森斯坦的诗意蒙太奇特质用以加工纪实影像。正如学者罗延财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理论矛盾性生成考》一文中所概括的:“其作品《漂网渔船》由于后期蒙太奇和‘上帝之音’等手法的使用,让前期摄取的以平实感和现实性强为主的渔民、渔场镜头通过轻松欢快的节奏彰显出浪漫情怀,使得民众通过诗性品质的存在,缓解了作品体现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给人的挤压感。”⑪

格里尔逊模式产生的影像选择性依托对观者感知的操控,很快受到了诸多理论学派的诟病,如前文提到的“形象化政论”就是格里尔逊模式走向极端的一个案例。由于当时的技术受限,格里尔逊模式在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方式上大部分依托于电影叙事所带来的声画技巧,加之随后诞生的“作者电影”风格逐步割裂了纪实影像中针对观者感知或是参与观察的特性,强化了模式中对于媒介社会与美学的二元对立。直到新兴媒介载体——互联网成为承接纪录影像的生产平台,格里尔逊模式在观者感知上的实践较之以往产生了新的变化。

网生纪录片《守护解放西》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其富有创新意义的“纪录片+观察类真人秀”的摄制方式,形成纪录之“真”与综艺之“秀”的巧妙组合。⑫该片选择在传播与曝光力量强劲的新媒体平台和年轻化的用户社群之中立足扎根,因此在“入市”之初便收获了大量的观者认可,实现了纪实与多种受众属性的成功融合。《守护解放西》不同于同期网生纪录片或是独立人纪录电影的一个特质在于,其纪录影像的受众包容性作为主打字牌,而不是内容的专题性与纪实美学的严肃性。诸多学者对于《守护解放西》这一新兴纪录影像形式的“种草”研究都指向了其最为明显的内容导向与受众导向——内容具备多元性、主题重视创新、形式拓展边界。⑬无论是在形式上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还是在宣教话语的非样本性特征上,《守护解放西》都对格里尔逊模式展现出良好的继承与新的话语发展,甚至实现了格里尔逊模式基于技术要素或是理论边界限制而迟迟未完成的实践。同样,基于对观者感知的意识引导,《守护解放西》“过滤”了一部分观者所认可或非认可的感知意识,从而保留了对纪录影像是“现实之镜”复制的思考,同时也认可了“改造之锤”存在于现实与真实之间的同一特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守护解放西》提供了一个观者与被摄主人公共同参与观察的纪实模式,其中也存在不同文化持有观点的意识隔阂,比如针对警察系统中成员的社会画像为观者所持有,或是针对一系列警情的处理结果存在法律边缘的认同异质而产生了“歧义”。例如《守护解放西》第一季第八集,对于轻生女孩所遭受原生家庭虐待的问题,片中仅保留展现了针对轻生救援成功事实的叙述记录以及参与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而对于事件处理结果,观者同样存在“意犹未尽”的思考讨论且集中于弹幕区的一边倒倾向。这种“非认可”的观者感知与其核心围绕的普法教育以及公务人员认同产生了相左的倾向。巧妙的是,《守护解放西》并非排斥这一认同感知的“异向”,而是巧妙地利用制作技术的编排整合将其过滤为一种“文化”持有的非认可。对于第一季第五集出现的吸毒案例处罚结果判定,观者的理性层面大于感性层面。为弥补这一“失衡”,片中反复出现的是警务人员同嫌疑人的沟通教育和切身体会的采访同期,将这一非线性的内容穿插于观点分歧前后的节点中。意外的是,制作者在随后的第六集中穿插了一个吸毒前科者死亡的警情插曲来记录相关警务人员的前后情绪变化,形成一种作品情感的疏解。而第八集出现的观者认同失衡,却是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意识认同,也使用非线性编排或影像片段重复穿插的处理形式过滤掉警务人员(被摄群体)的文化持有异质,保留了可以被观者所认可感知且作为事件亲历人的认同。

另一方面,《守护解放西》中也存在着对于观者认可的选择性过滤。这一情况在主流纪录片作品中较为少见,表现为一种类似“自我反射式”的纪录影像,打破观察式、参与式纪录影像不断强化的“现场”边界,形成一种互为主体性的“他者”文化语境,即改阐释为对话。⑭鉴于《守护解放西》本身附属的综艺真人秀元素,其中衔接警情故事单元的日常环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节目编排”痕迹,区别于作品笔墨浓重的纪实属性。由于这一纪录影像模式本身具有的实验性特征,较之观者的认可接受程度,《守护解放西》这一“编排+纪实”的方式得到了认可。不同于传统纪实作品的结构,《守护解放西》在第一季最后一集播出结束之后增加了摄制组同被摄主体(即片中涉及的多位警务人员)的对话影像,呈现了大量关于摄制过程的细节及观者视角下对于被摄主体的提问。其中,关于“是否存在表演性质”的问题在被摄主体口中陈述否定,且解释负责被记录也是作为被摄主体体验反应的一部分。《守护解放西》没有回避关于真实纪录与现实纪录的对立问题,而是主动打破经过一系列创造性、选择性处理后强化的在场边界,过滤了这一层观者“认可”的现场感知,谋求现实层与真实层的对话,从而引导观者判断思考纪录影像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伴随着新兴媒介的不断成熟,观者充当感知主体的现象逐渐成为网生纪录作品生产制作的导向,强调媒介关注的格里尔逊模式也在新技术的运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一种纪录影像制作方式的“母本”,曾经的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在对真实的“复制之镜”与对现实的“改造之锤”中间寻求沟通链接,运用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实现纪录影像对现实的反哺。格里尔逊模式也是较早关注观者感知的一次影像艺术的杂糅,不简单归结于说教,而是提炼真实中的非样本以促进宣教,着眼于观者对于影像呈现的感知且重新回归意识的引导。在《守护解放西》等网生纪录片中,不难发现格里尔逊模式之影,真实影像可供选择性的处理基于一部分观者意识的认同,表现为一种观念文化的异质得以疏解,创造性处理所带来的视点割裂也可表现为一种对观者意识的过滤。其中,以真实非虚构为前提,在技术实现突破、观者参与边框被打破的纪录片生产领域中,格里尔逊模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姿态,这种姿态或许可以解释为其无技术参照前提下所最初关注的原点,是一种媒介对于受众的青睐。

注释:

①⑨张同道,刘兰.格里尔逊模式及其历史影响[J].电影艺术,2008(04):147-151,150.

②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414-415.

③宋献伟.网生纪录片美学理念的两极嬗变[J].四川戏剧,2021(12):24-30.

④⑥宋杰.古典纪录片观念的当代意义——从弗拉哈迪与格里尔逊说起[J].当代电影,2019(12):80-84,81-82.

⑤张晓嫣.网生纪录片的特点、问题与改进策略[J].传媒,2021(24):54-56.

⑦⑧[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A].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00,511-512.

⑩⑪罗延财.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理论矛盾性生成考[J].电影文学,2020(12):80-83,82.

⑫夏冬,于德山.《守护解放西》:警务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与警察形象塑造[J].当代电视,2020(05):18-21.

⑬李露,王红强.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守护解放西》的策略创新[J].视听,2022(07):104-106.

⑭朱靖江.田野灵光: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历时性考察与理论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267-270.

猜你喜欢 观者纪录纪录片 端午节观龙舟赛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5期)2020-11-06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出版纪录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10期)2018-01-29光影行者大众摄影(2016年8期)2016-08-01心中的景致大众摄影(2016年7期)2016-07-08《科教·纪录》电影故事(2016年5期)2016-06-15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声屏世界(2014年9期)2014-02-28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

Tags: 格里   为例   守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