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基于开放系统理论的现代冶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2023-05-07 08:15:07

蒋良兴,李思敏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冶金工业生产、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为加快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发展能更加科学处置冶炼废物和更加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的现代冶金。因此,培养面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冶金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发挥领军作用的高端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普遍形态、基本特征与要求便是绿色增长。作为评价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绩效的标尺,绿色经济已然成为衡量经济效率水平的主要标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1]。冶金行业属于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建设和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现代冶金体系,是促进中国经济绿色快速转变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时代影响。

发展方式的改变,自然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大批能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个人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冶金工业正处于改造提升的关键时期,已开始由过去的大规模重复建设转向以环保、节能、智能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发展现代冶金,需要创新传统冶金生产工艺技术,将其他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应用于冶金行业,这一过程需要大量具有交叉学科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行业领军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基础创新能力不强;
二是知识面不广,学术视野有待拓宽,无法满足现代冶金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工程教育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知识轻实务,重计算推理轻实践论证,学术与实务严重脱节;
另一方面,即便培养计划中安排了众多实践教学环节,甚至教育部对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仍然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2]等问题。

众所周知,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途径。唯有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内在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高等院校进一步变革和创新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处理复杂冶金工程技术实践问题,特别是参加复杂冶金过程的产品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创新和产品研发等实际活动,增强其处理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培养产业领军人才所应具备的领导、决策、统筹、控制和管理素质,为产业输出大批能处理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绿色、节能、智能的现代冶金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关键人才保障。

(一)开放系统理论基本框架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部环境产生物质、能源、资讯等交流关系的系统,是和封闭式信息系统相对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开创了开放式信息系统的概念,之后将开放式信息系统视为普通信息系统的范畴,并以封闭式信息系统作为其特例。当系统中的物质输送量为零时,就可以从开放体系中推论出封闭系统。此后,开放式系统论在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哈肯的协同结构等概念中获得了重要发展。

开放系统理论强调系统内部之间不同部分的关联,并协调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以达到特定目的。系统边界使系统从外部脱离,但系统仍通过能量与物质流动维持,而这些能量流与物质流则透过边界从外进入系统。开放系统由输入和输出过程、转换过程及反馈环构成。有关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必须满足环境以获得持续的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组织能够维持经营而保持这些联系。向管理者反馈有关系统绩效方面的信息,管理者收到反馈后重新审视其行动,合理决策。

(二)开放系统理论对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分析

从过程分析来看,关于组织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互动过程,扬·哈维将其分成了两种不同的阶段:一种是基础过程,另一种则是转化过程和辅助过程。其中,基础过程是最关键的,其工作范围涵盖了所有转换过程和辅助过程。从输入到输出,这也是一种最基础的生产流程。以高校培养人才作为切入点,首先学生进入专业学校,而在进行生产基础流程的加工后,即经过学校的培养教育后,产出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人才。

在组织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杂互动中,为更好地实现对社会需求的产出,转化流程与辅助流程应运而生。在转换和辅助过程中,组织的输入与产出都有了比较明晰具化的表现对象,主要体现为输入人才、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转换与辅助之后,再输出商品、服务。

综上所述,将开放系统理念导入人才培养系统,从整体到具体流程,再到所有构成因素,都是合理的。因此,开放系统理论对人才培养具有适用性。

(三)破解冶金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困境

1.环境。在部分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冶金行业的需求不完全相符,对工程博士、专业型硕士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培养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同时,冶金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而针对培养该类企业所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关于如何在高校内针对性提高冶金类工程技术人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和环境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而教学效果微弱,对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2.边界。边界规定了组织活动的“范围”。高校教师一般来自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但工程经验不足,其更善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而对工程技术人才而言,工程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所以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不能只依赖高校教师,而是必须扩大组织活动的边界,踏出校门,步入企业,与知名企业导师共建密切的合作培训机制,在处理具体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反馈。当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与企业联系甚少,有些高校甚至不考虑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3],这不利于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等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形成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另外,有些企业没有与高校合作的意向,认为与高校合作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对企业的发展帮助不大,没有看到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养成的长远利益。这也在客观上导致可供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实践的平台较少,影响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虽然高校也建立了关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与企业共建了一些联合培养基地,但大多流于形式,如何构建企业和高校的联动机制,有效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论文采用开放系统理论,从工程人才培养系统中的环境、边界、反馈三个方面入手,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团队制、项目制为手段,以满足行业需求为根本,构建充分激发研究生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基于开放系统理论的新时代冶金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

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体系以研究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进行系统设计;
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配置则以实现培养面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导向;
教育绩效与评估以能够有效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标准。在上述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最终目标为出发点,开展反向课学设计和项目实施,保证教学效果对现代冶金行业需求的适切度。并非主观地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为了实现最终学习效果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4]。培养方案的核心在于要关注重要的、基础的、前沿的、核心的培养着力点,因材施教,反对模式化的教育,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学生聚焦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核心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以团队制、项目制为手段

在人才培养活动中,以计划制、团队负责制为主要形式,组织根据特定任务而成立,完成工作是整个组织的第一目的,而每位组员的职责和任务都经过工作总任务的划分,有利于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极大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以项目制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工程组织包括策划、组织、指导和管理等多项功能。因此,工程的组织结构奠定了高级工程人员的发展之基,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大益处,有利于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

(三)以满足行业需求为根本

实现冶金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面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断满足企业对该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修正更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形成面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闭环”。人才培养工作要一直围绕满足企业与市场要求这个方向,沿着培养目标的满足性和实现度这个主轴[5],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完善、毕业要求的持续提高及教学活动水平的持续提升,确保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不落伍。

基于开放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为新时代冶金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和观察角度。本文提出的冶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工程实际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培养手段,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可复制的模板,切实提高冶金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一定程度上打破冶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僵局。但是,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在今后的培养环节中不断实践和完善。

猜你喜欢冶金工程技术创新型《山东冶金》征稿简则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山东冶金》征稿简则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工程技术矩阵中国石油石化(2021年16期)2021-10-14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09-24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山东冶金》征稿简则山东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DCS和PLC控制系统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年5期)2015-02-27

Tags: 人才培养   工程技术   冶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