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元认知在护理学专业学生完成能力培养中的效果研究

2023-05-07 17:00:26

方海丽 周秀玲 胡安琪 房鑫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者对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着重突出以核心能力产出为导向,注重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2]。目前,学生如何从学校学习顺利过渡到临床实践已成为教师关注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受到学校教学设置、师资力量和人力发展观念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在校生认为自己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的能力较为薄弱[3]。研究表明,元认知介导了完成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之间的关系,完成能力的直接效应和元认知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7.4%和32.6%,元认知有助于在培养学生完成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岗位胜任力[4]。本文就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整合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应对压力能力4个方面来论述元认知与完成能力的关系,以此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1 元认知(metacognitive)

元认知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可以从苏格拉底问答法追溯到20世纪杜威教育思想,即我们从反思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实际经验本身中学到的东西更多。“元认知”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5]提出,被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从本质上讲,对于元认知是指一种知识还是指一种活动这个问题,Flavell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董奇[6]认为元认知是一种监测和控制的活动过程,而非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并对其调控,这样一个“学习如何学习”过程就是元认知。

1.2 完成能力(competence)

完成能力是在特定领域或工作情境中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7]。护理学专业学生完成能力包括整合护理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这4个要素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链环而联系在一起[8]。完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护士的自我价值感和赋权感,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岗位胜任力。

Flavell认为元认知可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Nelson等[9]于1990年提出在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元认知理论框架,把元认知分为2个方面:监测和控制。监测是指对个体的记忆强度进行判断,控制是使用这些判断来指导行为,该框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强调了在认知过程的每个阶段,监测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影响认知行为。1995年,Schraw等[10]修订了元认知理论框架(图1),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中,该框架认为元认知可以分为元认知调控和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调控分为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评估,元认知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大脑如何运作的知识,了解自身状态,并知道哪些认知程序(或学习策略)最适合学习;
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何时以及为什么使用基于认知程序(或学习策略)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执行基于认知程序(或学习策略)的知识。目前,元认知理论框架已作为制订元认知培养方案的依据[11],教育者可通过干预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和调控,解决“学什么”“何时学”和“怎样学”等问题。但元认知理论框架在国内护理教学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未来仍需积极探索如何将元认知理论框架与今后的护理教学相融合,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其完成能力。

图1 元认知理论框架

3.1 元认知能力现况

优质护理服务,需要以护士对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技能、护理策略等的认知为前提, 而护士对上述知识的认知就是元认知的实质,对护理程序的计划、监控、评估就是其核心所在。刘秀儒等[12]研究发现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分为79.56±13.48分,且受年级、情绪智力和学习动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刑淑云等[13]抽取150名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元认知能力得分为81.45±17.03分,这可能与现阶段元认知在护理领域应用较少以及对元认知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帅惠琼等[14]调查发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元认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元认知能力评价得分最高,元认知能力计划得分最低。表明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判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规划能力欠缺,可能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有关。综上所述,当前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提高。国外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和强化讲座[15-16]、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17]、反思性教学模式[18]、考试包装[19]、模拟情境演练法[20]等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些教学方法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较少,其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教育者还需根据国内文化和教育背景探索出一套适合国内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元认知培养模式。

3.2 完成能力现况

完成能力与学生的学历、是否自愿选择专业、是否接受临床沟通培训和专业热爱程度等因素有关[21]。张嘉等[22]研究发现实习护士完成能力中位数得分为191.00(162.00,220.25)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其中处理压力能力得分最高,相比之下,整合护理能力得分较低,与郑凯丰等[2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目前护理学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这可能与学校近几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多有关。庄丽娟等[24]对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完成能力总分为143.18±49.33分,整合护理能力条目均分最高,可能和所调查学校的培养目标侧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以上研究显示选取不同研究对象所得出的完成能力各维度得分水平不同,这可能与现阶段对完成能力的调查范围大多仅局限于某学校、某年级或所选取样本量过小有关。总体来看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完成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学生作为护理事业的新生力量,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完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1 整合护理能力

4.1.1 创造性思维与评判性思维 创造性可认为是认知过程,元认知则是认知过程的上一层级。在想法生成阶段,元认知可以促进和确保更多样化的信息进入大脑,在想法评估阶段,通过元认知监控和评估对已经产生的创造性想法赋予积极的认知,以提高思维的新颖性和有效性[25]。Cherrier等[26]研究表明,元认知所涉及大脑区域(前扣带回区域、左右半球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脑岛等脑区)与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所涉及的脑区存在重叠。这也证明了元认知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密切相关。同时,元认知的计划、监控和评估这三个组成部分也渗透在评判性思维过程中,主体通过元认知调控对思维方式进行公正地判断及修正,使其更具有理性和科学性。张雪雁等[27]研究也指出护理学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元认知相互关联,其中寻求真相、系统化能力、求知欲与元认知相关性最强。护理是一门科学,护士需要用不断调查和收集的证据来保证其行动的合理性,创造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作为护理工作中必备的思维能力,护理教育者需要更加关注和支持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认识到元认知在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并有效干预元认知的影响因素。

4.1.2 实践技能与决策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首要核心能力[28]。Bektas等[29]研究表明元认知与临床决策量表的自信心部分及其子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关系。护士在不同的情景下对信息处理的需求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规范护理操作,护士在不同情景下选择了不同策略(即条件性知识),对护理行为进行元认知计划、监控、评估,以增强临床决策自信心。李利平等[30]调查发现将元认知联合品管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有效运用临床护理思维进行实践。因此,教育者应重视元认知的培养,将元认知理论引入到有关护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决策能力,以此整体提高其完成能力。

4.1.3 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元认知包含隐式形式和显式形式。隐式元认知使个体可以自动考虑他人想法并采取群体导向的立场,减少队员间分歧,从而加强合作。显式元认知帮助个体反思并合理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协调能力[31]。由此可见元认知在群体互动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元认知领域出现了另一个探究领域,称为社会元认知,是元认知向群体互动的延伸。社会元认知包括团队成员对彼此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监测和控制,人们在认识他人行为原因方面比认识自己行为原因方面更加准确,将元认知责任分配给团队成员,进而改善个体认知过程[32]。社会元认知缓解了元认知资源不足、自我评估不准确和解决策略选择不当等难题,有助于团队成员识别错误,构建共享知识,提高团队协调能力,达到“1+1>2”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小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融入元认知,通过个性化指导,给予学生理解、反思某种行为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其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4.2 职业发展能力

4.2.1 职业认同感与职业价值观 元认知能够帮助护生认清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增强生涯信心,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温朝玲等[33]研究发现,护理实习生的元认知能力越高,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低。陈秀云等[34]调查也显示元认知能力对职业价值观有显著预测作用。护生把护理工作作为认知对象,对其不断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元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护士完善自身建设, 实现职业发展的过程。静态的元认知知识本身不能推动认知活动的进行,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评估,积累新的经验,完善原有元认知知识,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能够帮助护士重构护理干预方案,克服护理工作难题,增加职业认同感。

因此,未来可以考虑在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融入元认知,使学生认识到元认知的重要性并学会通过干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增加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2.2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关闭面对面大学课程的同时启动了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教育方法从传统学习到在线学习的突然转变,要求学习者需要足够的心理、身体和经济准备来弥补在线学习的缺陷,尤其是当一些学生的上网自控力较差时,他们需要被赋予自主学习的能力。一项研究指出,元认知是自主学习所需技能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复习所学知识、反思不足时,都与元认知计划、监控和评估密切相关[35]。元认知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独立地、有意识地对思维过程进行持续监测与控制,使学生能自主探索知识、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升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把学习与工作看作是两个阶段的想法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护理作为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学理念需要由知识传授转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元认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发生机制和应用方法。

4.3 人文关怀能力

元认知是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一个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策略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和调控一个人的思维过程[36]。Chuang等[37]指出应用自身的元认知知识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认知,通过元认知计划、监控和评估认知活动能够更好地来理解并尊重患者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人文关怀是理解患者感受并根据患者需求提供护理的能力,因此元认知作为理解、沟通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核心因素,也可以应用于提高人文关怀能力,探索元认知的培养策略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4.4 应对压力能力

自COVID-19爆发以来, 医务工作者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力军,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医务工作者承受的压力远高于其他人群[38]。负面元认知信念的诱导将导致压力症状加剧和/或压力恢复延迟[39]。Dominicis等[40]对受试者采用元认知疗法,通过影响患者的压力认知信念,使患者学会识别担忧和沉思以及引起这些功能失调认知模式的想法,改变原有的元认知知识以及发展和维持认知模式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元认知疗法可以有效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压力感是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较易出现的心理现象,元认知疗法帮助个体看到了压力感背后复杂的心理因素,教育者今后可深入研究促进学生有效应用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其能够通过元认知知识和调控来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消除压力源。

元认知通过调节认知活动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整合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应对压力能力,对于完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于元认知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完成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更深入调查。因此,分析元认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形成基于元认知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完成能力的培养模式,是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元认知护理学专业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护理学杂志》稿约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年11期)2020-11-30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2期)2017-07-03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2-27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1期)2014-03-01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3期)2014-03-01

Tags: 护理学   培养   效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