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秘网

首页 > 心得体会 > 剖析整改 / 正文

浅谈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个人成长

2020-04-02 13:21:10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作为单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强调由以往“重教”转向“重学”,但这种理念导致有人认为教师在教与学的环节中,作用削弱了,要求降低了,这种理解无疑是错误的。解读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发展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师范大学的石瓯教授指出,这种理念其实强调了一种“双主体”的意识,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重要。那么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就如何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笔者有如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研究学生学法中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阐述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教落实到学”,教师应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从而真正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中古亚欧文明》一课为例,本课最大特点是内容庞杂,知识点太多,涉及到众多的国家、制度以及政治概念。有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此知识储备及认知水平,仍然按照教材逐个问题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主获取知识,导致学生处于一种高度抑制状态,产生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没能当堂完成。我的做法是: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列出知识结构,自我梳理知识。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本课介绍了哪几个地方的封建制度?日本**改新的内容与意义?西欧封建制是怎样形成的?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与中国城市的形成有什么不同,经过了哪些斗争?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西欧城市的兴起”一目并列出知识结构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形成原因、功能、规模、地位等方面与中国城市比较,使学生学会比较的学习方法,并且更牢固地记忆了有关知识。最后让学生明白同样的封建城市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整节课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就有25分钟,这样以来,学生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紧张地阅读、思考、回答、讨论等环节之中,有效地服了厌学情绪,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也因之落到实处。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哪些东西是要讲解的,哪些东西是根本不需要费口舌的,要讲解的,就要思考如何去深入浅出的让学生明白。能分清楚这一块,日积月累,教师的能力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高,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在大胆整合教材中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历史教师们将教材神圣化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敢大胆地整合教材。在《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中,作为重点内容的《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以及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教材上都列出了其内容及意义,但其思想来源则没有交代,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障碍的。教师使用教材时就应予以大胆整合,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潮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中的几位思想家的思想作一个一脉相承的交代。再如以第五课《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与第六课《世界三大宗教》为例。首先,应注意这两课的内容与部分有前后衔接关系,在上完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以后才好去介绍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台的贡献,才好理解为什么说阿拉伯人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我们可以将这两课调换一下后上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面面俱到等于面面难到,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弄清“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绝不能依教材讲教材。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一目,课标要求理解东罗马帝国衰落原因,但教材根本未涉及,而且里面包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与影响也不能略去不讲,因此,在这里,教师应自己整合教材,并且加入“古代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一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形成了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创造的文明的敬仰之情,进而形成了开放的世界历史观,这也是这次课改的开放性特点所要求的。

 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过份强调背景、过程、内容、意义、作用等公式化程序,避免了完全照搬教材观点……教师的教学才能成为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也就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从而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三、在培养学生能力中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历史课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的结果是,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更让我们教师忽视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因为应试教育无法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智慧等,所以部分教师的观念至今没有发生变化。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全然不顾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不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功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不符合课改的精神。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要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为例,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式地讲述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时间,棉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意义等有关知识,忽视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有关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节课的意义何在呢?我的做法是:在课前提出问题:为什么学中国历史时一直讲中国封建社会领先于世界,直至康乾盛世,但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就突然一蹶不振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从世界历史的更广阔视野来分析这个原因,从而引入新课———工业革命。对于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可作如下联系: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多久了?二是法美革命开始没有?三是中国处于乾隆时代。英国完成的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又要联系鸦片战争的时间。这样学生形成了归纳、比较能力,学会了历史记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条件时,要引导学生找关键词,从“如果我是一个资本家,在工业革命中我需要什么?”

 以上过程将获取知识的过程融入了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及有关史学方法的指导,归纳、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的培养,使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历史课程三大维度真正落到了实处,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大纲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无法实现的问题。

 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找到了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机会。

 四、在教学反思里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无论是通过研究学生学法、还是大胆整合教材及培养学生能力来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都离不开一个有效的载体。教学反思就是这样一个载体。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和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进行再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写成教学反思,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这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 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其他人的协作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所在的学校十分重视同年级同科目教师的合作,设立了备课组长,备课组成员轮流担任主备课人。先进行集体研讨,各谈自己的想法,由主备课人制定教学预案,做到“八备”:备教材分析,备学情分析,备教学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备教法学法的选择,备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方式,备优化教学过程的大体设想,备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调控,备教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由主备课人示范上课,小组成员听课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再各自执教,互相听课,形成反思。如此循环,每个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知识和个性多样的学生,我们必须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持续不断地学习,在教学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成长,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并真正体会到教学的无穷乐趣。

Tags: 浅谈   新课程   成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