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3-03-29 09:05:03

郑洪辉,陈 文

(1.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2.武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是对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务作出的庄严回答。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主要内涵、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方面对 “中国式现代化” 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创造了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 “中国式现代化” 的鲜明特征,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 “人类文明新形态” 的重要维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以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内容,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人的生态行为为手段的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形态。一方面,生态道德展现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在道德领域的重新思考,强调了人类对自然应具备道德关怀,培育生态道德观念、情感、意志等。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开展的道德实践,即人类应严格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将源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又真正的还于实践。生态道德建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必然,更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放眼未来,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探究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生态道德建设新境界。

生态道德展现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在道德领域的重新思考,强调了人类对自然应具备道德关怀。生态道德建设兼具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向度。探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逻辑,应站在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结合我国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明晰生态道德建设在其中的地位,准确把握生态道德建设与二者的内在联系。

(一)生态道德建设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文明紧密相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建设与文明发展同向同行。长期以来,道德都被当作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随着生态危机的爆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人类开始将善恶、仁爱、公平等道德要求用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再把自然当成冷冰冰的、任凭人类随意“宰割”的对象,而是将自然看作是道德关注的对象,赋予其更多的道德关怀。由此,传统道德领域的界限及使命被打破,由调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之下,生态道德应势而生[3]。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道德形态,生态道德既具有自律性、现实性、广泛性等道德的基本特性,也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独特之处。生态道德与道德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离不开寓于道德建设之中的生态道德建设。从内容与目的来看,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包括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旨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文明新风貌。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和目的与之一脉相承。生态道德建设强调在构建全新的生态道德理念和规则的基础之上,引导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实践中,能秉持正确的生态道德理念,做出符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新风尚。生态道德建设延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外延。一方面,生态道德建设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土壤。在生态道德建设过程中所提倡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生态道德意识,所要求的生态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是构建生态道德秩序的首要保证,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理念、原则和规范,是对文明内涵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生态道德建设拓宽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土壤。在实践方法上,生态道德建设综合应用了宣传教育、规范建设、社会管理、考核评价等方式,确保生态道德能够落到实践之中;
在实践范围上,生态道德涵盖了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等综合领域,涉及社会关系复杂,覆盖的范围较广。这些措施和领域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开拓了全新路径和范畴,是对文明实践的重要拓展。

(二)生态道德建设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对人类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立足当前的生态建设状况,着眼人类未来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18 世纪60 年代以来以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揭开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大幕。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主宰自然的野心逐渐膨胀,不科学、不合理、超出自然环境承载力的行为泛滥,自然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和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矛盾的化解之道。经过长期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等生态灾难仍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想要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无法回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指引、专门组织的管理、先进技术的使用、严密规章制度的约束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和制约,更加离不开作为参与主体的每一个个体内心道德观念的“自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就十分注重发挥道德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作用,留下了宝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强本节用”“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等重要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20 世纪70 年代起,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爆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态道德作为一种建立在对原有道德范畴的发展和补充的基础之上的全新社会道德形态横空出世,指导和规范着人类的生态实践,对人类正确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反观现实并远眺未来,唯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充分借鉴、吸收前人的智慧及经验,不断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唤醒和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真正树立起内心的生态道德“自律”,建立起生态道德内在机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行稳致远。

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召开至今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1]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也实现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生态道德建设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生态道德建设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亟待化解。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生态道德教育有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及途径,对生态道德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态道德建设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搭建起了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以及多元的生态道德教育渠道。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了顶层设计。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等文件,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实施中,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及活动,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生态道德的种子。在社会教育中,努力推动生态道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通过宣传栏、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利用“3·12 中国植树节”“4·22 世界地球日”“6·5 环境日” 等节日,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规范等的宣传、普及。在职业教育中,利用职业培训,将生态道德教育融于其中,使得生态道德知识、情感、规范等都能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发光发热。总的说来,学校、社会、职业等各个领域能够坚守各自的阵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强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合力,推动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有序展开。

二是生态道德建设制度逐步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及相应的制度、政策、规范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和制度,为生态道德建设作出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主要依据。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就指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要推动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引导人们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4]这是党和国家专门针对生态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和任务,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为生态道德建设保驾护航。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系列政策、规范的出台和落实,为生态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三是生态道德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生态道德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的生态道德实践过程之中,是对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生态道德理论具有综合性,是生态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的结晶,对生态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积累,我国生态道德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最初的几乎空白,到如今花繁叶茂的发展变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道德理论资源。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生态道德的内涵、理论基础等方面展开。在中国传统生态道德思想及其现代化研究上,学者们从儒家、道家等代表性思想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思想的哲学基础、基本内容、当代价值等进行分析研究。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对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为我国生态道德理论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在生态道德实践研究层面,大多数学者以“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背景,以大学生、农民、中小企业等为对象,围绕生态道德教育、行为养成、环境营造等内容提出了生态道德实践路径。当前我国生态道德理论研究呈现出基础深、视野新、领域广、方法多、成果丰等特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道德理论体系、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四是生态道德意识水平有效提升。生态道德建设需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为基础,以生态道德规范、制度、理论等作为保障,更需以生态道德意识作为灵魂和精神动力。2013 年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开展了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发布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2013)》。调查通过随手关灯和水龙头、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三个问题考查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报告显示,三个问题的答案符合生态道德的比例分别为75.5%、93.6%、37.1%,公众生态道德意识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5]。2019 年起,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跟踪调查评估。参照2013 年对生态道德意识的考查指标,该研究对2019 年、2020 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 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验证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与2013 年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相比,2019 年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答案比例上升13.7%[6],提升效果明显。除上述测量指标外,公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的关注度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公众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2019 年调查结果显示,75.3%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关注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重要的[6]。2020 年对该问题的调查,人数占比提升至94.4%,提升了20%左右[7]。从上述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有显著提升。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生态道德建设存在的短板

一是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有待改善。如前文所分析,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有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善,但从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公众的生态道德践行情况分析来看,呈现出“表层化”现象。首先是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完整性、现实性、针对性不足。在现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内容上往往更侧重对生态保护知识、理论和统一规则的普及,更加注重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敢于直面现实矛盾、直接指导实践的内容需要增加。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道德素质等的不同,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是生态道德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传统,灵活性、创新性不足。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仍以知识的灌输教育方式为主,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积极主动性,受教育者缺少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教育的机会。此外,还存在教育活动实施主体权责分工不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二是生态道德规范及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生态道德秩序有序运转需要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和有效的生态道德评价对有关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整。随着我国生态道德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对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评价等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现行的生态道德规范及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建设情况落后于生态道德建设整体发展进程,与生态道德建设要求不符的矛盾逐渐凸显。在生态道德规范方面,现行的更多的是内容较为宏观、适用群体较广的倡导性、鼓励性规范,这类规范主要是提供一种“应当”或“不应当”的标准。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具有一定强制力的操作性、禁令性规范十分缺少。在生态道德评价体系方面,完整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应包括生态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反馈等内容。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备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生态道德评价缺少可量化的、体现不同评价对象特点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上以舆论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有效性需要加强;
评价反馈不够到位,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是生态道德践行能力及自觉性等有待提升。生态道德践行是生态道德主体将生态道德观念、情感、意志等转化为实际道德行为、付诸实践的过程,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生态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领域存在生态道德认知与生态道德行为不匹配的问题,生态道德主体在践行能力及自觉性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 年)》来看,受访者普遍认为公民自身环境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但不同领域践行程度呈明显差异。例如,在呵护自然生态、选择低碳出行和节约资源能源方面践行程度较高,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7]。公民在生态道德践行中还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不同领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行为自觉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道德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更加多元,需要克服的困难和矛盾也会更加艰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想要实现生态道德建设持续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我们立足实际,谋定而后动,统筹处理好生态道德建设中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打造生态道德建设新路径,推动生态道德实践新发展。

(一)优化生态道德教育

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各项活动都能平稳、有序展开,但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生态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强集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于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升生态道德教育水平。

第一,巩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共同作用的过程,不同的教育场景及主体在生态道德教育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进一步细化各教育场景及主体的目标与任务,加强分工与协作,是优化生态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第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在实践中要强优势,继续保持现有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补短板,努力提升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推动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第三,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着力应用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考察调研等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主题公园等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集观光游览、科普及生态教育等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二)深化生态道德约束建设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将生态道德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自律”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依靠道德规范、制度法规、评价与监督等外部力量予以保障和约束,凭借“他律”的力量来指导、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生态道德约束建设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自律”,来自于“他律”的约束,对生态道德主体的行为有着更为直接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首先,健全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发挥政府、行政机关、行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加快完善国家层面、行业领域、村居范围、家庭内部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其次,健全生态道德法制体系。生态道德及相应法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在新的生态道德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更加注重把生态道德理念、规范等融入到建章立制中,为生态道德建设构筑起坚强有力的后盾。同时,抓好法律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工作,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此外,要引导全民做到尊法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律的权威,使民众认识到法律是生态道德的底线和红线,使遵章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和自觉行动。最后,健全生态道德评价与监督体系。加强行政部门、群众自治组织、行业组织、媒体及自我评价与监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生态道德评价与监督的有效开展服务。

(三)强化生态道德践行

生态道德践行是生态道德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生态道德规范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推动生态道德规范落地生根的唯一途径。强化生态道德践行要牢牢把握政府、企业、个人三大践行主体,推动政府践行“绿色执政观”、企业践行“绿色发展观”、个人践行“绿色生活观”,让“绿色”贯穿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始终。

一要推动政府践行“绿色执政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执政过程中,应坚持以“绿色执政观”为指引,加大绿色政绩考核力度、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的指导、评价、监督和管理。二要推动企业践行“绿色发展观”。企业是自然生态资源的重要开发者和使用者,也是生态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更应该是生态道德的忠实践行者。企业要自觉承担起生态道德责任,协调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将生态道德有关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之中。积极打造“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坚持节流和开源并举,努力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三要推动个人践行“绿色生活观”。引导公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道德有关要求,促使生态价值观转变为公民的行动自觉,助推公民真正成为理性的“生态人”。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每个人都能自觉、自醒、自主履践生态道德有关要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成效初显,生态道德“大厦”的基石和框架已初具规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道德“大厦”也应进入“精装修”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中,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借鉴和吸收生态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出发,着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出生态道德建设新步伐。

猜你喜欢 中国式道德教育文明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10期)2022-05-10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年1期)2018-01-22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中国式教育的“逆袭”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

Tags: 道德建设   逻辑   现代化进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