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逻辑维度及哲学意蕴

2023-05-08 11:25:04

孙 斌,饶华萍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把“全面从严治党”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系统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重大意义和基本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党的建设学说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文化逻辑的高度统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价值,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1](P48),强调了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时代的变化、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党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都对党的建设提出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

(一)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

1.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力量对比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改变。一是政治重心转移。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全球的政治重心,掌握全球政治生活的主导权,引领全球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一直处于全球政治重心的地位。而当今世界,这些局面得到了改变,东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前途与命运,政治重心开始“东升西降”,西方独掌国际政治话语权的地位得到了全面改变。二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演变。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着经济强势地位,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格局,西方主导的单一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比重和贡献率逐渐有了较大改观。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打破了西方经济独霸世界、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局面。三是发展的挑战与风险并存。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影响是广泛、深刻、持久的。这个大变局既是发展的大机遇,也是发展的大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同样,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矛盾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的挑战性与斗争性,都给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如何在机遇和风险中从容应对,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应对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显得极端重要。[2]

2.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化要求。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当前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进中。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发展的实际要求。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而,“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P10)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加快发展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二是应对挑战风险的困难增多。当下,社会各种风险矛盾集中显现,党面临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内外部考验,各种风险挑战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夺取全面的胜利,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执政党能回避如何‘管好自己’的问题。……执政党加强自身治理更显关键。”[3]三是现代化的要求在提高。“对中国而言,制度现代化既非简单的适应性的变化,也不只是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才显现其重要性。……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主动推进,并以此推动包括物质现代化在内的整个现代化事业的进步。”[4]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多处现代化爬坡期,执政党作为‘关键少数’能否强化自我治理,对于国家整体向上突破更是必不可少。”[5](P88)因此,只有全面推动执政党的现代转型,才能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而所有的关键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国家使命的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个执政党能否被人民选择和能否长期执政,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国家现代化又取决于执政党的治理水平现代化。只有执政党能够实现自身建设的现代化,才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政党才能长期执政,政权才能稳固。因此,执政党的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联,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1.政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建构起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党的建设又处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尽管党的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也十分丰富,但居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党的建设。首先,从纵向上看,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要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导,统筹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战胜各种困难。其次,从横向上看,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体系组成。政治治理,包括各种制度体系的建立、运行机制的保障以及政权组织形式等,这些内容在本质上是与政党治理紧密相联的。第三,从相互关系上看。政党治理没有搞好,政治治理也不可能实现,政治治理没有搞好,也就不可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搞好政党治理,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2.政党治理现代化引领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治理表现,政党治理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个“现代化”是并生共存的。治好国必先治好党,治好党才能治好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8)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挑战频仍、矛盾集中,越是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越是要求全党同志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有新的转变,素质能力有新的提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动员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就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思想理论、精神动力的支持。

3.全面从严治党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崇高历史使命。党的坚强领导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保障,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给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党的自身发展也存在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所有这些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党坚强有力,国家才有力量。历史经验反复表明,什么时候做到了从严治党,党就更加坚强、更有力量,革命和事业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反之则会软弱涣散、遭遇挫折,甚至面临灭顶之灾。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以严的态度、严的标准、严的要求审视和推进党的建设,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严格按照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严格按照党的政治生活准则办事,提高党纪党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党才有资格有能力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解决好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中担当起历史重任,在发展中破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时代课题。[6]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根本手段,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政党自我发展的历史使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执政党的本质需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百年奋斗进程中,加强和重视党的建设一直是取得革命胜利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管党治党经历了从“治党”到“从严治党”再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过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更是以自我革命的态度,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出发点,全面提升政党建设水平,是自我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

1.从历史维度看,全面从严治党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一直以“从严”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方针。全面从严治党是传承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这一法宝的时代举措。毛泽东同志当年从西柏坡进入北平时就语重心长地指出:“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7]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不断提升执政水平,永无止境地保持赶考心态的进程。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全党,党的建设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8]纵观党的从严治党历史,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理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经验理加丰富。但新时代又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9](P232)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把从严治党的好经验好制度进行总结,以应对新时代治党的需要:“看哪些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哪些需要结合新的情况继续深化。所以,党中央决定同时制定准则、修订条例,这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安排。”[10]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以贯之的历史责任,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2.从现实维度看,着眼于解决党自身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作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和46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自我建设与时代使命并重。如果我们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任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目前的突出问题时指出:“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10]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战斗力和团结力,削弱了执政能力,破坏了政治生态,从而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11](P189)

3.从政党建设经验来看,是对世界政党建设规律的借鉴。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老牌执政党纷纷退出执政舞台,沦为在野党甚至解散,其根源都是自身建设出现严重问题,如贪污腐败、争权夺利、组织分裂、缺乏民主、治国不力等弊病。由此可见,政党忽视自身建设,就会走向亡党亡国,这是国家发展血的教训。必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根本上绷紧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这根弦,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曾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2](P380)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3](P24)切实把我们党内部建设好,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就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使命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之要。中国共产党正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以科学严密、系统有效的全面治党方式,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承担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重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把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又有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具有生动的实践基础,体现了历史与实践相统一。同时又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体现了中国风格和中国话语,具有中国特色。三者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维度之中,开创了管党治党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与文化逻辑的高度统一。

(一)理论逻辑维度:基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的深刻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认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自己的政权,就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政党,而这个政党必须要有先进分子、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列宁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当时俄国工人阶级的现状,以及党的建设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建设理论,也为全面从严治党积累的实践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1.从指导思想上,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为指导,这样才能引领政党的科学发展,保证党的性质和宗旨,确立自己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同样也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成功,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灵魂,共产主义就是奋斗目标。同时,也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并结合实践不断发展创新。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15](P219)不断在实践中去丰富和深化认识,进行理论创新,使理论与实践产生良性互动,取得同向同行的发展效果。“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6](P742-743)因此,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理论也要不断丰富与发展,使之与时俱进。

2.从组织观念上,要完善组织体系和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性。马克思认为,建构起纪律和规矩是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统一和集体行动的根本需要,也是让党员听从指挥的重要约束。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保证党中央的指令能够通过组织体系落实到位,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形成战斗力和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纪律建设,用纪律来约束党员,努力为组织工作,保守党的秘密,确保革命成功。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7](P413)列宁坚定地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的铁的纪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18](P244)因此可见,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共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组织体系就能广泛地团结党员和联系群众。有了严格的纪律,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取得革命的胜利。

3.从党员构成上,必须有高质量的先进分子。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必须由先进分子组成,才能体现政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才能担负起无产阶级的解放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9](P434)因此,必须对每名入党的同志以及在党的同志加强先进性教育,并使之成为党内的坚定力量和为党工作的奋斗者。马克思鲜明地指出:“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应该从普通一兵做起;
要在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仅仅有写作才能或理论知识,甚至两者全都具备,都是不够的,要担任领导职务还需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最后还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17](P34)列宁认为大力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党员质量首当其冲。“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17](P51)列宁主张:“代表会议通过一项决定,把入党条件规定得更严些。”[20](P314)党组织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杜绝动机不纯、投机钻营分子混入队伍,确保永远都有高质量的党员加入。

4.从先进性上,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P411)这里的绝大多数就是人民群众。列宁也认为,无产阶级的奋斗事业,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事业,所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保住胜利果实。他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21](P61)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处于执政地位之后的政党,非常容易形成官僚风气,从而失去群众基础和奋斗的勇气,导致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列宁主张:“不要为官僚主义的极端行为辩护,而要纠正它。”[22](P242)必须作坚决斗争,并从纪律加以克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就是要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把人的根本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设计和规划出实践路径和发展道路。[23]

(二)历史逻辑维度: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继承。

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认识,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也成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来源。

1.思想政治建设是基础。对党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保证。毛泽东认为要从思想建设入手,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武装全党,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24](P875)如果不能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武装党员,党员就永远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所以必须开展理想信念灌输和科学理论的学习,以达到思想改造的目的,“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24](P875)确保无产阶级思想成为主导思想。胡锦涛也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25](P71)着力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五个方面,加强党建设,形成系统化的建设布局。

2.干部建设是关键。严把干部质量关,从严选拔领导干部。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6](P526)党的领导干部发挥着引领和组织的作用,所以必须具备优秀的素质,“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27](P277)如果没有把干部选配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26](P526)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组织基础。江泽民指出,如果对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就会导致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思想上、政治上不强,党不管党的问题。江泽民痛斥说:“从这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28](503)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高级干部监督和管理,以及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家都治不好,何谈治党治国?我们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 ”[28](P503-504)

3.严肃纪律是抓手。严格执行铁的纪律,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是保证党员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制度保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毛泽东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29](P194)同时在加强纪律性建设方面,还要加强教育与监督,通过教育提升党员的纪律观念,通过监督来加强纪律落实,“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28](P528)同时也强调了共产党员的纪律要严于一般平民群众,因为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的代表,必须遵守更严格的纪律。“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29](P39)江泽民严肃地指出:“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

”[30](P1967)他强调:“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好这个方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28](P497-498)胡锦涛告诫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必须遵守的规矩和要求,决不允许有任何党员和哪级组织游离于纪律之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集中统一和党中央权威,做到令行禁止,有令必行。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高悬纪律之剑,使全党时刻谨记于心,行动统一,步调一致,从而成为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政党,体现党中央的权威。

4.作风建设是生命。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甚至生死存亡。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优良的作风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法宝,并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24](P1094)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厚植党的阶级基础。因此必须树立群众的工作方法,“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4](P899)江泽民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强调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地位与作用。他说:“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领导着有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大党,是一个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31](P323)江泽民认为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重点是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而当前所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直接影响到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人民中的形象。“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28](P319)

5.制度建设是保证。邓小平注重从制度建设层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从制度层面治党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2](P333)邓小平主要从制度治党方面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不仅要完善制度,而且要保证制度执行,邓小平指出:“谁也不能违反党章党纪,不管谁违反,都要受到纪律处分,也不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不许任何违反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32](P332)因此,从党的建设学说来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取得了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一是由从以前的注重思想建党转向注重制度治党。二是从注重运动建党为主的老路转向注重制度建党的新路。”[33]邓小平提醒,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注重和加强党的建设。面对新要求,胡锦涛指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4](P152)

(三)文化逻辑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转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理论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理论来源。

1.传统民本思想提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参考。在中国传统治理文化中,“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共识,民心得失一直被作为评价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准。纵观历史,注重民心向背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一方面是告诉执政者要有民本思想,爱惜民力就能治理好国家,因为人民是国家存亡的根本。同时还要施以仁政,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35](P270)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他们谋利益。孟子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6](P325)要求统治者要正确对待人民,并且指出了民、国家与君主之间的地位关系。法家代表人物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37](P5),认为执政的兴亡之道就是在于民心得失,顺民心则兴旺,而失败就是失去了民心。所以“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7](P150)从而告诫统治阶级一定要重视民心,否则就不会达到执政的效果。因此,传统民本思想成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对执政者考量的准则和依据,同时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价值指向,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2.传统文化中“修己正人”思想为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理想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个人修养,并以此为内圣外王之道,认为只有个人修为好,才能成为优秀的人,因此“修己正人”成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目标。首先,是明确德之重要性,修德是为人为政之基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38](P7)如果人之德性不行,就不可能成为示范引领,作为治理者也不可能使人信服。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5](P169)所以德性修养与治国理政是先决条件,无德就不能理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5](P11)执政者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35](P270)。其次,提出了修德之路径。要以贤德为本,对照先进的人寻找自身不足,努力修养自己的德性。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35](P43)。孟子主张:“反身而诚,乐莫大焉。”[36](P290)凡事都要自我反省,推己及人。再次,还主张“养浩然之气”,提升自己的正义感,使自身正气充盈,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德性作用,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通过修身正己来塑造优秀品格,提升能力素养,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严”的根本要求,必须以执政党自身建设和修炼为基础,而达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的要求。

3.传统文化中“德法并重”的思想提供了“严治”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行德政,把德治与法治有机地统一起来,而德政中的核心内容是“惠民”。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要惠于庶民,要让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过上富足生活,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不敢侮鳏寡”,要“怀保小民,惠鲜于鳏寡”[39](P250),就是要“养民也惠”,即对民要“富之”、“使民以时”[35](P3),“敛从其薄”[40](P438),减轻赋税,这样老百姓就不会产生“民怨”,安居乐业,天下才能治理好。二是要行德教,即要对民进行教育,让老百姓明事理,懂道理,要“教之”[41],这样他们就会心悦诚服,从而使天下有秩序;
三是要“明德慎罚”[39](P177),在治民当中还要有“罚”,就是法治,但是罚当慎。所谓“慎罚”,即量刑要适当。更重要的是行德政于治民,在德治与法治关系问题上,主张德主刑辅。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2]。德治与法治关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来源。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在“严”,关键在“治”。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使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合力,从而达到“治”的目的。这一治党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注重德治与法治综合为治的思想逻辑相通。[41]

总之,从马克思到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理论中可以看出,共产党是一个为无产阶级谋利益且有远大理想的政党组织,重任在肩,必须保证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教育全体党员,才能保证信仰坚定,敢于牺牲;
才能保证党员是为了人民利益而加入组织,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政党利益或者阶层利益,这些都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4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要从体系上、机制上、方法上和整体上进行系统性构建,不断创新方法和举措,并把全面从严治党置于持续性的全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运行保障,整合各种力量,堵塞各种漏洞,形成治理合力,织密管党治党的网格化体系,提升治党的效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一)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上入手,全面性地、整体性地把握目标、任务、主体、过程的各项要求,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产生共同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因此从整体性看要把目标、主体、任务和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才能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效果。

1.目标上的整体性。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表现为政党的建设类型的各个方面的目标追求,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起到目标引领作用,必须坚持目标的整体性,毛泽东早就告诫全党:“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27](P276)新时代,党致力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以不懈“赶考”的精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为此,必须把党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法治型的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主体的整体性。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要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43](P46)这里强调的是人员与组织两个层面,从人员层面上,就是全体党员都有从严治党的责任,党内不存在特殊党员。从组织层面上,党的各组织的全覆盖。每一级组织都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旁观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自觉地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神圣义务和共同责任。

3.任务与方法的整体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每项建设都有各自的任务要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构成党的建设的全方位。因此必须从整体性上进行规划,实现各项任务的共同推进,才能起到整体效果。同时,全面从严治党过程,是一个多种方法集中发力、解决深层次、多样性、复杂性问题的过程,需要综合各方力量才能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目标要求,坚持巡视、派驻、监察全覆盖,加快构建巡视巡察一体化监督格局,进一步织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把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党委、纪委监委、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社会舆论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杜绝“单兵作战”,进而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大合力。

(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实现要素耦合和功能跃升。

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着眼于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内外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精准发力,把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和根除问题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坚持矛盾观点,全面分析矛盾存在的各项要素,实现要素之间有机耦合,发挥要素之间最大功能,提升管党治党效能。

1.坚持“两点论”,预防与惩戒并举。运用矛盾的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党情,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首先是对党的建设总体判断要科学。一方面要明确认识到百年来党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秀成绩,党是团结奋进的,是坚强有力的,这是主流。同时也要看到新的发展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与此相比,党的建设仍然存在差距,各种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极少数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号召力,尽管是极少数,但仍然要有清醒地认识,准确地把握。另一方面在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坚持教育引导“绝大多数”与惩戒“极少数”相结合。对于全体党员,要从正面加强党性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增强不想腐的思想意识。而对于极少数不收敛、不收手的关键少数,要以法纪为准绳,运用法纪手段,给予纪律处分、追究法律责任等措施,以儆效尤,起到震慑作用,坚持“打虎”与“拍蝇”的同步进行,抓常与抓长的有效统一。

2.紧扣“重点论”,盯住“关键少数”和“关键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就必须在人群与问题上突出重点与焦点、难点。在全体党员中首先要从紧盯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掌握权力,是容易滋生腐败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么在党内,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大。”[44](P94)同样领导干部的“关键问题”就是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伤害群众,产生的负面反应也容易放大、扩散,给党的形象伤害程度更大,一时间难以消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

”[52](P94)

3.统筹好内外因关系,把党员自身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净化统一起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坚持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思维,一方面从严加强党员的自身教育,严防思想滑坡,纪律松弛,队伍涣散。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党性教育,增强党员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达到“不想腐”的目的。另一方面营造一个廉洁从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但要解决好党内政治生态,让党员的权利得到保障,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同时也要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倡艰苦奋斗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大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实现“不能腐”。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地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质量。

(三)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实现方法协同与机制衔接。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种手段、各要素集体发力,才能达到合力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实现要素协同与机制衔接。

1.在对象数量上,正确处理好“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党员中的“关键少数”对全面从严治党产生示范效应,起到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说,直接影响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和质量,抓好关键少数,就可以起到以上率下的作用,抓住了管党治党的重要群体;
同时也要重视“绝大多数”,没有绝大多数党员的参与与认可,全面从严治党很难发挥集体效应。只有关键少数,没有绝大多数不可以成气候。只有绝大多数,而没有关键少数,容易形成“假、大、空,”产生形式主义,最终达不到治理效能。因此必须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并且互相监督相互促进,不能偏颇任何一方。

2.在监督管理上,正确处理好“抓早抓小”与“抓常抓长”的辩证统一。任何党员、干部的蜕变,都经历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就应当把苗头性问题当作警示性对象进行提前预防,从小事、小处着手,认真分析研判,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微杜渐,避免给党员干部个人和组织带来巨大伤害。同时,还要坚持教育的日常性和经常性,思想的松懈是最容易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必须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列入日常性工作当中,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警钟长鸣,事事讲规矩,处处有监督,形成不想腐、不能腐的机制。还要建立一套管理制度,规范程序,明确权限,加强落实与检查,通过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使制度发挥长效管理作用。

3.在惩治腐败力量上,发挥好纪委的专职作用与社会集体力量的辩证统一。反腐倡廉,是决定党风政风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既需要专职机关发挥职能作用,又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全员参与的目标,让腐败问题无处可藏、无地隐形,置身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调集专门力量,主动作为,及时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起到高压震慑作用。同时还要发挥社会力量,调动其他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通过行政检查、审计以及群众信访举报等手段,收集问题线索,增加线索来源,对于发现问题,核实问题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两者结合,就能构建起惩治腐败的大网,有助于发挥合力效应,实现各种方法和体制机制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治党从严治党党员我是党员向我看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中国石油石化(2021年16期)2021-10-14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共产党员(辽宁)(2017年12期)2017-07-01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3期)2017-01-15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公民与法治(2016年16期)2016-05-17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学习月刊(2015年13期)2015-07-09

Tags: 意蕴   维度   总书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