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的科学思维

2023-05-08 10:55:06

肖 玉 元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成果,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提炼并剖析其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对于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实质和战略意义,并在实践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战略思维强调看待问题的高度和广度,是指从空间上的全局性和时间上的长远性来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战略思维来应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并要求“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全局、从容、长远、耐心”是其中的高频词汇。

(一)从民族复兴的高度阐明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上,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有着更高的立意和更广的视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改革开放之初,党领导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农村依然是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可以说,农业农村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用战略思维眼光来看待中国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深刻把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价值。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以“三农”工作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三农”视野。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这一思维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不再是就“乡村”论“乡村”,而是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下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使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理念和战略布局。

(二)用战略眼光规划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步骤

在乡村振兴的步骤上,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战略提出,本身就表明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非短期考量,而是今后数十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长远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3]。对于这样一项长期性、开创性的历史任务,世界上并无现成的案例可以参考,“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4]。因此,用长远性、预见性的战略思维去设计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步骤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相结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2020年要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等系列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2035年,要在农业结构、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050年,要全面达成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大目标。乡村振兴战略长达30年的宏伟蓝图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从全局上科学谋划的强大战略思维能力。

(三)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规划要求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的战略思维不仅表现在“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的战略定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上,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规划要求上。在2015年4月30日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规划体制,做好“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在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要求,强调要及时制定2018—2022年的乡村振兴规划,确保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能落到实处。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要及时出台“操作性文件”与“工作方案”。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的指引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等为主题的系列意见,制定了乡村振兴2018—2022年的规划安排。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202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些政策及法规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各地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辩证思维是指以事物内部矛盾运动为核心,在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中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内在机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5]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在解决主要矛盾中推动全局发展,在把握总体趋势上聚焦阶段任务。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中,辩证思维主要体现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着眼长远与立足当下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

(一)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辩证思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安排工作的优先次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进全局的整体发展。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结合的思维方法一直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把这种全局和重点相结合的方法形象地称为“十个指头弹钢琴”,多次强调要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作为推动各项事业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城乡关系的重新规划,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迅猛发展的城市建设相比较,农村无论是在产业、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是在文化、治理体系等软件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既从整体谋划的角度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又根据乡村建设的发展短板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农村倾斜,形成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乡村振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从历史上看,中国农村发展欠账不少,农村基础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难做到同时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是在整体推进中抓住重点,在全面发展中把握关键。从乡村五大振兴的辩证关系来看,产业振兴是其他四个方面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推进产业振兴进而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6]。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以及“全面”与“关键”辩证关系的论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各类矛盾的深刻把握,展现出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二)着眼长远与立足当下的关系

着眼长远是指从整体上谋划发展方向,一旦确立就不能轻易改变。立足当下是指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解决当下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跨度大、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必须坚持长远规划,合理设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合理设置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既要“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也要“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4]。国内形势无时不在变化,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理念和战略布局,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形势变化就轻易改变方向、初衷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4]。坚持乡村振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以历史发展阶段为基本依据,排出优先次序,“合理设计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4]。2022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长远目标的统摄之下,对2022年乡村振兴当下任务的安排部署。

(三)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

顶层设计原为工程学术语,后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意指从着眼全局、从最高层次上探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顶层设计的指导功能,引领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就是从国家发展全局以及历史发展趋势来明确乡村振兴方向性、原则性方面的重大问题。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的系列意见和规划,以顶层设计的方式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总体谋划。基层探索是指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为顶层设计提供新的实践基础。鼓励和重视基层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4]。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区别,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只是提供共性要求,无法为每一个村庄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这就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区位地理及人文历史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中国农村从来不缺创新精神,从1978年的包产到户到近些年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经营形式的出现,都为“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积极推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既要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也要“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4]。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原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以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能力。

系统思维是指将事物看成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整体,并通过探讨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事物统筹性与协调性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尤为重视从系统论角度来阐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等作为系统工程来看待,强调要注重各种因素和举措的耦合性,促使其形成发展合力。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广,牵扯主体多,需要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全面考量,并汇聚多方力量,才能有有效完成。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的概念,但其时刻闪烁着系统思维的光辉。

(一)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方位发展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来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际上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所作的一种分解。其中,“产业兴旺”主要指发展现代农业,在整个战略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达成并能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生态宜居”强调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发展的质量保证。“生态宜居”要求农村建设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风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乡风文明”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是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7]。“治理有效”是为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从而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农村的各种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乡情千差万别,这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治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直接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8]。评价乡村振兴实施效果的方式是多元的,但其中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农民的收入是否增长。这五方面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格局。就实际工作而言,系统把握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能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不同层次现代化的集合体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论述有着鲜明的层次性,这正是系统思维的突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划分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在1954年的政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并在1964年正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当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在于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长期以来,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为解决好吃饭问题”[4]。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中国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农村也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相比而言,农村在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却没有及时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4]。对于如何推进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3个层次的要求:“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4]。农村现代化不能仅仅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而忽视“人”的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要组成,也是影响农村现代化尤为关键的一环。只有具备现代化思维的广大农民,才能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可靠保障,如何将人与物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关键在于健全有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三)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系统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要素之间的有序组合,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各级党委和党组织的领导下,“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4]。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尤为注重调动各个组成部分的优势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就乡村振兴的责任主体而言,乡村振兴需要不同层级的分工合作以构建乡村振兴责任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9]就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言,优先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资源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4]。就如何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而言,存在农村部分制度还不够完善以及部分农民对一些违法犯罪活动认知不够清晰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农村本身难以做到全面解决,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才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8]就农村社会建设而言,教育、文化、医疗、环境等是广大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社会事业经费的倾斜、社会建设公共资源的投放、基本公共服务的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力量的支援来共同办好农村民生事情,“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8]。

精准思维是指根据客观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具体、准确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精准思维是一种精准、细致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反对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注重客观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精准思维在指导实践、高效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将精准思维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除精准扶贫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在深化改革上要在精准谋划、精准实施上下足功夫,在社区服务上要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疫情防控上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等。精准思维的运用同样也体现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中。

(一)精准调研

注重调查研究是我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为党在各个时期制定决策并取得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毛泽东同志是党内力行调查研究的先行者,其倡导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1],至今仍是党制定工作决策的指导方针。邓小平同志也强调,领导者能够进行正确领导,离不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12]。习近平总书记将调查研究视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认为调查研究不仅是拥有发言权的前提,更是拥有决策权的基础。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唯有精准调研,才能为分析问题及制定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8],才能全方面了解农民的诉求和期盼。如果干部对农业农村情况不够了解,就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3]。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一定要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充分调查研究,“必须看准了再改,保持历史耐心”[2]。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乡村振兴精准调研的倡导者,更是精准调研的践行者。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贵州、福建、广西、河南、青海、西藏等地调研,对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二)精准分析

精准分析是推进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精准分析是在精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精准分析要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住问题的关键。精准调研和精准分析并非认识事物的独立环节,而是在调研中有分析,在分析中进一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困难比喻为“硬骨头”“险滩”,强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精准调研与精准分析,“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蹚的险滩标出来”[13],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问题上也多次强调要进行精准分析。在乡村规划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规划先行,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都要经过科学论证”[14]。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充分研判,对于经济、技术和政治上的风险,“都要作过细的研究”[14]。

(三)精准施策

精准调研和精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精准施策,将对问题的精准分析与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精准施策是党的政策方针的落地,是精准思维3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将在精准调研和精准分析基础上制定的行动方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实践当中,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干部管理等方面多次强调要精准施策,确保工作见实效。从关联性上来说,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乡村振兴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战略安排。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也在精准施策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准施策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对于全国各地村庄规划的制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4]。对于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浙江省从2003年起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积累了成功经验,各地要“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3]。

底线思维是一种防范未然、化危为机的思维方式,要求在制定决策时事先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党是在忧患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政党,在工作中及时预判可能出现的困难并积极争取主动,是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党要准备应付将来的大事变”[15],并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一口气提出了将来可能遇到的17条困难,使党在抗日战争后的复杂局面中赢得了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主权、依法治国、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要在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底线思维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一)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具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粮食市场面临持续动荡,不少国家陷入缺粮的恐慌之中,但我国却能始终保持社会稳定有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充裕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个突出成就就是让中国人彻底摆脱了温饱不足的困境,比较稳定地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增长,国内出现了对粮食安全麻痹松懈的现象。不仅如此,国内甚至还出现了“以进口粮食代替自己种植”的声音。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国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4]。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镇化人口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动荡让中国的粮食供应仍然存在较大压力。粮食安全的基础在于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红线的数量和质量,并用保护文物和保护大熊猫来形容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强调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守,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14]。

(二)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

建设美丽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还要构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与工业化的城市相比较,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国内人民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让这种优势愈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8]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新农村建设体现农村特点,保留农村风貌。农村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城镇建设模式,破坏原有的乡土味道,而是要将农村的乡村美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还要求坚守自然资源利用的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确实存在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的现象,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程度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地力严重透支、土壤退化的情况,这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乡村振兴要“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让曾受污染的土地及河流重现生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算经济大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可能使粮食产量和耕地在短期内减少,但为了农村生态宜居的长远发展以及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这种短期的“阵痛”确实难以避免。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场深刻革命”来形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其对生态底线的坚守。

(三)确保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确保乡村振兴正确方向的底线思维主要体现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和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2个方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集体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维护农村社会公平、增强农村治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用“魂”来形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各项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在维护这个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4]。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广大农民从战争废墟上起步,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中国乡村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中,党的领导始终起着“主心骨”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毫无疑问将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巨大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14]。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底线思维的运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可能性,为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总书记现代化精准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精准的打铁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习总书记“下团组”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精准扶贫二首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总书记的告诚公民与法治(2016年15期)2016-05-17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Tags: 论述   振兴   乡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