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从王士禛入蜀游记看蜀道的自然景观

2023-03-17 18:20:09

李宜蓬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古今文人行走蜀道,往往吟诗作文,记录蜀道的艰难险阻,表达对山川名胜的赞叹之情,这些是对蜀道风光的最好反映,也是开发蜀道文化资源的重要凭借。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文人王士禛曾经两次入蜀,以诗文纪事抒情,留下《蜀道集》和《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等入蜀诗歌和游记。王士禛的入蜀游记,对蜀道沿线风光有非常细致的描绘,是了解清代前期蜀道山川地貌的重要素材,并且已经将蜀道的地理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成为蜀道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王士禛的入蜀游记,感受蜀道的山川雄伟、道路奇险、景色秀美,可以激发对蜀道的向往之情,从而推动蜀道旅游和蜀道申遗工作。

清康熙十一年(1672),王士禛奉命“典蜀试”[1](P2527),即作四川乡试主考官。七月朔,自京出发,闰七月朔,自宝鸡渡渭水过益门,入北栈,至褒谷口出栈,到达汉中,所历险要之地包括和尚原、凤岭、柴关岭、马鞍岭、七盘岭、鸡头关等处。在汉中稍事休息,随后勉县以西,又入南栈,所历艰险之处则有七盘关、剑门关、牛头山,蟾毒山等,至八月初三日到成都,历时一个月之久。然后走水路从三峡顺流而下,至沙市舍舟登岸,从陆路返回京师。康熙三十五年(1696),王士禛“奉命陕西、四川祭告西岳、西镇、江渎”[2](P3543),再次入蜀,本欲“取道三峡,诸公以盛夏川江方涨,不可,改而从陆”[2](P3854),遂原路返回。虽然并未经过太白山和青泥岭,但是其险绝之处,不遑多让。曹操以“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3](P458),诚为切身感受。

蜀道之险,在于山势高耸,望而生畏。王士禛写山势陡峭高耸,采取不同的视角。有时候是俯视,“坪高出众峰上,俯视四山云雾如沆瀣一气,皆在足下。”[1](P2542)在煎茶坪上可以俯视群山皆在脚下,可见其高。有时候是仰视,“登七盘岭,每盘斗折而上,渐入天际”[2](P3571),七盘岭的最高点是鸡头关,“鸡头关盘旋而上,去天尺五”[1](P2544)。有的时候,是仰视与俯视兼具,登牛头山,“如是陟五六峰,四顾群山,皆在其下,猿鸟迹绝,风云通之,仰视白日,如可手扪,高埒凤岭而险峭千倍。”[2](P3575)俯仰之间,山之高耸在群山和白日的衬托间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古人说起山的高度,没有绝对性的概念,往往都是在相对比较中得到判断,正是通过群山的对比,以及山与云雾以及天际的参照,才能更好地凸显山势。

蜀道之险,在于沟谷纵横,林树茂密。柴关岭上,树林浓密,幽深难测,“幽篁丛木,蒙茸数十里,不见山巅,行人与虎豹蛇虺争一线。”[1](P2543)山高谷深,密林丛生,野兽出没,行人步履维艰,可见艰辛。到了蟾毒山,已经是日暮时分,“险恶殊甚,雨中望四山,林木鬖髿,暝色渐合,令人心悸。”[1](P2555)天色已晚,树林中更是阴暗,前路漫漫,不仅害怕,而且让人绝望。在秋林驿一带,“在深箐中,目前种种,如地狱变相,恐复吴生画笔可办。”[1](P2556)密林之中,不见前路,视野所及,山石树木,幻化为各种恶相,也让人感到恐慌。

蜀道之险,在于峡深水急,气势逼人。王士禛经过青羊河,正好赶上刚刚下过大雨,“河流挟雨益怒”[1](P2543),一个“怒”字,显示水势汹涌澎湃,不可阻遏。登上七盘岭,脚下是最为险要狭窄的石门:“下临江水数百丈,令人掉栗不已。”[2](P3571)五丁开山的典故千古流传,五丁峡也最为凶险:“入五丁峡。峡水甚壮,虽入漾而势足并吞之。峡口左右,石壁狞怪,状若鬼神;
水流其下,巨石纵横,鳞甲飞动,水上马蹄皆脱。自北栈来,惟观音碥险怪相捋,然彼行栈上,此行水中,艰危不啻过之。”[2](P3573)五丁峡内,激流澎湃,怪石林立,人行水中,比之陆上,更为艰难。

蜀道之险,在于道路坎坷,崎岖漫长。蜀道穿行在高山深谷之中,或凿石为阶,或碎石铺路。人马行走其上,高下深浅,不一而足;
坎坷曲折,在所难免,自然十分艰难。登凤岭,“岭直上二十里,人马踏石稜上行。”[1](P2543)石稜坎坷,颠簸不定。登柴关岭,“岭上下二十里,石齿廉利如剑锷。”[1](P2543)石齿则更为锋利,只怕都难以下脚。蜀道沿线,多为羊肠小路,非常狭窄。“紫柏以南,石壁绝奇,至小留坝,两壁夹涧,径忽断绝,从壁下徐得一径如线,乃复通人。”[2](P3570)以“一径如线”形容,其狭窄可知。二里关,“关隘险阻,蛇迳萦廻,峻坂上下数里”[2](P3569),用“蛇迳”形容,亦言其窄。有的地方,是穿行在山脊之上,不仅狭窄,而且凶险。经龙洞背,“两山夹峙,一山如狞龙奋脊,横跨两山之间。下有洞,似重城门,可通九轨,水流其中,下视烟雾蓊郁,不测寻丈。自是盘旋而上,骑龙背行,四望诸山,如剑芒戟牙。”[1](P2551)此处山势险要,山形奇崛,虽行者历尽艰辛,但是对读者来说,则是充满向往。有的地方,是雨后泥泞,难以行走。“自潼川西来,山险稍平,然泥淖特甚,人马多蹶。”[1](P2551)登天柱山,“盘折而上二十里,路峻泥滑,徒侣鲜不颠踣。”[1](P2551)在泥淖中不断地摔倒爬起,可见路况之差,行走之难。

王士禛一路走来,似乎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处更比一处险,虽然让人眼界大开,却也令人气馁。翻越秦岭,以观音碥为最险:“奇石插天,犀株林立,飞湍箭激,凝为深渊,其色黝黑,潭而不流,凭高下瞰,令人魂悸。有旧碑在道左,大书‘云栈首险’。”[1](P2545)可是在翻越巴山过程中,从五丁峡到五丁关:“步步悬縆而上,下峡亦如之,则‘伛偻,循墙而走’矣。传称此峡为蜀道第一险,信然。”[1](P2548)则又以此为最险。剑门天险,尽人皆知,两山对峙,壁立千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生有此经历,不知道是该感到悲哀还是幸运?

蜀道险与蜀道奇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又各有侧重,险侧重强调蜀道的路途凶险,奇则侧重强调蜀道的山水神奇。郭沫若曾反用李白《蜀道难》之意,而做《蜀道奇》,主要展现三峡一线的山水奇观:“三峡全长二百四公里,雄奇秀逸冠环区。”[4]其实在蜀道沿线,山水奇观并不少见,在王士禛入蜀游记中几乎每天都有记录。

蜀道之奇,在于山势雄奇,高出云表。王士禛行走蜀道中,从人与山的距离上看,远望可只见山势高大巍峨,令人心胸开阔。在凤翔县,远眺秦岭:“遥望陈仓山直插天汉,与太白、终南相连,亘秦蜀大阻也。”[1](P2541)陈仓山高耸入云,与太白、终南共同构成了秦岭山脉,先入为主,给王士禛留下深刻印象。经过汉中,再进入巴山,“至金牛驿北望,见嶓冢山峩然云表,一小水自西东流,即所谓‘嶓冢导漾’者也。”[1](P2548)嶓冢山是汉水的源头,山势高耸,上出云天,也令王士禛无限怀想。仰视可见山峰挺拔,形状奇特。比如王士禛二次入蜀,从成都返回,记录煎茶坪的风光,不言其险,而写其奇。其奇在五峰罗列,如人的五指:“坪北五峰罗列,宛如佛手。”[2](P3591)“佛手”的比喻,既让人感到亲切,又有跳不出如来佛手掌的无奈。

蜀道之奇,在于悬崖峭壁,形态多变。在蜀道途中,很多地方两山对峙,形若无路。在青桥驿以下,江水中有大石拦路,“过仙人关,食青桥驿。又二十里,夹江两岸,石色如铁,壁立千仞,时有大石,牴啎横道,如巨丈夫,颓冠落佩;
两山忽合,疑若无路,从石罅螺旋而下,有桥跨水,才通人骑。”[2(]P3571)石壁峭立,巨石拦路,山重水复,增加了很多绝望与惊喜。有的地方是石磴斗折险要,石壁形态万千,二十四马鞍岭的石壁,有各种形状:“石壁如厂、如突、如墄、如磶、如步櫩,如堂皇,如,奇态殊状,流玩不给。”[1(]P2543)王士禛用铺陈和比喻的手法,对石壁的形态进行了一连串的形容。这种比喻,还是具体形态的比拟。更有甚者,王士禛用奇鬼、铁围来形容怪石之奇特,给人以身处地狱、恶鬼吃人的惊悚之感,“过新江铺,两壁对峙,石势如奇鬼攫人。”[1](P2543)“过五星台,寒甚,增重棉。登顿十里,行幽箐中,如坠罗刹鬼国。”[2](P3591)以鬼神比喻山石,可见其形态已经超过作者想象,也达到了语言模拟的极限。

在王士禛笔下,最为神奇的是地方是观音碥和五丁峡,二处皆为山水相依,山势雄奇,水势迅疾,其险绝奇异之处与众不同。王士禛每过观音碥,必浓墨重彩地进行穷形尽相的描写。在《秦蜀驿程后记》中初过观音碥,以蔺相如和樊哙的怒发冲冠、目眦尽裂来形容:“过桥,石壁益险怪,略如蔺相如持璧睨柱,发尽上指,又如樊将军拥盾裂眦,拔刀割彘肩,愤怒郁勃,不可殚形。予意必观音碥,问之果然。”[2](P3571)蔺相如和樊哙面对大敌当前,皆奋不顾身,昂然屹立,凛然不可侵犯,以此形容观音碥石壁之险峻。待返程的时候,再过观音碥,王士禛又有新奇的比喻:“过观音碥,雨大作,上下二十余里,怪石如金刚王剑,如罗刹面,如夜叉臂;
江水受众山瀑流,漩涡回洑,如雪车氷柱,如疾雷震霆,闻见骇人,毛发森竖;
四山出云,又如乱絮,如曳练,如崩山。竟日行铁围中,远游之苦,至是而极。食青羊驿。暮抵马道驿,雨不止,江声誉怒。”[2](P3590)观音碥怪石嶙峋,则用寺庙之中的天王和恶鬼来形容穷凶极恶之态,令人望而生畏,亦令人悬想不已。

初入五丁峡,王士禛穿行水中,看到怪石宛如龙象,令人畏惧。“水自峡中喷薄而出,人马行水中,恶石如蛮像狞龙伏水中,时时啮人。”[1](P2549)行人不仅怕落入水中,甚至都害怕水中怪石化身猛兽吃人,内心的恐惧都让人恍惚。第二次入蜀,再过五丁峡,王士禛更是极言其奇:“峡口有滴水岩,石壁崭然,飞沫溅流,壁镵‘天清风雨’四大字,溪声如千两车,甚可怖畏。自关东下十五里,石上刻‘洞云溪月’大字,即前所云人行水中者,峡黑水悍,如狞龙奋迅,如狮子嚬呻,如像王蹴踏,若有好事者,刜其灌莽,伐山开道,亦是一奇。作是想已,忘其怖畏,转生欢喜。《经》云‘三界唯心’,信夫!”[2](P3589)五丁峡不仅艰险,而且有前人题跋,可以暂缓精神,王士禛在跋山涉水备极艰辛之余,居然想到开发五丁关,可以供人游览,由此“转生欢喜”,实在是具有先见之明。

险峻的蜀道,自有神奇的风光,行人只觉鞍马劳顿之苦,而游客则喜闻乐见其奇。“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5](P1242),一路的崇山峻岭,常川大河,幻化为无穷无尽的风景;
王士禛在为旅途所苦的时候,想到如果能够稍加整饬,那么五丁峡就是难得的风景。

王士禛行走蜀道,登山临水,天地尽入眼帘,自然会生出许多豪气,许多诗情。王士禛入蜀游记,写出了蜀道的壮美。登高远望,山原平旷,自有指点江山的豪情。王士禛登上鸡头关,走出北栈,可以俯视汉中平原,千里沃野,近在眼前,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此地视凤岭仅及其半,然乘高南望,梁州沃野,川原旷然,褒水近萦,汉江远抱,连日行鼠穴中,忽如负青天、睹白日,心目洞豁。”[1](P2544)目前,因蜀道改线,鸡头关已经废弃,如此山水胜地,还处于荒废状态,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王士禛在蜀道中历旬经月,终于有机会出秦岭,俯瞰关中平原,其心情也是百感交集:“将抵益门镇,两山划然中开,渭水横流山外,渭北城堞楼橹凭山而起,秦川旷然,别有天地,心目为之清朗。舟渡渭河,回望谷口,烟雾晦暝,不辨来径,初离铁围,心魂犹惝恍也。”[2](P3592)王士禛回望蜀道,曾经的艰辛都成往事,不由心生几分欣慰,几分怅惘。

蜀道沿线,山清水秀,平原沃野,亦有江南的风光。王士禛入蜀游记,写出了蜀道的秀美。益门镇以南,就是观音堂,以山雄水湍为特点,但是僧舍清幽,尤其是溪水碧绿澄澈,让人心旷神怡:“次观音堂,假宿僧舍。舍后修竹数十,清泉一泓出石壁下,颇足流玩。”[1](P2542)修竹清泉,正是江南的风光,不知王士禛是否想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秦岭山中溪水碧绿澄澈,是特有的现象:“过清涧河,水特澄碧。”[1](P2542)过新江铺,“一水自东山来,极清驶,巨石扼之,更作澎湃,石梁屡折,颇似人家林园。”[1](P2543)江南园林仿照山水而见,以秀丽多姿见长。而自然造化,神奇灵秀,又比之园林更胜一筹:“又度虎头、界牌二关,关南北石壁连属数百丈,悉如人家园林,巧匠所营,下临黑龙江,映带如画。栈中石壁,当以此地及紫柏山南为最。”[2](P3571)山水错落有致,石壁千姿百态,如画卷,如园林,确实令人流连。“上马鞍岭,历届牌关、铁佛寺,嘉树美箭,清泉秀壁,凉飔袭襟袖,顿失炎暑,栈中佳处,无过此矣。如是三十里许,过武关河,长桥跨水,在两山间,亦一佳境。”[2](P3590)山水之美,都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中,撩拨人的无数情思。

蜀道沿线秀美的风光,以汉中平原为最。汉中位于秦岭以南,平原沃野,稻田青青,物产与江南无异:“汉江自西来,经城南东流,由兴安入楚,帆樯相望,风土物产大约类江、汉间,多鱼稻莲芡梅桂柑橘棕榈栀子之属。”[1](P2545)从南郑到勉县,一路的稻田,正是江南的景象:“自南郑至此七十里间,水田漠漠,桠万顷,亩可十种,古称‘天汉’,不虚尔。”[1](P2546)汉江水流平缓,一平如镜,如山水画一般清幽:“大安驿以东皆稻畦,沔流映带如画。”[2](P3589)泛舟汉江,看渔舟往来,烟波浩渺,更是古人最神往的渔歌唱晚的景象:“泛汉江。沔合汉水,至此为汉,江流空阔,远山并列,一苇中头,清吹间作;
渔舟四五,用白獭捕鱼,捷如猿猱,顷刻得鱼四五枚,大皆数尺。斜风细雨,极江山杳霭之趣。”[2](P3572)王士禛虽然用的是散文,却写出了诗情画意,让人留恋向往。

王士禛入蜀游记,也写出了蜀道的凄美。江山故国之叹,自然容易诱发感伤情绪。行至马道,夜闻褒水奔流,想到前路迷茫,油然而生悲凉的情绪,“客舍后枕江流,如百万甲马声,使人悲壮。”[1](P2544)王士禛第一次到汉中,曾参访瑞王宫,瑞王为张献忠所害,瑞王宫败落,其西园,鲜花盛开,然帝子不在,让王士禛生出许多故国之思:“观所谓西园者,有庭榭四五,桂花渐落,紫荆数株工作花,凄艳动人。有关羊伏草中,惊人而起。因忆盛时鹤州、凫渚之乐,而今台榭已倾,曲池就平,不待雍门之琴乃泣下矣。”[1](P2546)夜宿桔柏渡,“白水江自北来,与嘉陵江合,水色澄碧,二水合处,清浊划然。”[1](P2552-2553)江水澄碧,本为美景,然夜闻笛声,倍增凄楚:“入夜,夜色皎然,江声激壮,舟人作渝歌,与柝声断续,中夕不能成寐。”[1](P2553)“暮抵双漩子,泊舟见月。夜闻笛声,甚凄婉。”[1](P2553)王士禛行走蜀道,难免故园之思,因此渝歌、笛声都激发其复杂的思绪,因此很容易情思无限,夜不能寐。

蜀道沿线,不仅山水让人留恋,就连树木,也以其独特的形态也引人注目,“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襃谷”[5](P178),山谷中的良木,也以其秀美的身姿,成为山水风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汉台上,可以看见远山如画,也有桂树错落,是典型的江南风光:“台上四望皆云山,登览最旷,桂树多至数十本。”[2](P3571)勉县虚谷菴的黄杨树木以其高大俊伟让人惊叹,“菴有黄杨二树,交柯攒叶,一本万殊,高出檐霤,亦奇观也。”[1](P2546)凤县的垂柳以其婀娜柔美惹人情思,“昔传凤州三绝:手、柳、酒”,“三岔之东,濒溪金丝柳一株,是百年物,长条拂水,婀娜可爱。”[2](P3570)剑门的石洞子以古柏形制千奇百怪而让人赞叹,“登石洞子,古柏数千株,形制怪绝,自此南抵梓橦界,百里间离立相望,皆明正德间剑州守李璧所植。”[2](P3587)黄杨高大挺拔,杨柳摇曳多姿,柏树形态万千,都给远行的旅人以新鲜的感受,和山水自然一起构成旅行中的特别的风景,既给予行人以审美的享受,也自然生出许多感触,为艰辛的旅途增加些许慰藉。

王士禛所亲身体验过的“栈陇之崎岖,江汉波涛之汹涌,阴雨云雾之淋霪诡变,时代岁序之推迁,猿鸟之啼吟叫啸,草之蒙茸,木之荟蔚”[6](P419),现代人只能付诸想象,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找寻蜀道遗踪,体验道路艰难,应该成为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阅读王士禛入蜀游记,既可以做卧游之具,想象万里江山之雄奇壮伟,“将单纯的蜀道山水幻化成蜀道文学景观,使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7],更可以按图索骥,亲历蜀道山水,指点江山,体会“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8](P1644)的感慨,当未来的游客,“实现从旅游者向旅行者的转变”[9](P353),这就是不仅有助于深入解读王士禛的入蜀诗文,更可以成为蜀道文化及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献依据,成为宣传和感染世人做蜀道旅游推广的媒介。

猜你喜欢 石壁蜀道山水 蜀道向天开心声歌刊(2022年2期)2022-06-06爱在一湖山水间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山水之间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10期)2020-10-29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一处山水一首诗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登剑门关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1期)2019-04-30咒语扬子江(2019年1期)2019-03-08《山水》流行色(2018年11期)2018-03-23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蜀道雄魂剑南文学(2016年13期)2016-08-23

Tags: 蜀道   自然景观   游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