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吟诵经典,涵养诗情——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探究

2023-05-03 20:30:24

李 燕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十九中教育集团西北新村小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国家对经典古诗词的重视由来已久,1998年实施至今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已经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营造了良好的经典诵读社会氛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与此同时,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至“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中央宣传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提出了二十三项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可见,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古诗词作为中华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在小学校园中、在语文课堂中得到高度重视。那么,怎样开展好古诗词吟诵教学,涵养诗情?

古诗词的语言是体现古典文学美的语言,格式工整、讲究对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古诗词吟诵,要首先读出古诗词语言的语言美和音乐美。古诗词吟诵要读出美的感觉,尽可能地减少齐读、唱读,在音调、节奏、旋律的正确把握之下读出诗词的语言美。

(一)准确把握诗词节奏

古诗词吟诵,要体现古诗词的语言与音乐的美感,要婉转动听,自然流畅,切忌平淡如水、毫无情感的唱读,利用停顿来准确把握吟诵的节奏。不同类型的诗词有不同的节奏和停顿,总体而言,五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一二和二三的节奏形式;
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三、四三和三一三的节奏形式;
词的句式相对丰富,具体要根据词的内容来准确划分节奏。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中,《山居秋暝》为五言律诗,其节奏为二三,其前两句的节奏划分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第二首诗《枫桥夜泊》为七言绝句,其节奏类型为二二三,其前两句的节奏划分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长相思》这首词,长短句错落,上阙的节奏划分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其中,“身向榆关那畔行”符合七言诗的节奏类型,“夜深千帐灯”符合五言诗的节奏类型。读准古诗词的节奏,才能准确诵读,也才能读出古诗词的语言和音乐美感。

(二)准确把握诗词语气

语气的把握能很好地衬托和凸显古诗词的语言之美。通过轻重音的正确把握,将情感融入诗词,用饱含深情的诵读感受诗词美的语言。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前两句中,“剑外忽传收蓟北”是全诗的背景交代,以此奠定了全诗“喜”的情感基调,在吟诵中把“忽”字读重音,体现诗人偶然收到收复失地的好消息的惊喜心情。诗人心情如何?有何反应?“初闻涕泪满衣裳”,一个“满”字,将喜极而泣的程度凸显了出来,用得十分巧妙,也应读重音。通过对古诗词语句中重点字词的重读,融入情感,凸显诗词在字词斟酌使用上的艺术美感,让诗词的吟诵饱含情感。

古诗词之美,在意境之美,意境的构建在于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与组合。进行小学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对古诗词的“解剖”很重要,这种解剖,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而要通过诗词中意象的逐一和串联感受,来整体领悟诗词的意境之美。

(一)“说”意象,赏意境

一首诗词的风格、主题与思想情感都隐藏在它的意象之中。总体而言,如若情绪、思想积极正面的,其意象也是优美、明丽的;
如若情绪、思想是消极、低落的,其意象也是阴暗、晦涩的。要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色彩,就需要解读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所营造的整体意境。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养成圈画诗词中出现的事物的习惯,让他们说说诗词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所有的事物整体上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在“说”意象的过程中感受诗词意境。如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村晚》这首古诗中,出现了草、池塘、水、陂、山、落日、漪、牧童、牛、短笛这些景物,教师让学生圈出这些意象,并说说这些事物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草和水都是满满的,可见是一场大雨后水草丰满的乡野场景。”“太阳好像被山衔着罗下去,洒满了余晖。”“牧牛的童子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回家去。”……学生结合诗中的景象稍加自己的想象来感受诗中唯美、祥和的乡村日落场景,一串串唯美的意象营造出古诗恬淡舒适的田园意境,学生沉醉其中。如此,沉浸式的古诗吟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画”意象品意境

王维的诗被称为“诗画”,即诗中有画,通过画面感强的古诗语言,给人以艺术欣赏的美感。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学生将古诗词中的意象通过头脑中的加工来进行直观化表达,以“画”古诗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受。如四年级下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上阙有茅屋、溪流、青草、白发翁媪这几个事物;
下阙有大儿除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的农事活计,画面感很强,将田园生活与劳动场景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出来。小学生对写写画画十分感兴趣,教师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将这首词的内容情景画出来。这极具趣味性,学生参与度很高,用画笔、水彩将炊烟袅袅的低矮茅草房,溪边青青的小草,碰面打招呼的翁媪,以及平常农家开始一天劳动的田园生活画面绘画出来,美不胜收。在画古诗词意象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美的意境有直接的、更深入的感受。

古诗词是充满情感的文学化语言,或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或表达对故乡、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或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眷念之情,等等。古诗词的阅读要读懂诗词中渗透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准、读得有感情。诗人、词人在古诗词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时代毕竟或者特殊的人生经历之下进行的,诗词寄寓了他们的某种思想情感,所以要读出古诗词的情感,就要走进它们的背景。

(一)拓展诗词创作背景

古诗词的创作、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创作它们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诗的思想情感也多是豪迈的、意气风发的,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家国沦丧、山河破裂、民不聊生,诗的思想情感也是悲切的、伤感的,如南宋辛弃疾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将古诗词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他们的思想情感特点就不难感受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将诗词与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关联,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感受,乐作者所乐,悲作者所悲。如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为边塞诗,都是具有浓重的历史背景痕迹的,在这类诗词的吟诵教学中,围绕其创作的历史背景进行适度拓展很有必要。如第二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应读出一种怎样的情感?第三句、第四句中“遗民”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成为“遗民”?他们缘何“泪尽胡尘里”?一个“又”字有何深意?这都要将这首诗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

1127年金兵南下进攻北宋,掳走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中原落入金兵之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也有六十多年。罢归山阴故里的陆游仍然对国家、对人民有着深切的眷顾,他盼望着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于是有了这首著名的诗篇。学生了解这首古诗的创作历史背景,自然对诗人家国沦丧的悲伤、收复中原的期待有比较深的感受。在吟诵的时候也会以深沉、哀伤、期盼的语气来读,做到有感情地诵读。

(二)知人论世关联主题

“诗言志。”古诗词是通过诗词的语言来传达创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古诗词的创作除了有一定的历史印迹,同时也通常与诗人、词人的人生际遇有关。诗人、词人的思想主张、人生抱负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因此,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不仅要读作品内容,还要“读作者”。如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龚自珍《己亥杂诗》这首咏怀诗,最后一句成为整首诗的主题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缘何劝天公降人才?“我”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来劝?这离不开对诗人龚自珍的人物介绍: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从人物生平的简介可以看出,龚自珍主管“人事”,是官场中的小股“清流”,而黑暗腐朽的清朝官场往往是任人唯亲、唯富,对人才是一大戕害,这就不难理解《己亥杂诗》中诗人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了。进入中高年级后,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诗人”,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他们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抱负。

经典诗词的吟诵,一方面要重视古诗词阅读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学校层面来举办丰富的经典诗词吟诵活动,营造传诵经典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重视古诗词诵读,打造浓郁的传统诗词诵读文化。

(一)潜移默化的诗词诵读环境

校园与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要营造起高雅的校园和班级环境,让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是每个学校都参与落实的校园文化工程,学校要通过诗词文化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校园中、班级中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学校文化墙、宣传栏、墙壁张贴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的画像及其代表作品,时时涵养学生的诗情;
班级教室的黑板报、四周墙壁、过道具有同样的功能。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和班级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诗情得到了涵养。诵读经典古诗词成为学生校园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

(二)人人参与的诗词朗诵比赛

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每个学期学校都举办一次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比赛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脱稿的形式朗诵古诗词,做到节奏准确、口齿清晰、神情自若、情感充沛。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本班的诗词朗诵活动,从中筛选出3~5名的优胜者代表班级参与所在年级的决赛。从初赛到决赛,人人参与,人人重视,在晨读中、在语文课堂上、在课间休息时间以及在家期间,学生都不断地熟读诗词,反复雕琢,以最佳的表现来展示自我风采。经典诵读比赛不仅得到了教师、学生的重视和积极参与,也引发了家长重视经典诗词阅读的行为,每个家长都为孩子购买了《唐诗三百首》《宋词》等读本,不仅对教材中收录的诗词做到熟读成诵,而且广泛涉猎和阅读其他课外的古诗词作品,学生积累和背诵的古诗词越来越多,诗情性情与文学素养得到了很好的陶冶。

古诗词作为传统经典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地参与古诗词的吟诵中来,在古诗词吟诵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受到高雅文化艺术的熏陶渲染,涵养诗情,激发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情感,培养学好古诗词、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让古诗词文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意境节奏古诗词踏青古诗词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吃饭有个最佳节奏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三悦文摘·教育学刊(2021年52期)2021-04-27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河北书画研究(2020年1期)2021-01-18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YOUNG·节奏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我和古诗词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7年11期)2017-10-18趣读古诗词小学生作文选刊(2017年5期)2017-06-26古诗词中的新年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Tags: 吟诵   古诗词   诗情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