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5-05 10:40:22

赵惠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改革发展处,江苏 南京 211168)

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每一次科技革命势必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为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契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职教育必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技术赋能、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深化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积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探寻独具特色的服务域与发展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高职教育历经注重规模扩张、重视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相应形成了社会需求导向、教学评估导向、重大项目导向、多元治理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发展范式。

高职教育质量发展范式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类型诞生阶段,规模扩张是前提,奉行规模质量发展观,注重发挥规模效应,注重办学设置标准和办学条件的考核;
在内涵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将发展重心由外部规模拓展转向内部质量提升,以两轮教学工作评估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特色发展阶段,汇聚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合力,以国家级省级政府重大质量项目为引领,点面结合,推进高职教育突破“压缩饼干式”教学,改革创新和特色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家重大项目为引擎,外部评价为导向,内部质量提升为驱动,内外联动、多方协同,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提高治理效能。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类型定位为逻辑起点,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启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正在掀起一场教育革命,倒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倒逼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高职教育办学层次提出新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结构巨变,就业市场需求技能发生变化,社会需要大量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要求更高。我国经济面临新旧动能全面转换,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这为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呈倒挂的尴尬现象,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比为1.9∶1,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高职院校专科人才培养层次难以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结构提出新期盼

人工智能推动了工业变革和产业升级,对高职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新兴专业布局缺乏市场导向机制,再加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短平快的趋利倾向,使得人工智能、数字化等相关专业布局前瞻性较弱,对智能产业发展统筹力度不够,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目前,江苏高职院校中:90%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83%设有会计专业,65%设有物流管理专业,61%设有电子商务专业;
财经、制造、电子信息、土建等4个专业大类在校生总占比高达63.08%;
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人工智能的院校及专业偏少。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结构难以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构需求。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对重复性劳动者的替代效应越来越高。“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岗位要求使得传统岗位的结构性失业风险凸显,促使高职院校组织架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必须进行革命性变革。工业化社会大规模生产时代形成的统一、标准化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流程固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已难以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个人仅拥有一技之长已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迫切需要具有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出新任务

知识生产新模式,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回应,用于描述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跨越学科和机构边界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注重跨学科、组织的多样化、社会问责和自我反思、多维度的质量控制等[1]。以“问题为导向、跨界行动、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和科技革命对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型提出了严峻挑战。高职院校教师在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开发及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数智壁垒”,数字素养、智能素养、数据素养、技术素养等难以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上,仍停留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层面,离个性化、定制化教学还有较大距离。在课程开发上,由于现代科技革命加速知识迭代更新,教师难以跟上技术变革步伐,课程开发能力有限。在师生关系上,学生已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知识创生主体,而教师传统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角色仍未转变,难以适应新型师生关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了智慧社会、数字经济、无界零售等新兴产业,且产业链边界渐渐模糊,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对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倒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高职教育要主动应变,拓展办学层次,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打破专业界限,跨越学校和企业的边界,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智能化、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化。

(一)拓展高职教育办学层次

人工智能时代,要求高职教育发展立足新兴产业,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培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或提供中高端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层次不高的问题。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扩大职业本科学校试点范围,将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内部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贯通衔接的“立交桥”,实现横向等值、纵向贯通、多向转换的完整体系[2]。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要立足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一是高起点遴选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升格。统筹考虑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教育资源存量等因素,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门槛遴选最有条件、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影响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对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进一步扩容、提质、增效。二是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区域内办学条件好的几所专科高等职业学校通过整合办学资源、优势互补,整体升格,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持续推进独立学院与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合并转设工作。这有利于整合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存量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提高办学效益。

(二)优化高职教育专业布局

人工智能时代,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新产业将取代旧产业以满足人类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搭建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以数字技术驱动传统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等产业向高端智能转型;
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形式;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核心就是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实现制造业现代化。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要顺应新工业革命、新型城镇化和新国家战略的大势,瞄准新兴产业体系,适应新时代的产业组织方式,为地区经济发展升级助力,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新型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产业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高职教育专业进行动态更新,设置了高职专科专业744个,新增专业74个,涉及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增无人机测绘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智慧旅游、健康大数据管理、农村电商等专业,旨在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建立专业结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市场调研与预判力度,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
主动对接产业与市场,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动态评估与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产业链、人才链与教育链的有效对接;
实施专业集群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打造新的专业格局,升级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契机,高职院校跨院校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打通数字资源库之间的壁垒[3]。

(三)变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类以往任何一次转型截然不同,它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4],使人工智能方法和技术向多学科渗透与融合,这就意味着社会全方位的融合,是供给与需求的直接融合,也是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随着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改造的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思维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机器进入工作场所,知识和劳动力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已经改变了工作场所和技能本质。例如,银行业很少需要出纳员和会计,而是更多需要数据分析师和数据运行工程师;
市场营销人员逐步转为数据分析师,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和解读客户的购买行为;
制造业操作工人和技术工人也开始让位给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软件程序员。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就业技能,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由此带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后劲不足和创新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不足等问题。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亟待由短期功利“工具人”向全面自由发展“新职业人”转变,将综合素质培养作为价值追求。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基于生产全过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构建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课程,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模块课程;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人文思维和技术思维。

(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技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要具有科技素养、数据素养、人文素养,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科技素养包括数学、编码和基本工程原理知识,就如工业化时代需要了解发动机基本原理一样,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了解机器人以及现代技术设备背后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软件和硬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性[5]。技术变革驱动教育教学方式转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培养好奇心、启迪智慧、增强责任意识,培养批判思维、高阶思维、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全面自由发展价值取向,提升智能教育素养。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促进教育教学从技能传授到实践探索的转型。国家应实施教师科技教育素养培训工程,促进教师提升智能教育素养,提高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提升现代技术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个性化、精准化学习提供保障。学校要探索校企合作开发智能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将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教师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跨界合作开发嵌入式、项目化专业课程,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和科学化。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不断超越自己,拓展思维、学习技术、提升智能水平,创新教育观、知识观、教学观,提升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历史机遇,高质量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必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基本使命,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弥合产教融合断裂带,以技术技能人才成才成长为基本遵循,重点聚焦“三教”改革和课堂教学,构建高职教育发展良好生态系统,以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思维推进人工智能与高职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人工智能技能高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画唇技能轻松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

Tags: 人工智能   高质量   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