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探讨

2023-05-10 10:20:18

许燕祥

(福建省晋江市远华中学,福建 晋江 362200)

在初中数学开展深度学习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需要强调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横向增长以及纵向的深化。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明确学习的对象是学生,载体是课程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立足数学知识学习,根据情境进行交流,实现对数学知识从理解到创新再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转化。结合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独特的教育背景下。为此,应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要主体是学生。因此,只有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才能让深度学习得以展开,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到落脚点。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内在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热情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1]。

第一,应激发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转变传统的浅层学习习惯,渐渐地习惯深度学习这一学习方式。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在兴趣,对于知识的了解也常常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实现深度探索和挖掘。对于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导向下逐渐突破浅层次学习,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联系新旧知识,体验成功的欢欣,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发现新的数学规律,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并为学生出示相关题目,要求学生说一说题目中包含了哪几种运算。通过复习回顾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可以让学生对于简单的知识内容放下抵触心理,体验成就感,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接下来,教师展示有理数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并尝试概括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而得到“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的结论。教师需要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将已有的数学知识变成自己的学习和做题经验,把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的连接,并且建立知识体系,为后面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教师应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渐渐实现主动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真正地实现深度学习,应需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根据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对数学产生好奇,并激发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倾向,为学生提供支持性材料,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可操作的环境中,展开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进行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发挥直观想象和创新精神,实现对数学的探索。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回顾了已学知识后,教师设计“24 点”游戏,引导学生分组游戏,共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抗,教师作为裁判,将每组抽到的数字根据学生的说明写下来,应根据计算结果为各组打分,最后评出获胜的一组。游戏比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能够锻炼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素养的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以学习材料作为载体,这里的学习材料不仅包括学生学习中所凭借的教材、教辅等材料,也包括各种学习活动、探索实践等等。在获取学习材料后,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适当的情境、优化教学条件,让学生能够与材料真正形成互动,并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并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第一,联结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指向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学生只有在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并内化知识,并将学习过程和结果转化为素养。在初中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困难,无法与数学知识产生有效的互动,深度学习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对于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缓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主动接受数学知识内容,并深入对数学和生活关系的探究和理解。例如在“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探究数学知识。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视频进行问题导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装修时都选择用瓷砖铺设地面,而如何将单一平面图形拼合在一起覆盖一个平面,并保证图形间没有空隙、没有重叠,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用瓷砖铺设地面的情况?是否认真观察过这些瓷砖的花纹形状?请交流一下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并说一说如何才能用同样的多边形拼成一个既不留下空白、又不互相重叠的平面图形。在生活化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并在交流中不断抽象提炼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并实现从感性深入到理性探究的转变。

第二,组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展开互动交流学习,进而在感性体验中逐渐深入理性探索,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出主题后继续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各小组发放各种类型的图形,并设计探究任务:(1)请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只用一种图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是否能够完全镶嵌桌面。(2)根据拼接结果填写表格,将正多边形的边数、正多边形内角和每个内角的度数、能否镶嵌平面等信息进行对比,尝试得出数学规律。通过动手操作、互动讨论以及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逐渐认识到:同一种正多边形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关键是围绕同一顶点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相加等于360°。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探索情境之中,为学生体验知识、深度学习提供了契机,也为生成数学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想要提高数学深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即师生之间需要建立平等的关系,而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良性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推动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主动调整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展开平等对话,促使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支持并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一,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平等的对话。师生关系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变量,会深刻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教育质量较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教师并不擅长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具有双向性这一特点,教师能够有效地向学生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关爱,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反馈出对教师的尊敬以及信赖。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互动才能激活课堂氛围,让深度学习得以顺利展开。例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师生对话平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分析“不同函数关系中其图像上的特点”以及“对比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有什么不同点?”这些问题在师生之间传递,从而让学生围绕问题深度思考,也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这样学生能够逐渐放下对教师的抵触心理,并在平等的角色中自觉展开深入、深层、深刻学习。

第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实现良性沟通。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同时学生作为深度学习的主体,自然也应该在学习活动中展现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相互启发,共同实现深度学习,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y=8/x 进行探究,让学生尝试总结其中规律。针对所得的结论,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有的小组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反比例函数图像都符合这一规律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习小组商量后就分工画了6 个不同比例系数的反比例函数图像,组员通过这6 个图像的对比,发现他们有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针对所观察的信息进行讨论:有的学生问“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6 个图像都是两条曲线,且不会与x 轴和y 轴相交;
且图像有的在一三象限,有的在二四象限。立足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并形成总结:当k>0 时,函数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y 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一教学片段反映了学生发现问题后如何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升华。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展开学习,并在同伴合作交流中深入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在合作体验中提升思维品质,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为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应提高对学生的针对性评价,并以学生主体为立足点,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综合评价中深度反思,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一,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实现总结归纳,发展高阶思维。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教师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完善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在逻辑上存在明显的联系,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是提升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进行总结,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思维导图,凸显知识之间的异同,从而建立函数知识体系。这种方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浅层内容的习惯,并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

第二,做好综合评价,引导深度反思,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综合性评价方式即在评价过程中展现该体系的形成性、发展性以及教育性。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明确评价目的,动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学生评价以丰富评价信息的来源,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有效反馈,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不断夯实数学基础,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上述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研究中还应针对学生深度学习活动的指导理念、方式方法进行持续优化,探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提升的途径,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推动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教师应数学知识深度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5期)2021-07-21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0年11期)2020-12-14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深度观察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2018年8期)2019-01-14深度观察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2018年10期)2019-01-08深度观察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2018年12期)2018-08-26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青年歌声(2017年6期)2017-03-13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Tags: 素养   深度   初中数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