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隐喻视角下对《百年孤独》的内涵解读

2023-03-17 19:30:16

李 宇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写了一个复杂庞大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史,是神秘的、魔幻的,但又是现实的,因其充满了各种意象的隐喻,使得整部作品具有着独特的生命力。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一种事物暗示另一种事物[1]。马尔克斯在探讨文化侵蚀、人性道德以及殖民侵略时用动植物意象和孤独贯串到作品中,通过对意象的描述隐喻表达出对现实问题的内涵阐释,也增添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学意义。人类的祖先自从发明文字符号开始就与生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动植物的外在形象很自然地留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内。作者用动植物为本体隐喻人类历史发展、人类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情感意识,从而使描写更加生动、深刻。在品读《百年孤独》这部作品时,犹如趋行于人类亘古之旅途,在坎坷中奔跑,感受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无止歇的劳顿与无法回避的痛苦,最终在暴风骤雨中消亡与涅槃,去体味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幸福的向往。

《百年孤独》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植物的描写且许多动植物会反复出现,这其中蕴含了很多深刻的内涵,细数作品中出现的植物种类有50余种,动物更有62种[2],动物与植物共同构建了马孔多的生态系统。在研究《百年孤独》的隐喻视角时,必定要从动植物这个意象中进行探析。

(一)黄蝴蝶、红蚂蚁、猪尾巴的动物隐喻内涵

马孔多种类繁多的动物中牛马等扮演着日常运输的角色,牛、猪等农场动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供应食材,而红蚂蚁、白蚂蚁的出现对马孔多的家族根基带来了威胁。这些动物的出现不仅是马孔多生活的日常一角,其深层的隐喻内涵更值得研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通过对动物意象的描写来隐喻社会中乱伦现象,小说中黄蝴蝶、红蚂蚁、猪尾巴以及动物多产症这些动物意象的背后隐喻都可以看出乱伦恋所带来的悲剧后果。

1.黄蝴蝶奏响的爱情幻灭之歌

蝴蝶总是以其轻盈美丽、浪漫美好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翼双飞的蝴蝶可以让人联想到爱情的气息,因此很多作品都应用其隐喻美好的爱情。在《百年孤独》中出现的蝴蝶颜色是黄色的,而拉美文化中使用黄色隐喻死亡[3],所以黄色蝴蝶的结合隐喻梅梅与马乌里肖·巴比伦爱情的悲剧结局。马乌里肖是橡胶汽车厂的学徒,梅梅觉得马乌里肖身上有一种奇特气质,让她日思夜想、神魂颠倒,每一次马乌里肖出现时都会有黄色蝴蝶萦绕左右。梅梅母亲费尔南达发现女儿情愫后,因为马乌里肖的社会地位与出身与梅梅差距甚远,故对两人的感情持反对态度,就在马乌里肖拜访梅梅时,可怜的马乌里肖被梅梅家人赶出来,此时黄色蝴蝶包围了梅梅的家里,让人窒息。痛苦的梅梅得不到支持的爱情又无法忘记马乌里肖,这时黄蝴蝶逐渐带有野性又可怕的气味,隐喻这份感情悲剧的终结。而后梅梅被母亲关在家中,马乌里肖每天晚上会偷偷与梅梅私会,每天傍晚黄蝴蝶都会飞进梅梅家中,使梅梅母亲察觉到他们的约会并派人开枪打死了马乌里肖,两个年轻人阴阳两隔,黄蝴蝶也没有离开,留给了读者难以平静的悲情之感。黄蝴蝶是两个年轻人生活中的爱情之光,同时也为两个人悲剧的情感结局奏响了幻灭之歌。

2.红蚂蚁啃噬般的乱伦毁灭之路

红蚂蚁是一种凶残的肉食性昆虫,《百年孤独》把红蚂蚁的出现放在奥雷里亚诺与姨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乱伦恋情片段中,这也是作品的最后部分,红蚂蚁的出现也隐喻出马孔多的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是奥雷里亚诺的长辈,也是有夫之妇,两个人的爱情就像一场灾难,就像红蚂蚁的到来一样为家族带来了毁灭。在乱伦关系开始的时候,有这样一句描写“……听到暴雨期间大肆繁殖的红色巨蚁挖掘地基时的毁灭之声”“一天晚上他们互相用桃子糖浆涂满全身在地板上欢爱而后睡去,被蚂蚁的洪流唤醒,险些被活活吞噬”。他们疯狂地迷恋对方的肉体,丧失了人伦理智,违背了忠诚与道德,最终这种毫无节制的乱伦之恋以悲剧收尾,阿玛兰妲在生产时流血不止而丧命,出生的婴儿长着猪尾巴,而红蚂蚁再次出现,不停地啃噬着地基、走廊,直到进入房间吃掉了家族生命的延续——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红蚂蚁的反复出现隐喻出这段乱伦之恋必将走向的毁灭之路。

3.猪尾巴后代暗指野蛮与文明之战

在《百年孤独》作品的开端就提起布恩迪亚家族里“猪尾巴后代”,这是乌尔苏拉的姑妈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叔父结婚后生下长有猪尾巴的男孩儿,这个让整个家族耻辱的后代在42岁时被屠夫斩断猪尾巴而死。就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猪尾巴后代再次出现,乌尔苏拉每天都会穿上缠绕着皮条加固的帆布衬裤来拒绝跟丈夫同房,布恩迪亚因为遭到同村人的嘲笑终有一天在斗鸡胜利后杀死了邻居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也就是从这天起布恩迪亚遭受邻居鬼魂折磨,为了重新振作他带领家人建立封闭禁锢的马孔多,也隐喻着拉丁美洲殖民史的生存状态。就在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与奥雷里亚诺乱伦之恋出现时,出生了全家族唯一的希望,正当所有人为新生而振奋时,产婆翻过男婴,一条猪尾巴让所有人沉默下来,而乌尔苏拉也出血不止绝望而死。猪尾巴男婴是野蛮精神的象征,是一种返祖现象,隐喻着人类先进文明与动物野蛮性的对抗[4]。

(二)丛林、甘蔗、香蕉的植物隐喻内涵

《百年孤独》中以当地居民对植物的单一种植给马孔多带来的自然生态失衡揭示当时帝国主义强权压迫的入侵,自然生态隐喻当时的人类生存环境也处于失衡的状态。丛林代表着拉丁美洲植被原始多样性,甘蔗与香蕉的种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拉丁美洲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也是甘蔗与香蕉被认为是荣耀与罪恶植物的成因。

1.丛林的变迁影射拉丁美洲的殖民史

丛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生态总体范畴,《百年孤独》对丛林的描写是从植被细节处入手表达丛林的原始植物多样性。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领村民开辟新大陆时来到了巨大的丛林,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成长速度惊人,因而隐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时间的快速流逝[5]。他们的探险之旅坎坷艰险,终于穿过了黑暗的丛林找到了祖先曾到达的这片海岸,丛林的黑暗深邃隐喻殖民者后裔对先祖的殖民侵略行为的厌恶与否定。

2.甘蔗、香蕉为马孔多带来的荣耀与罪恶

甘蔗产业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乌尔苏拉的糖果生意很受马孔多人的欢迎,可以看出糖是马孔多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隐喻甘蔗是马孔多常见的植物种植品种。而后又提到奥雷里亚诺喝了甘蔗酒的经历,而后为了缓解思念之情再次来到商店喝了同样的甘蔗酒;
在第五章有提到阿尔卡蒂奥在小镇上请大家喝甘蔗酒,这都隐喻出马孔多作为拉丁美洲的缩影,甘蔗曾被作为盛行的种植品种。

单一的甘蔗种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占据了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马孔多原始居民承受着贫困与荒芜。这里甘蔗种植带来其他粮食的紧缺与当地居民的食物匮乏隐喻出马孔多最后走向种植园的命运。这时美国佬在马孔多大面积地种植香蕉,带来了各种马孔多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使马孔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隐喻着殖民主义者抢夺政治权利的阴谋[6]。《百年孤独》中香蕉给城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香蕉具有易腐烂的特性预示着马孔多种植园终将败落的境遇。

(一)大屠杀揭露出统治者的丑陋面目

马孔多香蕉种植园爆发了工人大罢工,这是工人对恶劣环境的抵抗,阿尔卡蒂奥第二带领3000名工人一起反抗却遭到了军警的残酷屠杀。在工人反抗这种非人待遇的同时被无情的子弹扫射,阿尔卡蒂奥第二虽然幸存但心灵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他到处揭露政府的残酷行径,却被人认为是疯子,这种孤独是可悲的,这种孤独也不可逾越。大屠杀揭露出统治者的丑陋面目,也用3000名工人的被集体屠杀反映出殖民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悲哀命运。

(二)大暴雨预示着文明的毁灭与新生

大屠杀爆发不久后,马孔多下起了大暴雨。起初人们对于干旱已久的天气终于迎来大雨还在惊喜,但这场大雨持续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暴雨与飓风的长期摧残使得马孔多整个城镇被一扫而光。橡胶公司全身而退,撤走财物,没有留下来过的痕迹。暴雨最终吞没了布恩迪亚家族,隐喻出殖民统治带给马孔多无尽的灾难与痛苦,布恩迪亚家族道德的沦丧,伴随着暴雨的吞噬共同消亡,马孔多的城镇与文化,布恩迪亚家族的思想共同毁灭在这片废墟之中。与此同时,新的文明会在这里繁衍生息,一切生态会欣欣向荣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三)镜子城隐喻马孔多的虚幻命运

《百年孤独》第二章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梦中出现一座城市,城里所有的房屋都是用镜子做的,他问那是什么城市,别人告诉他那是马孔多。这也隐喻马孔多这个城镇的脆弱性。文中布恩迪亚梦想着建造一座用冰块筑造的城市,四季如春般凉爽宜人,而美好的幻想终将破灭,镜子城寓意着工业文明进步却也隐喻着它的虚幻性。布恩迪亚在临死前梦见自己在无数个同样的房间里,仿佛置身于镜廊中,这个梦中的“镜子城”也是梦幻的一种展现,是布恩迪亚走进一个循环往复的环境中矛盾纠结的心境,隐喻布恩迪亚的失落、绝望、迷茫[7]。

奥雷里亚诺·巴比伦译出羊皮卷中的内容时发现卷中所讲和自己此时正吻合,让奥雷里亚诺陷入了镜像一般的对话,他领悟到马孔多的存在与消亡就像“镜子城”般看起来是现实其实是虚无的,最终会像镜子城一样破碎,隐喻着马孔多与布恩迪亚家族的最终命运。

(四)马孔多隐喻着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现实

马孔多是马尔克斯虚幻的废墟世界,与马尔克斯的故乡阿拉卡塔卡惊人的相似。马孔多的建立和毁灭经历着从宁静美好到外来力量带来的虚假繁荣,战争、殖民压迫、资本主义独裁、外来文化的侵蚀,直到最终天灾降临将一切邪恶与污秽摧毁。可悲的是,经历了从乌托邦世界到索多玛之城,布恩迪亚家族依旧那么封闭偏执,对殖民统治者、资本家的虚伪与残酷,布恩迪亚家族却选择了盲从,在暴雨席卷了马孔多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之后,马孔多的一片“废墟”展现出即将灭亡的马孔多。废墟世界不仅是现实中衰败的街道、坍塌的房屋,也是绝望无助的人心。这里的一切都被吞噬,马孔多以一个闭塞落后、无知落后的“国家化”小城镇隐喻着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现实,也暗示着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的兴衰变迁。结尾的暴雨和飓风就像人类文明的车轮碾压了腐朽与落后,是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表现出作者呼吁创建拉美美好新世界的愿望与信念。

孤独意识是《百年孤独》呈现出来的独特隐喻性的特征,也是对家族中每个人最终将走向孤独的命运的隐喻。在经历了飓风暴雨之后的废墟城市中,布恩迪亚家族笼罩着顺从与忧郁的茫然,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无力的,对即将到来的消亡也是一无所知的。《百年孤独》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与经历,但是整个家族的名字都在重复使用,也隐喻着终逃不过孤独的命运[8]。

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被欲望所折磨,但是他们对外界的排斥以及封闭的内心使得整个家族笼罩在孤独的氛围中,使得家族对外来的文化侵蚀无力反抗,无声的抵抗使马孔多走向衰败,布恩迪亚家族随之没落,家族中的每个人都循环往复在孤独的精神世界里。这种循环可以从奥雷里亚诺反复制作小金鱼中窥见,也可以从阿玛兰妲反复编织的寿衣上解读,循环往复让他们跌入了孤独的深渊。

奥雷里亚诺因其私生子的身份,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接受的,所以他从一出生就注定无法摆脱孤独的命运,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不符合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他一直处在家族被抛弃的边缘,存在感的薄弱让他变得没有价值可谈。这种孤独的心理意识不是自主选择的,是被命运赋予的,让人无法抉择而必将承受。“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人的自我保护,这里的人们宁愿持守孤独,与外界信息隔绝,也不愿去思考外界的文明发展,导致了马孔多的能力薄弱和经济落伍。马尔克斯用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隐喻拉美历史的封闭生存状态,希望启发人们汲取经验,思考历史从而摆脱落后与荒芜。

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气质隐喻着拉丁美洲独特的生命力,展现出一种倔强与自信。随着暴雨飓风席卷马孔多,《百年孤独》以悲剧结尾,看似毁灭性的结局其实暗含着作者对希望的呼唤,对阳光的向往。毁灭带走的是邪恶、颓败,一切终将结束,而迎接未来的是一篇纯净的土地,这里蕴藏着希望与新生。马尔克斯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并不代表妥协,从《百年孤独》中可以读出拉美人的自觉意识,这是对现实的有力反抗。

马尔克斯利用隐喻化的表达方式,将故事情节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将《百年孤独》表现出蓬勃野性的生命力。作品中出现的动物、植物、城市乃至孤独都是隐喻的意像展现,通过这些意象可以探寻其背后殖民统治下人们无声的反抗反映出的孤独感,也是拉美人民百年命运历史的深沉的愤懑,更是拉美人民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变得功利、盲从,浮躁的心境让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信任,通过对《百年孤独》的隐喻解读也许可以启发当代人们对“孤独”的内涵剖析,激发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让社会充满爱与包容,而不是自我封闭的功利意识。在这个孤独已成常态化的社会中,民族凝聚力逐渐被散失,解读《百年孤独》的同时无疑为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开放与包容,只有符合先进文明的思想意识才能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乌里马孔多梅梅 文学地理视域下地域文学的民族化和世界化研究今古文创(2020年35期)2020-09-102.打得好发明与创新(2020年3期)2020-02-25光盘有绝招故事会(2018年16期)2018-08-23蒙药材芯芭的现代研究概况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年13期)2018-07-31归来落花拂罗衣意林·少年版(2018年11期)2018-07-04《枯枝败叶》:孤独的死者大夫形象分析名作欣赏·评论版(2018年2期)2018-03-14那么,就呈现此时的我们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蒙药达乌里芯芭和小白蒿炭药止血作用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年11期)2015-07-12震中缘故事林(2008年24期)2008-05-14

Tags: 百年孤独   隐喻   视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