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血清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5-10 09:55:08

张海丽,刘红丽,郭利容,李明辉

(黄河三门峡医院检验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此病在20 ~40 岁的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临床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一旦发病会对患者机体的各个系统、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2]。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痛、面部蝶形红斑等症状,但在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利于临床及时诊断。此病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造成损害,从而严重危害其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3]。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至关重要。但由于此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临床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风险,不利于患者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4]。当前最新的研究表明,补体C3和补体C4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自身抗体是临床一直以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水平,本文就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本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 年6 月至12 月)作为SLE 组。纳入标准:(1)临床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者;
(2)具备完整临床资料者;
(3)能够配合研究开展者;
(4)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参与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肺、肾等实质性器官功能损伤者;
(2)合并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
(3)合并沟通障碍者。SLE 组106 例患者中男49 例,女57 例;
年龄23 ~71 岁,平均年龄(49.58±5.74)岁;
病程1 ~12 年,平均病程(4.79±1.34)年。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 例作为常模组。其中男45 例,女55 例;
年龄27 ~68 岁,平均年龄(48.65±6.22)岁。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集全部入组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出血清后待检。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补体C4的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谱指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及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ds-DNA 抗体、抗Sm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I-RNP 抗体和抗核糖P 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率[5]。统计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能(包括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行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的比较

SLE 组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的比较(g/L,± 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的比较(g/L,± s)

组别 血清补体C3血清补体C4SLE 组(n=106)0.74±0.18 0.12±0.07常模组(n=100)1.13±0.21 0.23±0.11t值 8.592 7.263P值 <0.05 <0.05

2.2 两组研究对象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SLE 组的ANA、抗ds-DNA 抗体、抗Sm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I-RNP 抗体、抗核糖P 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的比较[例(%)]

2.3 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能

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漏诊率显著低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补体C3和补体C4检测、自身抗体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误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能(%,n=106)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非常多样化,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6]。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且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会对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及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危害较大。不仅如此,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产生多种自身抗体[7]。患者在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病情不断加重,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因此,及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临床诊疗中发现,绝大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是在发病后期才得到有效诊断的,这主要是因为此病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并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使得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当前,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测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约为1%,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且从其发病情况来看,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即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分析原因主要是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对胸腺素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且雌激素还会抑制抑制性T 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的活性,产生免疫复合物,从而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9]。鉴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特征,临床上主要采取免疫学检测的手段对此病进行诊断。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难以通过一种免疫学检测手段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因此,需采取联合检测的方式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水平,临床上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有报道关注了补体C3和补体C4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且为了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临床上提出将补体C3、补体C4检测与自身抗体检测联合应用。基于此,本次研究就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B 细胞功能亢进、多克隆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消耗等一系列变化[10]。因此,通过对血清补体C3、补体C4的水平进行检测,可帮助临床医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以上两项指标可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及指导。本次研究对SLE 组10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常模组100 例健康者进行了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检测,结果显示,SLE 组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来说,血清补体C3、补体C4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认为,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与人体内的抗体数量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检测到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降低,就可以判断机体的抗体数量增多,而抗体数量的增多则说明机体存在免疫激活情况,易发生免疫系统疾病[11]。与健康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会明显降低,这表明此病患者体内的抗体数量明显增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而免疫功能紊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SLE 组的ANA、抗ds-DNA 抗体、抗Sm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I-RNP 抗体、抗核糖P 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自身抗体检测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相关研究指出,ANA、抗ds-DNA 抗体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原因在于,AN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存在,是一种具有多种细胞核成分的抗体。通过检测ANA,可根据其滴度及核型情况来判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情况。ANA检测结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无法单纯通过检测ANA 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还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判断,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2]。抗ds-DNA 抗体也是目前临床上经常参考的一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指标,并且该指标已经被证实在本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同时也存在诊断敏感性不足的问题,其诊断敏感性较ANA 低。总而言之,通过检测ANA 能较灵敏地检测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用于本病的初级筛查,而通过抗ds-DNA 抗体检测,能够特异性地检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中,需同时对以上两种抗体进行检测,以便于提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发现,在本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抗核小体抗体始终参与其中,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观点,临床上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将抗核小体抗体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以上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漏诊率显著低于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式。这一结果表明,血清补体C3、补体C4与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血清补体C3、补体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诊断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红斑狼疮补体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临床误诊误治(2021年12期)2021-12-04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8期)2021-08-13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9期)2021-03-29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3-29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中国男科学杂志(2016年5期)2016-12-01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年4期)2015-12-22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Tags: 补体   血清   抗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