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提升研究

2023-05-08 09:25:04

■ 范辰晨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对其进行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话语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实效的直接体现和指向终端[1],然而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话语失声、失效等困境。以往人们多强调话语权建设,认为只要牢牢掌控话语权就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而忽视了话语力才是其真正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基于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话语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根据话语的功能,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三分说”:第一,话语表意行为,指说出具有某种意义的话语,此时话语具有叙事描述功能,主要是传达某种信息与观念;
第二,话语施事行为,指在理解施事话语的时候,需要理解其中的言外之事,如履行承诺、命令等,此时话语具有行事功能;
第三,话语施效行为,指说出的话语往往对听者、说者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论述话语施事行为时,奥斯汀引入了“语力”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在关注语言实施时,所关注不是话语的意义,而是说话者为表达其意图而在说话中显示出来的力量[2]。此后,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构成语力的七大要素[3]。伦纳德·泰尔米则把“力”的概念系统引入到分析语言意义的结构中,提出“力量-动态”模型[4]。莫启扬和段芸综合以上理论观点,将话语力界定为“在言语交互活动中,讲话者通过使用话语向听话者实施的、试图克服听话者内在力量趋势的力量,在通常情况下改变听话者的状态(包括思想、情感、行为等)”[5]。综上,话语力是一种话语施效力量,其关键不在于能够说出话语本身,而是言说对象关注和认同说出的话语,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从话语构成要素上看,它主要表现为话语生产主体的影响力、话语表达内容的说服力、话语表现方式的感召力、话语所在场域的作用力。

据此,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力界定为:在特定的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表达具有特定意图的话语内容而生成的话语施效力量,它是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中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场域等各种力量的集合,会使受教育者向着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去发展。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体维度、效能维度对“全媒体”的内涵进行了深刻诠释:“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6]全媒体时代的话语传播,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交流等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提出了现实挑战。

(一)去中心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实现了话语信息从单向传播转向多向互动、同频共振,呈现出“一种竞争性的‘江湖式’文化,表现出开放、分权、兼容、共享、戏谑、多元等特点”[7]。这种去中心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多方面挑战:一是消解了教育者的知识权威。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在社会时事热点、思想价值解读等方面获得大量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在某些方面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多于教育者。二是转变了教育者的角色权威。全媒体时代的“后喻文化”[8]背景下,教育者的角色更倾向于学习和思想的指导者、协调者,而非原本带有“上位者”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日趋平等。三是弱化了教育者的心理权威。“后喻文化”使得学生对教师的尊崇心理有所降低,而面对各种新问题,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各部门间时有互相推诿、话语矛盾之处,更加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轻视心理。

(二)即时共享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央文献,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学生现实的思想困惑,其说服力就会大大降低。全媒体时代即时共享化的话语传播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话语“失时”问题凸显。即时共享化要求教育者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活动中及时设置相关议题,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然而现实中,部分教育者专业理论素养不高,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不能实现理论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另一方面,话语“失实”问题加剧。全媒体时代,一些网络平台为吸引流量,常常会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负面话题和敏感话题,若不及时介入,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价值取向上陷入迷茫,甚至误入歧途。但教育者往往会有一种避免“话语风险”的倾向,在选择和解释话语内容时,或刻意回避这些话题,或“直接将意识形态话语简单移植、直接复制和盲目照搬到‘课堂场域’,以一些‘基本公式’敷衍言说对象的疑问和困惑”[9]。显然,这种“空心化”的话语内容,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内心,必然引起他们的冷漠甚至反感。

(三)泛娱乐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

全媒体时代,多种媒体载体、技术的丰富应用使得“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0]。这种泛娱乐化具体表现为去价值化、碎片化、情绪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召力。第一,去价值化离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己任,泛娱乐化却以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取向,“诱使个体沉溺于低俗虚无的精神愉悦无法自拔”[11]。第二,碎片化肢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侧重“理论的逻辑论证、整体性的分析理解”[12],而短视频媒体的兴起,使得“零散化、原子化的信息呈递演化为文化传播的主流”[13],影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话语的理解。第三,情绪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性力量。泛娱乐化话语“常采用戏谑、恶搞、吐槽等情绪化表达,以契合受众的直接感官刺激兴奋点”[14],与之相反,思想政治话语表达为切合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正确性、真实性、严肃性,通常采用理论说教的方式,吸引力较弱。

(四)时空虚拟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领力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主要发生在学校空间,教育者在这一空间的社会权力结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整个教育活动和对话实践规则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全媒体时代的话语传播则超越时空限制,主要发生在传统教育话语的“失声地带”——网络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受到冲击。首先,网络的虚拟性为各种网络间谍提供了天然的保护伞,处于三观形成期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政治辨别力,容易受到这些社会思潮的毒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防卫甚至反叛心理;
其次,全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的分众化传播,即通过追踪浏览记录进行用户画像,不断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而排除其他内容,形成“信息茧房”效应,令“人们沉浸于有着共同个性兴趣标签及情感诉求的网络趣缘群体之中,禁锢于固定的信息脉络中难以脱身”,并且“极力抵触、排斥异质化信息,拥有相同立场和诉求的观点不断强化,形成群体极化现象”[15]。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不但难以得到关注,而且容易在情绪化、极端化思维的影响下遭到拒斥,想要在网络场域发挥引领作用难上加难。

面对以上严峻挑战,需要从凝聚多方力量、坚持正确导向、强化软性感染、加强阵地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寻求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力提升。

(一)建设话语主体,凝聚多方力量

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主导、单向灌输式的话语格局,强调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深度参与和良性互动达成理解和认同,从而实现教育影响合力。而要达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话语双方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对话能力。

1.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效力,必须“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16],这支队伍不仅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还应扩展至全体教职人员、相关研究者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就队伍中的个体而言,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只有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建构自己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从而维护自身独特的话语权威性;
同时,要加强言语技能技巧的学习,因为“语言是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17],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队伍整体而言,要保持话语的一致性,学、教、管、研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加强受教育者主体性建设

全媒体时代,受教育者由话语客体向主体转化,其主体能动性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效力,对其主体性的建设也可从个体和组织两方面入手。在个体层面,首先要通过创设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以激发学生的话语主体意识;
其次要发展学生的话语理解、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蕴含的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并成为思想政治话语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组织层面,要发挥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培养组织内部的“意见领袖”,一方面通过他们密切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他们传播信息,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二)更新话语内容,坚持正确导向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内容一方面要增强时代性和现实性,争取受教育者的事实认同;
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导向,促进他们的价值认同。

1.契合受教育者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生成的关键在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话语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图的理解和接收。“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支持他的价值观念的信息。”[18]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知识需要、价值需要来进行话语选择和整合。具体来说,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了解学生当前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以此设置话语议题,并与学生平等对话。对话中,结合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带领他们全面、理性地分析这些事件和现象的本质,验证他们自身思想的合理部分,解答疑虑的部分,纠正偏差的部分。由此,用“新”“热”的生活话语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高”“深”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鲜亮“底色”[19],在信息泛滥的全媒体时代,其话语内容的选择,在契合受教育者的多重需求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对照党和国家的要求。首先,要坚持导向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和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话语运行,引领学生澄清社会事实中蕴含的价值真相,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次,坚持信度原则。在对社会热点和现象进行事实描述时,应当引用权威媒体的报道,真实地描述事实全貌;
在分析解读时,要采用官方的最新数据和信息作为论据,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力量。

(三)改进话语方式,强化软性感染

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耳、入脑、入心,必须采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即“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20]。

1.运用具象化的话语表述

全媒体时代兴起的“视觉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包涵思想和情感的林林总总的图像可以明快地得到机智而有效表达。抽象的内容经由视觉图像具象出来,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和认同”[2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将传统枯燥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图像、网络语言、短视频等具有新时代情感意蕴和审美意蕴的话语符号,给予受教育者以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刺激,创造时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增强话语表达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微视频,以动漫和影像的形式和拟人化的表述手法,融入富有时代特色和青年化的网络语言,讲述百年近代史和新中国建立后举步维艰的发展史,获得了巨大的点击量,并且赢得众多高分好评。

2.采用故事化的微观叙事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采用宏观叙事,从国家和人民整体的角度,讲述国内国际大事件,缺乏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关照,难以引发情感共鸣和产生价值引领。故事策略立足于个体生命体验,能再现可感知的日常生活实践,使得抽象晦涩的理论、原理变得亲切可感;
而且故事在解读事实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价值、赋予信息意义、形成记忆,通过“动之以情”实现价值认同。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好故事。《觉醒年代》就是讲好故事的典例,它通过生动再现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坎坷经历,使得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了温度和生命,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在网络引起广泛而积极的讨论,许多青年受此感染还自发行动开展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

(四)优化话语场域,加强阵地建设

话语必须在场域中才能发挥效力,全媒体时代,各种社会思潮挤压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作用空间。因此,必须优化学校、网络和社会场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多阵地发挥引领力。

1.巩固学校场域阵地

学校场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力的主阵地。巩固学校场域阵地,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如采用启发式、辩论式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要发挥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其次,要强化校园文化支撑。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融入校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中,如在校园道路的井盖、活动中心墙面等设计红色故事涂鸦等,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等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一些积极向上、高质量的学术科研、公益实践活动等,促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自觉践行主流价值观。

2.构建网络场域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22]。近年来,各高校意识到要占据网络阵地资源,陆续开设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但往往只是用作新闻通知与消息推送,内容制作水平与时代脱节[23],导致话语资源并未充分转化为话语力。为此,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的上网偏好和实际需求,打造集吸引力、体验感、实效性于一体的网络思政话语传播载体,将学生拉出“信息茧房”;
另一方面,要在把好关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利,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网络阵地建设,促使其从内打破“信息茧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拥护者。

3.拓展社会场域阵地

“浸入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到教育对象的内心”[24],社会场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作用的关键阵地。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生活情境的渗透,充分挖掘生活场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日常交往中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知、养成良好习惯、涵养高尚品德。另一方面要开拓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企业、社区、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营造开放性学习生态,将学生从线上引向线下,让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层次理解和认同,并将“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

猜你喜欢受教育者场域教育者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1期)2022-04-19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2期)2016-12-01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4期)2016-05-20

Tags: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提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