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社会服务的路径探索

2023-03-11 10:05:18

周丽花,周贤熙,宋述财

(1.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细滘小学,广东佛山,5283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3.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系,广东广州,510006)

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系统性提出大学应当将资源和能力用于解决社会问题。[1-2]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和科研两个职能的定位逐渐清晰,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内涵更为复杂,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也容易被高校忽视。[4]中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初期受到政策的引导和激励,建立了一批社会服务产业,标志着高校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部分城市甚至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我国的高校社会服务的发展依旧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社会服务常年得不到重视。[4-6]虽然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不应局限于教学和科研,更应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在发展社会服务的40余年中,高校已形成特定的社会服务形式,其形式较为单一,同质化倾向严重。[6-8]第一,服务领域偏窄,以实体的空间服务为主。高校社会服务主要是借助图书馆进行文献服务、馆际互借和临时借阅,借助体育馆举办体育赛事和特定时间对外开放,利用博物馆空间宣传文化知识等。[9-13]第二,高校向社会服务领域延伸的主体单一。高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以高校为主体,基于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园的建设、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三下乡”服务等。[14-16]高校教师队伍长期在社会服务中缺位,没能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社会服务缺乏技术含量。第三,注重硬件资源共享,对软件资源的共享重视不够,没能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撑。第四,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性、连续性,缺乏特色。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单个项目,没有形成长期性和系统性规划,打造特色的服务品牌。[8]此外,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还存在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的培养等问题。

高校实验室是技术和资源的聚集地,前期投入巨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17-18]高校实验室主要分为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两种。其中,教学实验室主要承担本专科的实验教学工作。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完善,教学实验室早已满足日常的实验教学需求,拥有足够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大多数教学实验室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在仪器管理和使用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且在教学之余具有较多的灵活时间来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

然而,高校实验室主要依托科研实验室开展如技术转让、实验委托等技术合作服务,教学实验室因其教学定位的限制,长期在社会服务中缺席,社会服务受到限制,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及服务效益较差,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资源浪费。[17]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创造空间是高校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全新途径,教学实验室的社会服务职能亟待进一步开发。

(一)资源优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高等教育已进入数字化教育时代,数字技术让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数字化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且将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拓展。随着国家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的现代化硬件设备和技术配置逐渐完善,医学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实验室,如解剖学教学实验室的数字人、虚拟仿真实验、AR等。[19-20]这些资源借助数字技术,能从多角度地诠释医学信息,为教学实验室开展社会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高校践行社会服务职能是满足公益事业单位的定位需要。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人体标本、病理标本等。[19]通过教学实验室的教学资源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在社会之间形成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有利于提高区域内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与溢出效应,打破资源壁垒,促成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数字载体还提升了实验室资源的社会教育价值,使社会服务更便捷。[21]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具有其他实验室所不具备的医学资源优势,通过与医院、医疗企业开展教育培训,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学要求等。比如,解剖学教学实验室一般配有包括尸体保存设备、尸体解剖仪器在内的独特资源,通过与医院、医疗行业开展临床解剖学培训,可以为医生的培训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医学行业发展;
或通过与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实现数字资源共享,解决欠发达地区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流动,推动教育公平。[22]

(二)人才储备优势

作为智力资源的聚集地,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将决定其发展高度。随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逐渐形成了由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学等专业组成的教师队伍。[18]教师队伍基础知识扎实、技术精湛和讲授能力优秀,为教学实验室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20]事实上,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实验技术是保障社会服务质量的前提,一流的授课技能和充裕的时间决定了社会服务溢出效应的范围,对医学行业发展的敏锐程度决定了社会服务的深度。因此,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具有其他院校无法企及的医学人才优势,巨大的社会服务溢出效应将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社会脱节,实验室“孤岛式”的管理方式又将实验室资源“封闭”了起来[17],阻断了与社会交流的途径,阻碍了实验室的发展。要想改变现状,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就要积极拓展实验室服务范围、扩展服务职能,建立起一个实验教学、社会服务两不误的新型教学实验室管理体系,服务社会。

(一)打造社会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由于对社会服务职责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教学实验室在社会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得不到重视,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撑、资金扶持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行业内部的医药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又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因此,要想掌握全面先进的理论知识、获得行业内最新的发展信息,就必须依赖良好的社会服务平台。完善的社会服务平台能利用成本低廉的统一技术平台改变高校的社会服务路径,突破当前教学实验室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限制,提高社会服务效率。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不足,与校外机构联系不够密切,沟通不够频繁,不能为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提供便利的工作平台,教师仅靠个人社交圈子与校外单位开展不连续、不系统的合作,服务效率低下。

教学实验室社会服务平台应参考其他平台的建设经验,以“互联网+”为实践形态,围绕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整合各类实验教学资源,针对企业、医生和社区居民不同群体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同时,提高平台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平台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盘活闲置的仪器设备,畅通教师社会服务通道,推动实验室资源有序自由流动,为教学实验室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基础。

(二)建立制度保障,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健康的激励机制和常态化评估是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基础,是挖掘教学实验室存量资源附加值的制度保障,也是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完善社会服务工作考核办法,把社会服务纳入工作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教师的社会服务质量,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作考核挂钩,从制度层面调动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提升服务品质;
要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构建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机制,探索“需求导向型”社会服务模式,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教学实验室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开展社会服务的前提是保证日常教学正常开展。一旦因社会服务而耽误教学工作的开展,高校实验室就要及时调整,避免舍本逐末,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与此同时,实验教学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让医学院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实验室进行社会服务,既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又是医学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产生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5],促进医学院校实验室更好地发展。

(三)科普医学知识,培养公共卫生意识

公共安全事件预防需要扎实的公共卫生知识作为基础,增加居民公共卫生知识储备是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我国居民缺乏快速获取公共卫生医学知识的途径,公共卫生意识有待提高。[5]因此,开展以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传播公共卫生理念,满足公民基本医学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居民公共卫生水平和健康素质。

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具有丰富的医学科普资源,可以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组织社会人员学习医学知识。例如,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可通过讲解人体结构普及人体基本知识,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教学实验室可以科普免疫学知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病理学教学实验室可以传授病理知识。此外,高校可以利用短视频App制作医学科普视频,扩大传播范围,扩大高校影响力,还可以开设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培养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志愿者,将卫生宣传教育作为实验室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出版面向公众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科普读物等。开展与群众生活较为贴近的主题宣传活动,可以激发居民学习公共卫生知识的热情,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突出高校特色文化,提高高校社会地位

实验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校园特色。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源,且经过长期的沉淀积累,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但大部分校园文化仅服务于校园,无法在社会层面形成大范围的宣传,不利于校园的自身发展。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挖掘实验室教学文化特色,打造实验室文化品牌,服务社会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以中医药院校为例,其教学实验室具有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实验室如中医诊断实验室、中医脉诊实验室等均是绝大部分院校所不具备的优质资源,中医药又是当下的社会热点。因此,中医药院校应利用自身特色的中医教学实验室向社会开放脉诊仪、舌像、面像等实验室,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瑰宝,厚植传统文化情怀,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健康观念的传播,以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挖掘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潜能,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同时,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是高校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家在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中投入高额经费,也需要高校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平台是服务的基础,好的社会服务平台将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完善的机制保障能确保教学实验室的社会服务行稳致远。因此,高校应构建社会服务平台,完善考评制度,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教学实验室开展社会服务打破了高校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壁垒,能够克服重复性建设及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现实问题,减少因地域、时空、师资力量不均衡导致的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公众输出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满足学习型社会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实验室要做好社会服务,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加强社会服务内涵建设,提高服务的有效性。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参与社会服务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验室面向社会的必然途径。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灵活的服务形式,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内容,这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高校践行教学实验室社会服务职能不应仅停留在规划中,还要主动担当时代责任,真正付诸实践,同时坚持需求导向,搭建服务平台,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实验室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2-01-14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电竞实验室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电竞实验室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电竞实验室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电竞实验室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资源回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23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27期)2015-02-28

Tags: 路径   社会服务   实验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