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2023-03-18 14:15:11

许新富,周生虎,曹 焱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新时代环境下,国家安全既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同时也关乎社会安稳与个体发展。基于高校育人目标来看,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是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主要内容与迫切需要,所以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渗透到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中的时代价值不言而喻。而如何在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中渗透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大学生维护祖国安全的意识与能力,不但是国家层面推动社会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而且还是高校方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渠道。

(一)为国家安全牢筑思想防线

众所周知,高校承载着为民族复兴及祖国繁荣昌盛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的历史重任,其不仅是多元思潮和文化交锋的重要场域,更是开展思政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身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重要建设者及接班人,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国家安全领域相关研究和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并将把握新时代高端科技和前沿信息,对于未来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具体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引领作用。但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和平年代,对国家发展正在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问题缺乏忧患意识及警惕性,同时对维护国家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实践行动层面亦无从下手。对此,各所高校只有全面实施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学生基于政治高度正确认知总体国家安全观所具备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价值,在思想深处明确顺应新时期需求的全新发展观念,基于理论深度感悟其丰富内涵,筑牢维护祖国安全的思想防线,增强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强化维护祖国安全行动力与能力,才能真正承担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所赋予的落实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以武力争取霸权的传统思想和手段现已退出国际社会斗争舞台。而实行西化、分化发展战略、深化“颜色革命”、推进意识形态领域战争、采取隐蔽手段来制造文化、经济与社会等层面的危机,已成为部分西方国家威胁别国总体安全的惯用手段。高校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抵抗西方国家“糖衣炮弹”的能力较为薄弱,并且对于利用网络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手段甄别能力不足,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进而误入歧途。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对于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领域缺乏深度认知,对于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以及互相依托的客观现实缺乏认知。高校实施思政课国家安全观教育,渗透总体国家安全观,帮助学生群体正确认知当下国家安全领域正在面临的诸多威胁和新挑战,切实打破其思想误区,填补相关领域知识空白,坚守国家安全底线,正确把握国家安全维护手段与方法,切实把大学生刻于内心的爱国精神和强国志向外化为报国之行,让其在国家安全维护的实践过程中奉献力量[1]。

(一)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为强化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普遍通过思修课和军事理论课融合的教育方案,以此实现加强学生爱国情怀及国家安全意识的目标。就思修课和军事理论课教育内容而言,思修课中仅仅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简单介绍,强调维护国家安全与培育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多数学生在这部分知识学习后,对其难以产生深刻印象,这也说明思修课并未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教育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而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必修课,其主要讲授国际战略环境、国防知识、现代高科技战争以及军事思想等教育内容,在触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层面则一带而过,并未进行有针对性且全面的讲解。

(二)国家安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内容的基本路径。当前,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普遍是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融合,或者纪录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等形式。并且,学校方面对于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安排的课时也较少,多数知识点难以深入讲解,并且课堂作为大学生习得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课时不足严重压缩了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群体国家安全意识、爱国情怀及忧患意识的生成带来反向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心理与思维模态变化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和语言可以满足的,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及手段,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国防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育,这虽然顺应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形式化问题,难以体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教育内容仍然以传统安全教育为核心,忽略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内容认知不足[2]。

(三)国家安全教育师资专业性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担任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普遍是思政理论课学科教师,专业教师相对不足,从而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播与国家安全教育总体效果造成反向影响。多数思政课教师并未经过国家安全教育专业培训,针对所讲理论缺乏系统性把握,且对于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群体总体国家安全观亦尚未树立统一思想。诚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必须生成一系列教育方法,建设完善的教学书籍与师资队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国家安全教育长期性与实效性。

(一)健全课程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一方面,建设媒体课程教学,真正开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新渠道。一直以来,党与国家便极为重视总体国家安全观培养和全民教育,并多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将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中心的重要战略思想,明确要求强化培育公民国家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重点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智能手机、视频制作工具与网络软件等新兴技术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学生亦逐渐掌握且熟练应用网络技术手段。新媒体课程教学是新兴的网络教育手段,其是把教师教学过程、网络媒介以及音视频录制工具充分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网络平台检索与下载学习资源。可见,新媒体课程教学有着多样性、便捷性与时效性等特征,建设媒体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开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新渠道。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既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核心,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将两者有机融合,建设国家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切实提高学生多领域及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政教师应借助课余时间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视频,将在课堂中还未讲解与涉及的国家安全知识借助多媒体课程传授给学生群体,让学生可以熟知有关知识与技能,从而开辟国家安全观教育新领域。

另一方面,以思政理论课为平台强化国家安全观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关知识被编写到高校思政教材当中之后,始终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但其所触及的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往往只能习得国家安全观基础知识。而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共有五门,而涉及国家安全教育的有三门,这为高校思政课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契机。因此,教师应以思政理论课为平台,逐渐增加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应内容,充分整合分散化的国家安全知识,切实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具体来说,教师应适当扩大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思政理论课教育内容中所占比例,在“思修”“军事理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程当中适当增加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内容,并增加课时深入讲析这部分知识,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学生群体内心深处的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应总结教材以外的国家安全知识,生成国家安全教育附属的读本,加深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和认知[3]。

(二)拓宽安全观宣传与实践教育渠道

第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交与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个体观点与展现自我的主要平台。目前,大学生普遍为95后和00后,其表达自身爱国情怀的方式有所不同,特别在网络平台中,多以粉丝围攻与表情包等形式表达其对于国家的热爱,并以此来维护祖国利益。以往的手段现已无法全面满足新时代大学生需求,多样性且直观化的方式与渠道才能有效吸引大学生注意。所以,在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观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借助多元手段进行推广与宣传,加强学生安全意识。高校方面可以在校园网站中设置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专栏,把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期刊文章、组织开展以安全知识为主题的校园实践活动等信息公布在专栏中,让学生可以及时掌握校园活动信息,并了解国家安全最新资料。另外,高校方面也可以建设网络社团,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组织与推广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社团活动,有效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学生切身感知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科技与信息安全的重要价值。

第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关注度。诚然,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隐形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应把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元校园文化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体验式学习,在活动参与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而学校方面在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中,要做到下述几点:一是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学校方面要根据国家安全教育大纲总体要求及核心目标,把总体国家安全观引进校园文化建设章程中,并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规划。二是载体灵活且形式多元。高校应将国家安全教育日与保密宣传月等活动作为契机,借助组织实施国家安全主题讲座与主题展览等活动,带领学生观看映照国家安全斗争方面的影视剧和典型案例,组织实施主题征文、编排话剧、知识竞赛等文艺节目,借助全方位角度、立体化架构与多元化形式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点。三是理实兼顾,加强实践。高校应在理论教学开展的基础上,借助寒暑假期社会实践与三下乡活动,实施国家安全现状调研、教育技能训练等活动,强化学生群体国家安全感悟力与参与感,通过教育引导强化其国家安全意识与忧患意识,加强国家安全底线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其四,多方主体参与及联合发力。学校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融合的形式,积极联动政府机关、行业企业与社会组织等主体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学术研讨等实践活动中渗透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学生在关注社会动态与行业前沿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维护祖国安全的意识与能力,在自身思想深处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三)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构建培训中心,培育国家安全教育领域带头人。有关部门应选择几所重点院校,以此作为培育学科领域带头人与骨干教育的重要场域,最大化发挥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与学校专业教师协同拟定教育方案,促进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能够迈入正轨,真正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次,强化普通教师队伍业务学习,促进思政课国家安全观教育专职师资队伍的生成。学校方面应积极支持与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活动,构建校内外双向教育培训模式,聘请专家学者来校授课与实地考察访问,并定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和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应融合本校与教师队伍具体状况,采用短期或者长期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整体教育水平,从而构建专职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其他课程教师学习和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创设全校教师协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其业务水平与安全意识。再次,积极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高校应呼吁国家安全教育专职教师投入科研工作,尤其是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要自觉带动学校普通教师展开科研立项工作,通过科研成果切实带动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最后,培育青年教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特殊优势,借助岗前培训、集体听课与竞赛活动等,引导青年教师养成良好习惯,真正成为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的骨干力量[4]。

综上所述,当前,新问题和新挑战错综复杂,并对国家总体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高校大学生群体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应具备总体国家安全观念。所以,面向大学生群体实施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思政教师以及社会力量互相联合发力的教育工作。基于整体教育状况而言,部分高校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还缺乏正确认知,并且也并未针对大学生群体特征构建完善、丰富的教育体系。对此,高校要深入理解和认知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明确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重视开拓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新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将立德树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思政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1年2期)2021-03-19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Tags: 视域   国家安全   安全教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