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争夺大学生的第一杯咖啡

2023-05-02 20:10:09

文冯颖星 魏晓雯

大学生们对咖啡的渴求成了咖啡品牌们新的流量密码。越来越多的品牌冲进校园,想争夺大学生手里的第一杯咖啡。

现在的大学生接触咖啡的时间比过去更早了。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比过去的大学生更需要咖啡。大学生们对咖啡的渴求成了咖啡品牌们新的流量密码。越来越多的品牌冲进校园,想争夺大学生手里的第一杯咖啡。

越来越多的咖啡店选择将门店开进校园里。

骑着自行车在清华园里闲逛,平均不到5分钟,便会看到一家咖啡馆。在北大,8家咖啡馆散落在燕园的各个角落,最早的咖啡店清晨7点就开始营业。人大的咖啡店以不同的楼群为单位,每天下午,开在教学楼附近的漫咖啡就成了另一个“自习室”,网络和免费排插成了这家咖啡馆的法宝。

福州的在校大学生栗岩记得,第一家开进学校的咖啡品牌是瑞幸。2019年年底,开业当天,整个同学圈里都炸开了,虽然是线上点单,但门店周围还是聚着不少同学等着取餐。

他真正感受到大学生的购买力,是在成为瑞幸校园店的兼职员工之后。上岗第一天,突然爆单了,“单量多到已经打不出来了”。门店的原材料厚乳也没了,等他手忙脚乱去设置“厚乳售罄”的时候,卡的单一下子吐出来一大串,“不知道怎么办,就一个一个打电话去解释,跟(顾客)商量换单”。

栗岩辗转打工多家门店,愈发感知到学生群体与校外人群消费方式的不同。他曾在“大厦店”打工,服务上班族。这些穿梭在大厦里的白领大多会带走一杯美式或者拿铁,做法很简单,是栗岩和同事们最喜欢的那种单子。但到了校内店,全天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只有忙和更忙。

大学生们热衷于尝试新产品,对冷饮的喜爱远超校外人群。整个夏天,栗岩觉得,“每天都在做瑞纳冰”。大学生的“疯狂”也在倒逼着咖啡店打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栗岩把制作饮品的每一个环节训练成“肌肉记忆”,“每一杯都在一分半钟内完成”。但这个速度还不够快,高峰期时,他需要50秒就做出一杯,“咖啡机、制冰机打到冒烟”。

大学生们对咖啡的渴求成了咖啡品牌们新的流量密码。仅2020年这一年,瑞幸咖啡的全国校园门店已经开到300多家。星巴克开进大学校园的,则是与雀巢合作的“星巴克咖啡服务”。这种服务站占地面积更小,已经打入广州、天津、成都、南京等地的多所高校。

当你向大学生们抛出一个问题:“你第一次喝咖啡是什么时候?”他们的答案比以往大学生给出的时间都要早。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比过去的大学生更需要咖啡。

安徽女孩程玥对咖啡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七八岁的时候。她有位时髦的奶奶,每天早上,奶奶把咖啡机打得轰响,偶尔会给她浅咂两口,“就像大人拿筷子蘸着白酒给小孩子舔一样”。等升了初三,升学压力一下就来了,每天早上,她都会带上一杯奶奶磨好的咖啡。

在四线城市抚顺,当时还是高中生的王开开买不到一杯动辄二三十元的精品咖啡。他对咖啡最早的认知来源于校门口的奶茶店,他喜欢赶时髦,别的同学都喝奶茶,而他只买咖啡,“15块钱一杯,就觉得自己很酷”。

他们都是00后。在大学里,他们要拼绩点,要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和保研。许多小组讨论的任务无法在图书馆里完成,很多人写论文也想在咖啡馆寻找灵感。

也是在这几年,有些咖啡馆把营业时间拉长,迎合了大学生们苦读的需求。清华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江莎,每逢专业课结课周,都要遭到论文和设计作业的轮番攻击,她只能熬通宵,校园里的24小时咖啡馆便成了她最好的去处。

靠喝奶奶的咖啡撑过初三和高三的程玥,最终去了一所没有保研资格的二本院校。在她原本的计划里,读不读研没什么要紧,但她还是被现实“教育”了一番。大学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困在家里上网课,富裕的时间就用来找实习,但能找到的岗位“都是销售”。“总被顾客催,也被主管骂,吃不了那个苦”,最后她还是回到了考研这条路上来。

大学四年都没见过几面的同学最终在考研教室相见了。一个班里,80%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每天早上6点,她就要起床占座,困得都睁不开眼,但她必须保持清醒,4杯咖啡打底,才能撑过漫长的一天。

伴随着校园里高涨的购买热情,各种品牌都在争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杯咖啡。这场战争的第一环,就是把价格打下来。

2021年10月,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图书馆一楼多了一家星巴克,引得无数师生前去打卡。学校的老师吴燕礼发现,这只是“星巴克咖啡服务”,占地面积小,但价格并没有因为品牌的下沉而下调,有学生“去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更早开进校园的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蜜雪冰城等似乎更能适应校园市场,它们产品的定价多在4—15元之间。曾在广州科技大学里做配送创业的曾宇晖说:“一个下午很多都是点奶茶的,在所有单量的占比里,能占50%甚至更高。”

正因为看到校园市场的火热,去年他专程报了一家奶茶培训班,“学完就想去创业做奶茶”,但等技术和资源准备就绪,才发现市场风向已经变了,“(大学生)都开始买咖啡了”。

栗岩第一次喝咖啡是在大一暑假,“感觉自己像提着咖啡走在CBD的办公室职员”。他来自福建的一个小县城,对白领的生活有种遥远的想象与向往。那个时刻,一杯咖啡好像将他从想象带入现实。但对他来说,星巴克还是“太贵了”。

精明的咖啡商们把价格一降再降,门店也越租越小,没有座位,随拿随走。一家南方的咖啡品牌,一杯美式只卖9.9元。它的创始人是个00后,宣称“不到一年,开出了400家门店”。

新的咖啡品牌把一杯咖啡的价格打到了十几块,买惯了奶茶的同学忽然觉得,“用一杯奶茶的钱就能买到咖啡”,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高级”。咖啡这个从西方舶来的“洋产品”,逐渐从中产的社交性需求变为大学生承受得起的日常性消费。

面对校园咖啡市场的蓬勃需求,有人笃定地认为,总会有一线品牌触碰不到的更下沉的地方。

在江西吉安,毕业8年的刘力源计划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继而再做成连锁品牌,这是他创业多年得来的经验。他还在大学读书时,去了趟北京,看到名噪一时的黄太极,回去就在学校门口开了家早餐店,“模仿它的品牌、营销和产品,在学生群体里‘裂变’得非常快”。他也因此赚到创业的本金。这些年来,刘力源校内校外的生意做了一圈,他清晰地感知到:“还是大学里的生意好做。”

最令人头疼的是高校铺面紧俏,所有的铺面都要靠“抢”。在一场竞争激烈的招标会上,争夺对象是一所大学里40平方米的铺面,各路商家来了30多个,5万元起标。刘力源以每年91200元的价格,拿下了这个店铺5年的经营权。这个价格,是学校附近同样面积铺面租金的3倍,但刘力源觉得“很值”。合约一次签订5—10年,即便转租,转让金也能让先来者稳赚不赔。

除了低价,校园生意的制胜法宝,还包括抓住并培育大学生们的口味。刘力源说,在校大学生是最稳定的客源,能给商家最大的试错空间。“在校外开店,服务的就是附近几公里的人群,一开始你的产品不好,他们就再也不来了。学校不一样,假设今年你的生意不好,第二年你更新了产品和口味,新一届的学生还能让你重新培养。”

不仅越来越爱喝咖啡,拥有一家咖啡店,也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梦想。大学校园里的咖啡江湖正风起云涌。

猜你喜欢咖啡店星巴克奶茶小编与奶茶的日常意林(2021年20期)2021-10-27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现代装饰(2020年10期)2020-10-28医院里的咖啡店海峡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地下奶茶店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19年5期)2019-06-11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小演奏家(2019年4期)2019-04-27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新高考(英语进阶)(2018年3期)2018-05-14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3期)2018-03-15西罗西咖啡店(外三首)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同样是奶茶中外文摘(2017年5期)2017-11-14奶茶香飘飘数学大王·低年级(2009年6期)2009-07-04

Tags: 争夺   咖啡   大学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