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材料 / 正文

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难点及破解路径研究

2023-05-10 12:45:09

靳晓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学分制最早源于19世纪德国洪堡时期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后被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教育家查尔斯·威廉·艾略特发展和推广。我国的学分制于1917年被蔡元培引入北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学分制已经成为大学普遍采用的制度。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深化学分制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成为本科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1]。北京、上海、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省市相继出台了推进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相关政策。2020年11月,辽宁省教育厅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辽教发〔2020〕35号),明确提出从2021年8月开始,在全省普通高校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目前在国内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完全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方案、选课制度、导师制度、配套管理制度、学分制收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界对于完全学分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全学分制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管理与实践等方面。Heffernan[2]从学分制的历史出发,探讨了学分制的功能,以及学分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薛成龙、邬大光[3]从理论源头探讨了学分制的起源,厘清学分制的本质,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学分制的功能,从学分制与教学资源的关系来考察学分制改革。刘建清、郑伦楚[4]认为,当下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所存在的概念模糊、自由度小、师资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学分制的深入改革和落实。别敦荣[5]从学分制实施情况入手,阐述学分制的教育原理,认为实施学分制改革,大学必须根据其教育原理,遵循有关基本原则要求,走出观念和实践的误区,稳步推进行动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些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对完全学分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能力与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达成一定的认同。

从笔者调研情况看,全国范围内彻底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高校较少,并且多处于探索与改革阶段,因此,近几年关于完全学分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不多,尤其是针对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研究成果更少。朱雪波[6]认为,实施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面临课程数量和质量不足、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需求、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滞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不足、教学质量监控难以到位等多重挑战。未来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构建与学分制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的内置性改革,实现与社会保障的接轨,以有效促进完全学分制在高校的推广。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推行实践情况,笔者查阅了所在省份19所民办高校完全学分制实施情况,并在与一些公办、民办高校交流中,发现了各高校在实施完全学分制时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辽宁省高校推行完全学分制主要问题见表1。

表1 辽宁省高校推行完全学分制主要问题一览表

民办高校尤为关注表1中的问题1和问题2。可见,民办高校在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时,既面临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困境,又面临自身特殊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师资和课程资源上。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是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关键,更是推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数量不足,来源多样,课程供给和学业指导面临困境

民办高校大部分是通过专科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设等途径而发展起来,历史较短。如果从1978年湖南长沙中山业余大学补习班算起[7],至今也只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政策、环境等多重原因,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艰辛,可谓是在“夹缝”中顽强生长,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突破重重障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师资数量上差距较大。公办高校由于有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再加上多年的积累,总体数量上远远高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是学费收入,且又在快速发展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费有限。因此民办高校的师资数量大多数处于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的专任教师指标线的边缘。这些教师包括两部分:一是自有教师,二是外聘教师。自有教师主要是由学校引进和培养的教师,是师资的主体;
外聘教师包括其他高校的退休教师、企业与行业人员等,其比例按规定折合后最高时可达专任教师总数的50%。

民办高校的师资数量不足是制约完全学分制推进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数量不足,开不出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课程开出数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在选课方面的自由度。一般来说,每门课程要有两名以上教师授课,民办高校很难做到。二是师资数量不足,学生的学业指导将会大打折扣。学业导师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辅助制度,学校需要配备充足的学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以及学业规划指导等。学业导师数量不足,导致每名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增加,从而影响指导效果。另外,在民办高校管理队伍中,大部分人的身份是教师,承担着授课和学业指导的任务,由于管理队伍比较精简,人员数量少,管理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往往很难兼顾授课和学业指导。在外聘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人身兼数职,在开发课程、指导学生方面也是精力有限,因此,势必会影响课程供给和学业指导的效果。

(二)质量不高,新老两极化,优质资源无法满足有效需求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如果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的是学生有大学上的问题,那么高等教育普及化重点是要解决上好大学的问题。上好大学,一是指考入的学校层次高、实力强等,二是指考入的学校有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学分制改革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大学生自主发展、多样化成才的需要,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因此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优质的学业指导服务,是学分制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由于民办高校多是升格而来,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且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可以从年龄上分为老中青三部分。一是老教师,他们大多是伴随着学校升格而成长起来的,另一部分是作为优质资源引入、加盟进来的教师或公办高校退休教师。之所以称这部分教师为老教师,既是指资历上,也是指年龄上,其平均年龄超过50周岁。二是中年教师,这部分教师年龄在35~50周岁之间,大多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副教授、教授职称,是整个教师队伍的核心。在中年教师队伍中,近年来学历较高、职称较高、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他们成为一些地方公办高校的引进对象。精英和骨干教师的流失,直接导致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失调,进而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青年教师,也可以说是新教师,主要是指学校为评估、审核合格等而大批量引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大多数刚毕业或毕业不久,他们的年龄较小。近年来,在引进新教师过程中,引进的博士越来越难,甚至引进一些重点高校毕业的热门专业的硕士也变得困难起来。从数量上看,这部分教师数量最大。

三部分教师:老教师随着年龄增长,开拓性、创新性、积极性日益下降;
中年教师队伍的萎缩现象日益严重,且主要骨干教师大多数在管理岗位上,投入到教学、实训指导等方面的精力有限;
青年教师年龄较轻,阅历、经验不足,且大部分并非来自师范院校,教育教学专门训练不足,其成长、提升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结构分化制约着学分制改革中高质量课程的供给和高水平学业指导的提供。

(一)建立合作共享机制,汇聚利用优质师资

民办高校具有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这为充分发掘和利用优质教师资源提供了支撑。民办高校的优质师资资源可以来自以下四个渠道:一是从新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招聘并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对于这部分师资的引进和培养,需要建立明确、持久的招聘、培养和提升机制,为人才的引进提供较为丰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环境。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为其成长提供进修、出国、挂职锻炼、培训等机会。二是从公办高校聘请优质师资。从公办高校聘请的师资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通过提供待遇、环境等直接引入,成为自有专任教师,其中,既有在岗教师,也有退休教师;
另一种是柔性引进,身份仍在公办高校,只是每年度为民办高校提供一定的授课、指导等任务。三是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优秀师资。民办高校大多数都是应用型高校,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优秀师资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需。这部分师资有其自身的优势,对于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市场对人才规格需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能够提供有力支撑。四是从国外聘请高校、行业、企业的优质师资。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项目制等形式,从国外引进优秀师资。

民办高校汇聚利用优质师资,最重要的是要制定长远战略和长效机制。长远战略主要是根据学校发展愿景、战略和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此规划和计划下,根据所需制定优质师资资源的汇聚行动方案。长效机制主要是指引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优质师资作用的发挥机制和保障机制。在机制的制定和贯彻落实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选好优质、用好优质。选好优质,重在广开门路,明确标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待遇;
用好优质,重在充分发挥师资特长,明确任务要求,提供政策,着眼长期效益,不求全责备。当然,民办高校无论在长远战略还是长效机制上,还是要久久为功,避免过于频繁的调整。在优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要避免过于注重功利,而是要切实发挥优质师资育人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从学分制的角度来看,对于从企业、行业、事务部门或国外柔性引入的教师,在他们无法随时到校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在线方式为学生授课和辅导,这就需要配备校内助教进行协助。因此要不断完善助教机制,建立相应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这些优质师资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的作用。通过内培外引,民办高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对优质师资的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二)充分利用数字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完全学分制需要大量优质课程,即使民办高校通过汇聚机制建立了一支优质师资队伍,但相较于学生对优质课程的需求,也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由于成本、环境等因素,民办高校也很难吸引大量顶尖师资。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优质课程供应不足问题,就需要充分利用数字课程资源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扫除了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8]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学校的“教”“学”“管”等各环节,呈现出了“泛在教育”“慕课”“可汗学院”等新概念和实践蓝图。技术赋能人的学习,学习呈现出个性化、精准化、拟真化以及超时空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民办高校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由于资源积累不足所导致的差距。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万门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9]。2020年12月,世界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起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有数据表明,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上线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各类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其他诸如Coursera、edX、Udacity、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在线数字平台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慕课资源,这为学分制的优质课程选择和使用提供了保障,为民办高校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民办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加大优质资源利用力度,避免走重复建设非优质资源的弯路。

充分利用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具个性化的选择,同时学校应不断完善课程的“建用学管”机制,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开设、选用、评价、考核等全过程管理,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保证在线课程的科学性、适配性、先进性与优越性。外部选用课程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充分研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安排,严格在线课程选用,做好课后内容延伸。课程教师或团队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开展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同时结合课程学习、教学实际及任课教师课程方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合理利用第三方平台数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教学理念与目标、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在线教学进行检查评价,加强全周期监管、评价与反馈。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提供保障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10]。高等教育的新基建建设对民办高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契机。新基建项目投入比较大,民办高校由于缺少财政支持,又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主要收入来源在仅仅依靠学费为主要收入的情况下面临较大的经费压力。因此在资金的优先安排上,民办高校应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认识新基建的重要意义,它既是满足学生有效需求、更好体验的需要,是民办高校汇聚、使用优质资源的基础条件,更是民办高校提高竞争力,缩短与公办高校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11]指出:针对每一名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创造性地利用新技术。一些可以发展创造力、改善沟通和写作的强大工具,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它们能迎合每一名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可以讲,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民办高校是一次机遇。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提高信息化程度,提升数字治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快速转型,成为个性化教育领域的探索者、先行者。如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教室、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图书馆、学生公寓等空间的智慧化水平,提升教师服务和学生服务的精准化水平,增强师生体验感。民办高校应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学习体系,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一生一案,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从而满足学生的精准化学习需求、体验需求和成长需要[12]。

(二)推进在地国际化,以全球化视野助力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院校层面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13],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民办高校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吸收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将其内化为后发优势,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国际化关乎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突破传统形式,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要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广泛利用本土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环境资源,突破物理空间和人员流动限制,探索构建在地国际化(IAH)为主和出境国际化(IA)为辅的新型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模式,提高国际化教育的普惠性,培养师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格局。

基于民办高校资源相对缺乏、国际声誉相对较弱的现实,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积极有效应对疫情与逆全球化,在地国际化则成为目前最适合的一条路径。所谓在地国际化,就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14]。其方式是通过打造以国际化课程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本土高校能够成功培养国际性人才。因此民办高校应积极提高办学资源统筹能力,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顶层设计,牢固树立“在地国际化为主、出境国际化为辅”的国际化办学理念;
加强国际化软硬件建设,完善国际化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
积极探索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国际化参与度;
依托国家人才战略、平台和学校资源,吸引优秀外籍教师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搭建高层次全球国际合作网络,完善校、院、专业、系部四级在地国际合作交流体系;
从组织、制度、资源三个维度为学校在地国际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积极构建国际化评价指标,全面推进学校在地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民办高校应在达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目标要求下,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设计,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国际性的议题与跨文化的内容,实施全英文、双语系列课程建设计划,构建国际化教学平台;
营造在地国际化氛围,在学分、学时设置等方面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丰富“在地留学”形式,推进与国外合作大学学分互认、学位合作项目;
积极开发“双联”课程、学分互认课程、外部学位课程、外国考试机构课程等,推动学生参与国际活动;
邀请外国专家线上授课,开展“空中课堂”,推动远程国际化教学;
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堂在线、爱课程等国际慕课平台资源,引进国际友好学校优秀国际课程,为渴望修读及体验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国际化学分课程机会,以此为适应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充分的选择空间。

综上,相较于学年学分制时间和内容的“刚性”,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不但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同样还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实施完全学分制是由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其实施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高校都在摸索适合本校校情的推行策略。对于民办高校来讲,推行完全学分制不在于学分计算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管理过程中程序的再设计,而在于对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等深层次问题的重新审视。可以预见,完全学分制的实践绝不会一劳永逸,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完全学分制是理性的、合理的,是值得相关方面认真对待、研究与推动的。

猜你喜欢学分制师资民办高校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11-22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流行色(2018年10期)2018-03-23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17年0期)2017-05-29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当代教育论坛(2016年1期)2016-11-10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1期)2016-09-26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期)2016-06-24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4期)2016-02-27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12-20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Tags: 学分制   难点   路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